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入木三分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1
永不言弃
――读《这也是一切》有感
陈冰婷
我喜欢在闲暇时翻阅舒婷的诗集,诗集中有一篇《这也是一切》总让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之类的佳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永不言弃!
这让我想起了千年之前的汉代,司马迁用他手中的笔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纵使身心饱受摧残,司马迁也不轻易向命运低头,他忍辱负重,将痛苦化成力量,才使得这纵横古今的《史记》问世。(表面上看是由诗歌想起了司马迁,但至于是从作品的哪些诗句引发的这种思考,却没有写出来。)
读着诗句,我想起了白手起家创立巨人集团的史玉柱。他从一个穷小子跻身全国第八的亿万富翁之列。但因决策失误,他的巨人大厦轰然倒塌,他负债累累,一下子成为全国最穷的人。史玉柱不甘心让自己心血溶成的巨人公司去申请破产,于是带领几十名员工移师上海,重头再来。四年后,脑白金上市了,并创下销售奇迹。史玉柱还清当年的债务后又成为身家过亿的名企业家,蜕变后的巨人大厦重新竖立在人们面前。(离开了原作,自然就称不上读后感了。另外,这里只是素材的简单呈现,没有将素材与作品结合起来进行解读与感悟。)
黝黑的肤色从小给奥巴马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种族歧视让他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中学时他曾一度颓废过。在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后,他决定面对现实,重新振作。为了实现儿时当总统的梦想,奥巴马从底层的社区服务做起,凭借着勤奋和真诚,他在议员中脱颖而出,最终冲破美国的政治种族限制,当上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当他获选时,他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回报。(最后一句虽然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可大家或许会发现,这种感悟是来自于这则素材,而不是诗人的《这也是一切》。)
每当生活向我亮出黄牌时,我总能听见一个坚定的声音:“一切现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诗歌里的这些佳句在这里虽有展现,但由于前面缺少照应,也就显得不太自然。)
轻轻合上书扉,被我折起的这一页似有余温。在这饱含艰辛的求学岁月里,我相信“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失去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我将勇敢地担起生活这个苦难与幸福的统一体赐予我的考验,向成功迈进!
【失误问诊】
表面上看,这篇文章语言通畅、材料丰富,很有议论文的特点。尤其是首尾的自然照应与流露出的理性思考,不失为精彩之笔。但作为一篇读后感,存在不少明显的硬伤。
这种失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见“阅读”的收获。作为读后感,“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让所读之内容打动了自己,才会触发你的写作兴趣,引发你的思想感悟。纵观全文,除了首尾两处点到原文里的内容之外,主体部分几乎都脱离了舒婷的《这也是一切》。读者无法从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自然也就无法认同你的想法。二是不见“感悟”的理性。写作读后感,最容易出现两种问题,有的满足于讲述原文,忽视了感悟的表达;有的满足于表达感悟,忽视了对原文的解读。本文偏向于后一种失误。还值得一说的是,引入的几则素材,看似是在阅读过程中引发的思考,其实缺少理性的解读。
升格时,不妨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引入诗歌的精彩佳句。如讲解司马迁这一事例之时,可以从原作中的“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引出;讲到史玉柱的故事时,可以从“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来引出;讲到奥巴马的经历时,则可以结合“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来阐释。唯有将读与感自然交融,读后感的独特亮点才会得到呈现。二是挖掘自我的深刻感悟。要知道,不管是原作中的佳句,还是引入的素材,都只是写作的基础,关键是我们要学会透过这些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悟。如通过“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这样的佳句,引出司马迁的曲折人生,感悟出“风暴,不仅没有折断他的生命,更让他拥有了坚强的灵魂”“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亦能化茧成蝶”这样的哲理,我们的文章就会真正闪现阅读的美好与智慧的光彩。
【升格佳作】
永不言弃
――读《这也是一切》有感
徐家杰
舒婷的诗,一直是我的最爱。那首《这也是一切》更是让我百读不厌,心绪万千。每每诵读,心头总会悄然涌起一股力量。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永不言弃!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想起了司马迁。千年之前,他所遭受的苦难,可不是常人所能体会与理解的。可纵使身心饱受摧残,他也从来没有轻易地向命运低头。在世人的讥讽之中,他忍辱负重,紧握笔杆,成就了那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风暴,不仅没有折断他的生命,更让他拥有了坚强的灵魂。(从原作中的佳句引出,在理性感悟中收束,这就有了读后感的特点。)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不由想起了史玉柱,想起了他白手起家创立的巨人集团。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研究生毕业的穷小子,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竟然跻身亿万富翁之列。我们更不会想到,当“巨人大厦”因负债累累而轰然倒塌时,他竟然没有倒下。他带领几十名员工,依靠“脑白金”重新崛起,并创下了销售奇迹。史玉柱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再次站到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前沿。由此我们或许会明白,并非所有的深渊都是灭亡,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磐,亦能化茧成蝶。(“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亦能化茧成蝶”这一感悟,将作家诗歌的魅力展示得美不胜收。)
诗歌还说:“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读到此处,我的心不由一颤,想起了肤色黝黑的奥巴马。在那样的国度里,种族歧视曾让他一度颓废。可经历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世人开始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为了实现当总统的梦想,他从底层的社区服务做起,凭借着勤奋和真诚,在议员中脱颖而出,最终冲破美国的政治种族限制,当上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让人们懂得,努力和付出,终将获得回报。(用类似的结构来呈现,文章结构有了别致的美感。这种结构上的亮点,让这篇读后感平添了亮点。)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舒婷用短短几十行的诗歌,给予了我心灵的震撼。每当生活向我亮出黄牌时,我总能听见一个坚定的声音:“一切现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引用顾城的名句对舒婷的作品进行解读,巧妙而又精彩,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轻轻合上她的诗集,被我折起的这一页似有余温。在这饱含艰辛的求学岁月里,我相信“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失去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简评】
