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精彩7篇】正文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精彩7篇】》

时间:

作为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和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道德经》在哲学、军事、政治、社会、个人性格培养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精彩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100字 篇1

很多人认为,我这种年纪不适合读这本书,其实不然,道德经的阅读对象可以是任何年龄段。而根据自己的阅历与人生经历,会有不同的感悟。因其有一种深邃的、独特的哲学视角,于是,我被深深吸引……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的确,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就象一棵枯萎的秧苗,渴望汲榷道德经》中的精华。毕竟,人性的虚荣与欲望充斥其中。而我们没有足够的定力去静心、净心。少私寡欲。所以,我们要学“道”。

如果我问你什么是“道”,你可能会讲出一大堆东西,别人听得云里雾里,甚至连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讲什么。似乎没有人能给道一个标准的解释。老子在第一章开头就做了诠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道要是能说出来,就不是普通的道了。我们难以理解道,所以追求的人不多,而成道者更少。基于此,我们所熟知的成道者大抵是那些看破红尘,顿入空门的高僧道佬。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这本书的意义就太浅了。当在我紧蹙双眉而对“道”一头雾水时。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提醒了我,老子认为“道”就好比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虚怀若谷,包容天地,以无欲普济生灵,借虚怀渡尽群生。道,就像水一样,无声无息无为而养万物,水就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所承载的道,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道”呢?

“道”,似乎很难解释,我们经常用“道”,却不知其意。在科学中,我们不知道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寿命,于是给了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为有时间。而这本书中仅用一“道”字就深刻的诠释了人的一生,虽简却精。同样,在已知科学中我们知道质子中还有夸克,而夸克中还会有东西,甚至还有!我们不得而知,于是又以道喻之。对于人们难以解释的事物或事情,这本书中都给出了简洁却确切的答案——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什么意思?“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所以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那么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及它的规律。

道养育了万物,以地球为例,道让万物各厮各职,演化出一套稳定的生态系统,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不使其中任何一员太兴或太衰。植物腐后可成为天然养料,为下一片长在这里的植物以充足的养分,食草动物凭借这些植物填饱肚子,鸟类和食肉动物又以这些东西充饥,这些动物死后,又为新的植物创造养料!万事万物都从它的根本出发,那么一切事物也就简单而明朗了。“道”之大,可大到宇宙形成,“道”之小,可小到电子运转。星球的公转自转,周期一定,循环往复,从不间断,是规律!电子的有序排部,是规律!可能这样会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被接受。但是,这只是我的一种解读,而我对道的理解也只能说是浅显的。道就像数学中sinα的函数图象一样,函数两边永远没有尽头,且周而复始,而我们只能不停的探索……去寻找道的真谛。

有人也许会认为我们人类是个例外,因为我们有高超的智慧,发达的科技。既然人类有这么发达的科技,为什么“生物圈二号”的实验还是失败呢?原因很简单,人类永远不可能超越自然,超越道!如果我们一再违背道的规律,反其道而行,那么我们必将受到道的惩罚。难道你没有看到人类一意孤行的后果吗?频繁的地震现象以前从未有过,气候异常也愈演愈烈……人类还以自己比其他动物略大的头脑与“道”比高,却不知“道”的智慧是你难以琢磨的,它渗透在每一件事物中,而这些事物又被道所包含,诚可以说是“众妙之门”。

至此,我们应该懂得按照道的规律行事。人类有无穷无尽的欲望,但是我们只能适当地释放欲望,不能恣意妄为。其实也就是道家所谓的“无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也就是不违背道的规则而胡乱作为。有些人被欲望冲昏头脑,胡作非为。而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有时为了虚荣互相攀比,穿名牌衣服,戴贵重的珠宝。其实,他们都不懂:真正美的东西是不需要任何装饰的。更明确来说,他们不懂“道”。贪欲过度只会让你堕入苦海,商纣王后宫佳丽无数,还要征集民间美女,吃肉喝酒便罢,非要设酒池肉林,以供消遣,百姓难以忍受,遂有武王伐纣,商王朝也被推翻,于是后人称纣王为无道昏君。虚荣心也常常害人不浅,《项链》中的女主角因为虚荣,白白耗费了十几年青春。道让万物繁衍生息,而无欲无私,顺其自然无为之道,利万物而不求回报。我们这个被金钱与欲望所充斥的社会中,缺少的就是少私寡欲的优良品质,火热的欲望让我们难以静心、净心。道无穷无尽的智慧告诉我们要“至虚极,守静笃”,方能活得自在。

