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优秀10篇正文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优秀10篇》

时间: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篇1

可能人物传记太难写毕竟用再多的事例也很难描绘出一个丰满的形象而读者总是很任性地只选择记住那个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例以及由此表现的形象所以作者再怎么花心思也事倍功半就像股票大作手好像一直以来都没有遇到能让我很欣喜的人物传记尤其毛姆还时不时透露出来的对女性的蔑视简直让我无数次想打人

所以读完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只有毛姆对于“爱情”的描写简直入木三分

“在爱这种感情里,温柔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爱需要有自甘示弱的姿态,有保护对方的愿望,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有取悦别人的心理——总而言之,爱需要无私忘我,或者至少需要把自私隐藏得不露痕迹,而且爱也需要矜持。”

“爱是全心全意,只有全情投入才能成为合格的爱人;恋爱中的人头脑再清楚也不会承认——尽管他可能心里也明白——他的爱终有一天会结束;爱需要山盟海誓,尽管知道一切无非是镜花水月,但他迷恋这种海市蜃楼,而对现实视若无睹。爱使他变得更加高尚,也使他变得更加卑贱。”

这不就是——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么

但是

“爱”这种东西总体上还是很美好哒祝你我都能拥有~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篇2

很难相信,一个在股票交易所有着稳定工作的中年男人,会放弃职位拾起画笔,只为追寻心中的艺术梦想;很难理解,在与妻子同床共枕17年之后,他会抛弃妻子和两个孩子,远赴他乡过着苦行僧式的自我放逐生活,只为了追求所谓内心的宁静;很难接受,他在颠沛流离、衣食无着之际,却与热心资助他的朋友之妻暗通款曲,活脱脱一个“农夫与蛇”故事的现代翻版……

这个离经叛道故事中男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法国19世纪与塞尚、梵高齐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而有能力让这个有着狗血剧情的故事成为传世名著的,就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毛姆。

当然,《月亮与六便士》绝不是蹩脚的三流小说,靠着离奇的情节和感官刺激来吸引读者。作者毛姆只是用精准的描写,将复杂的人性解剖给你看,哪怕你不喜欢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但你无法否认毛姆的刻画精准,语言犀利,表述传神。在合卷之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每一名读者思考:有没有一种东西,值得让你放弃拥有的一切去苦苦追寻,哪怕从此一文不名、衣衫褴褛、身患绝症也无所谓?这,大概就是“月亮”与“六便士”所要表达的幽深哲学内核。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3

读书,是为了我们能够认知社会、人情、人性,作为作家,我尽量了解和提供这些,但不是去判断人性。

——毛姆

美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捡到的,美是美妙,是奇异,艺术家通过灵魂的煎熬,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美。而当美出现了,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出来,你得重复和艺术家同样的奇异之旅,你得用心,这需要智慧、勇气、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

——德克

女人心中的爱,往往是亲昵和安慰,不过是衣食无忧的满足、财产殷实的骄傲、受人爱慕的愉悦、家庭圆满的得意,很多时候,当这些成为一种无伤大雅的虚荣,面对真正渴望的激情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

但爱是需要无私忘我,需要柔软与矜持的,而追求永恒星辰的人,是不会真正爱上任何一个人,包括他自己的。

——毛姆

他不需要爱情,他觉得,这是人性的弱点,他有时需要女人,当他的欲望得到满足,就会去忙别的事情了。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它囚禁着我的精神,他盼着有一天,我可以不受到欲望的支配,自由自在的去工作。

因为他觉得,女人除了爱情,什么都不懂,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这太荒谬了!

他讨厌女人试图向说服他们去相信,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实际上,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部分。他知道,欲望是健康的、是正常的,而爱情,爱情是一种病!

当被一个女人爱上的时候,除非禁锢他的灵魂,不然女人是不会罢休的。男人的灵魂在天际飘荡,女人却想将他囚禁在自己的账本里。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4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所作,这部小说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性格怪异,有时表现得非常自私(例如他同挽救了其性命的荷兰画家妻子私通,导致他的恩人家破人亡),但正如作者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惹人嫌的人,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读者也很可能不喜欢这个画家,但却不能不佩服他的毅力与才能,不能不为他的执着的追求精神所折服。毛姆在这部小说中发挥了他叙述故事的特长,有时直叙,有时追述,有时旁白,插入一点议论,有时又借助第三者的口讲一段轶事作为补充,只要读者将这本书打开,就不由自主他被吸引住,想看个究竟。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国画家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1848—1903)为原型塑造的人物,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高更在立志从事绘画前也做过经纪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贫困;高更最后也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但我们必须看清,除了生活的大致轮廓外,毛姆创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物。他把他写得更加怪异,更加疯狂,但也使读者感到更加有血有肉。一句话,毛姆写的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不是一部文学传记。如果说《月亮和六便士》发表后将近一百年,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魅力,那不是由于毛姆采用的原型——高更如何伟大,而是由于毛姆的生花妙笔创作出一个不朽的画家。

作者把赤裸裸的人性描写得淋漓尽致,把主人公的全部恶劣、疯狂的行为展现出来,却让我们感到的不是畸形,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人。他那些令人不解的种种行为却展现出对艺术的狂热,对艺术的追求,为了艺术宁肯舍去一切的情感!

