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汇总5篇)》
鲁迅,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1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我怀着对鲁迅的敬仰之情,再回头看了一眼百草园,不禁想起了今天下午游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过程。
今天中午,我们乘着校车,来到了久违了的鲁迅故里,仿佛我们早就认识似的。
刚下了校车,我便看到一块大板上写着“鲁迅故里”,旁边还画着一个人:直直的钢发,隶体一字胡,,穿着一件中式长衫。我猛然间想起,这就是鲁迅先生啊!我不禁肃然起敬。
我们踏着石板路,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旁边古色古香的旧木窗,使我感到近代时的气息;前面的`石库门,更让我联想到了当时的大街。这犹如一副清末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踏着优美的音韵,我们来到了先生寿镜吾的家中。出了第一进,便来到了书香阵阵的“三味书屋”。在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张桌子。这桌子与众不同,在桌角上刻着一个“早”字。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了当时的画面:小鲁迅因为上课迟到,一惯和蔼的先生,也将小鲁迅惩罚了一顿。小鲁迅接受完惩罚,便回到座位上,抿着小嘴,眼神中浮现出坚毅。他毅然地在桌角上,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地将“早”字刻好。
从三味书屋出来,我们便直奔百草园—那是小鲁迅的游乐场。刚进百草园,便看到高大的皂荚树。它的枝干非常“健壮”,在粗壮的枝头间,萌发出了一片绿色的小精灵。它们是那样碧绿,绿得透亮,绿得清爽。看着让人神清气爽。
在皂荚树的前方,便是碧绿的菜畦。菜畦中,放眼望去,一片金黄,我好似进入了一个金黄的世界。仔细一看,才认出,它们是油菜花。那一朵朵高过人头的油菜,棵棵都笔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军人。
在菜畦旁边,是光滑的石井栏。那石井栏,是用木头做成的。坐在上面,火热的屁股下传来阵阵凉意,别提有多舒服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都要坐在上面,可一坐上,便赖着不起来了。
在百草园的出口,是那“年代久远”的桑树。这桑树可不能与小路旁的相媲美,因为,它要比小路旁的大3倍!它好似戴上了一顶碧绿的帽子。那帽子是由叶子与桑葚组成的。桑葚碧绿碧绿,还带着一根小小的刺。
“轰—”汽车发动的声音,将我拉回了现实。望着远去的鲁迅故居,我的心中不禁又涌起一股敬仰之情。
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2
周日的上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静静的坐落在这。
北京的初春还是有些凉意,但我看到大门口桃树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人一进门,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静的四合院,淡淡的阳光洒在房檐上,一点也不显得冷清,似乎还有人居住在这里。这个青瓦灰墙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间有一棵大的丁香树,听故居的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这棵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鲁讯先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满园飘香了。
院子北边的房子是正房是鲁讯先生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的房子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这里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朴典雅,摆设也很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 就在这个四合院,鲁迅先生在此居住的两年期间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在故居的东边,有一个陈列大厅,摆放着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在绍兴的”部分主要 展示了从鲁迅先生在绍兴时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接着,“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鲁讯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看完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讯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3
离开了柯岩鲁镇鉴湖,大约坐了五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绍兴市区参观鲁迅故居。
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我一直期待这能到绍兴,参观鲁迅童年的家,感受这无穷无尽的童年乐趣。
灰色的天空下,这里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调,白墙黑瓦的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浅灰色的`路面,还有乌篷船上那些穿这白上衣和灰长裤的船夫,我忽略了周围服装鲜艳的人们,来到这里,只感受到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进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也就是寿镜吾先生的书塾,书塾并不大,也比较简陋,鲁迅小时候坐在一个靠墙的位置读书。三味书屋还有一个后园,鲁迅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在读书闲暇之余,这个后院也给了他不少乐趣。然而,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园子,种着一棵古树,看起来无聊至极,更谈不上什么乐趣。