不要让欲望与虚荣控制自己,要理性的对待外在的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不要背离道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就可以“无所不为”,什么都可以做,只要遵循道的规律和规则。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自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之“道”。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200字 篇2

老子《道德经》,不用洋洋洒洒长篇巨制,精炼而蕴集,晦涩的语言中蕴含着的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

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 就是这个意思。关于无为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吗?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此外,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老子》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因此,老子一再告

诫统治者,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又举军队强大了就会破灭,树木强大就会摧折的例子。但他把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当作绝对的规律,没能认识到这种互相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尽管如此,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春秋末期,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提出这一观点,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老子还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说过,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产生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堆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必须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一书中上述的这些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总之,《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篇3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主要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一章至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包含了道家思想、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老子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朴素主义的哲学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的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更是人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础。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自是者败”、“祸福相倚”。老子提出的清静自然、无欲无求、谦退、俭约、质朴的处世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些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现实意义:

1、对待学生,“无为而治”“大音希声”“不言之教”,尽量少订一些规则,让学生从善入手,自然遵守所有规则,可谓无为无不为。教育学生,给学生讲道理,越简单越好,不要重复,20分钟的内容讲一个小时,效果不增反而变得更差,上课也可以适用。

2、量变质变和对立统一观点。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量的积累,对于差生应用对立统一观点,柔弱胜刚强,从而变差为强。

3、指导生活:让我们过清静无为、质朴简约、摒弃物欲的诱惑,而过着恬静质朴的生活。顺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恃。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800字 篇4

国学大师曾言:墨子代表真实,老子代表真理,孔子代表真诚,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三驾马车。一个人要在大地上承担责任;一个人要在天空上建立智慧;一个人要像圣贤那样去努力的完成工作。一个人要像道家的神仙那样去举重若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万物自然,这就是神于天,圣于地,这就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人格状态。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老子便是这样子的一位智者。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神话里的太上老君。据说孔子和老子曾就“仁义之治”和“无为之治”展开激烈的辩论,有关老子和孔子论道的场面几乎都是老子占上风。

道和德

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辞,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有计划、有根据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 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德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水和道

书中关于水的论述堪称经典,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上善若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  人生的终极哲理。

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世人却不求回报,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像水一样的品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无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才会被人们所尊崇!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锋芒难劈至柔之水。我们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然而却不能用刀剑劈开水。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因为道是“无”。我们应该学习道和水的柔,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更平坦,我们的为人处世才会更圆滑。

规律和无为

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这样阐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无为则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主要讲的是人之道,无为贯穿始终。

此书可谓旷世奇书,字字珠玑,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人望“道”兴叹。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它表现为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它表现为“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道德经读后感 篇5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用此刻的话来翻译一下,那就是:具备最好的人的禀性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坚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可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所以古人又拿水构成的海洋和土构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在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体道之物。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水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里。苏轼也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

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可是,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能够名垂千古了。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500字 篇6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都有自身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而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经典,这些经典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思维的范式,并在历史的时空中长久传承,积淀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书写下厚重的一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道德经》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经典。

《道德经》形成于中华文明的“轴心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后来在汉代被奉为中国本土文化孕育产生的宗教——道教的经典。它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另外一部重要经典《易经》一样,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经济、养生等各个方面,言简意赅,含义深邃,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杰出智慧。关于《道德经》的产生和形成,长期以来有着众多的记载和传说,但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大体应以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为坐标,即“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如此较为接近历史的真相。即使是后来考古发掘出来的汉墓帛书本和战国楚简本的文字与传世本略有出入,应该说也大体与太史公记载的老子思想主旨相去未远。