我们可以说他是伟大的,他对艺术的挚爱是无人可比的。他的画渗透了他的性格,那粗犷、疯狂的画,其实也是他对命运不公的一种灵魂的发泄。

最后让我们探讨一下小说的名字,“月亮”代表什么?“六便士”代表什么?月亮是天上崇高纯洁的星球,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两者都是圆形的,两者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一样,也许它们象征的就是理想与现实吧!理想是那么美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艺术与生活的矛盾,使主人公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物。

让我们去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而鄙弃六便士银币吧!

《月亮与六便士》中隐喻的美读书笔记 篇5

红玫瑰和白玫瑰,鱼和熊掌,月亮和六便士。安逸的时候,想冒险。惊险连连的时候,想安逸。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别人认为幸福”的生活里,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敢想一想究竟什么才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包括我,我也不知道答案。人的一生,确实漫长无比。因为,哪怕我们仅仅想安逸的过完此生,亦是多么大的难题?人生不如意,在处处埋伏,伺机而动,而我们有时候,还想要主动的去冒一点险,想去拥有一朵红玫瑰。他还说,如果把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视为拥有全部的时间。那么现在便是在失去时间,时间已经不多矣。如此想来,我们的人生又是何其短暂!我们难得片刻安宁,干嘛要去找什么红玫瑰,为何不珍惜这白玫瑰?然而转念一想,当我们在纠结红玫瑰和白玫瑰时,纠结月亮和六便士时,说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我们看起来贪心无比的时候,说明我们其实迷茫无比。在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面前,没有红玫瑰、没有白玫瑰、没有月亮、没有六便士,只有他想要的那个活法,只有他想要的那个选择。也许,过程很苦楚。但那就是他想要的。有人问,他会后悔吗?我想说,当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或者哪怕他没得到,只要他知道自己是不断的靠近心中所想的时候,他不会在意苦楚的。

一个人,有了梦想,并且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便无所谓苦楚了。

《月亮与六便士》中隐喻的美读书笔记 篇6

原来听说这本书在讲月亮和六便士,在讲梦想和现实。读了之后想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也有曾逃离社会,逃离责任的时候,但我终究安定下来,有了家庭有了老婆孩子。就像许多人一样,他们想逃离社会,逃离负担,去追求真正的自我,有很多人付诸行动,但最终,绝大多数人仍然会回归社会。

也许是人类的本性无法脱离社会,也许是如今的社会难以找到像大溪地那样的地方,也许是他们的追求和梦想不够强大。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厌恶,因为他打破了社会属性,让人不满和不安,但他的追求又在打动我们,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在向往作为自然人最纯粹的追求。他的前半段经历是作者亲眼所见,而后半段经历是旁人回忆。

前后的表现有蛮大的差别,也许是时间的磨砺改变了他,也许是旁人的回忆回忆美化了死者,我更倾向于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环境,大溪地更接近自然,远离社会,缓解了他的焦虑不安,他最终再次结婚,说不上感情深厚,但至少回归了社会属性,他并非完全的回归自然回归野蛮,他只是不适应之前的环境,不喜欢过去过多的社会属性的束缚,他仍是会需要社会的人,只是要找到合适的环境,才能让他平衡他的追求和梦想。也许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寻觅,最适合自己的,能平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平衡点。

2021《月亮和六便士》最新读后感 篇7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毛姆的小说,却也让我深深爱上了这种刻薄但又人无法争辩的文风,“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作品透露着犀利的观点,但从来都不直接点出来,而是让你细读之后,总被他的某一句话戳中人性的鸡肋,极其淡然却又极其符合道理,令人感悟到某种省思。

每每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久久不能平复心情,看似荒诞不经,看似自私自大,只是每个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本就需要牺牲太多,在现实面前,需要放弃的东西也很多。思特里克兰德用大半生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燃烧这一把生命之火,虽然伤害到很多人,但是这或许就是梦想的魅力所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相提并论,如果可以,哪怕牺牲一切也是有意义的。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由思特里克兰德,我想到了千千万万为梦想奋斗一生的人们,他们的决心犹如壮士断腕,选择了忠于自己的梦想,就像一个真正的勇士去挑战一切厄运。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于是一群有志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期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自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梦想,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有牺牲、有别离、有颠簸,但是这群以共产主义为信念的共产党人并未退却,因为他们心中装着一份追求、一份梦想、一份事业,他们的纯洁信仰就是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最终,他们带领着劳苦大众推倒“两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他们带领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铸起了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谐富强。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篇8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这么一句话:“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头看到了月亮。”

