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模拟作文范文(精选6篇)》
模拟考试中作文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写作天赋。只要我们能写出符合主题、思路清晰、结构清晰的文章,我们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数。下面是整理的2022高考语文模拟作文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高考语文模拟作文 篇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演员在拍电视剧《天龙八部》时,听说可以配音,于是连正常台词都懒得说,只要一说话,就直接“一二三四五六七”,顺嘴时会把“我们走”说成“Let’s go”。当其他演员建议他背诵台词时,他竟然十分不满,认为对方多管闲事。后来,因为大多数配音与口形对不上,许多相关工作人员担心观众看出来,影响声誉,导演才明确要求该影星背诵台词,重新拍摄。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即将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议。统一署名为“敬之”。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敬业者,人恒敬之
大学毕业生们:
你们好!
今天给你们写这封信,首先要祝贺你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然后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如何从业的认知。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娱乐消息,因为可以配音,某位演员甚至连正常台词都懒得说,只是随便应付,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不可取。因为爱岗敬业是每个人都该秉持的原则。
爱岗敬业,是一种朴素的行为力量,也许它体现在最后的1.6秒,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在生命即将消逝之时,为所有乘客的人身安全做最后一次的平稳刹车;也许他提前在最后的几分钟,在飞行的机舱里,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为挽救所有人员的性命做一次冒险的紧急迫降;也许它体现在白发苍苍的年纪,虽然已是退休之年,仍旧要在全国奔波,只为守住古城价值,壮心不已。
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只是为了站好人生的最后一班岗,亦不会求什么名利,只是为了这段人生不留遗憾。我们又怎能不被这朴素的力量所感染呢?
爱岗敬业,是一种独特的价值情怀。这种情怀是白求恩医生在中国战场救死扶伤时的博爱精神,是特蕾莎修女在修道院为全世界人们打开的友爱之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奉献精神;是马布里球员在北京队的诚心服务,为中国儿童慈善拍卖捐赠的奉献精神。这独特的情怀是因为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得以跨越年龄,跨越国界,跨越种族,我们怎能不为拥有这样的价值情怀的爱岗敬业者们点赞呢?
爱岗敬业,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然而这信仰却不是单单一个人便能体现出来的。我敬仰钢铁工人,虽然未曾体会他们的生活,但夏日30度的天气已然令人喘不过气来,而他们却却常年处于高温的环境里,因为他们知道祖国的硬实力离不开钢铁,所以钢铁人会一辈子坚守自己的岗位,一辈子奉行吃苦耐劳的钢铁精神。我敬仰教育工作者,景敬仰他们的言传身教,敬仰他们兢兢业业,敬仰他们的无私奉献。除了父母陪我寒来暑往,栉风沐雨的便是他们了。有人说,能让一个人甘愿付出时间的理由除了爱再无其他了。是的,他们爱岗敬业,爱孩子们,所以甘愿奉献青春。还有那些犹如白杨般坚韧的戍边将士,是他们的不放松不懈怠,使中国国防就如那长城一样坚不可摧。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一切为了祖国的崇高信仰让这些爱岗敬业者的形象无比高大!爱岗敬业,身体力行,在我们生活中从一个词语变成一种行为、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信仰。
即将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们,希望你们都能成为爱岗敬业中的一员,因为敬业者,人恒敬之。
最后送上对你们的祝福:工作顺利,前途似锦!
