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观后感(精选9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起跑线》观后感(精选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起跑线》观后感 篇1
要说今年大热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可算其一。
电影讲的是印度的教育问题: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女儿皮娅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而当他们费尽心思终于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虽然故事背景放在印度,但全场观看下来,中国的家长们也不免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
说到底教育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因为孩子们受教育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因此教育问题的主角,前台是孩子们,幕后则是家长们。
但当教育沦为一桩生意时,教育不免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话题。
《起跑线》观后感 篇2
自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我就喜欢上了印度片,最近也是越来越多的印度片进入影院,《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包括最近新上映了《起跑线》都是让我印象深刻、值得好评的电影。尤其是《起跑线》让我印象最深,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现在竞争压力,很多家长都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给孩子各种压力。同时各种学校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也让我联想起了自己身边的一些孩子。
这部电影情节很简单,一对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还要对孩子父母的学历、职业、谈吐思维、衣着品味等因素纳入考量。
夫妇两人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先是假装富人,搬进了学区房,初入上流人士场所,结果洋相百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一番周折以后,女儿皮雅还是被学校拒绝了,理由是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印度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特地规定,包括名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必须有25%的入学配额要留给贫困学生。
乍一看这似乎是对贫困家庭的保护,但实际上这种粗糙的政策本身就是一种不公,上流阶层凭身份,贫困阶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便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一群人。也正是这一点,拉吉夫妇在假装上流人失败以后,不得不板筋贫民区,开始扮演穷苦家庭,目的还是为了给女儿争取宝贵的入学名额。
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贫困家庭并非那么好扮演,本来不属于这个阶层的人,又怎么能适应得了这样的生活?丑态百出以后,拉吉夫妇的女儿依然没有得到入学配额,原因很简单,正如学校老师的一句话如果我把这个穴位给一个贫困孩子,那我怎么从中收益?
父母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部《起跑线》说的是印度的家庭,实际上中国的家庭也是这样的。如连夜排队入学、高价购买学区房、盲目追求全英文授课、跟风接受早教,强迫孩子学习各种兴趣班等等。
看完电影我五味杂陈,尤其当看到希亚姆的儿子落选的时候,眼泪还是忍不住留下来。
还有影片的最后,私立学校的家长会上,拉吉带着公立学校的孩子们登台演出,孩子用他们的努力和天赋向大家展现了他们的实力,他们是如此的快乐有活力,他们不知道社会的压力,他们只是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他们不知道外界阶级差别与歧视他们很快乐,他们的未来一片灿烂。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学校,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这里的孩子也许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可能也缺少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他们很快乐,他们一样可以学习,一样可以开心的玩耍,他们的潜力无限,他们的未来一片灿烂!
起跑线也许没有那么重要,顺其自然,厚积而薄发,孩子也能拥有美丽的明天!
《起跑线》观后感 篇3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定的缺陷,可是,我们中国的学生最大的缺陷就是控制自己习惯的能力。
在日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吃饭时都是自己打饭,能吃多少打多少,尽量把饭菜吃完。吃完饭以后再自己刷盘子,擦桌子。他们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力很强。在我们中国,一个班级中一般有100%60的人去各自的小饭桌,还有100%40的人可能家离学校比较近,就可以让爷爷或奶奶或姥姥等等的亲人去接,或者是会自己家。可日本的学生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学校解决了中午饭的问题。他们都是自己来照顾自己。
他们不仅仅管理自己的的能力很强,而且他们也很乐意去帮助别人。视频里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不久,日本的小学生就和中国的小学生渐渐地熟了起来。
我们中国的学生不像日本的学生吃多少挖多少饭菜,而是先挖上特别多的饭菜,管他吃不吃得了呢!然后按照自己的饭量去吃,吃饱了以后实在吃不下去了,再往餐盘里一看,还有一半的饭菜没吃上呢!
当我们中国的小学生和日本的小学生一比,发现自己却了很多很多,虽然日本人很狠毒,但是,他们管教孩子的能力是非常好的。不仅可以教育孩子可以吃多少饭挖多少饭,尽量把餐盘里的饭全部吃光光,还很好的教育了吃完了饭就要收拾盘子,自己洗自己的盘子,把桌子脏的地方擦一擦,要不然就没有人帮你干着一些活了。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呢?吃完了饭让别人给自己擦桌子,洗盘子,自己不干一点事。
人是要学习,没错!可是连生活的基本常识自己都做不到,学那么多的习还干些什么呢?
