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韧性高三作文精选7篇》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就是文明之美。文明的美丽发自内心,令人惊艳;文明的美丽来自素养,令人回味,文明是人的品格积于一身的体现。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文明的韧性高三作文精选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文明的韧性 篇1
2500年前,春秋流血漂橹但百家争鸣;1300年前,开元盛世之际李杜风华绝代;200年前,王朝将倾曹公雪芹于草屋写下传世绝笔。每个时代都有其瑰丽的文化符号,难分伯仲,各领风骚。今人有幸跨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一览古人风采,还要得益于文明的韧性。而所谓韧性说起来玄之又玄,实则不过是潜移默化,一脉相承。
文明因潜移默化而保有韧性。当你走在田间,迎面撞来一醉汉,口中直呼“醉死便埋”;当你踏入酒家,只a见一男子靠着沽酒女,颓然不知所云;当你走在街上,目睹沿街女子以瓦砾掷人,因其东施效颦不自量力,汝作何感想。这是魏晋的风流,是魏晋的文明。以此为例,不过想说文明不是简单的一句诗,一首词,一本著作,而是一种世风,一种情怀。好比魏晋名流常放荡不羁,盛唐诗人多气贯长虹。当一个时代被某种特质的文明打上烙印,她将被历史永远铭记。文明的渗透说不清是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怎么说都有道理,但也怎么说都有纰漏。不如假想是一些人先拥有了某些文明的特质,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的人,进而使整个时代染上了某种色彩。不然名落孙山的黄巢何以写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荡气回肠,不过是江南游玩的王湾何以写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宏大景象。这不恰好印证了无豪气不盛唐的时代文风吗?当一个人拥有某种精神,其传承力是有待商榷的,但当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拥有同一种气质,其文明的韧性就不可小觑了。
文明以其一脉相承彰显韧性。孔孟经典在满分作文网焚书坑儒中以消失为表象,以历经百年后的重现为结局。经过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荒谬,又回归陆王心学的知行合一,度过了“打倒孔家店”的劫难,又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几千年的兜兜转转,天灾人难过后其光芒不减,内涵永存。诸如儒家文化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大约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一直是华夏子孙,上一辈的生命底色,她们挣脱不掉,也不想挣脱。好比我们今天要打压儒家,那就要13亿人口改变权距意识,推翻集体主义的思维,拒绝中庸彰显个性。
彼时,我们还是我吗?好比我们今天要打压道家思想,那就意味着中国人“精神药店”的消失,中国人艺术审美的改变,恐怕连“道法自然”的苏州园林也要拆除翻修。当我们深入思考文明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的时候,我们才更能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是华夏儿女这个事实。每一种文化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不同的色彩,她们汇总、调和,构成了21世纪中国人的性格底色。而我们的上一辈,上一辈的上一辈,也和我们一样,将历史留下的文化无意识地传承,以生命为载体,以汉字为媒介,一脉相承,永不断绝。
我很庆幸文明拥有韧性。所以孔孟之道成了余秋雨笔下堂皇的黄棕色与我们的皮肤一般无二;魏晋的风流给予了今世“怪人”生存的土壤,让一切艺术有了被解释的空间;盛唐气魄在今天化为精神动力,助力华夏儿女蔚然立于民族之巅。几千年前的文明火种,先辈留了下来,靠的是文明的韧性,更是人的韧性。这份文明何以继续传承,时代的命题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给出回答。
文明的韧性 篇2
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着长者讲的一则故事:西汉霍去病和卫青都是纵横沙场的大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霍去病性格刚烈,像一把利剑;卫青为人则内敛而充满韧性。二者的结局却迥异:霍去病英年早逝,而卫青长寿终年……史事年久不可完全考证,但旨在说明一个道理:韧性使人行远,过于锋利则容易折断。
古今往来,无数成功人士,谁不是用一股韧性,在追求真理的进程中斗争,在探索科学的实验中拼搏,在商海沉浮中坚持……
开国总理周恩来,从法国到上海,从延安到重庆,从北京到万隆,哪一次不是以坚韧的毅力和应变躲过了多次暗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三起三落”后,七十古稀,给毛主席的信中还决心“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后来才有时机主导被国外称为“迎来中国千年盛世”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保障国家的战略安全,以坚韧的精神专注科学,多年春节都未能和家人团聚,父亲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还对他“母亲过世未能回家”耿耿于怀,而他依旧以“韧性”坚持科学,直到成功。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到四十多岁还为生计发愁,而他具有坚持发展通信技术的韧性,坚持学习和再超越。如今的华为让美国总统举全国之力遏制也难以动摇。马云当年由于长得丑,面试官都不要他,结果他硬是凭借惊人的韧性和毅力创业,通过多年的努力,造就了如今的阿里巴巴帝国。