敬之
20__.6.27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1、找出任务,明确指令
(1)共性的写作任务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个性的写作任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即将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议。统一署名为“敬之”。
2、切分任务,逐个击破(重点:个性的写作任务)
(1)“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考生需要分析所给材料,从材料中确定立意。材料是一则时事,内容是某演员在拍电视剧时不肯背台词,而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等替代。该演员这样做,必定使后期的配音与口形不符,导致电视剧难以征服观众。这种做法,实质是缺乏敬业精神的表现,因此,本次作文须以倡导敬业,端正态度为立意方向。
(2)“给即将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议。统一署名为‘敬之’”敲定了文体——信件,同时确定了写信的对象。写作时应该对材料中的事件进行简述,并指出其不敬业的本质,并分析不敬业带来的危害。因为有固定的写作对象,所以写作时还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工作情况,提出中肯的建议。注意最后的署名是“敬之”。
【立意】
①敬业是立事之本。
②干事创业当以敬为先。
③敬业者才有未来。
④干一行,爱一行。
⑤敬业是人生的修行。
⑥精彩人生,从拒绝敷衍开始。
⑦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素材】
1、优秀知识分子罗健夫: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程师罗健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__中,他身处逆境,仍忘我无私地工作,带领科研攻关组于1972年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该项成果获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奖。有了成果,他不计名利,不搞技术封锁,在评技术职称、加工资、任命职务、派遣出国、分配住房等方面一再谦让,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在癌症晚期,他仍一心想着工作,他心中装的,只有祖国的航天事业。
2、 工作是我的生命:美国诗人贝阿德泰勒专程前往柏林,拜望赫赫有名的“科学之王”洪堡。当时,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正在忙着校阅他最近一卷《宇宙》的清样。他见了泰勒很高兴,连忙请朋友就坐,并指着清样说:“自你去年走后,我一直干着这件事。有几卷已经出版了,这一卷马上可付印。”泰勒望着面容憔悴的洪堡,惊奇地问道:“现在你还能干这些吃力的工作吗?”洪堡微微一笑,不以为然地说:“我睡得很少。工作就是我的生命。前天,我还用16小时改正这些清样呢。”泰勒深为这位老科学家的顽强精神所感动。
2022高考语文模拟作文 篇2
(2022•渭南一模)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创“‘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用“播音腔”朗诵诗歌的,是农民工李小刚;写出“忙个小营生,写诗几小令。粗食小浊酒,平头小百姓”这首略微押韵的《四小歌》的,是豆花店老板邱建厂……生活的物质水平可能各不相同,但生活都会遭遇艰难时刻,也都会发现诗意存在。
有人感慨,艰难生活让诗意显得珍贵;有人感叹,诗意让艰难生活变得美好……
关于“艰难生活和诗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字。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材料中提到农民工李小刚和豆花店老板邱建厂,他们都是平凡人,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了,但他们都有一份诗意。这启示我们,诗意生活跟物质条件没有多大关系。“工地诗人”李小刚家庭条件一般,每天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打工,十分辛苦,工友们劳累之后要去睡觉休息,李小刚却捧读诗书。他声情并茂朗读《再别康桥》的视频被工友发在短视频平台,赢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还因此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做客。他对主持人说,坚持读诗,让他看到了平凡生活的灿烂亮色,日子不再枯燥和艰辛。“豆花诗人”每天为小店生意而忙碌,但他仍然能在平凡的生活追寻诗意。就像所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即使现在的生活让你不如意,眼前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一些琐碎事让你痛苦不堪,但是你还有希望,还有明天,还有温暖的太阳,温柔的风,你还有心里的美好追求。我们心中要怀着一份对美好的憧憬,要怀有一份诗意,诗意地栖居于这个繁华的世界,不要对明天失去信心,那些不能将你打垮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
参考立意:
(1)书中自有诗意;
(2)驾月亮船乘风破浪;
(3)人生当诗意地栖居。
【解答】
走向诗和远方
人生是一场短暂的旅行。古人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理由让我们不停地奔忙。然而很多人步履匆匆,竟未曾思考过自己的行囊中有几物当持,几物当舍。有人背负的太多,难免举步维艰,以致旅途过于劳累,无心欣赏身边的风景。在我看来,放下累赘,轻装上路,方不负韶光。
放下眼前的“享乐”,为人生的旅程找准前行的方向。生活中,我们常被各种各样的事物吸引,于是把一个个看似“有趣”的事物带在身上。久而久之,它们一点点挤占了我们的生命空间,成为前行道路上的包袱。而放下其中一些无用的东西,正是更好地为我们的生命之旅选准前进的方向。苏洵幼时天资聪颖,却没能专心治学。青年时的他自恃才高,每日与友人欢饮畅谈。也许这时候他是快乐的,酒酣时指点江山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史载:“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年岁渐长,他选择放下年轻时饮酒作乐的欢娱,二十年后,他携二子进京,出《衡论》《几策》,人相传抄,名满京城。放下,成就了他更有质感的人生。
在某种意义上,放下是另一种拿起。弗罗斯特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诗人面对两条神秘幽静的小路,遵循内心的呼唤,放下世俗的随波逐流,选择其中一条走向诗和远方。放下各种各样的诱惑,就是沿着那条与自己心灵契合的道路远行;放下争名逐利,便选择了守望内心的安宁;放下消极和颓废,便注定用微笑面对人生的坎坷。