《起跑线》观后感 篇4
刚才,看了一个短片,叫《起跑线上的较量》,这部短片是讲的是中国专家带着自己的学生到日本武石小学交流,不与日本小学生交流,直接不知道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
在日本,大人对小孩要求严格,不溺爱小孩子,武石小学的午餐既简单,味道又一般,可是,孩子们都吃的干干净净的,不剩下一粒米,不放过一滴汤。专家刚进来的时候,看见一些比我们个子小的小孩子,他们看起来是一年级的他们提着一个比水桶还沉的牛奶箱进来了,当专家问他们是谁的时候,翻译说,他们在帮食堂里的厨子干活儿,每天都会抽签抽到一个班,有些时候,会连续好几天都抽到一个班,他们也不抱怨。日本的小孩,在等着专家和他的翻译以及他的学生们,如果他们不来,日本的小孩就不动筷子,日本的小孩非常懂礼仪。日本学生送给国家代表队的礼物是一个用画笔亲自画的帽子。一个日本女学生帮专家解开了牛奶的绳子,还帮一些中国学生解开了绳子,好懂得礼仪呀!中国的学生一解开绳子,就有日本学生来收拾瓶盖和绳子。塑料包装要放到1号垃圾桶里,纸质包装要放到2号垃圾桶里。我们中国人问:“你们快乐吗?”他们说:“快乐!”他们问我们中国人同样的问题,国家代表队的学生们却有的沉默,有的说:“不快乐!”这一点,明显看出了中国小孩子的不知足有多么的严重。日本学生基本上所有人都把饭菜吃光了,虽然《悯农》这首诗是中国人写的,但是看起来,日本人貌似比中国人了解这一句了解的更透彻!!!!!看到短片里的中国学生剩饭剩菜有这么多,作为中国人读后感,我
都感到脸红。吃完饭后,很多日本学生都自觉的抢着活儿干,有的虽然是低年级小朋友,可是却如此的有逻辑性!!他们不用老师分配干什么活,他们直接自己找活儿干!这一点,他们的一年级都比我们五年级学生做得好!连一个一年级的女生都提着和水桶差不多沉的大号饭桶!
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地方要向日本学生学习,不然,我们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了!!!
《起跑线》观后感 篇5
印度电影起跑线与其说在说印度教育,不如说在描绘全世界的社会现实。贫富差距仿佛将人隔成不同世界。
无论是穷人和富人,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都力求得到最好的教育。可是教育资源就那么多,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少之又少。为了获得优质资源,无数家长动用各种资源,学校也逐渐有了“选择权”,大家不过在各取所需,获得最大化利益罢了。
所谓的教育公平,不过相对中的相对。影片中虽然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名额,但这也只能满足一小部分穷孩子的需求。即便有幸获得名额,也还要考虑学校课余的活动费用,又有多少家庭能够承担得起呢?
即便孩子能够顺利入学,他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有着天壤之别,孩子如何能够适应调整呢?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呢?从这点来看,这似乎是教育可以思考的问题。
所以,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千千万万真实生活中的角色。不是每个有钱人最后都能幡然醒悟,影片最后那些想站起来鼓掌却瞬间放弃的镜头告诉我们有太多的家长不能、不想也不敢,因为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每个人都不敢。也不是每个穷人都像影片中那样善良。也并不是每个学校的领导人都像或不像影片中的校长。
其实,看清楚现实不是妥协。那些喊着改变命运、促进公平的确很美好,不过几千年来的人性和游戏规则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无能为力的,解决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就会以另一种面貌出现,所谓防不胜防。
认清了现实再来谈教育,教育不该放的太低,因为下一代需要。教育也不该放的太高,太高会站的不稳。
《起跑线》观后感 篇6
周末,我和父亲在常杰天汉散步,不知不觉中结束了。看了看表,时间还早。“哦,去看电影吧!”就这样,我们走进了电影院。
我们看了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非常富有的夫妇为他们的女儿买了全国最好的幼儿园,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幼儿园。住在那里的人都是来自社会上层的人,都说英语。虽然吉拉的妻子会说英语,但是吉拉不会。因此,每个人都认为吉拉只是土豪。所以他们的家庭在当地被边缘化了。最后,学校开始招收学生,但学校认为吉拉是个商人,不会太注意孩子们的学习。
"没有办法从山中的重水中恢复,黑暗中还有另一个村庄。学校将为穷人保留25%的学位。吉拉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这家人搬进了贫民窟。最后,他带着错误和虚假的真相走进了学校。然而,一个在贫民窟帮助过他们很多次的朋友的儿子没有被选中。吉拉认为他假装贫穷,剥夺了真正贫穷的孩子上学的机会。所以他带着女儿离开了学校。吉拉真的是一个值得钦佩的人,他称赞自己的正义感。
