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白鹿原读后感(通用三篇)正文

《白鹿原读后感(通用三篇)》

时间:

白鹿原读后感(通用3篇)

白鹿原读后感 篇1

就在不久前,《白鹿原》这本书刚刚读完,结束后,最大的感觉是不舍和遗憾。不舍的是故事太精彩,不想结束。那遗憾的就是结局太过悲怆,读完后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涌上心头。

陈忠实,三个大字印在书脊上。他的书我是第一次读,全书很长,并不是因为文章冗繁,而是因为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及其富有真实性、戏剧性。全书人物很多,并不能直接说出谁是主人公,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各具特色,都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形象,早已烙印在心里。全书笔触很犀利,凡是读过一遍的人,都会认为里面有的情节是露骨的,描写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也许正如陈老的文字一般无二。全书从头至尾都散发着一种凄惨的感觉,看了之后,不免心情低落,以至于我每天都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让人身临其境,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

除此,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我喜欢“巧夺风水地”的算计和得意;我喜欢“交农事件”的豪迈与畅快。我厌恶“亲翁杀媳”中的封建残余未清除;我厌恶“饥馑爆发”时的伐神取水。读后感·封建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多么会剥蚀人心!爱与恨的交织,信仰与亲情的纠缠,世风日下,肮脏的世道,使多少人坠入无底深渊。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具体介绍故事。本书所讲述的是陕西省,渭河平原上一座小村镇里所发生的人和事。白鹿原上有白,鹿两个姓氏的家族,这也是全书的核心,写的,便是白鹿两家上下三代的争斗。多少年过去了,白鹿原上王旗变幻,翻云覆雨,古老的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战争中颤栗。

全书讲述了二十世纪初至建国初期的故事。一系列历史线索就此展开,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另一个因素。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立意高远,什么叫做深明大义,什么叫做家国天下,什么叫做父母兄弟,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白鹿原》。

白鹿原读后感 篇2

读完《白鹿原》,合上那厚厚一本书,眼前仍浮现着书中种种人物,种种事迹。它以小小的白鹿原坡为侧面,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史,从颠覆腐朽的清政府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权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又以鲜活的农村生活为着眼点,塑造了一个个骨血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让读者对于革命,对于人生,对于命运都作回味和深思。

小说以“白嘉轩之后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开篇,展开了接下来漫长浩荡的白氏家族和鹿氏家族在生活的车轱辘下的明争暗斗和兴衰胜败。白鹿原古来民风淳厚,白家和鹿家在父辈就交好,本来在白鹿原上过着自食其力的躬耕生活,但是白鹿原毕竟不是桃花源,不可能脱离于历史,一拨拨军队和政党来了走了,上层管理者几异其人,留给人民的只有沉重的苛捐与欺压。这个时候,有的人热血上涌一心救国,有的人安分守己不为所动,有的人趁火打劫,到头来,命运却总不似自己设想。令人唏嘘中感叹命运的无常。从监狱归来的鹿子霖那句房子但是是搬来搬去中,他以看到这无常,一生苦心经营算计的财产,可能一夕之间荡然无存,而只有人,人活着就有期望。

最道是命运弄人的,莫过于白灵和鹿兆海的抛掷铜元的那个游戏,从此让相爱的一对年轻人走向末路,他们已开始都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血,根据抛掷铜元的结果,一个姓“共”,一个姓“国”,两人在互不相知的状况下投入另一个政党,结果兆海入了“国”,白领却来到了“共”,国共合作破灭后,两人的关系也走上绝路。白灵痛斥国民军队残害异党,然而共军也在铲除奸细的过程中宁杀一百不放一个,白灵也就是在这场清查活动中无辜葬送性命。兆海本应去抗击日寇,结果却在绞杀共军的活动中身亡。两个热血的年轻人没有将热血抛向心向往之的神圣战场,而是死在当权者自私丑恶的野心下。

