《读《红岩》后有感(优秀4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读《红岩》后有感(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读《红岩》有感 篇1
60年峥嵘岁月,五千年血色中华。
历史的长卷翻过一篇又一篇,而我们的祖国始终屹立在历史的长河,无论是苦难还是辉煌,都必将是人类历史上绚丽的篇章。
1948—1949正是新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敌人的镇压与破坏比任何时候都要残酷,在滓渣洞和百公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靠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反抗,斗争,谱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在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应该就是江姐了,她,是一个坚强,宁死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滓渣洞集中营,她曾保守折磨,当竹签钉进她的手指,热血顺着指尖流下,十指连心,而江姐把这种刻骨铭心的痛化作更坚定的信念。她用自己的行动激励,鼓舞占有们坚持斗争,然而最终,江姐为了不暴露计划,还是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刑场,用自己的生命,谱出一曲感人肺腑,令人热血沸腾的生命之歌,他永远是我们的英雄。
红岩就是生命之石,唱出了厚重的生命之歌。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热坚持不懈的奋斗,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正有他们的努力坚持,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心中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为心中的目标奋斗,不只是在战争时代、也是在当今社会世界价值观所需要的一个精神。
我也曾立过许多目标:每天背单词、每天跑步锻炼身体、学一门乐器。开始时热血沸腾,积极完成。过了几天,就心生厌倦。每天背单词很难,于是将书包甩到一边,看向窗外,黄昏前的天空像被火烧过似的,泛着红光,格外地显眼,不由地想起江姐和那时代的共产党员,他们坚持和敌人反抗,就算付出生命,也要坚持,只为他们心中共同的目标——解放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辛福生活。在江姐面对敌人的折磨的时候,她从没有感到惭愧。在战争时代,共产党人为坚持解放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而今天,我为什么连区区背单词也坚持不下。责备不断地从我心中响起,如黄钟大吕直敲我心间。于是重新抓起书,沉下心情,又接着背。
坚持它存在于每一个时期,坚持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实际行动。
因为身处中学,只感受到学校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被整天堆积如山的作业而苦闷,枯燥无法坚持,相比于革命年代青年学生日日夜夜学习的劲头,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看着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像是一面红色的旗帜,在迎风飘扬,也许《红岩》如生命之石不断提醒青年人: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国家而坚持奋斗。
读红岩有感 篇2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遥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红岩》有感 篇3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哀悼的书、悲剧的故事,从而不忍翻阅。直到打开它,我才发现我错了。
这个故事,没有类似现代“好莱坞大片”人工雕琢痕迹过重、生硬催泪的悲剧情节。它所展现的是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狱中斗争,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余新江等众多可歌可泣、充满信仰和梦想的的共产党人形象。
“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我没有去过重庆,但回想起多年前曾到过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同样可以想象出先烈们当年怀揣信仰、正视鲜血、直面死亡的壮烈情景。当站在八月酷暑下还阴冷刺骨、潮湿滴水的地下通道中,触摸到隐约还有血迹斑驳的墙壁,我似乎还能听到铁镣的碰撞声;当在阴森窄小的囚室中看到布满弹孔的烈士遗物,眼前浮现的是烈士们慷慨就义时那从容的脸庞。
《红岩》有很大篇幅描写了共产党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读来无不让人感到悲愤、几欲落泪。然而这部作品却从来都没有过多着墨于忧思,更多地传达了一种激越的心情和坚强的信仰,让我们在缅怀的同时更加奋进。
相比之下,当今是一个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如果一个时代让年轻人放弃理想和信仰,那这个时代令人担心。”年轻人没有革命年代的激情,没有“解放世界”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让世界改天换地的无限憧憬,有的只是考试、找工作、买房,每天都碌碌奔波。他们不再提起理想和信仰,甚至开始用世俗眼光鄙视那些理想信仰尚存的同龄人,认为这些人不现实。
个人原则性乃至道德底线的丧失往往正是由于信仰缺失造成的。没有信仰的人,每天关注的是自我感受,不会放眼大局,不会贡献,不会分享,没有自己的原则性,缺少个性鲜明的灵魂和强大的精神坐标。这样的人就算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小目标,往往也会感到空虚、痛苦,容易走上歧路。
而《红岩》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正是今天很多人所缺失的那一部分:个性鲜明的灵魂、强大的精神坐标和坚强的信仰。且看江姐的无所畏惧、许云峰的沉着冷静,革命先烈们如何顽强斗争,相互扶持着才度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迎来新中国的胜利。
今天的你如果感受到了信仰缺失的痛苦,去读《红岩》吧。如果你对那一代人生活怎么能如此纯朴、信仰怎么能如此坚定感到不解,这本书会告诉你想要的答案。
读红岩有感 篇4
它是一个故事,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是一段历史,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它是永恒的,它是——《红岩》。
小说发生在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解放战争的尾声,山城重庆因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而变得异常阴暗,人们期盼着黎明的曙光到来。
这个期间,国民党对重庆地下党进行疯狂压制,先后爆发了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许云峰来到重庆领导成岗。为了配合工人运动,成岗在工厂秘密建立党支部,又印刷了《挺进报》。敌人特务郑克昌打入沙坪书店,甫志高被捕成为可耻的叛徒,江姐、许云峰、成岗等人入狱。狱中,共产党员遭严刑拷打,却宁死不屈,许云峰江姐刘思扬等人从容就义,换来其他同志们的自由安全。
我读了一次又一次,不能不为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所折服。
我恨!特务郑克昌多么阴险啊:隐藏身份,潜入书店与魔窟,妄想窃听机密;叛徒甫志高多么无耻啊:投敌叛变,为了短暂的“温暖”,忘了党的原则;国民党多么可恶啊:残杀共党,哪怕已是强弩之末,依然垂死挣扎。
我敬!许云峰顾全大局,经验丰富,胆识过人;江姐从容大方,沉着冷静,坚贞不屈;华子良装疯卖傻十年,只为一朝能为党服务……
谁能说,他们不是英雄呢?
谁能说,他们不伟大呢?
江姐初到华蓥山,却见丈夫尸首高挂城楼,她强忍悲痛,毅然前往丈夫生前战斗地点,这是个多么刚强的女子!当敌人将竹签钉入江姐的手指,她却说:“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十指连心,她会不痛吗?这是个多么坚韧的女子!这般对党的忠诚,这般纯洁的党性,这般坚强的意志!
许云峰为了保护革命同志,牺牲自己。他的舍生取义,换来无数“狱友”的自由。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岩石,他们的意志却要比岩石更坚硬!只有如岩的信念,才能让“狱友”绝处逢生,才能让“魔窟”土崩瓦解。
血色红岩,血色传奇!红岩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