成功满分作文网的背后都有无数苦难,韧性让无数人选择了坚持,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个人是民族的细胞,韧性的意义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何尝不是一样?古今往来,中华民族哪一次崛起不是在内忧外患时,哪一次成功不是在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后。
中华民族在西汉初期,国库空虚,西北外族时常烧杀抢掠我族民。汉初几位皇帝忍辱负重,只得延续和亲之策,休养生息,保持实力,充分体现了“韧”的精神,通过多年休养之后,才一举平定边疆,收复失地,奠定了之后数百年的和平与繁荣,以至于我们汉民族的“汉”字,也是由此而来。
中华民族在清朝初期,康熙年幼登基,皇位不稳,也面临西北不定之状,康熙和雍正以坚韧的毅力积聚实力,举全国之力,收复新疆,平定西北,迎来“康乾盛世”。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赶走帝国主义的侵略,带领民族脊梁完成长征,以小米步枪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粉碎了别国再次通过朝鲜半岛侵入中国的可能,教训了当年几近狂妄的西南国家,哪一次都没有“敲乐打鼓”的胜利,都是以坚韧的毅力通过长期的斗争得来的。
当下的形势一样,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需要个人不畏失败,不怕摔跟头;时代需要中华民族有更多韧性,发扬韧性。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行远走向某种成功;中华民族才能行百里而半九十,通达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文明的韧性”为题议论文 篇3
20__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之后,我在第一时间浏览了一下。北京卷的这个题目“文明的韧性”,让我最有共鸣感。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作文题目,而是骨髓深处文化自信的真正觉醒。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梁启超先生说的,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明流传了下来。时间是一个最公平的裁判员,为什么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几千年不断层?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纵观古今中外,只有中华文明真正做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而这种包容性,表现出来的文明风骨就是韧性难断。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其他文明对中华大地侵略过。甚至在政治格局上,还成功过,甚至建立过元、清这样的大一统王朝。然而,仔细研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些侵略中华文明的外族文化,不仅没有把中华文明给取而代之,反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慢慢选择了向中华文明主动靠拢。因为,中华文明用自己特有韧性,对这些文明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同化。最终实现的结果,反而是侵略的外来文明被中华文明“反杀”,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当我们还在为历史书上,把霍去病、岳飞等民族民族删去,而愤愤不平的时候。是否想过,难道不是因为那些霍去病、岳飞抗击过的外敌,已经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家人。删去这些民族英雄,并不是否认了他们的功绩,只是给被中华文明同化掉的其他文明,表达一个友善的尊重。如果霍去病和岳飞泉下有知,指不定还会夸上一句,干的漂亮,咱们靠打仗没有解决的问题,最终用文明的方式而同化掉了。
毕竟,中华文明几千年,推崇的都不是兵强马壮和刀剑的锋芒,更喜欢用的好是文化的方式,类似于丝绸般的柔韧。不论是丝绸之路,还是现在的一带一路,都不是搞侵略,而搞共赢。实际上,这都是传统文化推崇的“强而不长,弱而不脱”的典型体现。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底线都是,无论我们多么的强,都从来不曾恃强凌弱,更没有想过称王称霸。因为中华文明深刻的知道,强而不长的道理,持强凌弱、称霸逞强,从来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历史上,那种征战四方的大帝国,无论是西方的罗马帝国,还是东方的蒙古帝国,哪一个不是昙花一现?只有中华文明,虽然偶经动荡,但总体上来说,还是长盛不衰。尽管朝代历经变迁,但中华文明的内核从来都不变。
当然,中华不恃强凌弱,但是谁想要欺负古老的中国,那也是做不到的。即便是积弱的中国,也不会走到被别人随意凌辱的地步。近代的中国,可以算是中华最低谷的时期,然而面对列强的侵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仍然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至于说,最近吵的沸沸扬扬中美的贸易战,对于久经风浪的中华民族来说,只是一个小小插曲而已,不值一提。