文中给我印象深刻也最喜爱的主角是白嘉轩,他不似姐夫朱先生言谈举止若圣人,他自有一个世俗的严肃刚直的行为准则,除了当初算计鹿子霖长了宝物的水地,一生没干过一件见不得光的事,就如黑娃所说,他的腰板太直太硬。作为族长,行事端直,也立下刻乡约,建学校等功绩。但正如黑娃所说,他的腰板太直了,乃至于保守固执,他不然两个儿子和女儿继续读书,女儿不服管教,逃走了,他教儿子们做务农的本分活,认为自己老老实实做农活,无论是谁上台都不会为难庄稼人。他一生经历许多坎坷,以至之后任何灾难都能沉静应对,然而鹿子霖设计毁了他的儿子白孝文时他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向以来悉心栽培的组长继承人变得品行恶劣,能够想见他的心中有多悲痛,然而他撑着依靠二儿子白孝武主持着惩罚了白孝文。对待家里的长工十分仁厚,不仅仅将鹿三当家里人对待,还送黑娃鹿兆谦上学,灾年荒月也留下鹿三继续熬活,可谓仁至义尽,及至黑娃当上了土匪,在原上抢劫时被黑娃手下打折了腰,这个一辈子直硬着腰板的人最后佝偻下来了,之后黑娃遇难,他果断的要求儿子白孝文就黑娃,可谓以德报怨。他应对灾难没有惊慌失措的时候,也没有被潮流冲昏头脑做出过激进举动,从不凑热闹,心里精明透亮。也许就是这样稳重刚

毅的白氏门风,才让白家门楼在乱世里始终屹立在白鹿原上。

跟白嘉轩一样不得不提的当然就是鹿子霖,这个男人心思不输白嘉轩,跟白嘉轩一齐操办族里大事也十分稳妥,曾为了对付白嘉轩利用小娥毁了正直的白孝文令白嘉轩一蹶不振,也风光的当过保长,也狼狈的进过监狱,和各村俏丽女人的风流韵事,这真是一个让人又可怜又恨的主角,可怜的是他的大儿子鹿兆鹏不承认媒妁之言的妻子,常年在外并且是被当局通缉,让他提心吊胆,二儿子鹿兆海作为比较有出息的军官却在一次袭击共军中身亡,因为兆鹏媳妇的事又跟世交冷先生产生了隔膜,陷入孤单的境地,兆海的媳妇抱着孙子出现才燃气他鲜活的生命力量,做了田福贤的钦差大臣,不办实事只拿俸禄,将坐牢期间失去的家产再逐渐置办丰厚。这个“官瘾比烟瘾还大”的人也许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黑娃田福贤岳维山的斗争时吓傻了,结局落得只明白在田地里挖野菜吃,于寒冷的冬夜里凄凉的死去。一生精明机巧却换不来一个安乐的晚年,何尝不是以前投机虚伪的因果呢。正如书中所说“家风不正,教子不严,是白鹿家族里鹿氏着一股儿的根深蒂固的弱点”这个“不正”“不严”似乎就是鹿子霖这个人一生的写照。

与他们两人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中医堂的冷先生,从一开始为白秉德老人治病出场,到白嘉轩与鹿子霖土地买卖的中人,到与两家结亲一向到他针灸无法医治鹿子霖,冷先生一向贯穿在故事中,然而对于许多事件又都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只凭自信的高超医术行走乡里,一向被人们所尊敬,他倾尽积蓄解救女婿鹿兆鹏那一节又显示出冷先生为人的义气与仁慈。乱世里正需要这样一位冷眼热心的大夫。