他,是斯特里克兰。在四十七岁时,他放弃了原本作为证券经纪人的安定生活,毅然选择了绘画。他的生活也从平静变得捉襟见肘、风餐露宿。在他死后,他才被世人知晓。

四十多岁的那天,斯特里克兰以画画的原由与妻子分离。到了巴黎后,他一度穷困潦倒。但他认识了善良的斯特罗伊夫,他也是位画家。斯特罗伊夫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他尊重、珍惜斯特里克兰。尽管斯特里克兰嘲笑他画技愚钝,对他的善良关心毫无感激之情,斯特罗仍不计前嫌地关心照料他。当斯特里克兰病重时,善良的斯特罗将他接到家中照顾,甚至让自己的妻子委身照顾他,拿出家中积蓄给他买药。结果,斯特罗的妻子竟然和斯特里克兰在一起了,并要和斯特罗一起走。可怜的斯特罗不在乎这段荒唐的事,依旧爱他的妻子,甚至提出要把他的房子给他们住。悲惨的故事总会以悲剧结尾,他妻子死于自杀,斯特罗也失去了精神支柱。

斯特罗的善良使他造就了懦弱的性格。他守不住自己的爱人,而对于不在乎自己的人卑躬屈膝。谁说善一定会有善报,我不禁对他的遭遇扼腕叹息。不过,斯特罗的出现为这本充满揭露人性的书,多了一丝善良与纯洁。

斯特里克兰诠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有些人为了梦想而放弃安宁的生活,也许会被认为是愚蠢的选择。在某种条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过一种让自己最开心的生活,自己始终处于宁静淡中,难道就是生活成了乱麻吗?

成为一名收入一万英镑的外科医生,与一个漂亮的太太相依而命,这就是成功了吗?

也许,成功取决于对生活赋予的意义,取决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取决于对自己的要求。成功并不只是单纯的物质方面的成功,还需要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情感的升华。我们不应为了世俗钱财权利富贵而低头,去捡地上满街的六便士,也应该学会脱俗,在精神上造就自己,望望头上那最为皎洁的月光。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篇9

这是我第一次很自觉地想写一些关于我读过的书的感觉。我想写下来这份感觉,主要是因为这本书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压的我踹不过气来,我迫切的需要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来缓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过《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笃信作者毛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伟大的心里学家。尽管在此之前,同时在此之后,我并没有看过有关毛姆的简介,我的这份笃信我是很坚定的。这本书对人的心里的细节描写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心里的分析,让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现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还没有得到平静,甚至是连语言这个我最为熟悉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说了。尽管这本书给我带来这么强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说话,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认为查尔斯。思里特克兰德寻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新的灵魂。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一直以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以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才华,我便可以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名留史册的人物。可是当我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亲身经历与感受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事迹与存在,“我”看着他抛弃妻子,看着他又如何伤害对自己最真的朋友,这样一个未被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人为何能够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过作者不断的记述并且引起潜意识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人,他在成长中必须要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他们抛弃以前的生活基础,被人们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及社会道德败坏的人。但是他们在做这些时候,早就已经忘却了社会道德对他们的审判,他们心中有的只是一个新的灵魂。但是这个新的灵魂在他们刚抛弃以前生活基础的时候,还没有成行,还不足以让这个新的灵魂发挥到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地步。于是他们需要继续磨练,需要在社会里面辗转,寻找一处真正适合他们新灵魂居住的地方。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价值。

《月亮与六便士》中隐喻的美读书笔记 篇10

今天我读完了这本书。但意外的是我对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共鸣。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的问题。书中还有一些贬低女性的话语,使我有些不舒服。但不无道理,这是生气但无法辩驳的地方。作为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还是需要多些包容。想来世界名著总有它留传百世值得人回味的地方,在于我个人知识浅薄,读书的时候,还有些心神不宁。

可能我看得版本和微信读书里的有些翻译差距,画家的名字是斯特里克兰。

斯特里克兰是个有争议的人。也就像书中套用圣经里的一句话,不要随便论断别人,别人也会论断你。以你狭隘的思想去判定别人的快乐或痛苦,那只是你自己以为而已。在世界庸俗的人眼里,40岁的斯特里克兰中年执笔学画,荒诞可笑,又为了画画抛家弃子,实在无责任心可言。

但在艺术面前,他又是可敬的。斯特里克兰在得了麻风病以后对生命的坦然,对自己的工作的热爱,只有是真真切切爱着画画才能如此接受生命的结束。你可以随意的狂妄地自以为是的可怜我,但我并不接受你居高临下的可怜。为了艺术献身,才有现今留下的旷世之作。

英国的斯特里克兰夫人对丈夫死后成名的举动,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会觉得可笑。以妻子做对比,一个活在世人看法中的女人。

毛姆写的这个斯特里克兰似乎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这是从一位很欣赏的姐姐那里知道的,一位对艺术有些自我想法的女性。得不到的总汇是最好的,我没有那种欣赏能力,谢谢有这样一位人的存在,拓宽了自己的见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