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21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小时候是把它当作故事书来读的,工作后,我又多次翻阅了这本书。
当年的斯诺先生对中国西北那块神秘的苏区怀有极大的热情,又以极大的勇气穿越重重关隘的封锁,当然斯诺先生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馈——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发现了蕴含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就那个时代而言,斯诺先生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___真相的书,并成为那一代西方人了解红色中国的重要途经。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追踪斯诺先生与普通群众和干部的谈话,以及与红色政权的领导者如周恩来、朱德、林彪,直至_本人给斯诺先生的印象,都被坦率地记录在了那张白纸上。这些被国民党悬赏重金通缉的所谓“赤匪”,突然之间就以或坚定、或执着、或深邃的印象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充满对___乐观的快乐与幽默。透过斯诺先生犀利的笔法、毫无顾忌的问题,我看见了作为新闻人力求中立客观的愿望。
也许很多时候斯诺先生并不能准确理解所听到看到的一切,但可贵的正是忠实的记录。斯诺先生在书中展示了一个当时不为世界所知的延安根据地,红色中国的领导人以宽博的胸怀面对无知的误解和被蒙蔽的扭曲,热忱欢迎这个远道的异乡人,直率而认真地把所做所为告诉斯诺先生,并信任地通过这个白人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反法西斯战场上,被忽视的角落里发生的事情。
《西行漫记》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形象,不仅有斯诺接触过的红色L党,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名的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花白胡子,到大渡河与泸定桥的英雄,以及留着辫子牢骚最多的老头,当然还有著名的“红小鬼”,这些普通人的群像是斯诺先生苏区之行所获得的最真实鲜活的画卷。
而通过这些普通的红军战士及苏区百姓的经历,读者自然能够明白当时中国人所遭受到的剥削和苦难并不只是后来的教课书上的呆板字句,而是一个个真真切切血淋淋的悲剧。通读这本书,我们对当时中国之所以选择红军选择共产党的历史时代背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当然如果这本书仅有上述的热情,那么它也不可能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新闻记者,斯诺先生在写作时尽力保持着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记录,而作为一个有着高度专业素养的外国人,斯诺先生从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两条线上对当时中国发生的深刻变革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斯诺先生并不只是简单呈现所看到的事实,而是对产生这种。种现实的土地上的人以及他们的历史进行了具有深度的梳理与分析。
正由于斯诺先生深刻探求了中国___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才能对共产党的看法及其未来的预测做了这样的总结:
“中国社会___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做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产生中国社会___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斯诺先生用深邃的双眼看见了燎原的星火,以透彻的思考读懂了英雄的远征,并预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___事业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这大概也是书的英文原名的来源吧。
在《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版刊行8年之后,日本投降12年后,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历史的步伐印证了斯诺的预言,使得这部作品更具传奇色彩。
今天,我又捧起这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我仿佛又置身于那个不朽的时代之中。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2
在陕西北部群山环抱保安,出生了一位乱世豪杰。他虽只是个中农的儿子,但他却为穷人们带来了希望。而他就是刘志丹。
他虽是出身于中农家庭,但他却有着不同的抱负,为这些百姓做出贡献。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与老蔡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仅仅是在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二年的3年时光里,他的'生涯仿佛就像一个万花筒,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捣乱、冒险、死里逃生。在经历这些种种的挫折后,他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不放弃。他出生普通家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他学习?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种勇气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3
生命旅程,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
《红星照耀中国》,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埃德加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点一滴,描绘了坚忍不拔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熠熠生辉的革命理解。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行举止,构成了传神而又立体的影像,令读者无不身临其境,为之动容。作品没有过多的政治说教和歌功颂德,写得富有生活气息,很有趣味,读来轻松愉快,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精神风貌。
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已� 或许他们十分孤独,但却在幽暗的历史隧道中闪闪发光。时间会印证真相,功过有后人评判。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却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把屠刀指向人民。整个中国都处于水深火热,这种时候迫切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危局,这个人无疑是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参加革命,参加共产党(尤其受此书影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奔赴中国战场)。正如夏明翰诗所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因为这是一个有理想的政党。
而共产党是人民的队伍,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的胜利,从某个角度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争取解放,支持独立的道路上,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遗忘及背叛!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4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位外国记者斯诺所写,他客观详实地报道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挥向人民,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大局,这个人就是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
党在成立初期,由于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曾受过很大的损失。新的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领导们的智慧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只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击退,在无数人流血牺牲后,更多的人勇敢站出来。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逐渐壮大,在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了,这是一个代表人民群众的政党。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知道: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了解过去,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深受启发,为此记录下心得感悟!“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及奋斗,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们以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筑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的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志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在尚未吹响胜利的号角前,他们绝不退缩。
可以说,这是一部划时代性的巨作。它推翻了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负面压迫与影响,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中国,而这样的国家与民族却更是不可战胜!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支奇迹般的,给予了人民、给予了国家与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打倒的共产国际主义,方可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感谢这本名著,他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赐予了我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胆识与谋略!