同样令人钦佩的当然就是白鹿书院的朱先生,早先一向以神算和劝退大军闻名乡里,之后发赈灾粮和修县志也备受称赞,他不穿洋丝,只穿老婆做的土布,坚持晨读,显示着一个旧学士对于圣人的教训最后的坚守。在混乱的时局中,他看出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力,奋起最后一腔热血集合修县志的几位先生准备冲上战场抗击日寇,然而进入军队上场杀敌毕竟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受到重重阻力终究没能成功,那以后,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修县志付印上,哪怕自己赔上本钱。对于朱先生神算的本领,我想作品是做了夸张,算出走失的牛,能够说是巧合,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数断言共产党会赢天下,给出的理由虽然是国旗,但也是洞穿世事人心的朱先生根据历史规律和时局作出的决定,对于自己死亡日期的决定有些夸张,难道人类真的能预估到自己的死期?死前朱先生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请来家人团聚,然后安静祥和的走上归途,真就是朱先生的作风。他在死之前最后流露出了凡人一面的感情,老伴给他找黑头发时他怀想到自己躺在母亲怀里母亲帮他捉虱子的情景,情动地当着儿女的面把老伴喊作妈,他一生都被人当作圣人,自己也严格的规范着行为举止,心里却感到异常孤清,也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而几十年后,白鹿书院变为养猪场,珍贵

书籍被破坏,在反孔的思潮中,朱先生的坟都被一帮小学生掘开,昔日下葬时浩荡的场景和今日坟茔不得安宁比较,让人痛心不已,那真是一个人们冲昏头脑变得不可理喻的年代,朱先生留给后人的两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和“折腾到何日为止”又一次显示了他的天才。

黑娃也是一个鲜明的形象,他曾与白嘉轩和鹿子霖的儿子一同上学,人生道路却迥然不同。黑娃似乎不是读书的料,他离开书院时那句先生“啥时候要砍柳树股儿,给我捎一句话就行了”让他的老师和我都难以忘记,在那里就能够看出黑娃的朴实和义气。如果没有遇到小娥,也许黑娃也如同他老实的父亲那样是一个踏实勤快的长工,然而可能这就是命运,让小娥成为了黑娃的第一个女人,美丽又风骚的小娥轻易吸引了还不懂男女之事的黑娃,于是这个深的财东家喜爱的小长工翻了第一次墙就不可能不翻下一次,东窗事发后被赶出来又偶遇小娥,黑娃将他带回了白鹿原,然而无论是严肃的族长白嘉轩和朴实的父亲鹿三都不承认这个女人,不让他们进祠堂祭拜,劝黑娃放下小娥,然而黑娃没有抛弃小娥,他们自己在一个破窑里组建了温暖的家,凭黑娃的苦力,日子也越来越有声有色,他的职责感和担当,不比那些在书院读过许多年书的孝文孝武,兆鹏兆海差分毫。即使之后过上了逃亡生活,他也不忘时时接济小娥,小娥死后怒气冲冲要为其报仇,堪称一位好丈夫。兆鹏动员他去参加党课,又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一腔热血让他从闹农协,当山匪,又被保安团招安,不可避免的卷入混乱的历史时局,也许这是命运的必然。无论在哪里,黑娃都是勇敢义

气被人信任,他称得上是一位英雄好汉。当然他也有缺点,意气用事横冲蛮干,从在山匪中抓内奸就看出来,这似乎是许多英雄好汉的共同缺点,少了那么一点心眼,往往成不了事,少了那么一点心眼,被白孝文诬陷处死也无力申冤。年轻的黑娃感性冲动,曾指使手下将白嘉轩的腰杆打折,经历过世事后拜朱先生为师,潜心读书,成为朱先生最满意的弟子,别人是先读书然后经历世事,就带有功利色彩,黑娃完全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才读书,他的诚恳认真,让以前的山匪黑娃行事举止都变得沉稳儒雅,这实在是一个让人佩服又惋惜的人物。

