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读后感300字(优秀4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鲁迅《伤逝》读后感300字(优秀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伤逝读后感 篇1
——寂寞是一个人面壁时的冷静思考,让你痛彻心扉。
蝴蝶飞不过沧海·子君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子君是勇敢的。这并不仅仅因为她和涓生同住一个屋檐下,而是在那个封建礼教吃人的年代,她敢于寻求自己的真爱,选择属于自己的真实。要知道,她是一个身处在旧社会的女子,她身上所承载的指责声和异样眼光远比涓生重得多。可正是因为她爱涓生,她敢于发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震慑人心的呼喊,她无视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因为那于她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当她和涓生在路上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甚至让涓生都感到瑟缩时,她却是大无畏的,依然镇静缓缓前行。面对这一切,坦然如之。
子君是真实的。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小油鸡、阿随,平淡的`家务事,一个家庭应有的平凡幸福生活就在她的操持下建立起来。也许有人会觉得子君后来变得世俗了,失去了先前的勇气激情与进步思想。但正是因为子君是真实的,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不像涓生那样将生活、爱情完全理想化。她只是做出了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选择罢了。可以说,子君的心不像从前那样淡然安静了。她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会和小官太太因为小油鸡而暗斗,每天忙于琐碎的家务事,但这才是最最真实的生活。涓生说他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他看见了一切具有进步思想的人们却唯独子君不在近旁。很显然,他是在责备子君。他怪她失掉了最初的勇气,怪她只为阿随悲愤只为做饭出神,怪她再无信念心中所剩只有妇人之事。可他,却忘了轻轻地问自己一句:“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
子君是善良的。失去阿随,她开始变得冰冷。面对涓生的冷淡,她始终保持沉默,只能借涓生那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给自己以慰藉。一直到最后的最后,面对涓生的冷漠和背叛,她选择了忠诚,忠诚于自己的爱情。或许死亡不是唯一的道路,却是最好的解脱。她将会重新得到自由,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其实不是蝴蝶飞不过沧海,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伤逝》读后感 篇2
找来《伤逝》一读,多少是为“鲁迅唯一一部爱情小说”这个名头。
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爱情故事,总会有个如子君的女孩儿:及肩短发,条纹布衫子,玄色的裙子,黑皮鞋,还有脸上一笑就显出来的酒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喊出了新时代的宣言,标志着个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的觉醒。但谁曾想这纯净的爱情和决绝的勇气竟过早地燃尽了她的生命。
涓生与子君谈新文化,论雪莱的诗,或是家庭专制、男女平等……两人相对,时而沉默,时而相视彼此。他们坚执而盲目地爱着,丝毫察觉不到背后丝丝的不确定与危险。同居后,爱情便多了一个如影随形的伙伴——生活。日子多了些油烟,少了起初的浪漫与宁静。渐渐地,猜疑、不安打破了两人原有的和谐,眼中曾经的彼此成了另一番模样,最终,“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涓生亲手打碎了他们早已斑驳的爱情。
当他再次回到住处,一切照旧,只是,没了子君。她已随父亲回去,独留了一句,“我去了”。涓生不久后偶然得知子君已故的消息,而他则将毁灭了的爱情深埋在心里,在悔恨与悲哀中生活下去。
爱情,亘古不变的话题,到了鲁迅手里,依然动人,只是他把美好的东西在特定的时代打碎,抛出矛盾给读者,悲剧中更多了几分思辨。
这有关那个时代。子君是新女性,她接受新思想,希望自决命运,追求自主的爱情。但她的觉醒是跛脚的。个体的独立有赖社会的进步,精神的自由更需文化的更新和物质基础的支撑。爱情是水晶宫,但是构建它的仍是钢筋铁骨。社会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她们飞舞,自己稚嫩的翅膀又不够健硕去披荆斩棘。子君的悲剧,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这有关生活。生活,简单的两个字,却有太多的内容,可只一点,爱情决然不是它的全部,而是否为第一要义也可以争论。涓生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情不是空中楼阁,她是生活大地上生出的苗,长成的树,开出的花,结出的果。没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再豪华绚丽的爱情大厦也会轰然坍塌。爱情是浪漫的和感性的,但支撑它的却是现实和理性。子君的悲剧,源于她所立足的现实生活。
这有关爱情。爱情,内涵复杂,但它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有人说爱思考的人总是无法好好地享受爱情,因为爱情是经不起细想的。也有人说,爱情最美的就是起初朦朦胧胧的阶段。可我想爱情也是有生命的,她曾含苞待放,也有花开花落,她会结果,也会老去,可这一切,并不影响她的美丽……
伤逝读后感 篇3
昨天看了《伤逝》,有点怅然。记得大一恋爱时,高中老师说我们是涓生和子君,小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脆弱,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他说子君养小鸡当宠物,后来还是杀掉吃肉。 我那时并没有在意他说的话。
初中时代读鲁迅,有点反感。不过我和邻座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句话:“倘若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来。.。”这是。那时前面坐了一个很瘦的男生,眼睛大大的,脑袋也大,脊背总是弯着,而且,经常放屁。记得我不时拍打他瘦削突出的脊背,喊他的名字,只听得“噗”,他转过身来。.。于是我们给他起名为“”,这个绰号用了三年。那时我和一个叫明玉的女生特别好,她长得很漂亮,皮肤很白,但是汗毛比较重,于是我们叫她“monkey",后来上历史课,学到苏联文学史,她灵机一动给起了个俄国名字为“斑斯夫斯基”。气了,转过身来恶狠狠地说:“明玉就叫‘毛斯毛夫斯基毛斯毛’”!
