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10篇》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审题或者根据试题进行有效命意是写好高考作文最为重要的一环。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10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1
从2008到2022,从夏季到冬日,从“鸟巢”绽放又回到“鸟巢”——在两簇奥运之火跨越时空的对望中,北京完成了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的认证。
遍布于北京城内的奥运标识,萦绕在大街小巷的喜庆氛围,是当下中国对百年前那份奥运憧憬的回应。
上个世纪初,积弱积贫背景下的国人发出无奈而锥心之问:中国何时才能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
从1932年刘长春成为首个登上奥运舞台的中国人,到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金牌,至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用近百年时间给了“奥运三问”一个完整答案。如今,北京冬奥会的盛大揭幕,是中国对这份答卷的完美“续写”。
“双奥之城”,前无古人。这份“完美”,在于从落后者到引领者,中国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完成逆袭;在于昔日的“东亚病夫”,已发展为举世瞩目的体育大国,并成为奥运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在于一百多年前的先人们在发出“奥运三问”时,无法想象的后世奥运能与中国结下如此深厚之“缘”。
1979年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时,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开启,新中国的奥运征战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奥运赛场成为展示中国形象、提升国人信心的重要舞台。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申办奥运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标志性里程碑,并搭建起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的桥梁。
从2001年北京奥运申办成功,到2008年奥运会顺利举行,这7年里的每一天,北京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基础设施到城市环境,从场馆建设到道路交通,从通讯系统到空气质量,从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到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北京在保留六朝古都气韵的同时,完成了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华丽转身。
全球逾40亿观众通过电视直播修正着他们对中国认识的偏差,惊叹于这个曾经神秘的东方大国远不止有“功夫”和“美食”。
而当日历翻至2022年,奥运与中国更是水乳交融。“给中国16天,还世界5000年”,奥运在让中国发生深刻改变的同时,中国也丰富着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内涵,并为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均衡及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这份“答卷”更是中国留给未来的遗产。
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言,未来已来。中国以成功申奥为支点的发展盛景,以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的体育强国梦,正是人们当初理想中的未来。
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成为中国“全民健身日”,运动和健康正在成为一个国家的基因,将进一步改变这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另一张有关未来的蓝图也随之展开——
2015年之前,中国有近1/3的冰雪小项处于发展空白。2015年开始,中国新组建20多个小项的国家队,完善着冬奥版图,并在北京冬奥会上,实现了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覆盖,中国冰雪运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愿景,“可以说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他表示,这将大大改变世界冬季运动版图,带动全球冬季体育产业发展。
在这张蓝图中,冬奥会也远远超出竞技体育的范畴。从当初将张家口列为举办城市时起,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其中要义。中国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际,推动冰雪运动实现新跨越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林匹克改变中国,也需要中国;“双奥之城”为世界首座,也属于世界。
2月4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这是一个万物复苏、面向未来的起始之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这一天开幕,也拉开了一个新篇章的序幕。在这个篇章里,中国与世界,“一起向未来”!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2
