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这次为您整理了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 篇1
2021年5月22日是日月同悲的一天,当日下午1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在长沙溘然长逝,享年91岁。
当全国人民得知这个悲痛的消息时,各大媒体以及朋友圈,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对袁老的不舍、憧憬以及感激之情。在长沙,许多人夹道送别袁老的灵车,哭嚎出内心的痛别。还有许多人在袁老曾经就读的西南大学的雕像前献花。袁老一辈子几乎都是面朝黄土地躬耕在稻田里,一生都在为人民能够吃饱饭而努力奔走着,因为这样,祖国和人民也记得他,祖国和人民会永远记得他。
而我作为21世纪的90后,了解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可是我对于他老人家的生平和水稻的研究事迹了解的并不透彻,这驱使我观看《袁隆平》这部纪录片,深入地了解他的生平故事,了解他的“禾下乘凉梦”。
走进这部纪录片,了解到,当袁老在安江农业学校教书时,他关于水稻的种植理念和同校的刘老师的种植理念大相径庭时,刘老师的课堂门庭若市,而袁老的课堂门可罗雀,只剩下了一个学生董婕,也就是后来袁老的老婆,不过在真实生活中,袁老的老婆的妻子叫邓则(邓哲),电影里叫做董婕,至于为什么在电影里面要改名,这也是观看电影的我颇为狐疑的一点。即使大部分学生青睐刘老师的课堂,袁老在水稻种植上有自己的想法,和董婕一起关注自己培育的水稻,当看到那株水稻有230粒种子时,他们的欢呼和雀跃,就是田野上最美丽的风景。
在培育高产的水稻上的道路上,袁老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其间遇到很多挫折。红卫兵砸家,破坏供研究而种植的水稻,试验田被毁坏,以及水稻产量迟迟未增,这条道路走起来是艰难的,但是袁老义无反顾地坚持往前走。
某日,当他去一个学生家里家访时,学生的妹妹突然肚子疼,因为长期没有吃饱,便蹲下了身。袁老了解之后,给了小姑娘一个冰,可是小姑娘却不舍得吃,说要等肚子饿得瘪瘪的再吃。当袁老在学生家里吃饭时,小姑娘想要搭凳子去拿梁上的水稻种子给袁老吃,却不慎摔了下来。我想,袁老看到这些画面,无不坚定着他继续研究高产量水稻的决心和信念!我想这些画面,都是激励着袁老想要解决人民“吃不饱饭”的动力吧!
有才华的人,也总是有着自己的个性和魅力。袁老在培植高产水稻的道路上,尽管困难重重,甚至他也不清楚自己最后能够成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躬身于田野上,研究水稻,希望能够解决人民吃饱饭的难题,他老人家的身上彰显的有一种韧劲。除了对水稻的专情,袁老似乎也是一个别有风情的人。
他会在田野上拉小提琴,还会说英语,讲起话来幽默风趣,做事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虽然与袁老素未谋面,但通过电影里或者视频里看到的袁老,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和别具一格。我们有这样的一位同胞,有这样的一位惦记着人民的前辈,我们是多么幸运的华夏儿女。
观看影片,除了对袁老对水稻的执着研究所感动之外,还为他的心中大爱所折服。袁老研究杂交水稻,便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饱饭的问题,但是他不仅想解决中国人的吃饱饭问题,甚至走出国门,无私地将杂交水稻技术带出去,让全世界更多人可以解决吃饱饭的问题。看到他无私地心忧全世界人民的吃饱饭问题,那一刻,他不仅是我们的袁老,更是全世界的袁老。为他的胸襟和大爱所动容和折服!这是一名令我们感到骄傲,并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前辈!
