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篇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篇》

时间: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流行,追食的浪潮已经席卷到房地产界。近日,万科之家首日乘坐“舌尖”快车,表示将以“舌尖南沙”为名举办海鲜美食节。其实广州人总是很好吃的。即使有著名的美食,也能吸引很多美食家。所以,以食为饵,确实可以让一些潜在客户愿意专程去房地产。

美食、购物、旅游景点等。已经被许多开发者采用。比如中铁建设荔湾国际城,专门制作了一份生活赏析手册,里面罗列了项目周边的交通、美食、旅游、购物场所,有图文并茂的图片,有明确的指引。在美食板块,不仅列出了周边5~20分钟车程内的特色餐厅,还详细标注了推荐的菜品、电话号码和地址,让人食指一动,马上就会对楼盘产生亲切的感觉。同样,位于萝岗区的万科城门,也在项目附近列出了广州植树园、国际网球中心、皇冠假日翡翠酒店以及各种餐厅,甚至制作了乐活的卡通地图,让客户可以直观的了解楼盘周边的吃喝玩乐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

记者认为,这种丰富生活的促销方式,比标榜自己在楼书的位置有多好,在哪个新城核心,未来前景有多光明,更能打动买家。对于刚刚需要的客户来说,买房其实是为了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更好的生活体验。如果他能在脑海中描绘出未来的生活场景,也会让客户离交易更近一步。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热门话题的推广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项目。这种搭便车营销更像是快餐文化。它看起来五颜六色,芳香扑鼻。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很多市民到现场,但不一定能让人长久记住。在房地产的推广中,仍然要注意突出自己的个性,并将这种特质延伸到每一项活动中。这样项目才能在众多楼盘中脱颖而出,培养出真正属于项目的客户群。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除了美食和亲情之外,这一集电视片中还让我们看到农夫、麦客、渔民和养蜂人的辛苦勤劳和朴实无华,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分别时的酸楚和远离后思念,具有远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赶场为主顾割麦的麦客们,因为收割机械的竞争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拨职业割麦人,这个古老的行业逐渐会退出历史舞台。在机械竞争面前失去赖以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虽然有些许的悲凉,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人们通过劳作获取食物或自足或卖出以维持生存,其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辛劳在片中隐约可见一斑,观者虽不至于“长叹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会发出“哀民生之多艰”的慨叹也不为过,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类节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实系民生!

第一集一个让我感动的情节是,渔夫杨世橹捕捉弹涂鱼的场景。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时间才能练就这一绝技。杨世橹在捕鱼的时间,在远处观望的女儿佩服地说:“爸爸,你老厉害咧。”杨世橹不无骄傲地回答:“当爸爸的就要能干的。”多么朴实的话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和哥哥出去钓鳝鱼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让我唏嘘感叹。父亲是家乡农具厂的木匠,但也是钓鳝鱼的高手。爸爸钓鳝鱼一方面是为我们三个孩子补充营养改善生活,有多余的时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换点零钱贴补家用。哥哥和我后来都成为捕鱼捞虾钓黄鳝的好手,也是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习的结果。现在父亲已逝,我们也都在养育着自己的孩子,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们眼里“能干”的父亲也是我们的目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

一双筷子,一个碗,成就了我们人类的食物,塑造了我们老祖先所传承的东西,厨师不是将多少种调料加入食物中去搅拌,而是发挥食物本身的味道,让我们品尝它那最真实的味道。

这回观赏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三餐,对于我们来说,三餐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人每一天忙绿的奔波就是为了能够吃饱,完之后再为下一顿而努力着,讲述了青海玉树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里做着酥油茶和糌粑,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极为的鲜美,他们需要进食许多高脂肪的食物来坚持自我体内的温度,供给充饥御寒的能量,还有许多美味的食物。

中国人吃早餐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进食方式,看着这上头所讲的美食,我都有一种想要立刻飞过去,来品尝那里的美食,我边看边擦着我不争气的嘴,也不知怎样了,就感觉吃了酸梅一样,一向的往下流东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争气了,但我觉得还是里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让我欲罢不能。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能够给我们供给本身原有的味道,让我们能够在想念家乡的是后就能够体会的回到家里的感觉,每次我从外面回来,妈妈给我做的就是饺子,在我的印象里,吃到饺子也就表示着回到了家里,不管自我的家是好是坏,那是都是你成长的地方,也是你一辈子要守护好的地方。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

《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视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草根气息,是它在众多的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是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和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节目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

