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精选9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精选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纯粹理性批判名著读后感 篇1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对哲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康德著作的汉译,有多个版本。目前社会上流通的版本,以韦卓民先生的汉译本较多,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校订版。同时,也有李秋零先生的汉译本和邓晓艺先生的汉译本,常见于书店内,除连接词有些不一样外,整体资料是一致相同的,能够理解为是康德原著的含意资料。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思考与观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能够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确定如何可能”的问题,经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之后经过对理论的纯粹推论进行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定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费心费力,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那康德式的语句十分拗口,其涵义要连贯性的去理解才能懂得康德的原意与思路。由于是作为一本在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作为爱好哲学的研学人,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阅读、去理解,反复又反复的思考,花去的时间比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多至三倍。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经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本事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
由此可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思想性质,虽然属于一般形而上学,可是,本身并不就是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入门式导论。
康德所谓形而上学的道德哲学,是指一种纯粹的道德哲学,他排除了一切可能的经验,而将此种纯粹认为是先天已阐明的一种道德原则。在此基础上,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的道德原则,所提出的道德法则具有了绝对必然性。绝对命令是无条件的,并且把这种行为本身看作是客观必然的,与其他目的没有关系。如果随着这种道德法则的普遍性,那么,这种法则就具有客观实效性了。
可是,康德又认为:“绝对命令仅有一项,即是仅依据你能同时医院它成为一项普遍法则的那项准则而行动。”故此,那里又提出了一个自由的概念,这也是绝对命令可能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仅有当个人成为理智世界的成员时,超脱了感性的束缚,用自由的概念来指导行为,即服从自已的原则,那么这种道德规律就具有必须的普遍性。
所以,黑格尔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是建立在毫无道理的假设之上,充满着矛盾,这种先验性哲学可是是一种虚幻的认识。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2
初中水平读《纯粹理性批判》,难啊。读的这么费劲当然要拿出来臭显摆一下下。
读的是邓晓芒版的。
主要是康德自己造的概念太多,不过没边沁得多。难不成先被概念?以下说的不对的请大家随意虐。
“先验”理解了就好。先验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不停的先于经验的动悟或者至少是同时,不知道动悟这个词用的对不对?看到老有人说“先验”,其实是比较唯心的。尤其是时间和空间的先验还有因果论。先验是哪来的?先天的,差不多就是天生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先天就有的。还是有点玄玄的,怪不得有人把哲学叫玄学。
它的认识论麻烦。就是“统觉”——人的杂多意识的统一的认识论。
说的从“经验”开始,我老觉得翻译的不应该是“经验”。不停说超出经验就无真理,可是它的目的就是超出经验,就是最后的本体论——自由客体。
最让我觉得好的就是时间空间的先验,这爱因斯坦的狭义论的时间空间统一的意思差不多。
先验加经验就是康德认定的所谓真理。超出经验就会造成二律背反,比如论宇宙的限度,既可以推出它是有限的又可以推出它是无限的。如果人类还没去过月球或看过月球的话,我就可以推出月球有人居住又可以推出月球没人居住,二者谁都无法辫倒谁。
我觉的康德是个怀疑论者,尤其是对上帝的存在,最后只好还是休谟的利益即:有的话,信了我就上天堂喽。没有的话,信了也没啥坏处。其实是赌一把的感觉。所以一直说把道德和幸福挂钩绩效——迷信点的说法就是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还有实用点的说法就是信上帝可以维系人的道德,这个说法好多人说过,不知是否是康德最早提出的。
还有围绕因果,论范畴等的系统的统一,西方的所谓体系,就是不管啥理论都要求要一统多,比如要求对世界的万事万物要求有一个绝对的解释,那就是上帝呗。
不能再讲了,再讲就要露出马脚了。
前面300页读的我头大,差点放弃。后面越来越轻松,还想读第2遍吧,再过几年在读第二遍。读的模模糊糊的。
我建议想读《纯粹理性批判》,最好先把前300页读2遍,再读后面的。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3
去年三月,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围棋棋手李世石下五番棋,四比一胜;今年五月,alphago三番对决围棋等级分世界第一柯洁,全胜,其中一盘以半目优势碾压柯洁,此外二盘柯洁皆中盘告负。