这篇升格之后的读后感,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新颖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精美的行文结构。文章以诗歌中的精彩句子为思绪的触发点,引出一个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切入角度极为巧妙。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以类似的形式引出,脉络清晰,行文别致,让文章在结构上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二是深刻的哲理感悟。行文过程中,作者紧紧扣住诗人作品中的精彩佳句,逐一展开,每个部分由理入事、由事及理的解读,不仅符合读后感的写作要求,还将自己的丰厚积累与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展示得入木三分。像“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亦能化茧成蝶”之类的解读,让文章流淌出了理性的清泉。
【升格启示】
有时你读完了一本厚厚的作品,却没有一点收获;有时你只细心地品味着一句话,却被深深地震撼住了,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读书的人。一首简短的诗让作者再一次回味的时候,感悟到了不少人生的哲理。看来,写读后感与写其他文章一样,先要在构思上下功夫,力争用新颖的角度、内容巧妙地抒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感悟;另外,在语言上也要精益求精,或自然引用原文,或巧妙引入名言警语;或用比喻增添亮色,或用排比增添气势。这样的读后感,读者才会爱不释手。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2
【关键词】阅读理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82-01
1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发展现状
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重要性,而且富于创见性地提出了新的具体规定和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对于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意见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了解叙述、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并对学生课外阅读理解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切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局限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将课堂学习和课外拓展结合起来,促使语文阅读教学开始向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又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
第一,教学观念严重偏离,部分教师却仍死守传统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不放,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的被动接受者。另一部分教师则急功近利,明明还没有深入解读新课标,却急于“落实”,使阅读课堂流于形式。
第二,教学目标错位,很多教师错误地将阅读教学视作提高成绩主要途径,不惜将侧重点放在课文内容的解读,而不是阅读方法的培养上,学生毫无兴趣,更不用说积极、主动、有感情地投入。
第三,教学内容褊狭,很多教师将阅读重心放在范文讲解之上,不仅在课堂内未进行相关延伸,而且很少进行课文阅读推荐和赏析,更未让学生自主讲解、即兴发挥和延伸写作。长此以往,虽然学生对课文烂熟于心,可碰到课外阅读却往往不知所云,束手无策。
第四,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单一的讲授法和朗读法等传统方法教学阶段,而对强调互动性的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文献搜集法等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重视不够,导致阅读课枯燥无味,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也随之错误定型。
2 自主、合作、探究――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改革之策
要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最重要和最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全力引进和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成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改革语文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系统学习现代教育论和新课程标准,尽量把阅读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朗读课文、改编作品、设置疑问、“名师解答”,既让学生全力参与,又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并树立起课堂小主人的意识,由此生发对各个科目的热爱。
其次,深化教学目标,提倡个性化和创新式阅读教学。革除以升学率为教学目标的短视行为,延伸阅读内涵。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选取不同文体中的典型篇章,给予示范讲解,教授学生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然后再采取自愿与推荐方法,由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展开不同文体的专题讲解与探讨,并进行方法总结。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在教师讲解《中国石拱桥》,向学生传授说明文有关知识后,剩下的篇章则可以由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进行探讨,以通过阅读巩固说明文基础知识之余,熟知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并激发他们绘画中国建筑的兴趣,最终使阅读与绘画等审美活动结合起来,拓展阅读教学的功能。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3
关键词:广泛阅读;营造氛围;教给方法;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个性发展与形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巴金也曾说:“书读多了,读熟了,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了。”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有词可用了,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或是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我觉得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要抓好两点。
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小学生的自觉阅读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重视给学生营造读书氛围,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地地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知道该读何书。
1.结合教学内容,推荐优秀读物