说了黑娃就不得不说小娥,这个美丽的女人似乎带来了太多的灾祸,也许在许多人眼里,是她的勾引让黑娃沦落成山匪,让白孝文堕落至乞丐,实在让人痛恨。从这天的角度看,一个有夫之妇一再跟别的男人发生关系,也不算的一个好女人。然而她又是何其可怜,美丽的姿色生在那个女子没有丝毫地位的年代,也许注定了她的杯具。首先她嫁给第一个老头必须不是出于自愿,很可能是父母为了聘礼将她“卖”给了对方做小妾,强势的大老婆使她很少得到丈夫的爱护,她引诱黑娃,就应是出于生理本能和她自己都不必须意识到了的反抗心理,她之后也确实对黑娃产生了感情,一齐在破窑洞里本来准备好好过日子,天不遂人愿,黑娃被卷入历史漩涡,小娥只能想到求鹿子霖帮忙,鹿子霖这时候露出了他的风流本性,趁火打劫一般上了小娥的炕,之后又教唆小娥引诱了白孝文,读的时候本来对这个女人十分厌恶,但是当她思及白孝文其实是一个做不了坏事的好人时,戏弄了鹿子霖,让人震惊,这个随便的女人显示了她的正义感。然而她的名声越来越烂,人们把错归在这个女人身上,而对男人的错却不大追究,耿直的鹿三一心认为小娥害了黑娃害了孝文,最后在一天晚上刺杀了小娥。这个可怜的女人尸体腐臭弥漫全村时才被人们注意到已经死了。小娥固

然比正经女人多了些放荡,然而造成这些杯具的绝全不是她的错,在那个女人只是男人附属品的年代,她只是一个杯具的牺牲品。

讲到鹿三,白嘉轩的那句“白鹿原上最好的长工”就能够概括了,他一生勤劳耿直,受主人赏识尊敬,他老实却不木讷,在交农事件中他展现了勇敢果决的一面,也就能够理解他之后气愤之下刺杀了小娥。小娥死后不久,一场瘟疫弥漫了白鹿原,鹿三被小娥附体,疯疯癫癫胡言乱语,让人们明白了小娥的死因,并确信瘟疫是冤死的小娥带来的,准备给小娥塑像祭拜,我的理解是,鹿三一辈子是个农人,杀人这种事他从前恐怕也没想过会干,杀了小娥之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他耳边一向回响着小娥死前的叫声就能够看出来,迷信思想更让他错觉瘟疫是小娥带来的,最后造成精神失常。但是这就很难解释鹿三的老婆死前看到小娥的灵异事件。白嘉轩的正气不许村民为小娥塑像,盖了一座塔镇压小娥的鬼魂,鹿三也奇迹般的没有异常举动了,但是这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行动迟缓,神情木讷,白嘉轩解释为“老了”,我始终觉得是刺杀小娥这件事给了他太多的心理重压。当然他一生的勤恳耕耘没有白费,主人在他死后的褒奖“白鹿原上最好的长工”对于他来说也许就是最好的回报。

白孝文是个让人扼腕的主角,他原本是族长继承人,有着长子的威严,明智的头脑和卓越的行动力,小娥事件以后,昔日光辉的形象一转成为落魄的乞丐,沦落到跟饥民强舍饭的地步,之后得到鹿子霖的帮忙,他心里也下狠劲要改头换面,荣归故里,白孝文官途顺利后,骨子里的阴险狠毒也透露出来,甚至之后窃取黑娃成果还诬陷处死了黑娃,已然是另一个面目了。

孝文的弟弟白孝武继承了各个的位置,他也竭尽心思想要证明自己的潜力,然而总有些决定不合父亲心意,在处理族事的时候显然不够成熟,还容易受人煽动,好在白嘉轩的严厉管束和在朱先生处习书修身,让他也算识得大体。

白灵是新女性的典型形象,不满足于旧事家庭的束缚,只身求学,满腔热情加入国民革命的热潮,上学期间与鹿兆海相爱,然而一个铜元使他们走上了相反的道路,进入共产党的白灵和国民党的兆海都不能劝说对方来到自己身边,对革命的热情战胜了他们的儿女私情,相爱两人仍在自己的路途上走着,然而感情却愈显淡漠,白灵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假扮兆海的哥哥鹿兆鹏之妻,思想上的共通和赵鹏的人格魅力使她爱上了兆鹏,他们从革命假伴侣变为了真心相爱的夫妻,还有了一个孩子。然而这个思想先进又心怀天下的女性必然不会就此安顿下来居家过日子,她在延安根据地依然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却死于不讲理的绞杀内奸的活动。白灵的一生都像一团热烈的火焰,呐喊,燃烧,发光发热,她是许许多多革命志士的一个缩影。