2月20日晚,在北京体育场的国际奥运会会旗徐徐落下。冬奥会火炬缓缓熄灭,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圆满闭幕。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各个运动选手都有着一个荣耀,半个多月来,全世界运动员和观众们,都一起见证竞技的梦想,五环旗下,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运动员用拼搏与团结,竞争与友谊,欢笑与泪水,庆祝与告别。
世界冠军谷爱凌的“龙纹战袍,”中国女冰的“中国龙头盔护具”,颁奖礼服上的“瑞雪祥会”,“非遗苏绣”比赛服……这些元素承载着我们的勇敢、坚毅、善良,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精神,它还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合作、友谊和团结,这种精神超出了体育运动范畴,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传递方式。
北京冬奥会的闭幕,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它是输出中国文化的契机,让全世界不了解中国真实国情,中国在防疫形势如此严峻的时期,还能坚持办完冬奥,如果不是备条件和硬实力。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国力展现。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对自己国家,冬奥会是个很好的展示。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3
在“双奥之城·看典”的直播间里,有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火炬火种灯的设计者,也有服务冬奥保障的工作者,还有努力推动冰雪进校园、推进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民间奥运文化的推动者。他们在“双奥之城·看典”中讲述了自己与冬奥、与冰雪的缘分,与观众分享了奥运精神与冰雪运动赋予自己的激情与快乐。
2月4日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日,奥运圣火在鸟巢点燃。当天的直播以“圣火飞扬”为主题,邀请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火炬火种灯的设计者李剑叶,奥运特许商品销售相关负责人饶杰以及奥运藏品收藏者张文全等嘉宾参与活动,分享他们各自与奥运的缘分。
冬奥会火炬“飞扬”的设计者李剑叶讲述了在从设计到成品中自己团队经历的众多幕后故事,象征着生命力的火炬外形、体现传统文化的榫卯结构、凸显绿色理念的环保氢燃料等,回顾先进科技与中华文化在火炬上完美融合的历程。
天气是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之一。2月9日,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主题的直播活动,邀请延庆区气象服务组副组长张曼,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冬奥开闭幕式预报服务保障团队队长翟亮等嘉宾参与,为观众介绍了2022北京冬奥精准气象服务使用的创新科技,以及冬奥气象保障里有关监测、科研和预报的“奥秘”。
据介绍,北京在“十里不同天”的海陀山建设了17套自动气象站、4套便携自动气象站的地面监测系统,还在赛区建设了S波段天气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的垂直监测系统,完成了延庆赛区周边38套自动气象站的升级改造工作,组建的“三维、秒级、多要素”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是目前冬奥会历届赛事中最为稠密的监测站网。
截至2月20日,“双奥之城·看典”活动累计直播访问量达8105.7万次,累计网络点击率达突破5000万次,直播点击和阅读量达到1.3亿次。未来,北京将用更具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美好与繁荣,向世界展示“双奥之城”的独特风采。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4
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闭幕式上,现场响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带着人们瞬间“穿越”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致敬“双奥之城”。
北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从2008到2022,变化的是岁月和季节,不变的是运动的激情和民众的热情。
2008年那个火热的盛夏,体操王子李宁化身飞人绕“鸟巢”空中一圈后点燃“祥云”主火炬塔的一幕,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中国乒乓球、跳水、体操等梦之队的辉煌,让国人振奋不已。
2022年这个热闹的早春,中国队00后选手谷爱凌、苏翊鸣在冬奥会上的出色表现,成为人们在街头巷尾、网络空间热议的话题,他们代表着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
民众对冬奥的热情,除了从相关赛事的热播,网络热议外,还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一墩难求”中可见一斑。据了解,无论是在闭环内还是闭环外的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都出现了排长队的现象,冰墩墩毛绒玩具在不少网络销售平台也显示已售罄。
冰墩墩与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之一的晶晶相同,都是以熊猫为主体元素的吉祥物。有网友在网络上贴出三者的照片进行对比,并评论道:少年是熊猫盼盼,青年是福娃晶晶,中年是冰墩墩。变化的是岁月和身材,不变的是憨厚和可爱。
伴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还有有形和无形的赛会遗产。北京亚运会前后,北京北四环附近多了一个地名叫做“亚运村”;北京奥运会前后,在亚运村的北边又多了一个地名叫“奥运村”,两座体育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成为了市民休闲和锻炼的新去处,“鸟巢”“水立方”等成了城市的新地标,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日8月8日,后来也被定为全民健身日。