在教学一些有关名人写的课文时,可延伸讲述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讲到林海音写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时可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林海音写的《窃读记》,想想林海音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仍如饥似渴地读书。再讲述一些有关林海音酷爱读书的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像林海音一样想读书,爱读书。此时可适时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世界文化书籍浩如烟海,其中既精彩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数之不尽。如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可推荐阅读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作品,如同学们较熟悉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在这基础上,还可以推荐读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格林兄弟编写的《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作品……学习了《惊弓之鸟》后,我们可向学生推荐读其他的成语故事,如《闻鸡起舞》《程门立雪》《入木三分》《胸有成竹》等。再如,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带有科普色彩的文章后,可让学生读读《蟋蟀的房子》,还可推荐读法布尔写的同类型作品《昆虫记》……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去阅读,可读的书是很多的,上面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2.组织反馈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学生读了教师推荐的一些作品后,为了不图形式,真正学以致用,教师可不定期地组织有关读书的反馈活动。如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谈读什么书,谈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方法,还可以互相交换书籍来看看。也可以举行一些读书后的竞赛活动,如“好词好句大比拼”“成语接龙”“综合知识竞赛”“朗诵喜爱的名篇”“读后感征文”“阅读分享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做好读书笔记
要提高阅读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方法中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做读书笔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让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摘抄下来;还要求学生选择一些感受深的文章写读后感;当然心中感到疑惑的问题也可以动笔记记。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写作素材必定会越来越丰富,作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2.入情入境地b读
另一种有效又简单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书方法是诵读记忆法。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的话点出了诵读也不失为记忆好篇章的好方法。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篇章,找个舒服的角落放声诵读,这时书中的语言文字能静静地聚集于你的眼睛,缓缓地穿透你的耳朵,直钻入你的心房,永久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3.制作名言书签
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怎能没有书签相伴?一枚精美的名言书签能给你增添阅读的兴趣。将自己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设计的小卡片上,就成了一枚专属于你的风格的书签。在阅读中,这小小的一枚书签也许就成为鼓励你要潜心阅读的益友呢!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4
关键词:多读书;细读感悟;讨论铺垫;有感而发
一直以来,读后感的写作是作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苦于无感可谈,老师苦于指导无法。分析原因,我认为学生习作是语言长期积累运用的过程,要的是“厚积而薄发”,对小学生而言,语言积累还不够多,尤其是心灵的感悟较少,所以写感悟类作文常无话可说。要让孩子写好读后感,就要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把多读书落到实处,才会有真情实感。“感”从哪里来?从“读”中来,从“议”中来,从“改”中来。下面以《小英雄雨来》为例谈谈我对读后感教学的认识。
一、读――精心设计,细读感悟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篇幅长,有一万三千多个字,这么长的一篇课文,对小学生来说,读懂、读明白是关键。如何读懂?我采用以下措施和方法:
(一)初读,概述文本故事。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默读思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地点(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人物(正面主要人物:雨来;反面人物:鬼子)、事件(雨来掩护交通员,机智脱险)。
(二)再读,理清写作思路。叶圣陶讲:“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整体把握文本后,我让学生浏览课文,看行文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发现了有六个部分(因为文章编排时每个部分之间都有空行),当即我让学生给每部分加小标题,并把有代表性的答案让学生写在了黑板上,让大家在对比中掌握概括小标题的方法,也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品读,体会人物品质。文章有六个部分,我们是否要平均用力,我认为大可不必。我抓住文眼“英雄”二字发问:你认为哪些部分最能体现雨来的英雄品质?随即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品读体会,以读代讲。与此同时,再疑再探。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让学生想像: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继而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与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句子,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反复读文,深入体会小英雄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以“为什么他表现的这么勇敢?”激起学生思考,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
(四)熟读,积累写作方法。这篇文章虽很悲壮,但不失优美,关键是写景入木三分。我引导学生抓住写家乡美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积累,让学生潜移默化习得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到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突出主题。让学生感受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
二、议――讨论铺垫,升华情感
