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昨晚又把“三傻大闹宝莱坞”温习了一边,感触良多,一个简单的想法;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样完全不受限制,工作即娱乐。
电影中因主人公而改变的莱恩在面试时说了一句让我惊讶不已的话;“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的站立起来,断了16根骨头才让我获得这样的态度,所以我不改变。”于是面试主考官在连连惊讶的神情中叫回了莱恩并说:“你是我20xx年来见过的无数的面试者中最出众的一位,年轻人你是从哪来的,我们来谈谈薪酬。”
影片中主人公的几番说话也久久的在脑中翻腾,我不得不将他的话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珍藏起来,“追求卓越,成功将不期而至。”
在现实制度不变的洪流中,上学,听课,考试,拿文凭,找工作,我们一直在重复着机器干的活,而自己的喜欢的事物却总是在父母、老师、外人或有形或无形的打压下,渐渐消失,在不断地压力给养下,我们不在有那清澈,灵性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浑浑噩噩毫无颜色的呆滞,我们不在兴奋不在激动,不在因为对学习对知识的好奇而幸福不已,代替它的则是为了考试而不眠不休的背书,不眠不休的做题,然后为了拿证而不得不死K那些恨不得撕的稀巴烂的课本。真为这个制度悲哀。就算空发挠搔到头来父母又会说:“这个制度就是这样,你要不想被他吞没就先学会适应。所以学习期间你要拿下越多越多的证,然后工作上工资就可以比别人多得多。”事实上他们是对的,而且相当正确,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
可我不禁要问这样学习出来的人快乐吗?背负着为找到一份工作的精神负担,又怎么能学习的好。又怎么能真正放得开。
可是没办法,大家都精神有问题的时候,如果你精神正常,那就是你的悲哀了,因为在他们眼中你就是不正常的。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不安于现状、都是敢于向制度向权威挑战的人,并且他们身上总有那过人的精神力量和超强的抗压能力。所以他们的成就必定向流星般耀眼,即使短暂却能让人心驰神往。
我感到庆幸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母,但同时也感到悲哀,因为他们给我了很多压力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我完成了这个时代赋予给我们的基本教育义务。从小得到的就只有好好学习考试要考好,分数要高,然后就是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接着继续重复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的作风,上一个一流大学,最后就应正那句不知何时说起的话“毕业即失业”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学自己不喜欢的课,就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业,有意思?!父母老师的答案是肯定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一直迷惑着,一直想着自己为什么出生?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这些不感兴趣的垃圾的东西,考那些个无聊的证。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好想超越自己,打败自己,创建并形成一个自己的思维然后走自己的路去成功。
有时候我也突发奇想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不是那种“超级”妈妈,叫自己的儿子想上大学就上大学,不想上大学就不上大学,决定全在儿子手上,并且对儿子说,“不管你做什么选择,妈妈都支持你,”羡慕啊!
于是中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走出了自己不一般的成功之路!可见家教对一个孩子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回头想想自己的父母也不容易,也许当他们看见其他有钱的父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能成功的环境时是不是也在心里懊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努力,不能像别人一样给予自己的孩子同样的东西呢?!所以也就在无形之中把社会、人性中的一些不好的东西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儿女们。就这样忽略的我们是否快乐的感受,是否真正喜欢学习的想法,这就如同影片中主人公的另一位好友明明喜欢摄影却非要和工程师结婚。不过幸好咱们的主人公魅力四射,让他的好友放弃的原先的胆怯,真心的请求他的父亲让他去学习摄影。并且成功的成为一位杰出的摄影家。
写到这我的迷惑也无形的再添一分,摆在我面前的,我能看清的路有三条,第一,真心的去和会计恋爱,并且终生为它执着,或许能学有所成,拿到大家都梦寐以求的注册证,到一个公司做我熟悉的事,拿到几十万应有的报酬。然后到了一定年龄去完成另一个必须的任务。
第二,放弃现在的无奈,努力寻找着自己心中所爱,然后让人生不再暗淡,这条路的成本很大,代价也很高。但却是快乐的。同时也是心酸的。第三,和会计保持忽远忽近的距离,在保证饭碗的前提下,努力寻找所爱,当真正找到的时候立马放弃,这条路貌似也是最合理的一条。
看似很清晰的三条路,也知道最好的一条是什么但就是没有去选择的冲动。或许已经被压的再也弹不起来了。不管怎样吧,积极地思考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答案,带着疑惑继续上路。
希望能有主人公那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