事后棋手们说,人工智能太可怕了:不会狂喜,不会恐惧,不会心态起伏,因而不会失误;更可怕的是,人工智能的目标有且只有赢,不在乎赢多少——因而,半目之差,是碾压之势。
人的造物很多时候都是人自我愿望的投射:我们要求绝对的理性,而拒绝七情,我们希望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优解。一部分人的愿望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担忧,担忧人们向计算机学习如何处理感情,最终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
而实际上,这两种对立的态度,都是片面而不必要存在的。
人们常有一种误解,认为理性是更自然,更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的部分。而我认为,理性属于文明,感情才是让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生生不息存在下去的基础:恐惧使我们肾上腺素急剧增高,进而使我们发挥潜能,逃离危险;爱意则使我们维持亲密关系,愿意抚育后代,进而物种得以延续,家庭结构得以代代传承,进而构筑了文明。而伴随相生的,感情的负面影响,则是冲动暴力,和自私自利。有人误把自私认作一种极度理性的利己主义表现,但殊不知自私是天性,巢中幼鸟尚且嘶啼以博取更多照料,排斥同辈,况乎人类呢?所幸我们有理性,有通过理性构建起的道德伦理体系。如果说绝对理性是计算机的逻辑,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逻辑,其实这种逻辑不见得有多糟糕:一个绝对理性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绝对正义,绝对道德的社会,只是缺少人的天性中炽烈的,烧灼的,危险的,深情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可能会趋于前所未有的完美,而与情感相关的憎恶,怜悯或将不复焉存。
如上所述,理性与感性似乎是拮抗的,实则也有协同之处:人们希望自己快乐,而所爱之人快乐会使自己快乐,因而爱一人者,为爱情牺牲,爱众人者,为世界奉献。这种逻辑与计算机的最优解逻辑,其实是相似的。因而我们能够也必须认识到,人的理性与感情互相依存,生物的逻辑与计算机的逻辑在深层次上高度统一,而这也是人之为人的原因,是人性的诠释。
谷歌ai与现在大部分ai用的算法都是神经网络系统,这个相当具有“人味”的名字也许说明了,结合计算机与人的优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社会进步,使文明发展。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4
《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的记事,记录了作者鲁迅的成长历程。文中包含了他对往事温馨的回忆与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种种丑恶不合理现象的批判,这点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最有体现。
所谓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体现了这本散文集作者不同的思想温馨的回忆指的是作者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往事的怀念,而理性的批判指的就是对这那个时代的封建制度理智冷静的思考与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温馨的回忆主要体现在,温馨的回忆主要体现在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他在那儿玩儿拔何首乌,采覆盆子等童年游戏,体现了儿童顽皮热爱大自然的天性。
文中第一段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这句话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的怀念与喜爱,这就是温馨的回忆。
而理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作者在书屋的经历,作者写了自己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往事。其中写到了幼年的作者由于好奇而去问先生有关怪哉的事,但先生不但不回答,还生气了,看出那时的老师不关心学生的情趣,浇灭了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苗。
还写到大家一起读书的情景,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大家各读各的,既不整齐,也不准确,甚至有人把文章读错了。而这时先生并没有纠正,而是自我陶醉,忘我的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学生,能体现出那时的教育,只是强迫孩子读死书,死读书,他们并不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读。
这些描写,无一不体现了那封建的教育制度与扼杀儿童天性的时代,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的另一篇文章《五猖会》,文中并没有写五猖会的盛况,而是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去五猖会前,父亲让作者背书,背完才能去看会,作者没办法,只能背,可以看出那时的封建教育只会逼迫孩子死读书,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并不关心孩子的兴趣。
阅读《朝花夕拾》,我了解到了鲁迅的成长经历,以及他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体会到了人性的高尚与黑暗,让我看到了一个为民族、社会着想的鲁迅。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5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着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6
初中水平读《纯粹理性批判》,难啊。读的这么费劲当然要拿出来臭显摆一下。
读的是邓晓芒版的。
主要是康德自己造的概念太多,不过没边沁得多。难不成先被概念?以下说的不对的请大家随意虐。