电影开始时,吉拉正在和一个顾客谈生意,他的妻子打电话给他,他开车接她,显示他非常爱他的妻子。当聚会举行时,他的女儿想和他跳舞,而他不顾自己的形象疯狂地跳舞。为了让女儿进入一所好学校,他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来表达对她的爱。
同时,这部电影也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择校问题。在电影中,有一个场景,一长串的申请者描述了选择学校的残酷。他们对学校的选择表示不满。我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改变,为孩子们的未来增添光彩。
《起跑线》观后感 篇7
《起跑线》是一部印度电影,主要讲的是一对夫妇为了自己的小孩可以进印度前五所的私立学校读书,从旧市区搬到新市区,从炫富到装穷的过程。最后他们在贫民窟里遇到一个乐于助人又很真诚的家庭,他们很信任米图一家,认为他们是落难的新贫民,甚至分享自己的配给给他们。最后那个很穷的贫民为了给皮娅赚生活费,还故意出去给车撞拿赔偿金。最后不幸的是他们家没被校长抽签抽中,米图他们家就觉得有亏欠于他们的儿子。就资助了公立学校。后来另外惊喜的是,不是那个很穷的叔叔去学校告发他们,因为他认为皮娅也是他的孩子。后来米图的丈夫醒悟了,主动发声,说很多有钱人冒名去占领那些贫穷孩子的名额是不对的,自己也主动将皮娅送去公立学校。
说实话,这部电影是有戳到我的泪点,我有一个朋友。她小学初中都是在一些很普通的学校读书,家里人也没有知识分子,从小就没什么要上重本大学、重本高中的压力。但是她遇到了一个数学老师,那个数学老师会和他们讲一些以前她从来没听过的鸡汤。而且他的教学方法很特别,总是能让那个女生保持很大的冲劲去学习、读书,走出这小小交际圈。那个女生就从全级排名40多慢慢地进步,直到中考的时候她拿了全级第一,顺利考进了重点高中。但是在重点高中她完全跟不上。不仅是在学习方面,而且也融入不了他们的交际圈。为什么融入不了呢,她思考了四年,终于何凯文回答了她。是因为自己不够主动,内心太过傲娇,总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可悲的是,这个在高中经常被认为很勤快、很努力、总是在复习功课的女生竟然没有考上重本,成为全部寥寥几个没上重本的女生。于是这个女生在大学期间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很开朗,很主动,不爱学习,更加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很勤快。在高中的时候她很喜欢Taylor swift,很喜欢听歌,而到了大学就很少了。可能是不想回忆起那段可笑又可怜的回忆吧。可是人的本心是很难改变的,这个女生在大三下学期又突然想考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好的大学的门槛,结果又没考上。我朋友和我讲真的不是找借口,其中一门专业课的分数不可能这么低的。我只能说是差一点运气,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最后她也如愿以偿地调剂到自己理想的院校了。
说这么多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我朋友说如果再让她选择一次,她不会选择考那个重点高中,但是她不会改变考研所选的一志愿。
《起跑线》观后感 篇8
《起跑线》这部电影聚焦的是教育问题,比起我们大家都看过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说的是大学教育,这部电影的点可能更多的是放在我们的义务教育这一方向。
男主角服装店老板拉吉,算是一个小有成就的男人。靠着他的服装店,能开上宝马住上豪宅,可以说是在中产阶级里面混的偏上游的那一种人了。但是,他的女儿马上面临上学了。印度的教育资源是极度不平均的,私立的幼儿园和学校有着更好的硬件设施和师资资源,虽然很贵,但是大家都是挤破了头才能弄到一个入学名额。公立的虽然便宜,但是条件差,教室里面连课桌都没有,是只有穷人才会去的地方。为了能让女儿上好学校,夫妻俩不辞辛苦的弄到了学校旁边的学区房,希望能够在富人区生活,来让女儿接近他们想要达到的那个阶层。可是在诸多尝试之后,他们发现原来上个幼儿园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这时候采取常规手段,已经不太可能让自己的女儿进好学校了。最后他们就瞄准了每个学校专门向穷学生开放的贫困生指标。
这部电影有别于最近几部阿米尔汗的印度电影。聚焦的方面在男女平权这样的话题上更多一些。电影主要的方向是教育,男女主的家庭设置就不太像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常规印度家庭的刻板印象。男主是一个有点怕老婆的耙耳朵形象,其实这样的家庭,就比原来的那种传统印度家庭更接近中国的家庭形象。所以这部电影在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带入感就会更强一些,它的语境和我们还是挺接近的。我们和印度一样,都是人口大国。