带着好奇,我今晚观看了这个节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在享用自然馈赠的同时,仍然想着留着后续使用,卓玛挖掘松茸后,都会用土把菌种埋起来,阿亮挖笋时,会小心翼翼,不破坏竹子的根茎,石老头捕鱼总是会补五年以上的鱼,他们自制的网会人为的放生小鱼,从而确保年年有鱼。他们的淳朴和对自然的感恩是我们该学习的。物以稀为贵,他们并没有为昂贵的价格而心动,他们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这和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无限制的采掘自然资源,为了一己私利,乱砍滥伐。现在甚至很多人,在人们常用的药品,实物加入化学药品,严重危害人来健康的东西,前段时间的毒胶囊、红烧肉添加剂、橡胶猪耳朵、工业盐充当食用盐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广大民众汗颜。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人们的良知何在?

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美食节目,它应该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节目中的劳动者的淳朴和勤劳村托了现在社会中那些为了私利而违背良心的人无耻,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大家应该思考的,为什么这些违法的东西会频频出现?除了人们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关监管部门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呢,把民众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这个节目能给现在的人们敲响警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昨天晚上实在没时间,仅仅看了一集半,就断网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

首先,最让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种毛豆腐,我吃过,在数分老师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还有臭鲑鱼和火腿汤我都有吃到诶,就是纪录片里讲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华的维度和徽州一样,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样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纪录片里说的"杭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酱鸭",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来给高中班主任带了这种当地特产,也不知道老师觉得口味怎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鸣谢单位,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单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电视台",我还以为江西的某个美食也有介绍,甚至会有万年的贡米的,但是七集看下来都没有看到关于江西的美食上场。陕西、山西的面食,东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笋,云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庆的辣食…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就是云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么黏,吃多了容易胀气的,他们怎么会以这个为主食啊!我们只有打麻糍的时候或打年糕的时候会用糯米的。

这个纪录片确实很赞!尤其是那宣传片的首页,如果没有看到镜头最近的筷子,远看还以为是红色的写意山水画,实则是腊肉的红色纹理,那么富有文化底蕴…

我知道,我所品尝到的仅仅只限于川菜和徽菜,但是,这一记录片带我领略了中国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蕴的美食,留在脑海的不仅仅是那热腾腾的氤氲的美食热气,还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悠长,以及味蕾中对大自然最为无私馈赠的感激…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6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舌尖上的中国3》的视频短片,颇有感触。

看过视频,我知道了:原来在酸甜苦辣咸这几种味道里,辣最年轻,也最刺激。贵州遵义市,是一个吃辣很普遍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把辣椒当做下饭菜来吃的地方。在外地工作的贵州人,经常会随身携带一瓶辣椒酱,既是怀念家乡的味道,又是对辣椒的忠诚。在成都的菜市场里,辣椒遍地都是,随处可见。很多成都人对辣椒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喜爱之情。想想我们广东人,我们对辣椒的感情是不深的,因为辣椒不常吃,只是在做菜时,偶尔放一点提味。

说完辣椒,我再来说说白菜。冬季的中国东北,很多人都会吃白菜。它对于东北人的意义,不仅仅是由衷的喜爱,而且是打小的饮食习惯。东北天气严寒,一到冬天便很少有蔬菜供大众食用。没有了当季的新鲜蔬菜,那么白菜自然就成了首选。对于东北人来说,腌酸菜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用新鲜的白菜来腌制,味道会更好。这件事看起来难,但做起来却很简单。腌好的酸菜可以配鱼煮着吃,也可以和肉搅拌在一起,包成酸菜馅儿的饺子。时代在变,大家的口味也在调整,可对于大多数的东北人来说,不变的就是对酸菜的热爱。

我觉得,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美食,不同的美食又有着不同的味道,我们应当享受这种美妙的味觉之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7

《舌尖上的中国》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那些美食背后蕴含的趣事和情感。不少的“私家大厨”不仅在节目中学到了许多美食的做法而且还增添了许多(领略了)“语言”(的)魅力。

瞧,海洋的妈妈正一边看着《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一边在照着节目炒菜。终于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兴致勃勃的夹了一口,然后带着哭腔说:“妈,菜太咸”。海洋妈拍拍他的肩膀说:“那就让时间冲淡它吧!”多么幽默的妈妈啊!

说起吃,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不得不说---饺子。它也是我的最爱!