在学完《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我问同学们:我们要向雨来学什么?这一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畅所欲言,展开互说。有的说:“雨来的精神是不屈的,是机智的,还是勇敢的。我们一定要学习、发扬雨来身上的正能量。”有的说:“我被雨来的勇气深深震撼了。雨来同我们一样是十二岁的孩子,但他那莫大的勇气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为了冒死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鬼子殴打他、利诱他,他仍然说不知道,在最后的关头他机智的逃脱了。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机智勇敢。”
学生对照雨来身上的品质,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简单评价后,又播放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和电影片段,学生情绪激动,感触深刻。渴望和平、憎恨战争的情感更加强烈,对抗战中英雄更加敬佩。
三、改――有感而发,成绩斐然
课文学到这儿,学生理解得很透了,他们有很多感想可谈可写。此时的习作,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作文技巧,只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一节课结束,学生交上了他们写的《小英雄雨来》读后感。我也拖不得,立即展评,结果欣喜地发现竟然相当成功。刘旭涵的习作边读边议,将叙述故事情节与谈感受融为一体,自然流畅,她在文中写道:“读罢此文,一个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是什么力量使雨来敢于和日寇作斗争呢?于是,我反复品读课文,原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正是因为雨来爱祖国、爱家乡,才能勇敢的与日寇作斗争……”;冯敏麟同学的读后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更深层次写出了对这段历史的感悟:“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使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就要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柴婧从分析课文字词句的角度出发,深挖人物的内心和精神品质:“鬼子打雨来,极其凶残恶毒,扭、拉、揪、拧、撞、抓一系列的动作,但是雨来毫不惧怕,坚强地忍受着鬼子的毒打,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始终是一句话:‘没看见!’”;王媛从课文中明白了两个道理:有志不在年高和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学生的每一篇读后感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就连平时写任何作文都无话可谈的同学也写得相当好。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5
有别于读后感以“感想”为主的主观感发,文学短评重在客观评价的“评”。读后感属于引申体,需要在写作时结合本人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收获,主观色彩更为鲜明。文学短评属于评论体,侧重于分析评价作品思想艺术的优劣高下,更讲求客观。同时,文学短评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不仅要求有议论性,还要兼具文学性,讲求情、理、文的统一。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对《肖邦故园》中一段摘抄文字作的点评。
摘抄: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琵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点评:这段文字描写了肖邦故园夏天的景象,运用了大量比喻修辞。文章将景致与肖邦音乐相结合,似乎给人一种如乐曲般美好的感受。睡莲的叶子、倒影、幽香和树干等意象都写出了夏日肖邦故居的静谧安逸,宛若肖邦本人周身散发出的淡淡的气质,沉稳雅致,充满温情,让人不禁心生向往。(江苏省海门中学徐一灵)
这段点评文字评论了肖邦故居夏天的景致,而“静谧安逸”、“宛若肖邦本人周身散发出的淡淡的气质,沉稳雅致,充满温情,让人不禁心生向往”这样的词句又颇具文学色彩。
那么,对文学作品发表兼具议论性和文学性评论的文学短评在写作时就要求叙议结合。
此中的“叙”不是一般记叙文对人、事、物等的记载,它针对的是文学作品,叙述的是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一些内容,是对评论的文学作品作概括或复述。但不管是概括还是复述,都不能照搬作品原来的文字,也不能离开文学作品本身去发挥创作,而是用更凝练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内容,避免繁琐零乱。比如上述例子中的《肖邦故园》摘抄,作者就概括为“肖邦故园夏天的景象”,一句话不足十字,但准确地写出了摘抄文字的内容。
文学短评是评论文学作品,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叙”并不是文学短评的目的,它只是手段,“议”才是目的。“议”是作者对文学作品的看法,它包括分析和评价。分析是对作品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的有关特色逐步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通过分析后得到的结论,就是对文学作品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分析与评价,正如论证与论点。我们在评论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才能就观点进行分析,分析是评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品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才能让读者对作品了解透彻;通过对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才能使自己的评论恰当,并入木三分,形成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观点。而“叙”与“议”的关系则正如论据与论点,论据为证明论点服务,“叙”为“议”服务。在整个评论过程中,我们就要将叙、析、评有机结合在一起,观点与材料相结合,既有明确独到的观点,又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证明观点。以议为主,叙议结合。我们可以边叙边议,也可以先叙再议,形式多样并不拘泥,但应注意的是不可重叙轻议甚至以叙代议,将文学短评偷换成作品梗概一类。
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文学短评――《日出中绽放――品析〈按时看日出的人〉》。这是一篇结构清晰而严谨的散文。文章由福楼拜的一句话“按时看日出”写起,引发“为什么世界级文豪会把按时看日出当作一门必修课来面对”的疑问,继而运用想象进行环境描写,抓住一系列景物,渲染了日出时纯净、清澈的气氛,让读者在这样一种令人心驰的氛围中享受日出带给人们的感官愉悦和精神洗礼。最后在与现代都市普通人的枯燥、变质生活的鲜明对比中反思,以此来告诉我们:我们要热爱生活,让生命有激情,有追求,有活力。让“按时看日出”成为你健康生活的标志,成为你热爱生命的精神理念。
文章最精彩的部分该属其运用想象进行的环境描写,“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怒放的凌霄”等,虽说着墨不多,但作者却将日出时“天然去雕饰”的美景,以清新纯净的笔调缓缓地渗透进读者的肌体里,让读者似感受到日出时纯净清澈,沸腾磅礴的力量直接冲击心灵。那一刻,正如作者所说:“你的生命画册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被新的热量所充满。”
当然,文中并不只这一处环境描写。在将日出之景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进行对比时,作者描写了现代人生活的环境,没有地平线,没有泥土,没有旷野远山,有的只是灰蒙蒙的尘埃,黏糊糊的空气和似乎永远也醒不过来的人们。这一系列的描写让都市人枯燥无味的生活与日出之景的对比更加鲜明。
环境描写运用得恰到好处,运用得出彩,使这篇文章增色不少!