这一切的底气,都来自于中华文明的韧性。
“韧性”从词意上来看,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但对于解释文明的韧性,还是显得有些空洞、虚飘。务实的讲,中华文明的韧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保种思维上。
说到保种,相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传宗接代”四个字,这个联想是很正确的。但,实际上,我们对古人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多少是有些误解的。因为这并不是简单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是表达对传承的重视。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我们对形式的重视,大于了对实质的领悟。
在传统文化,很推崇“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而这种强调后继有人的思维,并不局限于血缘上,更多关注的是文化传承上。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甚至认为文脉关系,比血缘关系更近,学生甚至某种程度上比子弟更正宗,毕竟传承文化的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而非血脉。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实现多民族的大一统,靠就是中华文明强大的融合性。世界上,也只有韧性的中华的文明才有这种功能,那种排外的文明是无法实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来自于文明的韧性。因为我有这种韧性在,所以我知道,也许在阶段性,我们是处于弱势,但是从长远看,从全局看,我们才真正的赢家。因为我有韧性,所以,我从来不会掉线。这就类似于“剩者为王”的思想,冥冥之中,我们的文明很清楚,谁能在赢得时间线,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因为我有韧性,所以,我从来不任性。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无论你怎么折腾,我都用我的韧性为这个世界托底,所以,最终这个世界,还是由我来做主。
以“文明的韧性”为题议论文 篇4
李欧梵先生在《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中提到“中国最复杂的在于其文化传统的复杂性,当一些新观念进入中国晚清的境遇时,它们与中国本身的文化产生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冲击,这些冲击最后就成为中国现代性的基础……投石入水,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波纹”。五四宛如历史长河中一次沉重而有力的投石,众多文人学者发声,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这次“投石”过后的“波澜”是长久的,广泛的,也是意义深远的。五四精神极具韧性,在往后的百年不断发展,虽历经风雨,却绵延至今。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对于九零年代、00年代的人来说,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需要在“回忆”中摸索了解的事情了,但恰恰相反的是,中华文化之韧性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心间,五四精神至今仍影响着年轻一代。五四时期的代表人物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有一段关于“回忆”的论述,“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变成了《呐喊》的来由。”李欧梵先生认为,回忆和忘却是现代文学共通的主题,回忆之所以能够与“现代性”挂上钩,正因为是现代性时间观念的转变,有了现今的迫切感,才会回忆过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基于现今文学、文化甚至整个国家与社会人文主义的发展,对五四及之后的当代人文的“回忆”似乎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在回顾的过程中反省,在反省的过程中进步。现代性的观念实际上是从晚清到“五四”逐渐酝酿出来的,正如李欧梵先生所说“历史因为可以展示将来而具有了新的意义。”而中华文明也因此不断发展更新,历久弥坚。
五四新文化运动除了以鲜明的气质唤醒“人一个体”意识从而具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之外,还有两项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发现,一是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不足以应付人类社会现代化潮流的挑战,二是发现中国大文化传统系统中缺少西方理性文化与逻辑文化。正如王德威先生说的“文学不是狭义的,而是天文地理之学”,文学本身也是具有理性、科学色彩的,但与此同时,文学也表达了“个体”的“情感”,这点在郁达夫先生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既是著名的文人,又作为创造社的创办人之一,郁达夫先生可以说是五四文学的代表人物,对于他来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但这句话反过来对他也是适用的,“郁达夫的自传,都是文学”,在对自我情感的刻画与描写中反映了对“人”与“个体”的反思与体会。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再到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国家的文明进程,五四后百年来的文化、文学之河,闪烁着人文、人性的光辉。