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5
在白匪的重重封锁下,一位老外“潜入”了一片红色地带,他记载了在红军中的一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精神。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毛主席的一句话“任何反叛都是纸老虎”。是啊,一切困难都是虚的,都抵不住中国前进的脚步。红军与白军的抗战是多么激烈,在这本书上,我看见了白匪们的软弱无能。“先统一后抗日的口号”是一个理由,是一个怕死的理由,白军的软弱,才是真正的反乱的'原因,也是他们败于红军的原因。 这日出真的不容易呀!在解放军解放大部分地区,是蒋介石撕毁了“十字协议”进攻解放军,指挥解放军浴血奋战转战南北,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并完成了统一大业!
中国人民解放了,这短短的七个字,是多么不容易呀,这七个字,是多少战士日夜的期盼,这七个字,迎来了多少激动的泪水啊! 中国人民站起来,而永不会倒下,今天我们躺在摇椅上,要时刻铭记那些躺在血泊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用生命捍卫我们的国家!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惑:在近代中国革命武装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外国援助是最少的,几乎没有。几次弹尽粮绝,陷入险境,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坚持战斗下去呢?
是信仰,他们有着统一而坚定的信仰,为此可以付出一切。因此,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能绝处逢生,最终取得胜利。
还记得斯诺写道,他刚来到红区时,和他同行的还有几个人,只有斯诺可以骑马,而且他的马就如一条瘦狗,其他人只能骑驴子,当斯诺问,难道你们平日骑得就是这种马吗?随行人员说,好马都被送上前线了,不管是谁的马,只要足够健壮,全部送上前线。一切好东西都优先供应给前线,就算是主席也不能私藏。
在这里,我看不到自私。所有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着。
长征毫无疑问是一次伟大的征途。我认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天险,度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的军心始终如一,从未涣散过。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
反观现代青少年,心理素质极差,甚至会出现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自杀的情况。我们应继承红军战士们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情况多么险峻,都不应该放弃。红军那么艰难都熬过来了,我们也能一代更比一代好!长征精神要长久地传承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6
“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看到这句话,我不禁“噗”的一声笑出来,一面为这位美国作者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奇而笑,一面又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神”而大为震动。迫不及待地向后翻去。
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通过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此前虽有所了解却并不熟知的延安根据地。当面对误解和扭曲,红色中国的领导人敞开胸襟,热烈的欢迎这个远方而来的不速之客。无拘无束的告诉他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然后信任地通过这个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战场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生的故事
在这里,西北的漫天黄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风;滚滚的硝烟暂时退却,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军民一心的生活景象。他们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他们是为了幸福而战的勇士,他们更是活生生的、与普通人无异的市民。
不同于其他书籍上描写的民生凋敝,也不同于历史上讴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敢爱敢恨,真心的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它深切让我认识到了共产党与人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感情源自于对祖国的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并坚持这条路走下去。或许这就是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在历史的洪流中日益富强,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根本原因。
2008年5月12日,整个中国都为之沉默了。在这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夏天的勃勃生机刚刚弥漫开来,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在地震爆发后的当天,面对随时可能发生五六级余震,每一次震动都有可能导致一些断残的墙体进一步坍塌滑落。尽管如此,温总理仍然执意要爬上废墟堆,亲自拿着喇叭凑近缝隙向埋在里面的孩子们喊话。这一刻,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蕴含着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关怀,倾注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让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是一个爷爷对孙子的疼爱和怜悯,表现出更多的是用温情去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重拾亲人的温暖。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展现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至爱之情,而蕴藏更多的是,当看到人民遭受苦难时的一种“爱之切”和“痛之切”,想要大声告诉灾区人民一声,你们不是在孤军作战,还有温总理和全国人民,只要坚持住,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中国式平民总理,这个头衔不仅代表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更表现了在党的阳光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没有贵贱、为人舍己、和谐平等的社会。