这位学生的文学短评,开篇就先亮出自己的一个观点――结构清晰而严谨,接下来在第二节中他主要就是结合原作《按时看日出的人》具体分析证明文章的结构是如何清晰而严谨――先由一句话引发疑问,继而进行描写,最后点明主旨――有证有据,叙议结合,他的评论同样结构清晰而严谨。在分析中,对需要用到的原文内容作者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叙述。比如作者只说“抓住一系列景物”,而没有将那些景物一一罗列在文中。
在接下来的第三、四节中,作者转换一个新角度,提出自己的第二个观点――成功的环境描写。他就文章中的两处环境描写进行了分析,最后再在第五节中总结自己的观点――出彩的、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为文章增色。
其实,不论观点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均无不可,关键是要叙议结合。我可以看到,这篇文学短评主要谈了文章的结构和环境描写的特点。那么文学短评可关注哪些方面呢?比如主题思想、文学形象、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等都可。
虽然文学评论的角度很多,但我们下笔写时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那样就会流于泛泛,缺少针对性。抓准一点,才能集中笔墨,深入挖掘,分析透彻。选择的角度宜小不宜大,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点,以小见大,避免空泛。行文时则要注意笔墨集中,语言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若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则很难在短评中集中而深入地评析作品。另外,作为对文学作品进行的评析,兼具议论性和文学性,因此文章的语言应当给人以美感,文理结合,不要沦为干瘪的说教文字。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6
这是一次荆州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竞赛课,学习的课文是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我领着学生一遍遍地朗读着,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好停顿,读出韵脚,从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学生读书的热情非常高,整个课堂可谓书声琅琅,沸沸扬扬,我感觉效果不错。
趁热打铁,我提出更高层次的朗读要求:“同学们,情感朗读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诗歌的情感呢?”短暂的思索后,学生们纷纷举手了。
“要注意重音的朗读。”
“要读出人物的语气。”
“还要读出语调的抑扬。”
说得多好啊,我兴奋地让一个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试读。可几次试读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朗读时,学生仅仅只是把几处词语做了过分强调,读得呆板,生硬,始终读不出诗歌所蕴含的感情。为什么知道了朗读的方法,却不能达到相应的朗读效果?症结在哪里呢?我想,这里面有一个情感体验的问题,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
我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谁说女子不如男!这首诗歌就为我们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请你选取一个情节展开想象,并体会木兰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听到要求后,同学们便投入到了热烈的小组讨论中,随后便有了令人高兴的发言。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坐在纺车边,不住地叹息,她一脸忧愁,头发被风吹散了也不知道,她就是木兰。可汗为了抵御侵略者,大规模地征兵了,木兰年老体弱的父亲也在名册之中,这怎能叫木兰不忧心忡忡呢?几天的不眠之夜后,木兰终于坚定地决定:披上盔甲,代父从军。
生:一大早,家人就忙碌起来了,又是买马,又是买马鞍、马垫、马鞭。看,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后,木兰踏上了遥遥征战之途。毕竟是女儿身啊!黄河浩浩荡荡的流水声勾起了木兰对家人的无比思念,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离家越远,木兰那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越是与日俱增!
生:木兰骑着战马冲向敌阵,敌人万箭齐发,可木兰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想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战斗是慷慨而又悲壮的,可木兰哪像一个弱女子,分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英雄!
生:胜利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凯旋回朝的木兰也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可汗给木兰记了大功,并拉着木兰的手亲切地说:“爱卿啊,你为国家立了大功啊,联封你为尚书郎,如何?”木兰赶紧跪拜在地,激动地说:“可汗,臣不图任何功名利禄,只求能回家去看看多年未见的亲人。”可汗欣然应允。
生:听到木兰打胜仗回来的消息,全家人乐坏了!姐姐梳妆,弟弟宰羊,父母做饭,只等着木兰踏进家门。十年不见,可父母在浩荡的军队中一眼就认出了女儿!木兰换回了自己一身漂亮的女儿装,同伴们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木兰,你竟然是一个女孩!