《绝望之于希望》里有这样一段话:“五四时代的大学生是理想的一代,他们除了爱国之外,还相信知识就是启蒙的力量,当然更愿意选课读书”,李欧梵先生在书中提到有学生在演讲后向他提问,“感觉就像鲁迅在上海内山书店碰到买不起他的书的穷学生一样”感到激动与欣慰,想到鲁迅的名言“绝望之于希望,正与虚妄相同。”感触颇深,作为年轻的一代,任重道远,实在不该让人文与学术的光辉就此暗淡褪却。
“中国的现代性不可能只从一个精英的观点来看待,精英只能登高一呼,至于社群共同的想象,其风貌和内容不可能是一两个人建立起来的,需要无数人的努力。”五四这一“投石入水”之后的波澜不能也不应该停歇,人文的发展应该永远在时代的浪尖流转。文明当如蒲苇韧如丝,如磐石无转移。
文明的韧性800字议论文 篇5
从古至今,华夏文明一直以一种"柔韧却刚直"的姿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她生活在历史中,见证了无数文明相继崩塌离析,唯有华夏文明,始终在史书里占据一隅。那边是我们文明的韧性,支撑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唐宋元这个时期,古中国一直处在绝对领先的位置。她发达却不自傲,文明而谦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她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地人们,吸取容纳着各民族的文化。外国使臣游历古中国,写下一本本赞美华夏文明的著作。最为家喻户晓的,当属《马可波罗行纪》。无数学子,大师远洋探索,在各国留下中华文明的脚印,"唐人街"由此出现发展。更有鉴真等先贤,将属于我们的优秀文化与思想传递海外。除次以外,古中国的先进科技技术也流传世界,让世界文明更进一步。在这段历史里,华夏文明中的兼容并蓄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我们文明的特性:容万物,生万象。
但当繁华落尽,荣耀不在时,华夏文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属于我们文明里的骨子里的"刚直",却支持着我们,挺过一次次的艰难险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旧历史弥留之际,新历史开创之时,是秉持着"自强不息"的中华人民,让中华民族转危为安。
明清时,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已日趋僵硬,人民思想饱受摧残。是顾炎武,黄宗羲这类不惧封建势力,潜心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学子,让千年文化主流——儒学,得以回归原貌。在西方列强的洋枪炮弹下,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他们始终顽强抵抗着,不断摸索着拯救民族的道路。洋务运动的进行,让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的召开,解放了人民腐朽的思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让中国人民从此真真正正的站了起来。这是属于中华人民的韧性,更是中华文明的韧性。坚守中华文明,抗外侮,护家国。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华文明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世界和谐发展的建设。在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时,中华文明也不惧挑战,立足于人民,尽显自信的态度。
这就是属于中华文明的韧性。
文明的韧性1300字议论文 篇6
文明,仅是提笔写下此二字,便觉力透纸背,重有万钧。
这是一个太过浩瀚的词汇,简单的笔划却包罗万象,浩繁如烟的书卷,百家争鸣的哲思,绵延千秋的历史都跃然纸上。自炎黄上古,到今时今日,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已走过上下五千载,相较于世界其他文明,它是个更为宏大的命题,横亘山河,纵贯岁月,源远流长,百折不断。
于如此博大之中华文明中谈韧性,自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在我看来,文明积淀出的国民性格中的韧性是文明之韧性的最高级。
文明被记载,流传百世,除了书画琴棋这样可见可触的文化实体之外,其深远传承另有所在。举例来说,毛泽东主席追求的共产主义与几千年前孔夫子所倡的大同社会有诸多共通之处,故文明更是一种精神内核,是对民族气节、国民品性的塑造。华夏文明本身即诞生于韧性之中,造字之仓颉仰观群星,俯察大地,日思夜想得汉字初本;移山之愚公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治水之大禹开道于群山之中,三过家门皆不入,终使江河畅通。这些先祖的身上,无一不有韧性在。这样的韧性为伊始的文明赋予了内在之精神,其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入了国民血脉,存在于每一辈国人的基因中,使国家经沧海而不倒,文明历风雨而弥坚。