如何让我们的教育资源平等,本身就是一个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我们当下的实际情况其实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社会的阶层固化将会越来越严重。这一点,在电影里面通过一些方面的展现是揭露的挺明显的。例如平民窟的穷人,会说我家里就是三代穷人,从我爷爷那一辈子就开始穷,所以我早就知道穷人怎么生活了。穷人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办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即便是能通过某种政策得到入学的资格。但也最终会被高额的户外拓展费用吓得不敢入学。而富人呢,大家现在都不是傻大款了。从怀孕的时候就会开始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还没进学校就已经掌握了几门外语。自然而然的就会更强的竞争力。
印度的社会阶级固化的可怕,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能鲜明感受到的。而我们呢,我不好说跟他们一样,但是很明显,我们也是有这种趋势的。不信,你们自己去查一下这些年来的高考状元。原来可能还有几个寒门子弟,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中产以上家庭出来的孩子,成绩优异而且课外活动也同样出色。最让我记忆犹新最近的一个新闻,好像说的是两个漂亮女生学霸什么的。我就觉得挺蠢的,都什么时代了,好看和学习早就不再是对立面了,还拿出来做新闻。更加让我关注到的是,说这两个女生其实原来成绩并不好,但是后来出国去深造什么的,终于成功。这意味着什么,家里肯定有钱。当你处于一个较高的社会阶层之后,成绩不好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你是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给钱,让你去最好的学校,认识最厉害的人,只要你不是一个真的废物,肯努力,成功就是理所当然的。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了,富二代早就不是我们早期的刻板印象中的二世祖(当然这种人还是会存在,而且也不少)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精英,中流砥柱。
而我们山区里的孩子呢。虽然我们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这九年的质量,其实是天与地的差距的。很现实的就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够上到名牌大学,且不说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一不一样,你能接触到的人,层次就会差别很大。这是直戳人心的。
电影很荒诞的安排了一段让男女主这样的富人,去平民窟那里住一个月的荒诞戏份。就有点像《变形计》)虽然很戏谑,但是那种贫富差距带来的巨大鸿沟被展露无遗。我们不说富人一定冷漠,穷人一定热心。但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我们的带来巨大反差,在电影里观众是能很容易的感受到的。例如富人开party吃着鱼子酱,但是穷人喝水都要靠抢。电影里面有一段很触动我的戏。就是在贫民窟的孩子被筛选出学校之后,看着爸爸在哭。他上去拉了一下爸爸问对不起爸爸没事,孩子爸爸我们只是不幸运吗?这个时候,我忽然感觉到很无力,因为我们已经看清了社会的发展方向,这种方向太不可逆了,我们似乎只能努力延缓它却无法去改变它。
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电影的主角作为一个中产阶级。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焦虑,电影拿教育资源作为一个标杆。富人有权有势,进学校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的好处,穷人有着某种形式化的指标。唯独中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里里外外不是人,这不也是不公平吗。富人因为富有所以更富,穷人因为穷所以更穷。这是我们明显的社会大趋势。教育就是很大的一方面。所谓鲤鱼跳龙门,我们为什么诞生科举制。就是让寒门有才之人,得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得以有机会获得教育。而现在这条路,似乎开始越来越难走了,下面的孩子无法通过教育来与上面的孩子竞争,教育已经不太能改编他们的原生阶级。
《起跑线》这部电影,以宝莱坞习惯性风趣幽默的方式给我们扯开了印度社会的遮羞布。话题沉重,但是却又不会让人压抑。我觉得挺厉害的。当然,这部电影,时刻不忘输出那种真善美的价值观。让你觉得,这世界纵使有千般不堪,也有这些光,能让你继续去相信美好。我觉得电影的优点就是它的缺点,因为这些商业化的元素影响了它的批判性。但是我依旧推荐。因为即便是讽刺,也是能让我们深思的,这就够了。
《起跑线》观后感 篇9