这不正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吗?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过去留给我们的是深切的追念,但未来只留给我们一个模糊的背影。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7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 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书的正文开篇题为“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我带着这些疑问,随着斯诺一块走进红色苏区。在一篇篇文章中,看到了共产党的自尊自爱、严于律己、全心为民。哪怕是十几岁的少先队员也有着高度自尊心。斯诺在 百家坪的时候,由两个孩子招待。他叫孩子给他拿冷水的时候,称他们“喂”。孩子们不理他。而当红军交通处长向他解释,斯诺可以叫他们“同志”“小鬼”,但不能叫他们“喂”。这两个孩子是少先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不是仆人。斯诺意识到错误后,向他们道歉,并感谢他们端来了水。其中一个孩子说“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这个小细节让我触动很大。中国共产党党员是革命者,少先队队员也是高度自尊的革命者。正因如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8
我与这本书的缘分,还要从弟弟说起。这是2019年暑假,弟弟的老师要求班内同学阅读这本《红星照耀中国》,我便去书店给弟弟买回了这本书给弟弟,而在今年的暑假,我翻阅书架,便一眼看到了这本书。读完这本经典著作,我的心灵是震撼的,是坚定的,是沉重的,更是自豪的!
书中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资料。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在这本书里,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故事,每一次描写,无不将红军所拥有的优点,所展示的面貌,所蕴含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从作者刚来到中国,到进入红区,与红军领导人交谈,再到最后的感慨,都十分具体真实,纪实性很强,简单的叙事中穿插了各种政治术语,时而妙趣横生,时而严谨认真,从两方面突出了红军具备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点——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往事随着时光渐渐淡去,而红军却永远被历史铭记。
《红星照耀中国》,它以不一样的口吻,不一样的角度去向人们叙说这段传奇的故事,让这段传奇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永不熄灭它也告诉世人:红星,不仅仅照耀中华大地,也照耀整个世界,照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民,让全世界感受到红军的力量,乃至中国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与今年所观的《觉醒年代》相结合,都在思想上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今年正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是个理科生,对于历史所知甚少。自从上了大学,我便多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一些课外知识,更好地了解了属于中国的历史。吾辈青年当自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是一段传奇,一段无法抹去,永远闪耀的传奇!让我们在这里,向传奇,致敬!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9
读《红星照耀中国》,想当年贺龙拿着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袭击了国民党的人,毫无畏惧之心,随后加入国民党,最后在南昌起义后又加入了共产党。
他是大家公认的“黑头头”,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好男人。不像杜月笙那样反抗正义,引发惨案。他性格急躁,但又很谦虚,可以像唐太宗一样虚心听取意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在将士们面前更有信服力。加上他雄辩的口才,成就一支庞大的队伍,也为红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贺龙,他平易近人,照顾下士,即使在长征那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忍着伤痛,背着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在粮食几乎断绝的情况下,他想尽一切办法,不让手下的将士倒下;所以在被国民党围剿、形势恶劣的情况下,战士们都没有忘记贺龙有恩于他们的点点滴滴,宁可追随着贺龙,在路上死去,也不愿离开,可见贺龙平时对他人没有贫贵之分,人人平等相待,而这一切的结果是——红军取得胜利。
有人说贺龙的行为过于急躁,没有将帅风范,只配是一个战场上的一兵卒,但贺龙忠诚于党,待人真诚,嫉恶如仇,大家纷纷前来来投奔他,这就说明他有着超赞的凝聚力和超强的。战斗力。虽然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许许多多骄人的战绩,但他仍是后勤部队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红军的胜利,他功不可没!
他无怨无悔为党奋斗终生,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即使当时他被,“打倒贺龙”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在39年后的今天,他早获平反,早已被认定为党的忠臣,人民心中的好同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0
红星照“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的主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由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与解释,那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书。”——埃德加·斯诺
七十多年前,埃德加收集军事将领的谈话,工人、战士、知识分子的谈话,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以及与日本战士,国民党的坚定斗争,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阅读着这一本书,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通过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品德。我走近了他们,一幕幕就如同放映着的电影一般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
红星是什么?是红星就是红军,他们照耀着中国。同时,中国也是红心,他照耀着整个世界!