“先验”理解了就好。先验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不停的先于经验的动悟或者至少是同时,不知道动悟这个词用的对不对?看到老有人说“先验”,其实是比较唯心的。尤其是时间和空间的先验还有因果论。先验是哪来的?先天的,差不多就是天生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先天就有的。还是有点玄玄的,怪不得有人把哲学叫玄学。
它的认识论麻烦。就是“统觉”——人的杂多意识的统一的认识论。
说的从“经验”开始,我老觉得翻译的不应该是“经验”。不停说超出经验就无真理,可是它的目的就是超出经验,就是最后的本体论——自由客体。
最让我觉得好的就是时间空间的先验,这爱因斯坦的狭义论的时间空间统一的意思差不多。
先验加经验就是康德认定的所谓真理。超出经验就会造成二律背反,比如论宇宙的限度,既可以推出它是有限的又可以推出它是无限的。如果人类还没去过月球或看过月球的话,我就可以推出月球有人居住又可以推出月球没人居住,二者谁都无法辫倒谁。
我觉的康德是个怀疑论者,尤其是对上帝的存在,最后只好还是休谟的利益即:有的话,信了我就上天堂喽。没有的话,信了也没啥坏处。其实是赌一把的感觉。所以一直说把道德和幸福挂钩绩效——迷信点的说法就是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还有实用点的说法就是信上帝可以维系人的道德,这个说法好多人说过,不知是否是康德最早提出的。
还有围绕因果,论范畴等的系统的统一,西方的所谓体系,就是不管啥理论都要求要一统多,比如要求对世界的万事万物要求有一个绝对的解释,那就是上帝呗。
不能再讲了,再讲就要露出马脚了。
前面300页读的我头大,差点放弃。后面越来越轻松,还想读第2遍吧,再过几年在读第二遍。读的模模糊糊的。
我建议想读《纯粹理性批判》,最好先把前300页读2遍,再读后面的。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7
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其是其思想中的精华:形而上学思想确实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但是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也不必视为畏途,望而却步。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钻研,我们必定能进入康德哲学富丽堂皇的。大厦,观赏到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启发心智的思想艺术品。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一遍读完《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更何况写读后感了。遂又耐着性子读了第二遍。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至少这部经典的教育名著让我欲罢不能了。我只能说若是还有充裕的时间我一定读第三遍第四遍。根据我所能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将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背景,结构,思路(内容)及评价。以下我将一一阐述。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他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全新的。从其历史背景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历史条件,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运动。它带来了法国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德国启蒙运动。而《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些思想运动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一个硕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叛逆精神。例如康德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就以法国启蒙学派的大无畏精神宣布:“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
其次,以牛顿和伽利略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奠。我们都知道,康德从青年时代道奇哲学思想成熟和创立时期,一直都处于自然科学的强大引力之下。
最后便是以卢梭为首的人文科学的诞生,为《纯粹理性批判》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在康德看来卢梭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人,他们是各种领域——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的巨人。
关于这本书的结构,我是按照目录来分的。整本书虽然层次明显,但若刻意把他们分散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康德则依据《纯粹理性批判》在其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将它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先验要素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其次,先验逻辑由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构成。最后,先验分析论又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另外,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这种结构来看,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似乎是一种静态的解剖和分析。故这部经典名著我想更适合称它为:理性的解剖学。但是,《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只是发现和判明了认识能力的结构,而主要致力于判明由诸认识能力的结构所制约着的诸认识能力的功能,判明它们各自在知识总体和相互关心中的地位,功效和作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