2015年7月,随着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筹办冬奥会的这几年,冰丝带、雪飞天(首钢园)、雪游龙(延庆)、雪如意(张家口)等新地标相继建成,位于北京城市西部的永定河畔新建了一处市民运动主题公园——冬奥公园。
冰雪运动也在这几年相继火热起来,“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已经成为现实,许多中小学,包括乡村小学,都开设了冰雪运动的相关课程。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将北京冬奥会开幕日2月4日设立成‘冰雪运动日’,大力开发和推广观赏型、休闲型、节庆型、民俗型等多型融合、因地制宜的冰雪旅游产品。”
这几天,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采访的各地记者,纷纷写下对“双奥之城”的寄语。记者马亚会这样写道:32年前,北京亚运会举行,那年我刚刚出生,为了迎接这个体育盛会,父亲给我取名“亚会”;14年前,北京迎来夏季奥运会,我在18岁成人礼上许下心愿,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和镜头去看“星辰大海”;2022年,北京成为了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全世界的冰雪健儿相约在这里共赴一场冬天的梦,作为记者的我,也在北京新闻中心圆梦了。
北京冬奥会不仅见证了运动员的冰雪梦,也悄然伴随了每个人的追梦之路。一座城,两届奥运,覆盖冬夏,这是最美的中国故事。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5
20日晚,北京冬奥会完美闭幕。2022北京新闻中心里,中外记者、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共同见证冬奥圣火的缓缓熄灭,在依依不舍告别时,为这届无与伦比的冰雪盛会喝彩,为“双奥之城”北京的非凡魅力喝彩。
过去的半个多月,432家媒体的1770名中外记者相聚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参与新闻发布、城市采访、“双奥之城?看典”、“多彩神州”文化展示,从这里向世界传递“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在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里,这里的每个人都在用真挚的情感抒发对北京冬奥会和这座“双奥之城”由衷的赞叹!
2月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2022北京新闻中心媒体记者问好。
“新闻中心正式开放以来,我们都能感受到‘新闻+服务、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形象’的理念,感受到奥运文化和北京传统文化氛围的结合。”“‘双奥之城’精彩办赛惊艳世界,东方古都贡献全球独领风骚!”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写给北京的寄语”互动区,162份深情寄语,写满了记者对2022北京新闻中心周到细致工作的由衷赞美。每一个寄语都是一种感动,每一个寄语都是一种不舍和期待。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6
北京冬奥会适逢中国农历春节,从贴春联、吃饺子到火遍全球的“冰墩墩”,中国文化元素与冬奥会碰撞出令人目不暇接的绚丽色彩。赛场内,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定格;赛场外,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同样精彩上演。
为展现“双奥之城”魅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冬奥期间,2022北京新闻中心通过小切口展现大时代,组织了丰富且有厚度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这里,有体现中国之美的“美丽中国”“多彩神州”展览展示,有科技范十足、彰显北京城市魅力的“看典”“寄语”“悦游”“探梦”等互动展示,还有体现双奥文化特色的奥运徽章时空交换站。1770名中外冬奥会非注册记者通过这里,获取了新鲜且有深度的新闻信息服务,参与新闻发布、城市采访和网络展示等新闻活动。同时提供了周到且有温度的媒体公共服务,包括高速网络、可实时观看的高清公共信号等高效便捷的硬件设施,咨询、交通、餐饮、医疗等优质便捷的媒体服务保障,以及免费核酸检测等防疫安全服务保障。将“新闻+服务、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形象”四大理念贯穿于中心各项服务中。
中外记者们对“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主题新闻发布会、“双奥之城·看典”、“惊喜盲盒”等活动热情高涨,共同感受着中国春节下“双奥之城”的蓬勃朝气,领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精彩叙事,为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再添亮色。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7
2月3日晚,国际奥委会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晚开幕,北京就此将成为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
巴赫在会上表示,2000余名运动员、大部分媒体记者等相关人员已经抵京。他说:“北京已经做好准备,我们的场馆已经做好准备,我们的冬奥村已经做好准备,运动员们也已经做好准备。”
巴赫表示,冬奥会的举办将让北京正式成为首座“双奥之城”,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筹办本届冬奥会期间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巴赫说:“据我了解,有3.46亿中国人参与冬季运动,这样的参与程度让世界的冬季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改变了全球冬季运动和相关产业的格局。”