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事物,然而那些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所以,放下并不等于消极无为,而是选择用一种更积极的姿态面对人生。经过仔细思考和权衡之后的放下,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选择自己热爱的事物,放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才能找到未来的坐标。人生之旅的顺畅,源自我们敢于做“减法”,打“深井”。
身处学生时代的我们,放下手机和过分的娱乐,才能在每天的自我充实中砥砺前行;作为创业者,放下走马观花般的尝试,才有机会取得成功;作为一名官员,放下不切合实际的开发与建设,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蜻蜓点水般地浅尝辄止,拒绝心猿意马的生活态度,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收获不一样的瑰丽与雄奇。
趁风华正茂,让我们放下累赘,轻装上阵,走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只愿我们遍观人生风景,归来仍是少年。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2022高考语文模拟作文 篇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意思是树木如果处于林子中的位置,必然会受到大风的摧残。其实这句话还有后文,它的下半句,真正道尽了人性的真谛。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德行高于众人,那么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非议。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但这毕竟是圣人的标准。对于大多数人,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想到的不是见贤思齐,学习对方的优点,而是诽谤他,背后给他穿小鞋。一块美玉,如果自己得不到,宁愿将它毁坏,这就是人性的丑陋心理。
对于人性,我们无力改变,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如何能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我个人认为有两种方法,各位看看有道理吗。
第一种,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在一个团队中,往往是最出风头的人容易受到非议。除非你有绝对的实力,可以不理会他人的看法。否则在此之前,先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厚积薄发。
三国时期的贾诩,堪称谋士智慧的典范。在投靠曹操之后,贾诩始终低调,不争名夺利,不结交权贵。最终位列三公,在乱世中得以善终。反面例子就是杨修,恃才放旷锋芒毕露,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把小命都丢了。
第二种,离开当前的环境,寻找更广阔的天地。如果你在一个团队中,一直都是最顶尖的人才,那么你要反思,是不是团队实力太差。如果周围的人实力都不如你,你在这个环境中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长此以往,在其他人的影响下,你的层次也会被拉低。
尝试跳出当前的环境,和优秀的人共处,耳濡目染,学习他们的优点,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同时,当队伍中有比你更优秀的人,你也能免于被众人打压的局面。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仔细斟酌,古人的智慧,确实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地方。
2022高考语文模拟作文 篇4
材料一:《荀子•王霸》言:“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
材料二:心中常有“国之大者”,就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李大钊为国尽责,走向刑架,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抗美援朝志愿军毅然决然跨过鸭绿江,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担;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用行动诠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赤于之心;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依然奋战抗疫一线,以奔跑的姿势,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作为高三即将毕业的新时代青年,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以上材料给正在追求未来的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与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作文的理解与掌握。首先理解材料,材料一表示治国是极为重大的事,一定要认真选择立国之道和治国之人,强调了国家的重要性。材料二列举了李大钊、志愿军、黄大年、张定宇等“国之大者”的事迹,强调了这些人为国家的付出与奉献。因此,可以得出这两则材料与国家相关,“作为高三即将毕业的新时代青年,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是作文给出的作文环境,也是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可以联系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结合自身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些事情组织写作。
参考立意:
未来的国家属于我们(青少年)。
甘于奉献,无悔青春。
青春,也是报国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解答】
青春的担当
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该怀着远大理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走向漫漫征途。学完《论语》后我一直在想,责任与担当究竟是什么?