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
由此可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思想性质,虽然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但是,本身并不就是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入门式导论。
《纯粹理性批判》的思路大致围绕三点来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的开头就写道,人类理性在哲学或形而上学这种知识里“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它被一些它所不能回避的问题纠缠着;因为这些问题是理性的本性向理性自身提出的,但它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它们超出了人类理性的所有能力。”人类理性的本性总是要究根究底,要一直追问到水落石出,不容再问,不可再追。因此它要求建立起形而上学,去探求一切存在物的最后根据,以建立起绝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那,什么是纯粹理性批判呢。对此,康德写道:“我所谓批判,并不是批评各种书籍和学说,而是着眼于理想有可能不依赖任何经验去追求的一切知识,来批判一般理性能力,因而是判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否可能,并确定其源泉,范围和界限——所有这些都是从原理出发的。”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康德指明了批判的对象,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出发点,批判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批判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显而易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质上是理想的自我批判,即康德所说的理性的一切事业中最困难的事业——自我认识。
最后,怎么办。对此,康德提出,哲学应模仿自然科学走上科学之路。综上所述,康德的“批判”的主要作用是消极的,它警告人们不要把理论的理性运用到经验以外的本体界去,亦即排除了理性的误用;但这种对认识范围加以限制的消极作用马上就表现出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恰好留出了一个余地,将它交付给了实践的理性。
致良知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8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我想修好自我,发挥出达致良知的伟大力量,经营好家庭,进而经营好企业,为公司员工伙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幸福,为公司成为最具幸福感互联网企业而付出努力,立志帮助100名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传播1000名同修学习阳明心学。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篇9
提起西方哲学上的两大重要人物,一个是柏拉图,另一个就是康德。虽然说康德思想很多都陷入绝对性,被同时代和后世所批判,尤其是黑格尔的修正,和叔本华的“另辟蹊径”但康德哲学奠定了近代哲学的根基。
先简单介绍一下伊曼努尔·康德的生平,生于1724年4月22日的东普鲁士哥尼斯堡,自幼养成了一种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道德情操。在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学业后,留校任教,除讲授物理学、哲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由讲师升任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并一直保持这一职位至退职。18世纪80年代,他曾两次出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他终身未娶。1804年2月12日去世。康德生活作息的规律性,使被不同时代人们所称道的。开始我还有些怀疑,读了《实践理性批判》之后,我深深地相信,读他的书尚应在固定时间下潜心研读方可,更何况写书者。
我选取《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出版)的118-144,作为读书笔记的读本。
先说明康德对《实践理性批判》的预设。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将意志自律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个先天综合命题的解决,延伸到《实践理性批判》中,引向自由意志的自己立法,确定了自由意志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按照康德后来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的说法, 实践理性批判应当阐明的只是纯粹实践理性,并为此而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如果它在这一点上成功了,那么它就不需要批判这个纯粹能力本身。“因为如果理性作为纯粹理性现实地是实践的,那么它就通过这个事实而证明了它及其概念的实在性,而反对它存在的可能性的一切玄想就都是白费力气了。”(P4)
在泛论中,《实践理性批判》中对道德律的论证主要是在“辩证论”中提出的。纯粹理性是辩证的,即易受到一种不可避免的幻想的或实践上对于行动的关系。他要求有一切条件的绝对总体作为任何出现为有条件的东西的必然的先决条件。可是有一切条件的这个总体不能在现象范围内找得到,理性就进行在物自体的范围里来寻找。为了能进行纯粹实践理性辩论,需要假定意志是由一条普遍规律的形式而不是有任何内容所决定的。至善有两种成分,德行的实现,和完整的幸福。“如果道德律作为至善条件也已经被包括在至善概念中了,那么就不仅仅至善是客体而且就连他的概念及他的通过我们的实践理性而可能的实存的表象,也同时会是纯粹意志的规定根据了。”(P119-120)即是说,唯一纯粹的动机就是道德律本身,因为如果意志是为一个称为善的对象所决定,他就会不是纯为道德律所决定的了。