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中国传统节气“立春”。巴赫向所有中国人民表达了感激之情,他说:“我们非常感谢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人民的付出,在筹办过程中,他们给了我们坚定的支持,让我很感动。这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非常欢迎这届冬奥会,把它看做春节期间非常棒的一届盛会。他们还举行了很多和北京冬奥会有关的文艺、科技活动,很多人参与其中,展示了奥林匹克的精神,也显示了中国的好客之道。据我所知,来到北京参赛的运动员也都非常享受这样的氛围。”
巴赫还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沙希德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其中沙希德还将参加火炬接力。巴赫表示,本届冬奥会的使命就是让整个世界团结起来,运动员们在和平、公平的环境中在体育场上竞争,并在彼此间建立友谊的桥梁。
与巴赫一起参加发布会的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主任杜比表示,虽然新冠疫情现在仍然是全世界都面临的挑战,但在闭环内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十分安全。他说:“闭环管理非常有效,也要感谢所有闭环内的人员,只要我们遵守防疫规则,就能举办一届安全的冬奥会。”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8
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各项赛事在三大赛区相继展开。连日来,从开幕式的浪漫雪花到冰雪健儿的优异表现,从一流的比赛场馆到严格的防疫举措,从热情的志愿者到可爱的“冰墩墩”……北京冬奥会的每一帧画面,都让世界为之瞩目。
“双奥之城”,精彩“绽放”。从夏奥到冬奥的办奥之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坚定决心。
今天的北京,处处彰显“双奥”风采。以国家游泳馆从“水立方”变为“冰立方”为代表,多个夏奥场馆华丽变身,奥运遗产得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大批在夏季奥运会中磨砺成长的年轻人挑起大梁,以“双奥人”的身份奉献冬奥。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特别是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下,中国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北京冬奥会如期如约开幕,践行了大国之诺,向全世界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战胜挑战的坚韧之姿。
立春之时,虎虎生威。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的交融共鸣,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自信。
北京冬奥会开幕正值虎年新春和立春节气。在象征着力量、勇敢和无畏的虎年,在喜庆团圆和万物复苏的日子里,各国运动员相聚中国,在赛场上展现和平与友谊,这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的生动诠释,向世界传递出了“一起向未来”的积极讯息。新春、立春与冬奥所共享的团聚、团结元素,有利于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冬奥之声,喝彩连连。北京冬奥会的精彩故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东道风采。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赛场内外频频收获点赞。生活在冬奥村,不少运动员“想让世界知道,北京冬奥村的床是世界上最好的”;拼搏在赛场上,很多冰雪健儿表示从未见过这么好的比赛场地;开幕式上,美国运动员与中国志愿者友善互动,被“欢迎来到中国”的温暖话语感动到流泪……从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到现场观众,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中国以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故事,通过冬奥会的舞台传遍了世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直言:中国已是一个冬季运动之国。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中国和世界都从中受益。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9
自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以来,作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冬奥文化广场,展现了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的激情与魅力。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和限流的前提下,北京市民踊跃参与广场活动,体验冬奥冰雪运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冬奥会期间,16个冬奥文化广场共举办了826场文艺演出,近百万市民参与。
