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9号影评3篇》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机器人9号影评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机器人9号影评 篇1
动画作为一种类型想要获得成功自然同通常意义上的电影一样离不开好的剧本,但是动画电影较之普通电影有一个先天的优势,独特的画风往往可以弥补剧本上的不足。普通电影无论怎样去想象,怎样去发挥,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都难免与现实世界有所牵联,世界的现实性制约着普通电影的想象力。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则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一张空白的纸上,任何东西都有被创造出来的可能,在动画的世界里,作者就是造物主,创世的源力则是作者的创意。
对于《9》这部电影来说,申·阿克就是上帝,他把一群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忽视的缝纫玩偶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继而用一堆破铜烂铁构建了一个被战争所摧毁的末日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每一样东西又全部来自于他的想象,这就不得不惊叹作为“上帝”的申·阿克有着惊人的艺术创意。在这个善良与可爱的动画形象泛滥地被CG技术制造出来的今天,这群粗粝、真实、质感十足的缝纫小人却给人眼前一亮的全新感受。在有着蒂姆·伯顿色彩的哥特式末世异境的衬托下,缝纫人与作者赋予他们生存的世界浑然天成地融为了一体,视觉冲击与影片的氛围也就此得以确定。
申·阿克通过拉链、纽扣、别针、麻布、金属零件这5根线条勾勒出了脑海中世界末日下唯一的生命形象,继而试图赋予他们一个独特的故事使之变得更为生动,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故事并不像缝纫人本身那样具有创意。依靠着出色的造型创意优势,《9》这个故事本身的单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由于2005年的时候《9》只是一个动画短片,要把一个原本就存在的动画短片变成一个动画长片,对于作者而言并不算是一件轻松的事。这种改造势必要打破原本紧凑连贯的剧情,为了加长而刻意地去填补大量符合长片要求的元素,比如说更为惊现的动作情节,必要的台词对话,这些内容若增加的恰到好处势必会成为佳作,但如果增加的不当则会沦为累赘。
作为长片的《9》在故事性上就显得并不那么恰到好处。故事依旧同大多数描绘世界末日发生后的电影一样,通过对发生在蛮荒大地上仅存的生命之间的故事进行描绘继而对科技本身进行反思。《9》的科技反思主要在于影片中的那位科学家,他创造出了机器之母,但是却被战争狂热分子用在了战争科技上,于是机器人发生了反叛,带来了世界末日。科学家说因为那台机器没有灵魂,所以它才会发生那样的情况,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他把自己的灵魂分配给了这9个缝纫小人,9个缝纫小人就此成为了生命的象征,致力于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他们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性格,令整部作品更富有人类的感彩。
这些所谓的象征性与科技反思全部都是在故事本身的基础上独立存在的,即便脱离了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它们作为一个“创意”依旧可以独立存在,人们可以去自由地与所谓的“象征物”做关联。毕竟单看故事“创意”,不看电影本身,同样可以去赞美这些“创意”有多么巧妙、多么出色,但是这种赞美是空洞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仅限于“创意”本身,仅仅是一个“想法”,并非站在最终成为电影的实际作品之上。当这个先前被大肆赞美的“创意”成为了电影《9》的故事主体之后,似乎并没有对影片的精彩程度产生太大的作用,相反地,《9》变成了一部沉闷地暗示着科技反思的动画电影。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灵魂分割、人类感情之间的互相帮助、对于友谊的煽情刻画,都没有表现出强大的感情冲击力以及剧情魅力,影片中惟一令人振奋的地方就是缝纫玩偶们与机器对抗的动作戏,这些情节对于故事本身来说也总是有一种游离在外的感觉,并没有同影片本身融合在一块。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同影片的叙述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9》的故事是从中间直接开始的,通过9的视角看待一切,然而影片中的9并没有从自身的视角反映出太多的迷茫,随着故事的深入,他渐渐地成为了这个团队中的领导者。但是这个变化的过程却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客观呈现的,于是整个故事就让人觉得是直接从中段提取出来的,9的行为缺少了一个明确的原因,这样一来,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也就始终找不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就好象是隔着一层薄膜在看另外一个世界中发生的那些事情,看得虽然清楚,但是却无法伸手触摸具体的感受,令人不免难受。
影片中的对白同样非常少,但是这与同样对白不多的《WALL-E》相比则不是一个级别的作品,《WALL-E》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基于完整的故事叙述之上,那些动作也因此得以直接展现出机器人生动的内心世界,感动了每一个观看影片的观众。尽管《9》的导演千方百计地试图把一切悬念留到最后,但是在世界末日的背景下,这点悬念并不足以引爆整部电影成为最后一秒的精彩,毕竟世界末日的题材,观众已经太熟悉了。