影片中,也看到了袁老的遗憾。在他父亲去世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妻子才告诉他这个事实,因为他父亲叮嘱不要告诉他,因为他忙,他要做大事。父亲去世,自己却不能知晓,这对于袁老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遗憾。正在他将汗水洒向稻田时一些无可挽回的遗憾也爬上了他的心尖。
看完《袁隆平》这部影片,袁老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更加立体和具体,我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大家对袁老的不舍和感激。因为他是除了父母、我们自己,另一个关心我们是否能够吃饱饭的人。虽然我不曾经历过食不果腹的那个年代,但是在我的父母的讲述下,也大约了解他们那个食不果腹的时代。能吃饱饭,是()多么简单又朴素的愿望。而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有这样一个人为人民吃饱饭而忧心,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袁老一生躬耕田野,形容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只为一事来”同样可以用在袁老身上。除了袁老,还有许多人的一生都奋战在一个领域,比如同日去世的99岁高龄的肝胆之父吴孟超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原子之父——钱三强,导弹之父——钱学森等等,这些人一生致力于科学的某个领域,为我们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和他们相比,我们就是世间的蝼蚁,微不足道。可是小小的我们,也可以有大大的梦想,我们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他们,但是我们可以追寻他们的光,去发出自己的光,同样也可以在这个社会创造出一定的价值!
这些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的人,不仅需要我们记住,更需要化作指引我们奋力前行的光,牢记他们的光荣,献出自己的使命!
伟大的人民前辈,你们一路走好!你们的梦想,后继有人!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 篇2
得知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的消息,无数人泪水模糊。袁隆平院士德高望重、妇孺皆知,是他这位一生扎根于土地的“农民”,以毕生的奋斗,让无数的人们摆脱了饥饿,对中国、对全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就是我们中国的明星,大家要向他学习。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爱国之星”。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出生于旧中国的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他立志报国的终身追求。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追逐,他以杰出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爱国之星”,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投身新时代,拿出新干劲,把“爱国”二字落实在行动上。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敬业之星”。他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勇于实践、崇尚实干,才能更好地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他的一生,“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敬业之星”,以满腔热血干好本职工作,当好社会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奉献之星”。“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即使在今年4月初,91岁的他,在病床上还在时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医护人员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他的一生,就像一粒“金种子”,播撒在华夏大地,“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是亿万人民带来“吃得饱、吃得好”的福祉。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共和国勋章”是对他卓越贡献的褒奖。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奉献之星”,以不变的初心使命奉献青春和热血。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梦想之星”。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他的梦想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全人类都不再有饥饿。2020年,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杂交水稻已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他的梦想正在不断实现。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梦想之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争当拼搏进取的“追星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 篇3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用一生践行初心的生动注脚。如今,当我们站在稻禾的土地上仰望星空时,我们应该以“做一粒好种子”来悼念心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院士。
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袁隆平,从小经历了灾荒战乱,所经之处看到的都是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从那时起,他就立下“让中国人吃饱饭”的誓言。报考大学时,父母都不同意他报考农学专业,他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面对国家粮食非常短缺的现状,于是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种田”,哪怕在病重住院期间,还念念不忘稻子的长势,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稻田里的守望者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要肩负起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继续坚守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在祖国的稻田里做一粒好种子。
科学探索的路从来都是漫长而艰辛的,没有汗水和辛勤换不来丰收和喜悦。“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他常说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正是因为“下田”的本领高强,让当时即将本科毕业的李建武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肯定,而后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袁隆平院士的这一选材标准,激励着学生们埋头麦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如今,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已有90高龄的袁隆平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田边“打卡”,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要在工作岗位上深耕厚植、厚积薄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前进,在祖国的稻田里做一粒好种子。