大部分冬奥文化广场每天演出2场,在春节等节假日,有的广场每天要演出4场到5场,演出场次和参演人员也会根据需求不断增加。在冬奥文化广场上演出的团队,以市民群众文艺团队为主,成员由北京市各区文化馆、街道乡镇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组成。市民群众登上冬奥文化广场的文艺赛场,展现了群众演、演群众的独特风景,体现了群众作为东道主参与冬奥会的热情。东城区组织17个街道,每天由一个街道在冬奥文化广场举办2场“庆冬奥展风采”主题日文化活动;朝阳区安排43个街乡文艺团队,每天上演文艺演出,贯穿全周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市文化馆创编冬奥广场舞《一起向未来》,在全国集中推广。全市近万支广场舞团队参与,小教员们深入学校、机关、企业进行专题培训,超百万市民学跳。《一起向未来》不仅成为冬奥文化广场的开场舞,也成为社区群众最喜爱的广场舞。
为了推广冬季运动,增强广场活动趣味性,每个广场都设立了冰雪运动体验区,让市民群众在广场就可以体验冰雪运动。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冬奥社区健身文化广场、密云区蔡家洼玫瑰情园广场通过人工造雪,设立冰雪运动区,让市民体验雪上运动的速度与激情。许多冬奥文化广场设立了冰壶、冰球体验区,儿童和青少年成为主要参与者,互动活动成为市民冬季冰雪运动最好的体验课堂,为今后参与冰雪运动种下希望的种子。每个广场还设立了冬奥主题展览区,宣传奥林匹克理念,普及冬奥和冰雪运动知识。
海淀区海淀公园露天冬奥文化广场、丰台区莲花池公园冬奥文化广场设立“非遗体验区”,展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民可现场体验彩塑脸谱、面塑、毛猴等非遗手工技艺,融合春节、冬奥等元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市级非遗项目火绘葫芦亮相顺义区顺义公园冬奥文化广场,让传统文化与冬奥融合,展现北京非遗魅力。西城区金中都公园冬奥文化广场推出“冰雪十三绝”、年画展等特色展览。朝阳区冬奥文化广场的“漂亮的兵马俑灯”展,以中国秦代的兵马俑为灵感原型,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灯彩扎制技艺,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朝阳区的文化特色。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10
根据国际奥委会给出的定义,奥运遗产是实现奥运会愿景的结果,包含所有通过举办奥运会,为公众、城市和区域发展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创造或加速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长期收益。
国际奥委会官网上整理了多届奥运会留下的遗产,最早可查询到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那一年,开幕式上首次出现的放飞和平鸽仪式成为之后历届开幕式的定制,举办开幕式的主体育场日后还成为当地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并沿用至今。
然而,安特卫普主体育场的改造花销就占了那届奥运会总开支的一半,会后却又经历改头换面式的大修才满足了足球比赛的需求。这也表明:当时的组织者还没有一开始就计划好场馆的后续利用。
而现在,从筹办之初便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并在期间践行可持续的办奥理念,已经成了奥运遗产工作重要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肇始,正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
2014年,国际奥委会颁布《奥林匹克2020议程》,这一由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出的一揽子改革计划提出,申办奥运的过程应“关注可持续性和遗产”,国际奥委会应在举办城市和其他机构的支持下,长期评估和监测对奥运遗产的利用。北京冬奥会因此成为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
体育遗产
体育遗产是北京奥运会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遗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指出,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对中国冰雪运动普及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逐步走向现实。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
与此同时,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快速推广。截至2020年,全国冰雪特色学校已经达到2062所。到2021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
长期收益
“我们很多雪上项目场馆,赛后利用是很具挑战性的。雪上项目大多小众,甚至可以被称作‘超人运动’,这些场馆在赛后怎么让老百姓还用得上,要从规划之初就想。”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遗产管理处处长刘兴华说。场馆赛后首先要服务全民健身,在非雪季还要考虑多种经营。
“国情、文化不同,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副部长王仁华说,北京作为全球第一座“双奥”之城,已在奥运遗产工作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2008年后,北京的体育事业、奥运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绿色发展理念等,都还在持续影响北京居民的生活;“水立方”此次变身“冰立方”,实现了场馆的可持续利用。
跨越百年的首钢园区也是一处活的“双奥”遗产。18年前,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为了2008北京奥运会,首钢实施大搬迁。2016年5月13日,位于首钢老厂区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从夏奥到冬奥,“首钢园”与奥运铸就不解之缘。巴赫多次称赞,首钢园区必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新典范。
跨越再跨越语文高考作文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