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古田军号》观后感800字5篇庆祝建国70周年正文

《《古田军号》观后感800字5篇庆祝建国70周年》

时间:

《古田军号》是由王仁君,王志飞等明星一同出演的历史剧情片,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古田军号》观后感

首先很幸运能在影院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献礼片,讲述了古田会议,七大,八大,等一系列著名历史,(古田军号)作为八一建军节上映的主题片,在暑期档影片中可谓一股清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红色题材影片,教育意义大于电影本身意义。

一位坐在我后排三十出头的母亲,带着几岁的孩子来看影片,孩子问妈妈我们今天看什么影片,妈妈说这部是咱们中国🇨🇳 建国70周年的献礼片,你要好好看,多了解了解历史,知道吗,听到这样的话,我感觉这才是作为家长应该做的事,要让孩子们多了解了解历史比什么都重要。

特别是最后一刻,那位老警卫本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峥嵘岁月留下的是和平年代的一种珍贵,特别燃,特别感动,红军不怕远征难,没有工农红军长征那来的现在好日子!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看这种影片的比较少,历史存在的意义在于被铭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70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成立这一个甲子有多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影片主要是致敬解放军,还原历史,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们,由你们守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向解放军战士们致敬,也像抗日战争时期的所有抗日英雄们致敬!

《古田军号》观后感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看完《古田军号》,感觉导演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将古田会议的很多情节置于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不要搞的问题。思想不统一,没有政治观念,就是一盘散沙。红四军在赣南、闽西根据地面临无比危险的形势,危机四伏,斗争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依然坚持,队伍不整顿,那么拉出去也是死路一条。秉承苏联革命信念的刘安恭则坚持要军事训练,思想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事实证明,毛泽东同志是正确的,而且这也被之后历次胜利直至夺取政权直至现在所证明。

思想政治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根子上的东西,解决不好,行动上就会有偏差。包括现在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的人就说现在国内国外形势这么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这么艰巨,工作压力这么大,还有没有必要开展?反映在行动上,就是对主题教育表面上重视,实际上放松,在学习中以工学矛盾为借口走过场。这恰恰说明了开展主题教育必要性,只有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才能更好卸下包袱,增长本领,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应对好国内国外的风险挑战。

二是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上创建的,自建党伊始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传统。贯穿影片始终的问题就是民主集中制问题,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既明确要求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又明确要求善于发挥下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体现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充分发挥下级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现在要求做到“两个维护”,并不是对于中央命令机械地执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现在,有些地方动辄以中央没有发文为由不予办事,其实是不研究政策,不主动担当,在消极抵抗中央命令,这不仅无助于维护中央权威,反而还消减了中央权威。正确的做法是在执行基础上,根据发展中遇到的情况问题,及时反映,再予以调整。古田军号中,党中央得知粤桂军阀正在激战,命令红四军主动出击,由于信息不通畅,等到命令下达到红四军时已经过了二十六天,粤桂军阀激战已经结束,红四军急忙派陈毅去向中央反映情况,中央也及时对此进行了纠正。也正因为陈毅去上海向党中央反映,才有了对红军和党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九月来信”。

三是执政基础的问题。党的执政基础,就是包括阶级基础在内的党的群众基础。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是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影片中,红四军要建医院,当地群众把家中的门窗拆了送来医院当病床,毛泽东同志看到暴风雨中无门无窗的农户家,把自己和战士的床板送了出去;毛泽东同志为了掌握实情,经常主动下去搞调查研究,同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跟裁缝店老板、造纸厂工人同吃同住,也赢得了他们的拥护和信任,裁缝店老板为红四军定制军装,造纸厂老板临走前送了一大厚摞纸。在革命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血肉相联的关系,在今天看来依然让我们为之动容。

黄炎培先生曾对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聚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现在看来,黄炎培先生所说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黄炎培先生的先见之明。多少人现在不是眼睛向下,而是耳朵向上?不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而是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不是一门心思为人民服务,而是一门心思钻研官场厚黑学?说来也好笑,电影放到毛泽东离开上杭的时候,造纸厂老板在清晨的薄雾中抱着一摞纸送行,号手急忙跑过去接了过来,这本来是体现同群众深厚感情的情节,旁边的人却由衷赞叹道:“这个号手很有眼力劲,以后前途一定很好”。同样的事,见仁见智很正常,但是如果歪门邪道成了风气,并且驱逐了清风正气,那么就很应该再读一读黄炎培先生的话了。