至善不仅仅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是最大的道德的善与最大的幸福一致。至善是纯粹实践理性在其实践应用中基于理性需要设定的一个至上的无条件的客体 ,它是纯粹实践理性的整个对象; 然而,至善不能因此被看作意志的决定根据, 意志的决定根据必须始终置于道德法则之下 , 而至善只是道德法则在决定意志的过程中促进和实现的一个客体。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道德律的论证主要是证明一个上帝的必要性;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则增加了一个灵魂不朽的必要性。
至善意指无上、完整的东西 , 它包含德行 (即无上的善 ) 和幸福: “ 德行和幸福一起构成了一个人对至善的拥有 ” (P 122 )。德行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无上条件 , 即只有德行才使得我们有资格得到幸福。但是 , 人作为感性世界的成员 , 幸福必然地要成为他普遍欲求的一个对象 , 为此至善要成就其完满性就必须包含有幸福。然而,“ 幸福与德性是至善的两种在种类上完全相异的元素,从而它们的联结是不可能以分析的方式被认识到的 ……”(P12)。因此 , 幸福与德性只能以综合的方式即依照因果性法则被认识到。于是,“ 或者追求幸福的欲望必须是德行准则的动机 , 或者德性的准则必须是幸福的有效原因 ” (P125)。但前者是不可能的 , 因为在道德上只有道德法则而不是幸福才能成为意志的决定根据; 同时后者也是不可能的 , 因为人作为感性世界的成员只能受到自然法则而不是道德法则的决定。所以 , “ 德性的准则成为幸福的有效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指望的。于是 , 纯粹实践理性在设定至善的时候便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实践上的二律背反。
德行虽然不能必然地和幸福相联系 , 但至少可以把它与一种类似于幸福联系起来; 于是 , 包含德行与幸福的至善 , 对有限理性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必然的 , 至少也是可能的 , 亦即至少可以成为我们不断追求从而不断接近的一个目标。于是 , 如果我们设定至善在这个世界中是可以完整地实现的, 亦即设定人类意志在理想上是可以完全切合道德法则的 , 那么就必然地要导致三个公设 , 即: 不朽、自由和上帝。
《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第IV部分讲“灵魂不朽,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一个悬设”,说到人的“意志中意向与道德法则的完全适合”是“至善的至上条件”,但这个至上条件又只有在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努力的“无限进程中”才能设想,而现实的人类又都是有限的,所以就必须悬设一个灵魂不朽。灵魂不朽这一理念在此是为了让有限的人有可能完成自己的道德使命,即让自己的意志做到完全符合道德律,而设定的,它不仅意味着“来世”,而且意味着永恒的道德努力。而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灵魂不朽的设定只是为了让德福一致(至善)有一个在设想中可以实现出来的“理知世界”而设定的,它就只意味着“来世”。“由于感官世界并未向我们显露出那种联结,所以必须假定那个道德世界是我们未来的世界。所以上帝和来世是两个按照纯粹理性的原则而与这同一个理性让我们承担的义务不可分的预设。”
第V部分“上帝存有,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一个悬设”,明确地将上帝的悬设从灵魂不朽的悬设中推论出来:“正是灵魂不朽这条法则,也必然如同以前那样无私地只是出于不偏不倚的理性,也就是在与这一结果相符合的某种原因的存有的前提下,而导致至善的第二个要素、即与那个德性相适合的幸福的可能性,亦即必定把上帝实存悬设为必然是属于至善(这一我们意志的客体是与纯粹理性的道德立法必然结合着的)的可能性的。” 如何由灵魂不朽的悬设导致上帝实存的悬设?这就是要把灵魂不朽视为我们的道德“义务”的必要前提。我们的道德义务是追求“神圣性”,以便使自己完全配得上幸福,这就必须设定灵魂不朽和上帝;但这样一来,上帝就不单纯只是将德性和幸福加以摆平和合理配置的全知全能者,而且也是全善者,亦即引导人类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教导者。但康德的上帝不是神学家所信仰的上帝,也不是之前哲学家所论述的不可知的上帝。他是从道德实践要求肯定上帝的存在。他把上帝从知的世界拉到行的世界,从知识世界拉到道德实践世界。所以康德从善的必要性上,论述了上帝的可能。它“不应当只是包含自然与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某种意志法则协调一致的根据,而应当包含自然与这一法则就他们将它建立为自己意志的至上规定根据而言的表象协调一致的根据,因而……还应当包含与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动机的他们的德性、即与他们的道德意向协调一致的根据。”
读完康德的第二批判,将其放到想想西方哲学史中,梳理一下思想脉络。我是从黑格尔开始,进入哲学思辨的世界的。再看康德的书时,多少有些黑格尔的理解。以致期间有段时间对于康德的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有些误读。不过,综观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演进,就好像荣格对弗洛伊德的修正。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与世界精神,为康德找到了安放理性的社会历史的基础。而且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到黑格尔的美学,再到福珂、海德格尔的艺术归家,哲学也便进入到艺术的先验想象中。当然这是课程实践理性批判之外的了。不过本学期确实收获很多,也使我找到了近代哲学的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