……
学生们犹如摄影师,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把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过程一一展现了出来。而他们的情感也得到了激发,体会到了木兰内心深处的忧虑、思念、悲壮、喜悦……“同学们,你们能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这一幅幅画面表现出来吗?”我大声向学生们发出了挑战。“能!”学生们的回答同样响亮。
接下来的朗读似乎水到渠成,学生自读,个别读,师生串读,形成了一个灵动多姿的教学板块,整个课堂充满着读书的快乐!
湖北监利县玉沙中学 433300
课堂感言――
在体验中朗读,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呀!想象着木兰身披戎装,骑着战马,冒着“箭雨”,冲向敌阵,建立一个又一个功勋,我的心中就充满了作为女子的自豪,又对木兰产生了无限的钦佩。当我把这种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才恍然大悟:哦,应该这样来朗读课文!我很喜欢老师要我们放飞想象,解读诗歌,在想象中,诗歌变成了一幅幅灵动的画面,一个个生动可感的故事,提高了我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从而也提高了我们的朗读能力。(张扬)
【说课语】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7
本期刊登两位十佳“五老”的故事,让我们分享和感受他们忠诚敬业、无私奉献、务实创新、关爱后代的“五老”精神。
2015年12月14日,记者来到阿坝县麦昆乡中心小学,寻访十佳“五老”之一楠木灯。刚进校门,就看见一群学生围在一起,人群中,一位老人正在给一个孩子剃头。老人神情专注,手法利落,俨然一个专业理发师。几分钟后,老人收起剪刀,拍去孩子身上的碎发。“谢谢楠木灯爷爷!”孩子起身对老人挥挥手,欢快地跑走了。
他就是楠木灯,麦昆乡中心校“名誉校长”,更是学生的“父母”、“理发师”、“勤务员”。他用爱亮起了一盏“明灯”,指引着孩子人生的方向。
“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教育一直是楠木灯最为看重的事业。2001年上任麦昆乡党委书记,他第一件事便是研究动员学龄儿童入学工作,制定了乡干部包村工作方案,并主动包下了全乡条件最艰苦、村民居住最分散、学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草原村。
草原村有95户人家,均是四处游牧的牧民,长期漂泊在外。在动员学生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户人家,楠木灯在劝其子女入学时遭到男主人的无理反对,甚至出语威胁。楠木灯听后,没有退缩,往返三次终于把孩子带到了学校,楠木灯说:“读书才是出路,读书才是未来,我们的中心校,一个孩子都不能少!”几年下来,他几乎踏遍了草原村的每个角落,经过不懈努力,全村的学龄儿童陆续走进了学校。而此前,草原村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毕业生。
每逢采挖虫草贝母的季节,学生季节性流失更是严重。一次,一个残疾学生的家长来学校请假,楠木灯苦口婆心地劝告家长让残疾儿子读书,情到深处,禁不住流泪,家长深受感动,把孩子留在了学校。
如今,全乡适龄儿童一个不少全部入学,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一级学校。麦昆乡中心校的学生已从2001年的27人增加到了现在的700余人。
“放下学生不管比什么都难”
在任麦昆乡党委书记期间,为动员农牧民将子女送到学校读书,楠木灯向老百姓作出了“为了学生,退休后伴读四年”的承诺。从2006年8月楠木灯退居二线至今,早已过了他当初承诺的四年,但他依然无偿地留在学校当“名誉校长”,与孩子们同吃同住,每天出操、伴读、接送,起早贪黑。
“亲戚朋友都觉得父亲太傻,退休了就该享清福,但我理解我的父亲!”说起父亲当这个“名誉校长”,楠木灯的儿子尔戈有些欣慰又带着无奈。2008年,因为冬天的夜里经常起床照顾学生,楠木灯大病了一场,尔戈劝他不要再待在学校了,可父亲就是不听。“要他放下学生不管,比什么都难。”
“我们有时想送点东西,表示感谢,他就会骂人。”学生家长东桑回忆,有一次,大家准备献上一条哈达时,楠木灯气愤地说:“要给钱、献哈达?那我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
孩子手脏了,帮孩子洗;夜深了,帮孩子盖上被子;头发长了,帮孩子理发;学习掉队了,帮孩子补习……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楠木灯与学生们相处的每一天。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8
关键词:诵读 兴趣 习惯 方法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52-02
作者简介:刘正芹(1976―),女,江苏兴化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江苏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副校长。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诵读指导课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权威性的具体指导方法,在网上搜寻到的相关资料也很少。到底该怎样上才算是一节好的诵读指导课呢?怎样指导才能让诵读教学更有效呢?揣着这一课题,本学期,笔者参加了市诵读中心组的系列教研活动,重点研讨低年级的课文诵读指导策略。通过一学期的调研、交流,结合自己的上课实践,笔者认为,上好低年级的诵读课应该做到四重,即重兴趣、重习惯、重方法、重评价。现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与诸位同仁交流。
一、重兴趣