四是宣传发动、改变思想的问题。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宣传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润物无声地改变思想,使人民衷心地接受。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不是天才。我本来是想当一名教书先生”。他也是这么践行的,亲自为夜校学生上课,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唱歌,为他们改变“地主是人、我们连牛马都不如”的思想,也将“男女平等”的思想播散进妇女的脑中。尤其是男女平等,绵延数千年的“夫为妻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破除它谈何容易,而毛泽东和红军当时做到了,给了妇女平等的地位,为她们提供受教育、工作的机会,倡导“妇女也能顶半边天”,这才使得今天中国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当然,学校中、职场中、家庭中也时不时会有性别歧视的事情出现,但每一次出现,都会像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性别平等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同价值准则和不可触碰的红线。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中,作出了大破大立、影响深远的事情。

反观之,现在宣传手段丰富了、条件完善了、人力物力也有了,有的人反而不愿做、不会做宣传思想工作了。有的本领不强,不去研究宣传工作规律、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改进宣传工作手段,反而说之前宣传工作好做,编两首歌唱一唱就可以了,不去看当时的条件下,识字的都没几个,更不用说能够作曲了,能够生动地编进歌中、广为流传地传唱下来,就已经是殚精竭虑、耗尽心血了,扪心自问,自己在说这话的时候,又在宣传工作上花费了多少心血呢?有的动不动就推脱人们思想不好改变,比如农村彩礼,说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改变不容易,当然这不是一时之功,但这绝不是畏难的借口,相比于普及男女平等,工作的难度不知道降低了多少。我们应该怎么抓、怎么抓好宣传思想工作,看完电影之后应当值得深思。

《古田军号》观后感三

我把丑话说在前面,这部电影不适合八千看,不适合恨毛的人看,也不适合对历史或者说是党史屁都不懂的人看。这部电影突出了毛泽东的个人形象。触到了某些人的痛脚,评价里明里暗里都在讽刺毛泽东,有什么可讽刺的呢?毛泽东的军事能力需要质疑吗?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一步一步摸索的,你要说照搬苏联的那根本不可能。当时的中国和苏联的国情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能是借鉴。看电影的时候我希望刘安恭少说两句,他一个从中央来的人,对地方根本不熟悉不说,还特别喜欢对地方的事情指手画脚。这一点和生活中的某些人特别像,所以刘安恭把地方上的事务搞得一团糟。最开始我对毛泽东这个角色其实期待值没有那么高。因为他的那个发型实在是太吸引我了。在其他影视剧中,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毛泽东的扮演者是有这样飘逸的发型的,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我觉得这个角色把毛泽东诠释的还蛮好。而且真正入戏之后我已经忽略了发型问题!我不是很懂湖南那边的方言,但是感觉如果不是配音的话,那这个演员确实在口音这里下了苦功夫的。比王志飞老师说的好哈哈哈。 刘智扬扮演的陈毅可以说是电影里的暖心担当。毛泽东和朱德两个人因为观念不同时常吵架,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从中调解,政治部主任自然担起了这个任务。从最开始的改了一首诗,到后来的毛先生,睡觉咯,以及换床。都可以看出陈毅“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陈毅躺赢了。这部电影战争的镜头倒不是很多,更多的主要是思想上面的碰撞。比如朱毛二人,比如刘季良和毛泽东之间,细细体会的是可以有不少收获的,但是就怕某些人没有耐心。演技最差的应该是那个小朋友哈哈哈,虽然他一个人贯穿了整部电影,但是大多数出现的画面都是一个表情,如果将来真的要走演艺圈这条路的话,还是要把演技再提高一下。有些人说朱毛两个人在一起光在吵架,可不就是吵架嘛,你指望他们两个打起来吗?他俩同一个阵营的耶。另外最后电影的结局处理的不是很好,最大的败笔可能也是在这里。还有就是其他人也提到了,就是同一个战斗片段多次使用。使用多了我就有点看不懂了。希望能看到有人可以进行一个相对详细的分析。另,我磕朱毛。陈毅是粉头没错了。

《古田军号》观后感四

看《古田军号》,感受到的尽是青春的气息,36岁的毛泽东,43岁的朱德,28岁的陈毅,22岁的林彪,在关键时刻,纠正错误,坚持真理,为理想而奋斗的模样,带给年轻一代观众许多的惊喜。

这部影片的背景是众所周知的古田会议,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来感受这段鲜为人知的岁月。在拍摄手法上,导演陈力更是打破了以往演员在塑造历史人物上的固化模式,人物出现的镜头,多了许多青春洋溢的气息。尤其是在表现毛泽东的时候,用了许多奔跑的镜头,不张扬,很青春,个性独特,又充满魅力。

青春因为梦想而闪光

在绝境中历经艰难探索真理,开辟革命成功之路,谁也没有经验,但正因为青春四射,才让人觉得坚持更为了不起。影片没有回避情感冲突,而是拍出来了自己的态度,毕竟都是热血青年,在探索革命真理的过程中,产生激烈的冲突,并且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那这样的情感冲突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因为同样的梦想,才让这样的青春有了更多的闪光点。同样,面对不可回避的情感冲突,大胆的依据历史真实,准确的表达,张弛有度,很有看点。