往事越千年,中国历史上从不乏心怀天下之人,生逢其时或可一展鸿鹄之志,身处乱世却难免报国无门,即便迫于时局怀才不遇,未得赏识有志难伸,但千千万万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们,仍旧以坚韧之性守护着寄于天下的信仰。且看北宋庆历年间,内忧外患并起,为肃清天下呕心沥血发起的新政以失败告终,但身遭贬放的范仲淹为名楼作文,提笔写下的是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朝奏一封,夕谪八千,有幼女夭折于穷山的韩昌黎,在与魑魅为群的蛮夷之地不忘“欲为圣明除弊事”的初心,衰朽之身不惜残年,一番利民实事让潮州山水皆姓韩;王勃自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虽无路请缨却常怀投笔之志,慕宗悫长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白首之心不移,青云之志不坠;一生空怀壮志,终未如愿的陆游,年近古稀尚不自哀,梦中有铁马冰河,有未竟之业……中国文人永远失望,也永远杀不死自己入世的灵魂。一代又一代怀志之士,无论境遇如何,地位如何,一生不忘忧国,他们骨子里折不断的坚韧正是文明之韧性有力的注脚。
如此坚韧之品性并非古仁人所独有,而是作为文明的特性几千年来于国人身上一脉相承。
近现代革命时期有无数为国家谋求未来之人,上到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的孙中山,下到五四运动中奔走呼喊的一众青年。帝国主义铁骑危我中华之际,有心人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绝境中觉醒,不可谓不坚。今天,国际压力之下,海思团队潜心打造国产芯片;屠呦呦青蒿一握,以水二升,德音孔昭,浸渍千年;贸易战当前,举国皆不惧不屈,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不改沉着定力,不可谓不韧。
中华文明包罗万千,实在是精彩之至,浩大之至。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无论是从少壮到暮年一生怀国,还是为实现毕生所愿愈挫愈勇,都有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国人品性之韧是文明所养所赐,是文明之韧性的最高体现。具有韧性的文明,坚实不断,传承文明的国人,百折不屈。有品性坚韧如此,有文明坚韧如此,中华民族,必臻大成。
文明的韧性900字议论文 篇7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文明在这里诞生,又有无数文明在这里消逝,而中华文明却是唯一留存下来、并传承至今的存在。这一切正是因为蕴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韧”的精神,才让中华得以在数千年的风雨飘摇中绵延至今。
那么,这种韧性是什么呢?
我们在对中国地形的描述中有这样一句话:多山少平原,山地面积占到了我 / 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贫瘠的土地,陡峭的山体,没有办法去种粮食,没有粮食也就养活不了数万中国人民,中华文明就无法延续下去,怎么办?只有修筑梯田。我们在大山里修建出了一个又一个阶梯,顺山势耕作,顺地势而为,将曾经的险峻变为良田,在群山环抱之中繁衍生息数千年。我们不畏惧自然的恶劣,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用尽自己的智慧深深植根在中华大地之上。
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1998年的那场大洪水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伤痕,无数良田被淹没,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造成了上千亿的损失。一时间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声势浩大的洪水如同一双手要扼杀中华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我们胆怯,我们害怕,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数以万计的官兵站在了抗洪的第一线,用身躯筑成了抗洪大堤,无数人倒下了,又有无数人接上,怀着必死的决心守住了泛滥的堤口,守住了千万万中国人的家园。这种坚忍不拔、绝不屈服的精神让中华文明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灾难,让中华民族即使满身伤痕,也可以坚定的走下去。
人们总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那段日子里,中国内忧外患:外国列强的入侵和窥伺、清王朝的腐败、国人的不醒与迷茫,让整个国家摇摇欲坠。但是,中华文明并没有在此倾倒,无数的有志之士站了起来,他们看到了国家的衰亡,认清了前方的道路,开始了一系列的国家救亡运动。在统治者的打压之下,他们不畏强暴,不屈强权,或用尖锐的文字唤醒世人,或用激昂的演讲引导众人,用无数脆弱的身躯支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大厦,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片新的未来。他们的存在让原本被碾进泥水中的中国站了起来,如同一根苇草,柔弱易折却不会伏倒,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韧性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经了自然的考验,经历了历史的检验,我们一刻也不曾屈服过,一刻也不曾认输过。也正是这种不服输、不服气的韧的精神,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魂,凝成了中国的脊梁,背负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也将顶起中华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