总听父母说,他们小的时候,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一顿饺子。可是现在的吃货们是何时想吃就何时包煮。我作为现在的中国吃货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妈妈包的小白菜馅的饺子。先说说饺子的形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巧玲珑”。一个个又圆又小的饺子整齐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谓“浓缩的都是精华!”煮好后的饺子更是漂亮,那饺子皮几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绿,轻轻地咬一口,饺子馅的热汤(清香)便溢在(满)嘴里,享受着汤中浓浓的美味!怎么样,有没有垂涎三尺的感觉呢?这就是我家饺子的与众不同。妈妈告诉我,这用来做饺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和面也有讲究,要揉得有劲道,这样包出来的饺子馅鲜皮薄才真正好吃。

妈妈的饺子常常让我回味无穷,因为我知道饺子不仅味美,还包着对儿女无限的爱!

每个吃货都有自己最爱的美食和最难忘的故事,那么你是吃货吗?你最喜欢中国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8

这一天,我打开电脑,看了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看了第一集叫《自然的馈赠》。看完之后,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一开始我怀疑这不会是一部关于一些美食的纪录片,结果却是这样。我对美食不感兴趣,但我完全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因为我看到了美食背后农民的艰辛,那些场景仍然让我难忘。

影片开头介绍的是山菇,是野生菇的一种,真的很少见。每天早上,一个小女孩和她妈妈都要在凌晨三点起床走山路去找山菇。他们在挖山菇的时候,不要破坏山菇的根部,小心翼翼的把山菇拿出来,然后把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菇重新长出来。小女孩说:“一定要凌晨三点起床去找山绒。现在是雨季,山绒长得比较好。很多人挖,晚了就被别人抢了。”多么简单的语言,多么彪悍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个烤山菇可以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拿起菜单,挥挥手,财大气粗地喊:“给我最贵的。”你有没有想过,美食的背后是早起贪黑的农民的劳动?当你离开的时候看到桌子上的剩菜,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农民每一滴汗水的结果?

当你在酒店里挥霍东西的时候,你理解农民找不到蘑菇时的绝望吗?你忽略的剩菜是农民视之为珍宝的食物,你视之为珍宝的金钱让农民视之为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的辛勤汗水更可耻,浪费大自然的馈赠更可耻。别人可能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才会欣赏,但每一个农民看到家乡播出的产品,不仅仅是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不亚于汪曾祺对别人谈论家乡鸭蛋的回应,因为纪录片记录了他们的辛苦,记录了他们不怕苦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美食,也是中国的勤劳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

前几天,我们全家去大西北旅游,那里的饮食习惯和苏州有好大的差异,比如说,每顿都会有白馒头,有老酸奶,还有西北人喜欢吃的酿皮、甜醅……,我这个江南人还真是吃不习惯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吃的东西不一样呢?妈妈告诉我,这就叫做饮食文化。

回到家,妈妈打开电视机,让我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总共7集的纪录片,我竟然一口气看完了!在厨师们的那双“魔手”上,酸、甜、苦、辣、咸等味道已经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仿佛听见了那些美食对我的召唤,真希望电视机里的食物能马上飞到我的面前。

之后,我的心难以平静。我问过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朋友,他们都说看了之后很饿,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播出这部片子,真的纯粹是让我们了解美食吗?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农民们,也许,他们没有读过书;也许,他们的条件没有我们优越;也许,他们没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们有的是勤劳朴实的面庞,坚韧能干的手和善良乐观的心!其实,播出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扬中国人勤劳而又坚韧的性格,是这些,成就了我们大中国的各色饮食文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谁都会背诵,但是,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我每看完一集后,静心回想一下内容,再看看碗里桌上剩下的米粒,总会十分羞愧。

我们要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美食,也要感谢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们,我们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让美味不仅留存在舌尖,更要渗透到我们的内心!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0

今天中午和may,Jin一起吃饭时,may问我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了吗?