面对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难题,他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他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探索。但梦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通过不懈地观察、寻找、探索,1970年,最终在海南岛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随后,经过团队三年来的反复实验,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宣布,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取得成功。从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到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正是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才能让水稻的亩产量持续攀升,这就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力量。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要崇尚科学、勇攀高峰,继续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祖国的稻田里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院士带着梦的种子走了,却将理想、奋斗、创新的种子留给了我们。回眸他的一生,为祖国和人民做得每一件小事都值得被铭记,诚如他所言,我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做一粒好种子,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辜负时代的担当。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 篇4
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他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着什么是信念坚定,什么是矢志不渝。他信念坚定,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他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他矢志不渝,一直坚持下田,只为心中所梦。向他学习,就是要如他一般听党话、跟党走,做勇敢的“追梦人”。
风吹过稻浪,总能看到一个朴实无华的背影,时而如普通农民般辛勤劳作,时而在田里现场记录水稻的相关数据,时而在为身旁的其他研究院或者学生耐心讲解着。那背影便是稻田里的“耕耘者”——袁隆平。一缕米香里,有他的怀揣梦想、辛勤付出;一阵稻浪里,有他的脚踏实地、勇敢逐梦;一方禾田里,有他的悉心呵护、用心照料。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大大的突破里藏着他的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不辞辛苦。淌下的是汗珠,换来的是饱满的穗子;付出的是努力,收获的是端稳的中国饭碗。如他一般脚踏实地、不辞辛苦,才能在耕耘中有所收获、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在奋斗中成长进步。
袁隆平23岁时就说过“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浓厚的为民情怀。从起初发现“鹤立鸡群”的饱满稻株的异常欣喜,到百试无果的曲折低落,再到走入正轨后的渐入佳境,他一直走在“让大家吃饱又吃好”的路上。倘若没有他心中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就没有那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成果,就没有杂交水稻的应用与推广,就没有风吹稻浪时的芬芳。最好的纪念就是向他学习,最好的致敬便是如他一般。如他一般时刻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好“服务员”,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真正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让我们如他一般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努力做一粒好种子。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 篇5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他心怀“禾下乘凉梦”,秉着“躬耕田垄情”,毕生辛勤耕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我们要读懂袁隆平院士“平凡”背后的“不凡”,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朴实无我的奉献精神,写就不凡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怀揣着“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决心向“饥饿恶魔”发出挑战,深扎实践热土,努力发挥聪明才智,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成为现实。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挺立的支柱;航船破浪前行,是因为有指引方向的罗盘;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坚固铁轨的引导。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理想信念就是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正气之魂。无论局势如何变幻,岁月如何变迁,因为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我们就能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员干部要坚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操场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袁隆平院士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做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结合”,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古代先贤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想,如果没有在平凡岗位上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的创新创造,哪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斐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勤于“下田”、善于“蹲苗”、敢于“拓荒”,努力从实践中汲取“创新”之经、“闯关”之法、“夺隘”之策,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善于作为的领头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迎难克难的姿态践行为民之情,实现报国之志。
