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2021浙江高考作文:门与路正文

《2021浙江高考作文:门与路》

时间:

20xx浙江高考作文: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审题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最大的亮点:重视考核考生欣赏语言的能力和思辨性的合理回归。20xx年浙江高考作文卷继续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来开考。所选用的是一段既有哲理性又有诗化性的散文材料作为背景材料。对这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走。

第一个步骤是“品语义”。“门”,词典解释为“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路”词典解释为“往来通行的地方”。很常见,同学们多懂。

第二个步骤是抓意象。该散文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审题时,我们可抓住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们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门”和“路”的意象,孰轻孰重,有什么联系或象征意义,从“门”的原始意义看,“门”作为家的一个成员,具有阻挡外来伤害,保护门内的人的安全的重要作用,然后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入门”、“门第”、“门望”、“豪门”等;从“路”可以引申到“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可以联想到思想或行动的方向,如“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等。

第三个步骤是析主旨。这一步,要找出并理解它们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第一句中““门与路永远相连”是开宗明义,点明两者不可分割;然后分说思辨关系,“终点”与“起点”、“挡住你的脚步”与“走向世界”是对立的统一。“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第二句是具体列举,以”大学的门“和”大学的路”为例,采用了以大缩小或以小见大的方法来论证,很有哲理性。这里的难点是“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这个比喻句增添了审题难度,如果把“门”解读“理想、目标、希望、事业”等,你要入门,除了一路上要克服种种困难险阻,勇往直前,还必须要有“通行证”才行。我们可以顺材料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审题立意方向(仅供参考)

1. 把“门”理解为“成功与辉煌”,“路”理解为“人生之路”,“通行证”理解为“学习、探索、创造”。写在人生之路上行走,既要敢于奋斗拼搏,不能害怕失败,又要开拓创新,才能“入门”。如“佩戴通行证,拥抱辉煌”。

2. 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在求学之路上行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一步一个脚印,满怀信心迈向终点。如“终点在于起点;起点之后在于坚持”。

3.行走在事业之路上,有的脚印“很浅”,有的“很深”,无论浅和深,只要走,便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走路的人能找到回家的路,获得打开大门的喜悦,因此要正视没有入门所带来的难堪、伤心,有勇气再找入门之路。如“无怨无悔,曾经徘徊在大门口”。

作文审题不难 写作难度不低

今年是我省高考改革的阶段性“收官”之年,语文试卷命题在继续弘扬“浙江特色”的同时,也作了适当调整和拓展,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和深化课改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选材方面,体现材料的“陌生化”。搁置了轻车熟路的“经典”图式,另辟蹊径,尝试追求“陌生化”风格。如中国当代小说《走眼》、唐代李贻孙的书序《欧阳行周文集序》、南宋徐照的诗歌《三峡吟》等,此类关注和熟悉程度都不是很高的作品,更有利于提高测试信度。

在设题方面,注重语言的应用性。着重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突出工具性,如将现代“网购”与传统“写信”两种生活内容巧妙融合,以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文能力。二是关注现实性,如“语用题”的各种语料和现代文阅读文本等,均直接“采撷”于当今生活,“考查”即“应用”。

在目标方面,落实赏析的多样性。一是艺术性,如古诗鉴赏,再次采用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一首唐诗,重情韵,一首宋诗,有理趣。考查重点定位于“两首诗歌抒情手法的差异”,需要较高的艺术素养方能顺利解答。二是思想性,如我省独树一帜的《论语》考题,以对“直”与“不直”的理解、评析,于细微处洞见人生修养,倘无足够的认知深度和思想高度难免捉襟见肘,浅尝辄止。三是探究性,如要求对小说题目“走眼”作深度解读等。

当然,语文试卷最引人瞩目的首推作文题。倘用一句话评价今年我省的作文,应该是“审题难度不高,而写作难度不低”,即易写难工。尽管今年仍未选用内涵丰富的感性材料,但两段文字主旨明确,前一段宏观而不空灵,总体阐述“门与路”的辩证关系,属于审题之“着眼点”;后一段着实而不呆板,“大学的门”和“大学的路”既彼此通联,又状况各异,堪称写作之“着墨点”。并以“综合上述材料”的提示语,明确了审题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即重在“(辩证)关系”的发掘,并非现象的描述。想象合情合理、“关系”剖析得当是文章出彩之关键。如果说去年的“童真(心)早泯”侧重于关注和思考社会现实,那么今年的“门”“路”则倾向于探讨人生哲理,揭橥事物辩证之理。或许,“大学之门”“大学之路”以及“学习、探索、创造”“脚印”深浅等“着墨点”的设置会影响部分考生的拓展和创新,但毕竟能给多数考生以正确“指引”,这些行为、想象和思考等,可以转化、凝聚和诠释为写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