我很奇怪她问我这个问题,因为她知道我哪有时间看电视啊。尤其是国产的电视剧之类的,前一阵子Jin在吃饭的时候大谈什么甄嬛传,我很不客气要求她立刻停止,换个话题,实在要谈电视也得谈《downton Abbey》。

may说这是纪录片,拍的很好,陈晓卿拍的,据说筹备了十年。

陈晓卿啊,这么巧呢。昨天晚上我整理照片时还看到07年夏天我组织他和Heidi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法国的照片。

我们从巴黎到卢瓦尔河谷,然后一直到瑞士边境的小镇chamonix。他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

一路上都是他开车,我找路。很佩服他的记忆力,他不认识法文,竟然能记住路过的餐厅的.名字。当我说东他说西时,往往是他对,然后他就说:“小陈啊,你真厉害啊。”

我的安排不是非常令他满意,我定不是三星的的酒店就是四花的城堡。他觉得我们可以在住的方面节省一点,省下的钱他需要给他当时的女友买包包,而我很不善解任意地把巴黎的购物时间缩短了,因为我自己没有购物的爱好。

回国以后,他请我们吃了饭,还把所有的照片冲洗了出来,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还装裱了一堆我们的照片。

我知道他是美食家,所以有时请客不知去哪里时,会给他发短信,他总是给出不错的推荐。

晒几张他拍的照片吧,很感谢他的照片,他辛苦的开车。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1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个异常火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大流口水之际我也有着自己的感叹:

一、电视上的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与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与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们的田野。

钢筋与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与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与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与快乐。

三、转化的灵感。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与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与幸福。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这么容易令人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2

这几天,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高清的摄影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对热爱美食的中国人的描写,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为一个小小的美食爱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我不禁一阵感慨呀。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心得。

食物,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说:“民以食为天。”而美食,更是广大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中国人对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热爱恐怕可以居于世界之最。正因如此,无数的美食随着地域,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不断变化和改进。中国人所创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数的。无论是湘菜,川菜,粤菜,闽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长,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称,有的则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觉备受好评。每个人对食物的爱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的咸的,有的喜欢辣的,有的喜欢甜的,有的喜欢苦的,更有甚者喜欢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每个人都对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个湖南人,就只吃得惯湘菜那香辣,浓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岛,北海那一带吃味道较为清单的海鲜,就很吃不惯。我认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错的,浙菜就不太对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学就有很多喜欢浙菜和粤菜的。

食物,真可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连性格都可以随着食物变化,像川湘一带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样火热,开朗。食物,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用舌尖品尝中国的饮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记忆。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3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是拍给大多数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看的纪录片,它表达的是在中国传统美食和人民生活之间温情和朴实的传递。

就我个人而言是从中看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在每个地区城镇,最当地的美食貌似在城市中难以吃到,那些最自然和淳朴的美味都隐藏在小地方中。目前我只看了三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可能在山中或偏僻处只存在短暂时期的食材,如果你不是当地人并且生活在城市中,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那种美味。

描述养蜂人的那个,养蜂夫妇一年有十一个月在外游荡,为了养家糊口,但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一种不需要受人束缚的自由,很佩服。离乡背井的苗家父母,半年回家团聚半个月伴随家乡美食的饱腹和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后,又要踏上南下的打工路程。

其中有一段是说中国古老的麦客,也就是割麦人,工业化的进步人工劳动力已日渐消失,一天下来两双手在稻田里的挥舞和大汗淋漓的呼吸,在东家吃顿朴实鲜辣的晚饭补充能量。出来一趟十几天四个人赚不上一千。

就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来说,大多数人的追求真的不是那什么生活品质,豪车名牌,旅游散心,老百姓们没看过什么外国纪录片,看美剧英剧就算有字幕恐怕都看不懂。

在他们看来,这个纪录片有触动到内心,描述的是朴实的美食令当地人感叹对就是这样。这样,就是对他们口味的纪录片了。

对于大多数人就想活着过日子生活温饱的中国社会,希望我们这些不过是念了些书看了点东西肚子里有点文化的会注册豆瓣的人,不要非去钻那个牛角尖。美食纪录片嘛,看着是那么回事就好。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于4月18日播出,它不仅仅是一档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节目,更重要的是以美食为窗口,让观众感悟美食之外的生活。

透过这档节目,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味道,看到了美食之外,生活的辛酸,为了美食,为了生活,多少人在奔波劳累?多少人背井离乡?……

感谢《舌尖上的中国》,提醒我们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的,值得被尊敬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第二季的第一集《脚步》直接选择中国人的迁徙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觉得生活的无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来重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又何以会四处奔波?这一集的泪点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麦客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在盼了大半年终于盼到父母回乡共同制作一罐鱼酱,却在短短半个月的相聚后就要与之分离的苗家女孩的眼泪,在那个为了女儿用五年时间学会了捕猎弹跳鱼的父亲,以及从他口中说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时女儿满脸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处的那一句“这是巨变的中国”。

正如有人评论的:那奔波的人群,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么?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光,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的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可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事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