鹿兆鹏受新思潮的影响,不满意父母包办的婚姻,从不与家中的妻子同房,他的妻子是冷先生的女儿,碍于情面,鹿子霖和鹿泰恒软硬兼施地逼他回家依旧不能使他理解妻子,虽然不是他主观愿意,他的妻子最后还是疯癫的死去,令人叹息不已,这些都是封建礼教的遗害,鹿兆鹏的做法其实也是理智的,他没有将家里的妻子当作生儿育女的机器。他同白灵一样热心于革命工作,他们才算是真正好处上的夫妻,然而他们幸福的日子却太短暂。反思此刻社会许多男女都是从自由恋爱结合,自由来得太容易就不被珍惜,闪婚闪离,混乱的生活,速食的时代,我看到多数的结合都是处于“需求”而非相爱。白灵和鹿兆鹏短短几日的夫妻缘分,堪比此刻的一辈子。

由于革命道路不同,鹿兆海失去了他的爱人,他对白灵是真切诚恳的,也曾许诺终生不娶,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在死后他的妻子给绝望的鹿子霖带来一个孙子,其实这就是现实。感情是不能存在于现实里的东西。他也是热心救国的青年人,他就应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杀敌,为老师朱先生带来倭寇的头发,然而却死在剿灭共产党的行动中,这也是现实。革命不可能和热血青年理想中的保家卫国抗击外辱一样单纯,他参杂着上层人的贪婪,欲望,野心,然而正是有了这些梦想着,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朝光明的方向发展。在得知白灵成为了哥哥的妻子后,他依然履行了护送嫂子的任务,临别时克制有礼的抱了一下白灵,为了完成朱先生的心愿伪造了倭寇的头发请人捎回来,他的善良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白鹿原读后感 篇3

最后把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结尾令人有些震惊。思绪随着故事情节的波动有些纷乱,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态随着白鹿两家的主线而展开,在中国大地上描述的这一小块儿地方折射着整个社会时代的变迁。

岁月的风霜雨雪,风和日丽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这片古老的平原,精灵的白鹿跃动着人们记忆中久违的传说,不管经历多少坎坷风雨,生活的轮子依然不分昼夜地滚动前进,这是岁月蕴含的冷酷而坚实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鹿子霖两大家族有形或无形的较量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为了生活而争,为了脸面而争。当然书中并无直接而露骨地描述两大家族的斗争,而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最终以鹿家惨败结局。性格决定命运或许是条真理。白嘉轩是中国传统男人的写照,墨守陈规、自力更生、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地生活。因此,他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始终以一个威严族长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与白嘉轩不大一样,他追求功利,争强好胜,作风不谨,却又有胆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虽然也经历了起伏的官场,但终究也没创造些什么辉煌,最后也以悲惨收场。我觉得性格变化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白孝文,一个是黑娃。白孝文经历了一场饥荒的打击之后,由软弱变得坚强起来,这也多亏他鹿三叔的话语刺激的作用。他从原先的唯命是从,规规矩矩,优柔寡断的性格中走出来,变得桀骜不驯,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小时的胆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归于知书达礼,学为好人。其实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环境塑造了某人某种性格,而某人凭着某种性格来重新塑造环境。

《白鹿原》作为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它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平原,一个族群的生活画面,读进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随人物之悲而悲,随人物之喜而喜。我们往往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这大概就是大师笔下写实笔触的力量吧!

书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们的呢?

期望用青春奋斗的热情搅破生活的波澜不惊,用我们的双手与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