疫情让我对责任有了难以名状的感触。新冠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控制疫情,看到人民军队如天兵天将速降武汉,这,是担当。我们看到热心企业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物资紧缺之时,市面上出现了五菱牌口罩、红豆牌防护服……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这,是担当。志愿者们勇敢奉献、华侨尽己所能捐赠物资、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是所有人都努力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中华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的苦难中砥砺前行。这就是中国人的担当。
但我又感到有些迷茫。家国危难时刻,现在的我们,可能上不了战场,做不了科研。此刻,我们又该如何尽责呢?
一次主题为“责任与担当”的班会引导我去思考:何为责任,如何尽责、谁是尽职尽责的榜样。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大汗淋漓,在大家跑操筋疲力尽之时,用微哑的嗓音,喊着“一、二、一”时刻提醒着班级跑操队伍中步子不协调的同学,这声音在体委口令的间隙若隐若现。不仅使班级的队伍越发整齐,更让快要坚持不住的我们步伐更加有力。前面传来老师的赞许声:“四班跑操真有进步。”我看见,他笑了。这是我班副班长的担当。仔细感受,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班长自习课维持纪律、卫生委吃苦受累却从不抱怨、学习委员统计走班作业耗时耗力,班级状元开腾讯会议为大家答疑解惑……这些平凡的小事,都足以让我动容。我看到了全班人的担当,推而广之,我更看到了全校人的担当。上至坚持防控工作的老师,下到楼道站岗的学生会同学,正是他们的担当给我们营造了适宜的学习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会议中指出:“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这要求我们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这并非要求我们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磨练自己,在未来承担一方责任、建设一方水土,一起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那一天,那一天,必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那如果危难再次降临呢?
从多年前非典爆发,到如今新冠肺炎肆虐,当年的学生已经走上前线筑就中国抗疫的血肉长城,他们的职业无关轻重,唯见光荣。请大家试想一下,我们是否愿意在国难燃眉时挺身而上,忘记个人安危,奔赴战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将担负于我们的肩膀之上,若此时我们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彼时我们必定不畏任重道远,在漫漫长路上走的无比坚定。哪怕只是一簇火苗,总有一天也可能有燎原之势。
吾辈不该苟且,不该退缩。倘若世界黑暗,我们就是彼此之间的微光。中华民族希望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青年手中不断传递,从未停息。
2022高考语文模拟作文 篇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1月,网上红了一篇演讲,红了一个短片。
红了的演讲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刘瑜在演讲中提到了现在孩子普遍的焦虑、抑郁症、空心病等,她试图论证,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选择“放弃成功”,也未必是坏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课。演讲内容因为“普通人”三个字引发极大争议,支持者认为拿到了破除教育焦虑的解药;反对者则称:“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而是让你认命。”
红了的短片是《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凌晨四点,加班的程序员关了灯,却下了一天的疲惫;与此同时,早餐店的老板开了灯,开启了一天的劳作;为了工作,让老板随时能联系到你,你习惯24小时开机;你也可能因为工作——一个长达数小时的手术,习惯很久不回消息;刚下班的你来不及吃上一口饭,为了家庭转身变身“骑士”……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普通人”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你写一篇文章,在班会课上,做一个“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的主题发言。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身平凡,心不凡》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身向平凡,心为不凡。