笔者一直任教小学高年级语文,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不多,通过到低年级上诵读课,笔者发现用于五六年级学生的诵读指导方法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低年级的诵读课,应该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无论是新课的导入,还是指导的过程,甚至最后学生的诵读展示都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诵读兴趣,用“趣”点燃儿童诵读的热情,进而让学生爱上诵读,主动诵读,自觉养成诵读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水平。
如导入新课时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情绪,可以放音乐、听录音、看视频等。当然,音乐和视频资料要跟准备指导诵读的内容感情基调一致。
笔者在指导诵读《木兰从军》课文时,播放儿童歌曲《花木兰》,导入新课,配以老师深情叙述:“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歌唱的是――花木兰。是啊,花木兰的故事从古至今被人们传诵,人们可以用歌声表达对这位女英雄的敬意,同样,我们可以用诵读表达我们的敬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诵读木兰从军的故事。”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课文情境。
只有这样,先顺利将学生带入诵读的那个场,学生才可能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重习惯
我们都知道,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不良习惯,会害孩子一生。老师们诵读时,一定要做到:身体站直、站正,头抬起,眼睛有神,注意与听者交流,注意自己的表情,同时配以简单得体的肢体语言等。这是诵读的外在表现,当然还包括诵读过程中的停顿、轻重缓急、语调的把握等。可是,我们低年级学生的现状是怎样的呢?通过半学期的观察,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拿到书翻开就读,老师喊到他(她)站起来就读,还有的干脆把书放在课桌上低着头读,在朗读过程中,有的不注意停顿,有的拖腔,甚至有的捏着嗓子读等,更别谈什么表情和动作了。另外,还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因为“朗读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审美”,这种美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应该包括学生习惯的外在美和诵读本身的美。
良好的诵读习惯从哪里来?笔者认为从不断地练习中来。只有练习、练习、再练习,才能习惯成自然。比如诵读姿势的训练,每逢请学生站起来诵读,笔者就提醒:“身体站正,头抬起,眼睛有神,书捧好。”再如,在诵读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提前做好翻书的准备、转行读的准备。在《木兰从军》一课中,就有两处地方要提醒学生做好准备。一处是第2自然段中的“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她想”这两个字各在一页。还有一处也在第2自然段中,“她说服了家人,男扮女装,替父从军。”“说服”这两个字又分开了,各在一行。如果不提醒学生提前做好翻书或转行读的准备,学生就会把句子读破,影响诵读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诵读课上应根据不同课文、不同语境,细心关注细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诵读好习惯。
三、重方法
(一)示范读。有人说:“示范就是指导,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指导。”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学习的心理需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儿童的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诵读大师的朗诵视频及老师或学生的范读在低年级诵读课上应被恰当地运用,那种随课本发放的朗读光盘或磁带并不能完全满足诵读的要求。
(二)直观指导读。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诵读。笔者在指导《木兰从军》第1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时,就直接出示书上插图,问:“这幅画上画的是谁?你喜欢她吗?”接着指名读这个自然段,结果发现读得很平,再指导学生看图并深情地说:“花木兰就是这样一位女英雄!”再指名读这个自然段,学生自然就将“女英雄”“花木兰”读得很有味道,而且语速适中,为诵读全文定好了基调。
(三)边想象边读。如中心组的老师指导“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一句,就启发学生想象:江南哪儿好?学生说,江南风景美,江南的水也美等,在此基础上再诵读全句。学生有了之前的想象与交流,读时自然就慢了些,有了画面感。
(四)角色体验读。笔者在指导诵读《木兰从军》第2自然段木兰的心理活动时,就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花木兰,设身处地地去想,去焦急万分,在角色体验过程中,学生将木兰想的内容读得轻而缓,将木兰做决定的内容读得坚定而有力。这样的效果是纯粹的语言说教换不来的。
四、重评价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而,诵读课上更应该努力让教师或学生的评价成为提升学生诵读能力的助推器。