影片不止一次的出现板凳龙,在回望历史和畅想未来中,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感,也用蒙太奇技法,将红军小号手的后代和小号手的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用穿越时空的互动,来感叹那些青春岁月里,梦想的伟大和力量,也带给现如今的年轻人以思考,国家越来越强大的背后,是因为许多青春奋斗的模样,正在为梦想而闪着炙热的光。

导演的出发点和演员们的用心

导演通过一个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跨越九十年时空,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样,又用颇为现代的方式去表现伟人有血有肉的一面,饱满立体。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颇有挑战性,像饰演毛泽东的王仁君,饰演朱德的王志飞,饰演陈毅的刘智扬,饰演刘安恭的胡兵,饰演林彪的张一山,在以前的作品里,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形象。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全新的角色,所以,打破条条框框,用自己的态度去诠释出青春的力量,才是当下更易被年轻观众所接受的关键所在。而演员们用最真诚的演技,诠释出了最接地气的面孔,很新颖,也很质朴,将每一个鲜活的面孔,刻画的很有棱角,打破常规,赋予人物更多青春的气息。

1929召开古田会议的时候,只有几千的队伍,20年后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许,对于影片里的这些年轻人而言,自己做了多么伟大的事,在情感冲突的那一刻,是没有想过的。但是,若没有这种情感冲突的一面,又怎么会有后来的越战越勇。也正是开诚布公,才让人更加坚定在真理的探索中,形成思想认识上统一的必然性。伟大的梦想靠的就是共同的信仰和为革命义无反顾的态度,也正是充满挑战,才让年轻一代观众感受到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要义无反顾的向前冲,坚定的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同样,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同样也应该有伟大的梦想,为了我们这个国家,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古田军号》观后感五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由陈力导演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将于8月1日全国公映。今日,影片公布“军号嘹亮”版海报并宣布定档。《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

冲锋号角嘹亮 “红色男团”激荡历史展英姿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这一永恒不变的军魂在此铸就。在今日片方曝光的“军号嘹亮”版海报中,一支军号在飘舞的红旗映衬下格外醒目,在军号后方星星点点的火光,寓意星星之火可呈燎原之势。在90年前的闽西革命战场上,嘹亮的冲锋号也曾穿透战火硝烟,红四军战士冲锋陷阵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从那一刻,这坚定有力的军号声便响彻时空经久不衰,至今依然鼓舞人心。

当年的红色军团用血汗铸就革命史诗,90年后一批不忘初心的实力青春演员和老戏骨组成“红色男团”,共同塑造革命先辈的热血青春奋斗史。电影中毛泽东饰演者王仁君、陈毅饰演者刘智扬等青年演员均首次出演革命伟人,全心投入呈现青年革命者不凡气度。而此前已经诠释过诸多经典角色的王志飞与著名演员胡兵,此次也突破自我,分别饰演重要角色朱德、刘安恭。此外,电影还特别邀请到著名表演艺术家孙维民与李幼斌出演,两位老戏骨在影片中化身闽西百姓,演绎战乱中的黎民之苦与民众觉醒,他们娴熟的演技也是影片一大看点。“红色男团”集结并在导演陈力的执导下将为1929年发生在古田的这段激荡历史赋予更多新时代的解读。

跨越90载时空 见证初心的诞生

《古田军号》导演陈力作为国家一级导演,从影数十年,与红色主旋律结下不解之缘,她此前执导的《血战湘江》《海棠依旧》《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作品均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赞。“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陈力导演一直以来的坚守。她也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高质量当作文艺工作者的生命线。这一次她执导的《古田军号》,历经8年时间悉心打磨。导演陈力携主创多次深入闽西革命老区,采访当地百姓,力求还原当年历史。这样原景乡音的熏陶与沉浸,也让影片在呈现上更加丰满立体,更具有历史和艺术内涵。

在此前成功召开的“古田再出发—电影《古田军号》研讨会”上,导演曾表示“《古田军号》是一部与历史深情对望的电影”。影片用跨越90年时空的艺术表达,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讲述了1929年红四军到达闽西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这种“古今对望”、将历史融入新时代语境的表现形式,是革命史诗影片在艺术表达上的大胆创新。此外在内容上,影片更是突破性展现了红四军内部激烈争论的一段历史。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陈毅在经过激烈的意见冲突后,实事求是,投乐彩,最终达到思想和认识上更加高度的统一。在探索之路上虽有意见分歧,但初心始终一致,在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引导下,历经磨难,百炼成钢,终于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古田军号》力求以时代语境与青年对话,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据悉,该片将于8月1日登陆全国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