自去年看完《摔跤吧,爸爸》后,我对印度的教育题材电影是很有好感的,今日又去看了《起跑线》,自觉受益颇多,对教育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行业,但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一位教育者。其实我是很希望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的。当教师的想法,从我年幼时候就在心里扎根,多年来一直走在这条路上。我从未怀疑过自己对教育的忠诚,可今日在看《起跑线》时,我的心里忽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它在问我:“你真的做到了不忘初心吗?”事实上我是心虚的。
上师范前,我曾在新闻里看到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无法受到教育。那时便在心里立志,待我学有所成,定要尽力将知识送进大山里,让那些可怜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教育。而毕业后,我却选择了安逸,再没有过去山区支教的想法。我为自己找借口:在哪里教不是教呢?只要能让学生学到东西,就都是一样有益。
实则不然。日子有千百种过法,教育也绝不止一种做法。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许多教师,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自然,也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我并不想评论什么,只是认为如果没有付出真心,那绝称不得教育,曾经在电影《可爱的你》中记下了一句话: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
今日看了《起跑线》,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拿着一般的工资,过着一般的日子,但他们对教育却很是重视。有一句话从记事起他们就经常对我说:“我们都不是很有文化的人,但我们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知识分子,靠脑力劳动吃饭,而不是去挣辛苦钱。”父母都是很节俭的人,但在我和弟弟的教育问题上,他们向来都是最大方的。他们总舍不得给自己买身新衣服,却乐于去给我们报各种兴趣班,所以,我成年前就学了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钢琴,吉他,中国舞……可惜样样不精。
从一年级起,母亲便逼迫我去背《唐诗三百首》。每日4点半便起床,母亲陪着我坐在庭院里,大声地念着:“葡萄美酒夜光杯……”很不可思议,我人生中读的第一本小说,竟是关于阶级斗争的,那时我才小学三年级,说实话,我是并不了解书中深意的。
母亲总说教育要赢在起跑线上,择校是重中之重。我的弟弟在上初中之前一共转了五次学,可惜弟弟天性不爱好读书,小学毕业的成绩还是差的没法看。但母亲依然觉得只要选对了学校,弟弟的成绩便一定会有所提升。于是他和父亲在那个夏天四处奔波找关系,低声下气说尽好话,终于将弟弟送进了市内最好的初中。父亲一生从未求过人,那年暑假,他突然添了好多白发。
在我看来,教育是不该有三六九等之分的,教育的好坏应体现在教者和学者的思想和行为之上,而不应该是因学校不同而有所区别。人也不该因贫富差距而有高低贵贱之分。曾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很是赞同:
我崇尚这世间所有形式的平等,无论你是浑身奢侈品,还是粗衣麻布,只要包裹在身体里的灵魂是高尚的,就值得所有人尊敬。
影片中除了教育问题,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希亚姆一家。从家境来说,他们是真正的穷人,但正是这一家穷人,教会了主人公什么是“少即是多”,什么是“分享即关爱”。
在他们一家中,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比起锦上添花,善意更在于雪中送炭。在富有的情况下去分享,那是慈善;而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依然记得分享,则是大爱。
关于西亚姆,有两件事情最让我钦佩。第一件事:拉吉在提款机前骗他说为了孩子在偷钱时,希亚姆不顾一切将拉吉给拖走了。他不需要钱吗?不!他的家境窘迫,他的孩子也需要入学。但他不会对那份不属于自己的钱动一丝念头,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人穷志不穷。
第二件事:得知孩子们入学需要24000卢比时,为了帮助皮娅顺利入学,希亚姆不顾生命危险去撞车,用身体为皮娅换来了入学资格。即使后来得知真相,与拉吉决裂后,他仍不忍让皮娅失去在这所学校学习的机会。他最后说道:“皮娅也是我的女儿。”这是怎样的一种大爱,让他在被欺骗,被伤害后,依然心中满存善意?
影片中除了这些动人心弦的爱之篇章,也揭示了人性的丑恶,社会的黑暗,阶级的不公。但我今日并不想去谈这些。谨以此篇,诫己律己,不忘教育初心,不忘做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