愿红星永远照耀中国。
“当我们被整个世界遗忘的时候,只有斯诺来到这里来认识我们,并把这儿的事情告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将永远记住斯诺对中国的巨大帮助。”这是毛泽东对斯诺这个伟大的记者的评价和感激,是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感受到红色中国的美丽、强大,更钦佩于红色精神的不朽和伟大!
这本书描写了美国记者斯诺在苏区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了他苏区人民的采访,体验的苏区生活,真真正正地报道了当时的情况,介绍党的政策,这是在那时不为多数的客观记者。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红军的长征,是一场战略性的撤退,其中的困难重重,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过草地,爬雪山,与生死决斗。在最困难的时刻,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伟大的共产党人仍旧用战士们的血肉拼力杀出重围,创造了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等这样的光辉战绩!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把这激动人心的史诗写下,显现出中国人民的红色精神,而这个人,就是斯诺。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
这就像红军的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冲!”而不是“你们都给我上!”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亦兄亦弟,与士兵心连心,共奋斗;而令一种却是把自己与士兵们做了不仅仅是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
红军的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只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占了红军历史上的一小段时间,但红色精神一定会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1
知道这本书很久了,但真正坐下来静静的细细的翻看却是第一次。打开它,一幅幅画卷跃然眼前,一个个故事向我们诉说,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先烈们却都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的面前,向我们展示了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先驱、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红色之旅对斯诺来说是一段神秘而又奇妙的旅程,一个外国人竟然和千万里外的东方古都的农民、战士有了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斯诺的这本书,我理解他分为5个部分,探索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由来、长征、同红军在一起、回到白色世界,全篇他带着疑问,走进了红军生活的地方,从这里他认识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他也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最初步的认识,慢慢的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指导,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巧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原,头上顶着战斗机,面前迎接着大自然带来的挑战。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年轻人就像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最终是属于你们的。”我们青年人即使生在和平年代,也不应忘记无数在斗争中流血流汗的先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此刻的幸福与安定,作
以芳华立誓,不负眼中星辰熠熠,我们要做新时代敢于追梦敢于圆梦的新时代青年,肩负初心和使命,敢试敢为,勇敢的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奋斗向前,扬帆起航。
信仰照耀未来《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2
〝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看到这句话,我不禁〝噗〞的一声笑出来,一面为这位美国作者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奇而笑,一面又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神〞而大为震动。迫不及待地向后翻去。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通过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此前虽有所了解却并不熟知的延安根据地。当面对误解和扭曲,红色中国的领导人敞开胸襟,热烈的欢迎这个远方而来的不速之客。无拘无束的告诉他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然后信任地通过这个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战场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生的故事
在这里,西北的漫天黄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风;滚滚的硝烟暂时退却,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军民一心的生活景象。他们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他们是为了幸福而战的勇士,他们更是活生生的与普通人无异的市民。
不同于其他书籍上描写的民生凋敝,也不同于历史上讴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敢爱敢恨,真心的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它深切让我认识到了共产党与人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感情源自于对祖国的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并坚持这条路走下去。或许这就是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在历史的洪流中日益富强,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根本原因。
2008年5月12日,整个中国都为之沉默了。在这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夏天的勃勃生机刚刚弥漫开来,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在地震爆发后的当天,面对随时可能发生五六级余震,每一次震动都有可能导致一些断残的墙体进一步坍塌滑落。尽管如此,温总理仍然执意要爬上废墟堆,亲自拿着喇叭凑近缝隙向埋在里面的孩子们喊话。这一刻,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蕴含着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关怀,倾注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让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是一个爷爷对孙子的疼爱和怜悯,表现出更多的是用温情去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重拾亲人的温暖。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展现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至爱之情,而蕴藏更多的是,当看到人民遭受苦难时的一种〝爱之切〞和〝痛之切〞,想要大声告诉灾区人民一声,你们不是在孤军作战,还有温总理和全国人民,只要坚持住,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中国式平民总理,这个头衔不仅代表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更表现了在党的阳光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没有贵贱。为人舍己。和谐平等的社会。这不正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吗?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过去留给我们的是深切的追念,但未来只留给我们一个模糊的背影。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 13
《红星照耀中国》电影剧组创作灵感及素材就取自同名报告文学——美国记者斯诺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936年美国青年埃德加·斯诺冒险来到中国红色革命区域的的亲历见闻,在采访和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以及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的风采之后,斯诺以饱含激情的生动文笔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出版后轰动世界,使全球第一次了解到了彼时艰苦抗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这一历史时刻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播出,为广大党员寻找初心理清了思路、找准了方向。
通过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了解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的生平经历,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付出的艰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红军的生活,我还知道了“红小鬼”,我又为那些经历战争和被白军剥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亲身经历”了那次的西安事变……《红星照耀中国》真切地让我们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让我想到革命先辈们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厉害。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军飞夺沪定桥。当读到二十几岁的战士作为先头部队冲到最前面,他们被敌军的机关枪扫射不幸中弹身亡,陆续从泸定桥跌落时,后面的红军又分批向前冲,最后取得了胜利。连作者斯诺都觉得这些红军行为不可思议。我自己也被红军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所深深震撼。我反问自己,如果能回到到当年飞夺泸定桥战争场景,敢不敢像当时的红军一样,舍生忘死?究竟是怎样强大的心理支撑,能让二十几岁的红军战士面对敌人迅猛的火力袭击,也无所畏惧的向前冲?