出了三味书屋,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鲁迅笔下生动有趣的百草园。鲁迅故居并不怎么特殊,只是一个平凡的条件较好的人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地方走出一个如此伟大的巨人。比起三味书屋的后园,百草园相对要大得多,那些树木到现在都已是参天大树。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园子,但也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园子,我觉得这还不如我家边上的小园子,我怎么也找不到这里能有这么多的乐趣,我想,鲁迅笔下的那些快乐,就是童年,是故乡的家吧。
接着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后,我们便坐上了大巴,我总觉得有一些失望,伟人的故居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这位伟人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罢了。
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4
国庆节这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妈妈一起游玩了鲁迅古里。
我们先游玩了鲁迅祖居,我一走进大堂,就看见了大堂中间画了一幅字画。四周摆放了几把会客的椅子,四周的墙面上挂着几幅鲁迅小时候在木板上刻的字。我们从大堂走到了厨房,厨房里有缸、罐、桶,最吸引我的是七星台,七星台是由三个烧水的小锅和四个烧菜烧饭的大锅组和成的。厨房旁边还有贮藏间、绣房、少主房、闺房、沐浴室、书房、会客室。最吸引我的还是绣房,绣房是古代小姐的工作室,绣房四周都挂着精美的绣品,有香味扑鼻的牡丹;有色彩明艳的凤凰;有一朵独秀的梅花;有高傲美丽的孔雀。这些精美的绣品都是小姐一针一线地绣出来的,这些绣品栩栩如生,仿佛在展现最美丽的一面给你看。绣房里有一张像七巧板似的七巧桌,七巧桌方便、实用。这张七巧桌可以按来的客人的多少随意组合。七巧板是由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拼装而成的。
我们从鲁迅祖居出来,闻到阵阵臭豆腐的香味,听到吆喝茴香豆、霉干菜的声音,看到孔乙已店门口拥挤的.人群,我的肚子不禁叫个不停,我找了一个座位吃到了许多绍兴的土特产,让我回味无穷。
我品尝好了绍兴的土特产,我又跟着妈妈来到了鲁迅纪念馆,我一进大门,就看见鲁迅先生 说过的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去问妈妈,妈妈说横眉冷对是指很愤怒的表情,千夫子是指反革命,也就是说鲁迅对反革命很愤怒,俯首甘为是很配合,孺子牛是指老百姓,可鲁迅对老百姓很配合、照顾。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鲁迅先生的立场。在人民面前,我们要痛恨的是反动派,那些官僚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是那些还在掌握着人民权力的贪官污吏。
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5
小雨微飘的江南水乡—乌镇,总给人一种淡淡的随意和幽静,初来这里,让人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鲁迅笔下的旧屋,陌生的又是一种清新的欣然,鲁迅故居观后感。走进小镇,迎面扑来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颜色,没有故作的娇情,有的只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翘翘的飞檐,雕镂的廊。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又象是一幅笼罩在烟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画,让人驻足难移。
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有着镂空的门窗,雕着精美、细腻的人物和花草。不时又会有一家仿古的作坊呈现在你的眼前,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蓝印花布染坊,又有公生糟坊和它飘出的阵阵酒香。象在细细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
不知不觉间走到鲁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口,建成于1953年1月,三味书屋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
鲁迅故居是鲁迅出生地,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室内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用品均是原物。百草园是周家原已荒芜的菜园,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占地2000平方米,现基本保持原样。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处私塾,鲁迅12~17岁在此读书。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通过大量实物、照片、手稿、书信、图表等展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和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发展历程。
从鲁迅故居参观出来,漫步在街道上,心中不尽感慨,看到街两旁的古老民宅,看见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燕子,燕子已在屋檐下安顿好了家,老燕子正哺育着一群羽翼渐丰的小燕,并带领它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好在来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重回旧地。让思乡的情结慢慢地延续着。
小船在河中轻轻地滑行,摇撸在船公的手中缓缓摆动,击起层层涟漪,向两岸悠悠地荡漾开去。拱形的小桥横卧河上,三三两两的游客流于小桥两端,不时回头远眺或停步细端,也许想在这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间寻回记忆深处曾有的点点依恋。
忽然间想起马致远的一支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幽幽地勾起一丝莫名伤憾,不禁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