倘若我说,我一生中最大的理想是想做一个“普通人”,不知大家是否会感到奇怪?的确,作为“Z世代”的一员,我们从小接受“竞争教育”,“平凡”与“普通”成了反面教材,是懒惰、消极的代名词。但我想成为的”普通人”绝非如此。他不是鲁迅先生笔下麻木、无能,整口在茶馆中消磨生命的“看客”,而是悦纳自我,乐于拼搏,却更懂得放弃的智者形象。
放弃,有时不只是一种魄力,更是一门艺术。雄狮追逐猎物,不因付出的“沉没成本”破釜沉舟;猎鹰捕食青鸟,愿为手中所得放弃整片森林。而选择“放弃得不到的成功”的我们,并不希望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只愿在匆匆的一生中,与自我和解,减掉一些浮华的功利心。
波兹曼曾说:“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网上泛滥的成功学、厚黑学等等,无疑成了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在媒介创造的巨大“隐喻”下,成功不再是某种人的特点,而变成了人人都应拼命追求的目标。低门槛的发声平台,看客经济、眼球经济的发展,兼杂部分人的推波助澜,将财、地位、名声、权力与成功划上了等号,引得无数人陷入其中,欲出而不得。
千年前,儒家已有“君子不器”的说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当时社会共识。刘瑜教授的演讲,是对“修身”概念的阐述;而那部红遍全网的短片,是一个个“普通人”对“齐家”的身体力行。倘若我们心敬先贤,以成为新时代之君子为己任,那放弃当下主流的成功观,并不是惊世骇俗之事。而面对经史著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最平凡的姿态,潜心面对千年传承,也不失为“平凡中的不凡”。当然,追求成功并不是可耻的事,各家著作也自有他人来研究。唯愿大家不被所谓的“成功学”捆住手脚,不将成功作为发展的终点。
《古诗十九首》有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莫中的君子之忧,远不止成功之忧。纵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完成高贵的事业。无数星辰汇聚为斑斓星空,亿万水滴奔涌出无尽浪花。愿大家接纳平凡,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方能心向不凡。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语文高考作文题 篇6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农民伯伯早春时节就下地辛勤耕耘,在夏天,他们更是顶着烈日,对农作物呵护有佳。最终大自然给了他们回报,秋日里他们迎来大丰收。在农业上播种与收获是这种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播种是收获之母。
在英国一个农场里,一位老农夫有一天在马厩里发现了一个婴儿,这位老农是善良的,他收留了这个孩子。过了几天,一辆豪华车开入农场,从车中下来一个,这孩子正是他的。出于感谢,这位把农夫的孩子带走了,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医生。而正是这位医生在数年后发明了一种药物,治好了身患肺结核即将去世的的孩子。而那位正是丘吉尔。
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巧合吗?不。这是一个播种与收获的过程。如果不是老农善良的心播种下了种子,也许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夫,碌碌无为。如果不是丘吉尔的热心帮助,他的孩子也会夭折。播种什么收获什么,像希特勒那样播撒罪恶的人,最终也会自食其果,受到人民反对,自尽而亡。(玮宁文学)
我们不能播种罪恶,但也更不能因此而不在春天播种、耕作。
当别人拿到某个奖项后,许多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但在羡慕的同时,你想没想过你、我、他同样是正常人,而你却得不到半个奖呢?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付出,在别人学习的同时,你也许在睡觉;在别人学习的同时,你也许在嬉戏;在别人学习的同时,你也许在看漫画……天上掉馅饼的事中华上下5000年没有发生过,自然你也不会有任何收获。这时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付出了,却没有回报那?”的确,农民也会遇到天灾人祸,粮食减产的现象,生活中也是如此,但请你不要放弃,一位成功就在你眼前,你的一只脚已跨入了成功之门。等你真正成功了,你就会发现,这播种、耕作的过程是何等的快乐。
同学们做一个辛勤劳动的农民吧!在自己心中肥沃的土地上,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这里将会成为金色满园,香气扑鼻的麦田。给它起个名字,“成功的殿堂”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