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解放全中国,年轻的战士们才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堵敌人的枪林弹雨;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不再受压迫,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年轻的战士们才会甘愿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一代代中国人的幸福生活;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员们的初心。他们凭借着这份对党忠实而又赤诚的初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可能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了战火纷飞的那些日子。但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还要发展,那我们青少年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铭记历史,对将来的祖国做出贡献。时代在变,但对党的初心不变、对党的信仰不变。
所以,茫茫人海之中,不要问我是谁,我是我们。也许我们不是满天星辰中最亮的一颗,但我们和许多我们一起,在努力燃烧自己,发出照亮人心的光芒。我们知道你正向我们走来,因为,你不是别人,你就是我们!最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看一看。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4
这两天,我和同学们在班里上了两节网课,这个网课并非是老师直播线上教课,而是看视频讲解。
我们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为了巩固感悟和所获知识,老师就找了两个讲解视频让我们看。(有同学认为这没有必要,但我比较赞同。下面,让我和你们分享一下我的阅读理解吧!
这本《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斯诺,此书描述了斯诺到中国目睹了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他的采访时间由1936年6月一10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访问,受访的人数有几百人,记录了十几本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日记,并拍摄了几十卷胶卷照片,真是太兢兢业业了。
就在采访后一年,也就是1937年10月,斯诺所写地《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了,这本书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各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了一
我认为此书所描写的红军队是一支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纪律平明、英勇无畏的队伍。读了这本《红星照耀中国》,我看到了共产党领袖的非凡魅力;他们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他们智慧非凡,敢为人先;他们胸襟宽广,大公无私;他们坚毅执着,百折不挠。
我希望这本书被更多的青年学者所阅读,传承红色精神,谱写华夏新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15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布满层层迷雾,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冒险进入那里,去看清迷雾后的真相。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苏区。经过访问与调查,迷雾背后的真相终于向外界揭开,他将在此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
许许多多的革命人物共同构成了这个红色中国的颗颗红星,在革命的夜空中闪闪发光。
这些优秀的革命人物都有火一样的爱国热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都曾或经历或目睹了劳动人民遭遇的各种不幸与艰难,为了不让更多的人遭遇不幸,他们共同选择了革命道路!他们都出身平凡,却都有救国救民的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苏区的劳动人民和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从不摆架子,不为名利,只为解放中国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日子。
朱德相貌平平,长得不高,却十分结实,身子像铁打的一样。他天性温和,而且沉默谦虚,作为红军的总司令,而是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像亲兄弟一样,从不摆架子。他也常和兄弟们坐在一起,向兄弟们讲话都要脱下帽子,和他们讲故事,一起打球。他吃苦耐劳,和士兵们同甘共苦,闲下来时也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日常生活中像是没有脾气,但对待工作的时候却认真严苛,尽职尽责。他可以说是红军中非常优秀的一位领导人,正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朱德是一个深受爱戴的人,他为人民的解放而斗争,他的名字已被历史所铭记。
此外,作者也介绍了红军战士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上红军大学,可以学习读书写字,可以看红军剧社的演出,也可以踢球、比赛……对此,作者都曾亲身参与其中。关于长征,作者也写了整整一篇。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他们有坚定的信念,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终于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成功会师。他们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吃苦,延续长征精神。
如今,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共产党就似一颗红星,永远照耀着中华大地!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600字以上 16
英语书上有一句谚语“Don'tjudgeabookbyitscover。”意思是“不要以貌取人。”其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根据一本书的封面来评判这本书。”就像看电影电视时,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是冲着演员是谁而去的。看书也如此,一本书,你是否会去看它,是否能坚持看完,往往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归根结底,还在于你与这本书是否有缘,它是否触动了你的兴趣点,又是否能激起你的内驱力,从而升华为你内心的一种渴求!