(一)评价主体要有变化。我们的诵读课堂,评价的主体不应再是老师一人,可以是同桌(当同桌两个学生互相练读时),可以是班上其他同学(练习之后全班学生展示朗读时)。同伴们的评价似乎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评价语言、方式力求多样,富有启发性。如中心组的老师课堂上“那满眼的江花还不够红”“这样读就像一位小诗人了”“听你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江南美丽的春景”这样的评价语很多,对“能不忆江南”的诵读,几乎没有语言的直接评价,就是让学生所看到的“能不忆江南”字眼放大、放大、再放大,进而自然使学生的情感由浅入深。此外,老师适时地给学生竖起大拇指,轻抚学生的小脑袋,对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些,都让学生自信心更强了,既愿读,又能读好。所以,我们的课堂应再多一些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竖起的大拇指,振奋人心的掌声,真正为指导诵读服务。
当然,低年级诵读指导课有效性策略很多。有句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不管使用何种方法,总得从学生实际出发,总得向着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方向努力,不是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入木三分读后感 篇9
明末清初有一本书叫《解人颐》,对欲望作了入木三分的描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农,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请以“欲望”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写作导引]
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它可以催人上进,激人拼搏,使人奋起,创造事业辉煌;也可以使人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永不满足,最终陷于痛苦。如何看待,如何运用,因人而异。或是为欲望消得人憔悴,孜孜不倦以求之,直到陷入泥沼不可自拔;或是跳出三界外,挥剑斩断心魔,不再执著一念,深深懂得“烦恼皆由心造”之真谛。不同的修养,不同的胸襟,不同的学识,不同的气度,会写出不同的文章,关键在于写出个性,写出自我的风采。
[参考思路]
此题适宜写两类文章,一是随笔杂感类,二是人物故事类。下面着重提供这两类文章的参考思路。
[思路一]
以随笔形式,从大处切入,谈人类的欲望,最终将落脚点定位在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恶化上。这类文章,切口大,主旨高,写作者需具备相当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在行文中,可引用一些古诗词,以增加文章的文艺性特色,提高文章的形象性、趣味性、可读性。
[思路二]
以读书札记形式,从历史上选几位文人,谈他们对待欲望的态度。如可以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以写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以写林逋告别世俗之欲望,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当然,写这样的文章,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不凡的文学底蕴,才能在文章中营造一种诗情画意,才能信笔挥洒,举重若轻,以独到的文采打动人。
[思路三]
以读后感形式,着重写一个人。如写庄子,不妨以庄子思想的成熟过程为主线,从“个体的欲望其实是渺小的”到“摆脱欲望”到“大鹏孤独地寻觅最纯洁的精神家园”到最终的庄生梦蝶“独享阳光的温暖和百草的芬芳”,写出摆脱欲望的三部曲。在外在材料的选择上,可借庄子寓言中的蜗牛、骷髅、大鹏、蝴蝶等切入,增加文章的形象性。
[思路四]
可编造一个人物故事,这个人物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大家不熟悉的。内容上,既可表现这个人物抑制欲望,克服人性弱点,最终走向成功;也可表现这个人物陷进欲望的沼泽地不可自拔,最终从成功之峰跌入失败深渊,害人害己。当然,为了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不妨选取一些历史人物,正面的如孔融、嵇康等,反面的如秦桧、和砷、汪精卫等,通过一些特定镜头表现主旨,寓观点于形象之中。
[例 文]
上帝与兔子
廖 钧
兔子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动物了,它只吃青草,不伤害别的动物。可是,它却被很多动物伤害:狐狸、狼、老虎……这太不公平了!有一天,兔子向上帝诉苦,它不想做兔子了,要求上帝帮它变一变。
上帝很仁慈,马上答应了兔子的要求:“好吧,你想变成什么?”兔子说:“变成一只鸟,在天上自由地飞来飞去。那些狐狸呀狼呀虎呀就再也抓不着我了。”
上帝把兔子变成了鸟。没过几天,鸟又来诉苦:“仁慈的上帝呀,我再也不想做鸟了!我们在天上飞,天上的老鹰能抓住我们;我们在树上筑巢,树上的毒蛇能咬死我们,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上帝又把鸟变成了鱼。可是,鱼的处境似乎更糟,因为大海里到处都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斗争。过了几天,鱼又要求上帝把它变成人,鱼说:“人是万物之灵,他们住在坚固的钢筋水泥屋子里,使用着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任什么凶猛的动物也不能伤害他们。相反,那些在山林里威风十足的狮虎,全被他们关在笼子里,供他们观赏取乐,那些蛇呀鹰呀,都成了他们餐桌上的美味……”
上帝把鱼变成了人,心想,这回你该满意了吧!可是,过了不久,人照样向上帝诉苦:“太可怕了,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废墟……我们再也没法活了!”原来人类发生了战争,数以万计的士兵在相互残杀,无数的平民流离失所,死于饥饿和寒冷。
上帝问人:“你想怎么样呢?”人说:“我想到另一个世界去,你把我变成上帝,巴!”上帝没有答应他的这个要求,说:“上帝只有一个,上帝多了也会打架。”
(摘自2001年12月23日《泉州晚报(副刊)》)
[简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