后来到了高中,我有一阵子特别迷鲁迅,觉得他简直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那时看他的文章,觉得特别好,尤其是心理描写,最喜欢他的《狂人日记》。当时觉得那个狂人的心理他怎么就能描摹得那么真切呢?难道他亲身经历过?而我,之所以觉得《狂》很好,是因为那时心里状态很糟糕,看着鲁迅的描写,好像被人看穿了一般。.。.。.
不过,我那时仍然觉得他的文字欠佳,没有许多文学家那样的灵性和气势。后来看了他写的《明天》,其中阿五帮单四嫂抱孩子那一段描写,仍是心理的,真是太准确了,鲁迅想必很细心敏感的,不然不会如此。
伤逝的结构是很别致的,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就像一个人在面前细细絮絮地诉说,忏悔,还不时抹眼泪。我才发现鲁迅的文字是极好,他本来是学理,学理的人写文章就是这样,不潇洒浪漫,但是严谨准确,说他的文锋犀利,除了思想以外,文笔也是如手术刀一样利落精确。你不了解这个涓生,但是从他的话语中,可以逐渐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仿佛他俩是你隔壁的邻居,你见证了他们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听到他们的小鸡和房东太太的鸡们混在一起喳喳叫,看到他们的“阿随”栖息和瘦弱地喘气,后来被主人用黑布一蒙头,推进一个不很深的土炕。.。.。.这一切都是变化着的,由爱情到后来不爱了。
鲁迅说爱情第一要生活,没有生活爱情也会磨灭。他说的话我信的,于是想自己当初是否就如子君。
而我现在,读到《伤逝》里“爱情是需要时常更新的”,才发现自己以前认为只要不被破坏,就一直完好。是错了,不进则退,没有永恒。
克氏说,人们爱的时候,多是用头脑而不是心。人的头脑太发达,进化了心灵的真纯,有时人是在用心爱,但也不再是最初的无私。人们付出爱,是为了得到爱情,人们渴望爱情,其实是在渴望被爱。那么多人感叹找不到真爱,真爱不住在他们心中,因为他们不够真,也没有去爱。
想必鲁迅是很懂得爱的,才能写出《伤逝》,逝去,即是渐渐地消失。如影随形的爱情,慢慢游走,自私的人不要只会悲伤。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小说短短一万多字却生动地描写了子君与涓生从相恋同居到爱情破灭的全过程。语言简短有力,思想内容深刻庞杂。
涓生和子君他们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至上,走个人奋斗的道路,最后造成了悲剧。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
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
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
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总之,《伤逝》中子君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对爱情的盲目纯真一开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剧色彩。涓生的“无爱之爱伤逝》虽说是以忏悔的形式写的,但是,涓生真的觉得自己错了吗?“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间回想,早已剩下了一些断片子;同居以后的一两个月,便连这些片断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这是什么样的忏悔??或者说涓生对于这份感情连留恋的影子都难以追寻。假使子君没有死,这份感情是否还像现在涓生所祈祷的那样会重来?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更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底下的更多内幕,贫贱夫妻百事哀,谁对谁错世说纷纭,希望伤逝能给我们带来对爱情更多的思考!”又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剧化进程。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伤逝读后感 篇4
爱情本身就是永恒的话题,有的人的爱情悲情,有的人的爱情欢喜,有的人的爱情轰轰烈烈,有的人的爱情平平淡淡,那么在鲁迅笔下的`爱情又是怎么样的了?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好像没有写过关于爱情的文章,但是恰巧我前段时翻阅的《伤逝》,原来是鲁迅先生所写的。
文章的一开始“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细的阅读了鲁迅先生的这个作品。《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
其实结合鲁迅现在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再仔细品读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结果也是不难理解。被社会所束缚了,同时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问题。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
他们通过自己的斗争,最后获得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后涓生和子君还是没能走在一起,在他们结婚之后,子君不那么上进了,甘愿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琐事之中,像变了个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于平庸的借口抛弃了子君,最后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没能过上如意的生活。
当然,鲁迅先生不可能单单只是描绘他们的爱情悲剧,在这之中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意义在于,它启示人们: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为社会解放而斗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同时它也揭露了一个事实:爱情需要“物化”,他是基于基本的生活的,没有生活基础(在这里体现为社会基础)的爱情势必会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