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带领中国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单季亩产从700公斤攀升到2020年双季亩产1530.76公斤,“东方魔稻”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让中国人更加端稳了自己手中的饭碗。凡事贵在坚持。因为袁隆平院士坚守一个初心、坚定一个目标、坚持一个岗位,发光发热,奉献自我,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国家的至高表彰。每个人都期待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但社会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的铺路石,需要恪尽职守的螺丝钉。只有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大我”之中,人生价值才能充分展现。作为普通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善于在工作上“争”,争表现、争干劲、争实绩,更要在名利上“让”,让虚名、让浮华、让私利。人生因为“争”更加饱满而热情,因为“让”更加纯粹而崇高。
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从袁隆平的“不凡人生”中汲取成长力量,播种为国为民之梦,涵养创新创造之能,积蓄苦干实干之功,在为民造福、奉献社会中发光出彩。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800字 篇6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噩耗传出时,我心头一颤、难以相信这个消息,原来有的人伟大到让我们以为他没有生老病死。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并将此作为毕生追求。他带领中国科研团队一次次攻破难题,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重要贡献。看完《袁隆平》这部电影后,我颇有感悟。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他心怀“禾下乘凉梦”,秉着“躬耕田垄情”,毕生辛勤耕耘,让全球数亿人口摆脱饥饿,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我们要读懂袁隆平院士“平凡”背后的“不凡”,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朴实无我的奉献精神,写就不凡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怀院士揣着“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决心向“饥饿恶魔”发出挑战,深扎实践热土,努力发挥聪明才智,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成为现实。
“操场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袁隆平院士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水稻育种经验,做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结合”,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古代先贤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想,如果没有在平凡岗位上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的创新创造,哪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斐然。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勤于“下田”、善于“蹲苗”、敢于“拓荒”,努力从实践中汲取“创新”之经、“闯关”之法、“夺隘”之策,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善于作为的领头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迎难克难的姿态践行为民之情,实现报国之志。
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从袁隆平的“不凡人生”中汲取成长力量,播种为国为民之梦,涵养创新创造之能,积蓄苦干实干之功,在为民造福、奉献社会中发光出彩。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 篇7
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电影之所以感人,归根结底的原因只有一个——袁隆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勤劳、坚韧、仁爱
袁隆平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那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点摸索总结出来的。现在搞学术的人难出成果,常自抱怨,可是有多少人有袁隆平那样的勤劳辛苦精神呢?就以这次电影发布会为例,那么多的媒体记者,发布会一结束,全都离开,赶回去发稿子。可是他们连电影都没看,又如何能写出感动人心的稿件呢?曾经踏实的中国人,在如飞的社会节奏里,早已经变得浮躁,又怎么能获得真正的成果呢?
袁隆平够坚韧,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坚韧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坚韧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坚韧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支持他如此坚韧的,是他心中“为民谋食”的仁爱精神。
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正是中华文化里,“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这是人类社会最广大最深厚的仁爱精神,远比什么虚伪的上帝来得真实。正是这种“爱人如爱我”的仁爱精神,帮助袁隆平战胜数不清的困难,最后获得成功,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他的成果,世界上可以多活一亿人。这种精神,是推崇天下为公的中国人所独有的。这种精神,放在自私社会里是行不通的——现在为什么不出袁隆平?
电影《袁隆平》里,袁隆平因为在课堂上推崇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森,遭到了领导的批判。原因当然是“否定社会主义科学,提倡资产阶级学术”之类的。这就太令人鄙视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也没有阶级之分,不管谁的成果,只要是为人类造福,为何不可拿来我用?如果按照电影中这帮弱智革命派的逻辑,苏联的人造卫星技术,源于纳粹德国的火箭飞行技术,技术到底算谁的?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是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先进,还是纳粹制度的成功?
以刘老师为代表的几个水稻专家,就是这一类人。他们自己无能,却占据着位置。这还不算,他们还要极力破坏别人的事业,限制别人的能力,让别人也一事无成。大家都一样无能,他们的无能看起来才正常,才不会被关注,他们的地位才不会动摇。刘老师因为怕袁隆平培育出杂交稻,趁着大雨把袁隆平的稻田毁掉,宁可损失国家利益,也要阻止能人成功,自私到了极点。“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个风,不是来自敌对方向,而往往是来自自己阵营。这种丑陋的中国精神,贯彻在无数的中国人中间,即使到今天,也仍然大行其道。因为这个精神,中国屡受列强欺压,被英法联军打,被八国联军打,被日本鬼子打。因为这个精神,中国屡遭外商打压,一些丑陋的中国人,争相在外国人面前献媚争宠,却对于自强的中国人,明枪暗箭,除之而后快。如果说,中国人不能够根除这种劣根性,那中华崛起梦就永远只能是一个梦。卑劣的小人们,把无数的袁隆平扼杀在萌芽里。以至于今天我们对于袁隆平感到格外的珍惜。然而,按照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她应该产生千千万万的袁隆平才对。那些被扼杀了的天才,都毁在这些中华民族的小人之手!
袁隆平代表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他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如何参与重建中华民族精神,使我们的国人,人人都可以成为袁隆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果静林们已经开始努力了,我们难道就只想旁观?为了祖先的光荣,为了国人的幸福,我们需要为重振中华精神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