《道德经》虽然仅有五千多言,而两千多年以来的注疏诠释文本则多达千种以上,文字超过数千万言。近代西风东渐,东西方两种文明发生碰撞和交流以后,《道德经》又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这本简短的中华文明经典,为何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以及历久弥新的历史魅力?它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意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诠释?它对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对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产生的诸多难题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这里,笔者仅就人类文明与宗教经典的关系,探讨和发掘《道德经》中“和谐”思想的内涵与价值,以寻求其对当代社会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一、以“道”为核心的大战略思想

“道”是《道德经》中最核心的概念。现代人一般根据西方哲学的概念,把“道”解释为“物质”、“精神”或“规律”。然而这些解释都不符合《道德经》的本义。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根本。“道”是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道与德构成万物发生、发展的依据,而道又为德之本。

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正确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因此,道更为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第4章中总结了道的三种本质特征:即道冲、道渊和道湛。“道冲”是说,道“空虚”、“常无”,是一种虚空若无、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东西。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养万物却永不穷竭。它“名天地之始”,以几近于无的精细微小而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道渊”是说,道深奥难测,而为万物本源。它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是天地万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于所谓上帝神人而存在,没有人知道它由何而来。“道湛”是说,道虽然如水之清澈无物,但又真实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迎之不见其身,随之不见其后”,其迹几近于无,却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实存在的,而非完全虚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道法自然,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自然”。所谓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道法自然,要求“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令万物各按其本性发展,而不妄加干涉骚扰,不加主宰。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义,任物随性发展。所谓物性各异,而道不弃物,道不弃人。不争、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无欲,故可名小,它无欲、无私、常能以清静、无私寡欲,处下、抱柔守雌而自处。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味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在于几近于零的无。回顾老子所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贯穿于天地万物,但终究要归根复命,“归于朴”,归于无。万物之运动终究要归根反本,而这一本正是“无”,因此人类之法道,亦应该“无为”也。通常人们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误解为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其实它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应因势利导,不容任何主观意志,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而用事。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屡屡出现。如“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其实老子所说的弱,并非本质上的弱,而是表面谋略性的弱,目的是胜强。

因此,立身处世、修身治国,如果要保持长久,则需要持柔弱之道,抛弃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强”、“大”、“贵”、“上”,践行“柔弱胜刚强”的理念。在现实中,奉行贵柔守雌、不争处下、无私寡欲等不争主义原则。这是老子留给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战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义

从《道德经》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实践“道”,发挥“道”在现实政治中的无穷功用,从而给统治者自身和普罗大众带来长久的福利。所谓“善建者不拨,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将自宾”。即是说,遵循“道”可以使一国社稷长久,并引来四方归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国家的治理方式从高到低有四种等级,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行无为之政,以放任主义,任民众自由生计、自由发展,以至于民众不能感知统治者的存在,而以为一切不过是他们自然而然所致。这种为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认为的最高等级的国家治理方式。这种法理方式要求,为政者能“为天下浑其心”、“以百姓心为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欲,“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而令民众自由发展,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效果。其他的治国方式,如行仁义而令百姓赞誉、行严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惧、行压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600字 篇7

事物总有对立的一面。有喜才会有悲,有欢才会有愁,有希望才会害怕失望。欢喜、悲愁、害怕都是因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带来欢喜、悲愁、使人畏惧。那么无“欲”当是无悲、无喜、无欢、无愁、无畏的。一个遇事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那是因为他心中不受这件事的对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欲望”的干扰。所谓无欲而心静与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无欲”并不是要人摈弃七情六欲,能抛弃七情六欲的那不是人,是“神”。“无欲”真正要做的,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事万物产生时,不要用其他念头去禁锢和干预,要顺其自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当事、物发展后不要自以为尽了力;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也不要居功自满;只有不受各种对立因素的干扰,事、物才能最终达到圆满。

上面这个过程就好比心中有一个好 的“创意”,还没开始去实施时,自己就不断的用各种理由去否定它,那么这个“创意”肯定是不会展现出来的。只有去实施这个“创意”,它才能逐步展现出来。当这个“创意”实施到一定阶段,出现困难后,也不要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来中断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这个“创意”的效果才能最终展现。而当这个“创意”最终得以实现后,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创意”达到完美的效果。这个“创意”可以是一个创业的点子,也可以是对一个姑娘的爱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可以是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倾,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

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

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