说实在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多少年前就知道了它的名字和作者,但是不好意思的是我一直提不起兴趣去读它。因为总觉得这种革命性的书籍太专业化,内心不知不觉间就给它贴上了标签,心想里面八成就是大堆大堆的理论,而我最怕看理论性强的书了。再者,一个外国人写我们中国的革命,能写得有多深入?有多全面?关于中国革命的书籍,我想我们有太多可以读的,学校发的很多党员必读的书都还来不及读呢,谁又在乎这一本呢?
没想到上学期,它突然成了女儿初中的必读书目,所以就买来了。女儿看完后说很好看,听说还有电影的,想再看看电影,拉着我要我陪她一起看。没想到电影看完了,颠覆了我对它的看法,于是我也迫不及待地把书找出来看了。
《红星照耀中国》曾经译名为《西行漫记》,我觉得也是很贴切的,因为这就是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期间,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极佳的游记。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他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他将自己看到、听到、采访到以及亲身体验到的点点滴滴用一种洒脱而有魅力的文字付诸笔端,文笔优美、纪实性强,却又不失幽默,让读者读来无不身临其境般的为之赞叹!
当然,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书名,因为作者斯诺在文中讲述的就是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实际情况,包括长征和一些著名的战役,并从这些人的家庭环境、青少年生活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追溯他 在作者心中,他们就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红星照亮了穷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照进了他们的世界,给他们带来了光和希望。尤其是文中给予大量的篇幅引用了毛泽东的自述,这份自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史。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那个气势磅礴的诗人毛泽东,而是一个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的天才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当然文中还有周恩来、贺龙、徐海东、朱德等红军领袖以及那些“红小鬼”们的故事及一些历史事件,从他们的故事中,作者拨云见雾,向人们说明了为什么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愿意投奔红军,愿意参加共产党,愿意为了建设一个新中国而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读来甚是震撼!
每一本书的诞生都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当时“白军”统治下的中国去写“红军”的报道。但是总有些人愿意追求真相,即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斯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尽管心中忐忑,却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那个被人称为“土匪”当道的红色地区。带着无数的疑惑,带着一份冒险与英勇,带着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无限好奇,斯诺历经艰难却又兴致盎然,他将“红色中国”真实地介绍给了全世界,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也让今天的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回顾、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
斯诺无疑是成功的!“红色中国”也是成功的!正如埃德加·斯诺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今天,中国共产党已如一颗闪闪红星照耀着全中国,并影响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点亮人生!读着这本书,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那些抗战电视剧中为了祖国的未来而浴血奋战的人们;那些相信中国必胜的隐姓埋名在各条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那 《红星照耀中国(China)》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7
从保安到西安,这一路上,红军的足迹遍及了山川;过草地,走索桥,红军从不喊苦,他们帮助贫民,上万人加入他们,这是一支传奇的军队。
还记得,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辛,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细雨绵绵加上一望无际,他们吃野菜,无从援手,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住了考验,从不掉队,互相团结,重重困难没有压倒他们。可现在的我们呢,一点挫折也受不起,自杀,跳楼一件又一件,甚至,还有的大学生,为找不到工作而,轻生难道生命就如此的不珍贵吗?你想想看,我们如今的物质生活比红军那时候好多了,为何这样的生活还支撑不起你强大的内心?知足吧,没有红军那样的团结一心,我们至少要有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什么信念?为正义,为祖国拼命的热血情怀!如今的中国,全是建筑在死去红军的血肉之上,不为你自己,也要为祖国,那是多少人逝去的青春,又是多少人夜以继日的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杀,这样的革命价值,是警钟是不可估量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起码要珍惜好它,才谈得上自身为祖国的奉献。
信仰照耀未来《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8
“破衣烂衫、忍饥挨饿,但朝气蓬勃、意志坚定”,这是书中所介绍的红军最初的模样,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红军的真实样貌。