申·阿克作为一个造物主用自己的创意创造了《9》的世界与其中的人物。风格强烈的画面以及玩偶的造型由于极具想象力势必也能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为人们所牢记,但是故事本身的薄弱将拖累其成为一部经典的动画佳作,这二者互相牵制的结果令《9》成为了一个末世异境下的美好创意。
机器人9号影评 篇2
今天看完了9,很感动嗯就这样。
1号代表妥协,2号代表探索,3号4号(双胞胎)代表求知,5号代表恐惧,6号代表思想,7号代表抗争,8号代表莽撞,9号代表希望。这九个机器人其实就是教授人性中9个侧面。
最初是1带领大家躲过了灭顶之灾,我觉得这里面有两层含义。首先,当人面对无法逆转的灾难之时,妥协往往是唯一可取的态度,也就是所谓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必这也是教授把妥协放在1号的原因吧,如果一开始就让9当领导,恐怕早就玉石俱焚了。第二,1带着大家躲进了教堂暗示着当人们向现实妥协时,信仰可以提供某种庇护,但由于失去了希望(9还没诞生),这种庇护滋生的只能是两种极端——彻底的妥协或者病态的鲁莽,正因如此1和8才会在最初的团队中占据领导地位。
按照我的理解,教授的计划是让9拿着那个徽章,带领躲过战火的大家干掉大机器人的,谁知人算不如天算,9诞生以后被教授的尸体吓到,并没有去碰那个投影盒子,也就无从知晓徽章的用途,反倒阴差阳错把大机器人激活了。好在教授早就把这种情况计算在内,你认真看可以发现6的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我想教授造6的本意就是让他提醒9那个盒子的存在吧,更有力的证据便是6不断重复地画着那个徽章。
教授的投影中提到,那台大机器人缺少完整的人性,而教授的人性被分到了那9个机器人体内,也就是说,即便他们无法完成使命,全部被大机器人吸去灵魂,那么大机器人将获得完整人性,脱离机器的范畴,从而改造世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教授看似鲁莽地把徽章交给9个脆弱的小机器人了——无论他们能否摧毁大机器人,世界都会获得重生。
教授的开场白说道:our world is ending.but life must go on!这里life显然应该翻译成生命而不是生活,由此可知教授并非指望9能摧毁大机器人,带着他的人格生活下去。他只想让生命得以延续。
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中教授才是最强悍的存在。
机器人9号影评 篇3
人类科技发展至今,我们对“机器”这个词汇已经不再陌生。通过机器,我们可以实现许多人类力不能及的事情。但当科技发展到“机器”与“人”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所谓的“机器人”之时,人类就会本能地开始思考,而接下来便会自然而然产生对机器人的不信任感和对未来无法预知的恐惧感。所以说,科技有时是把双刃剑,试想如果人类的一些伟大发明被全权操控在思想邪恶之人手里,那么就很可能会像这部电影里的情况一样,我们人类终将自食其果。
2005年,导演申·阿克拍摄了《机器人9号》的短片版本,这部风格怪诞的动画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并且还为他拿下了一个最佳短片奖。本片正是源自于这部同名动画短片,而这部时长仅为70多分钟的电影版本在完整地延展故事之余还不乏美国制造的动画片与科幻片两者的特色,在影片气氛与情感的营造和渲染上显得尤为突出。难怪在看完短片之后,导演蒂姆·波顿说:“这部短片是我看过的短片里最具有感染力的片子。申·阿克所创作出来的未来世界的图景和人类社会的概念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而且在情感上让人产生了共鸣。”而本片黑暗诡谲的风格也与那部2005年由蒂姆·波顿执导的《僵尸新娘》颇有相似之处。
如今的美国电影人似乎越来越对未来世界充满好奇。去年的一部《WALL·E》在大胆想象末世、营造浪漫景象之余还赚尽了票房与口碑,而在好莱坞,这类科幻与动画结合的题材也逐渐趋向大热。对于此类炙手可热的题材,好莱坞电影人一向不会轻易放过,而且会一直拍到泛滥。于是,在影片伊始,《机器人9号》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此时人类所制造的机器向人类进行大肆的屠杀,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分崩离析,地球上死寂一片……《机器人9号》在开篇便迫不及待地勾勒出人类末世的苍凉景象,而凝重逼真的画面更不逊色于一部真人电影。
可能由于本片是从一部短片诞生而来,在故事性上并不是做得很突出,片长之“浓缩”也说明编导在“填充”这部电影的时候多少会有些乏力与刻意,甚至还有沉闷的成分参杂其中。但作为一部动画片来说,《机器人9号》的剧情设置虽不及《WALL·E》那般动人却还称得上合格,反而是导演出色的人物塑造与气氛营造功力为影片加分不少。片中的科学家将自己的灵魂分配给9个小机器人,于是便产生了人物性格各异的局面。正因如此,本应属于人类的复杂情感也统统被赋予到他们身上,我们甚至可以依循着这几个机器人找到许多人类自身所具有的对待困难的积极性及阴暗面。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与其说导演在拍摄《机器人9号》这样一部披着机器人外壳的动画片,不如说是在拍一部以人类作为主角的真人版电影,例如《我是传奇》这样的科幻片,简单的情感线索也可以相当震撼。
即便这部电影完全丧失了那种没心没肺的笑料,导演也摒弃了大量对白使得观影过程略显沉闷,但其在娱乐性的营造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几场动作戏可谓精彩刺激。除此之外,导演还不忘对人类科技的极速发展进行了沉重的思考,拍摄动机丝毫不像一部纯商业的美国动画片,也大大有别于那些爆米花电影。这部《机器人9号》甚至成为供身处大时代背景下的成年人进行自我反思的严肃教材。从本片可以看出,如今美国的动画世界不再是以多种娱乐元素的混搭与堆砌作为最大使命,而是着重于赋予影片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并提醒着地球上的人们要有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感,在科技不断进步之余用人性的本真尽力保护我们的家园,这样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