《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纪实作品,由埃德加·斯诺通过实地考察,对战争亲历者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记载了多位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胡愈之曾经说过:“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一直以来,我对红军的印象,便是高大威猛,战无不胜。他们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历经无数场战斗,将中国军人英勇机智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红星闪耀中国》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那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写道:“大渡桥横铁索寒”,讲的就是长征中勇夺泸定桥的故事。
当时,红军长征走到了大渡河边,过河只有唯一的通道,那就是泸定桥。桥上16根铁索延伸向河对岸,但铁索上一半的木板早已被狡猾的国民党军队拿走,河对面,就是敌军的机枪。红一军团抢先一步,顺利渡河,但是后面的大部队却被敌军发现,正追逐而来。铁索下,是波涛汹涌的河水;河对面,是虎视眈眈的敌军;身后,还有追赶而来的敌人。被逼入绝境的红军并没有退缩,他们由30人组成的“敢死队”为后面的大部队开路。他们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爬上摇摇晃晃的铁索。一个战士落入河中,又有另一个战士靠近桥板。他们用身体搭成了一座“人”桥,艰难地让部队过了河。
读到这里,我仿佛也来到了大渡河畔,耳边回荡着他们嘶声力竭的呐喊声,眼前浮现着一双双坚定的眼神。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场大渡河上的较量已载入史册,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熠熠生辉。
都说生命诚可贵,他们难道不要命吗?哪个正常人又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正如书中所说:“这些战士参军不是为了混碗饭吃,而是甘愿为了革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信仰的力量。他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了中国的和平统一,心甘情愿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生命。他们是大渡河英雄!这场较量,拼的并不是谁不要生命,而是对未来的信心和对信仰的坚守。
和平年代,或许没有什么需要我付出生命去换取的。但若我能学习红军战士,在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时,能咬咬牙,狠狠心,对梦想多一些坚守,脚步多一点执着,再往前踏一步,或许就能成功了!
勇夺泸定桥只是长征中的一个片段,二万五千里征程中,无论是四渡赤水河,还是飞渡金沙江,都展示了红军的智谋和勇敢。长征,是一场盛大的举国迁移,也是最为震撼的奇迹之一!而这样的奇迹,唯有我们的军队能做到。
红军的战斗力体现的是共产党非凡的精神和素质,这也是缘于优秀的领导。老一辈优秀领袖,如毛泽东、贺龙、周恩来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远见卓识,才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这段历史,从而学习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真正明白了让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大渡河上的较量已成为历史,但重读历史,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9
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完成了对“红色中国”的实地考察,并将自己在苏维埃中国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个人简介记录了下来,著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在1936年,即国共双方之间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斯诺孤身一人来到了中国。他穿过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包围,跨过长江,来到苏维埃地区去寻找红色中国。
书中的斯诺以第一人称所记述的东西,全都是当时苏维埃中国的实况。而且他是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看“红色中国”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书中的内容要比其他书籍更加真实与可靠。
在斯诺看来,“红色中国”有两点过人之处。一是军队,二是政治。当我观看外国电影的冲锋战时,可以看到大多是士官拔出指挥刀,大喊着让士兵们冲锋,而他自己却让待在阵地。但是当我在看抗日电影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士官们喊:“弟兄们,跟我上!”然后就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过去与敌人近身肉搏。这一点可以体现中国红军的勇猛以及团结一致,所以军队士气高昂,战斗力强。
说到红军,那就不得不讲一下长征了。这本书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红军很有号召力。他们每到一个地方,总会有人民拥护并支持他们。就算到少数民族的地区也是如此。虽然当地的人民并不知道红军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但他们还是从心底认同苏维埃政府,支持中国红军。所以红军每过一个村庄,兵力和物资都有一定程度的补充。人民拥护共产党,红军保护人民,就是这样。这足以证明红军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和感召力。同时,他也表明了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爱人民,所以人民拥护他们。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学习中国共产党,以后报效国家!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20
这位伟人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不正是长征精神的高度凝练吗?
看了《红星照耀中国》,我惭愧不已。红军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惧困难。而我呢?就因为小小的困难就怨天尤人,总想放弃。有一次我遇到一道不会做的题目,就生气不做,还怪题目太难,如今想起来真是惭愧。红军遇到困难积极面对,而我遇到困难就退缩。读完这本书,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每次遇到困难都要像红军一样,勇敢面对,永不言弃,坚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我坚信,我一定会像红军一样,不会被困难打倒,不会轻易退缩,做个坚强的人!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圆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红军战士一样的人,具有长征的伟大精神,不忘初心,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