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2篇正文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2篇》

时间:

《1942》是一部历史剧作,今天看了《1942》这部影片,内心无比震撼,有太多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4篇,希望大家喜欢。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1

我一直认为,如果从电影的艺术形式感来说,冯小刚还只是停留在电视剧创作的水平。《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皆是如此。同样都是灾难题材,同样都是电视剧的表演,电视剧的调度。相对于《唐山大地震》的过度煽情,《一九四二》还算是收了很多,冯小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一场戏,徐帆饰演的角色在得知男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卖掉后,呼天抢地,这种表演被冯小刚拒绝,二人为此还发生争执,最后影片呈现出来的结果还是徐帆个人的表演方式。我支持冯小刚的处理。本该发生的事情自然地发生了,本该爆发的情绪被期待地爆发了,这不是高明的手法,电影需要一种非常规化表达,需要呈现出生活中的错位,让人看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东西。

说冯小刚是电视剧导演,除了演员和情绪控制之外,还在于他的镜头一贯都是没有力量感,他吸引观众的是通俗的剧情,而这些,只要是会讲故事、能控制拍摄场面、运气好的人就可以完成。在没有力量感的镜头下,所有的灾难呈现出来的都是视觉上的产物,不会走心。冯小刚和张艺谋在拍电影时一定是两个套路:冯考虑一场戏会先从故事性和人物角度出发,而张的出发点则是在保证视觉效果之后再讲故事。从电影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角度出发,无疑张艺谋更接近电影的本体,而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对视觉接受需要一定的修养,这就是为什么冯比张的群众基础要牢靠的一个很大原因。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2

你观看过《1942》这部影片了吗?《1942》是一部历史剧作,今天看了《1942》这部影片,内心无比震撼,有太多的感触,影片讲述了战争和天灾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百姓们背井离乡的痛苦与无奈。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沦为战区。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国军、日军、土匪之间寻求生存。民以食为天,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

《1942》这部片子表达了很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抉择。在思考活下去的意义,为了什么活?天灾是所有人的灾难,不管财主还是穷人,都得遭罪。这种时候,人性的弱点便毫无遮拦,一览无遗。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贵、是有多卑贱。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义、政府之应所为。家庭的意义,家庭之可贵。承诺的意义,承诺之重远高于生命。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3

11月29日,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

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河南大学新闻研究生)时,我也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4

《1942》这部电影是我有史以来,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一部电影。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在路途上,发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极具散发人性光辉的电影,也怒斥了灾难的无情。

在这场天灾人祸下,共有300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在这场灾难面前,原来人的力量是那么薄弱、渺小,纵使你有家财万贯,也必须加入悲苦灾民的队伍里去。

看了这部电影,手里捧着盛满白米饭的碗,不知不觉好像沉重了许多,我不禁感慨万千、赞叹不已。光是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饭,在那个时候却是比钻石、黄金还要珍贵一百倍,因为就这一碗饭可以救一家四口的命,这令我汗颜。妈妈对我说,曾祖母告诉她那时人们饿的可以啃树皮,但是却很难找到。因为树皮要么被无恶不作、无物不噬的蝗虫吃的一干二净,要么早就被饥饿的灾民们瓜分了。

以后要节约粮食了。

而令我惊讶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蛮残忍,也不是轰炸灾民们的场面,而是我的身世。原来我身上流淌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脉,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让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点描写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辈也是地主,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为曾祖母为了逃荒避难,带着外公等亲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他们正在颠沛流离。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亲人终于结束了这逃亡,所幸没有一个人饿死。然后有了我妈妈,遇见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试想。如果曾祖母他们在路上遭遇不测,还会有我在这写作的事情吗?所以,我是幸运的。

所以,每一条生命的诞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容易的,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1942观后感1

2012年12月的第一天,我们在北京万达电影城石景山店IMAX厅观看了电影《一九四二》。

电影《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发表于1993年的调查体小说《温故1942》,由冯小刚导演。影片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1942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逃荒的人流从河南逃往陕西,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路上很多人都饿死了,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人在人流中相遇并肩走上逃荒路。期间还遇上了日本军轰炸。最后两家的亲人死的死、卖的卖,只剩下了老东家孤身一人。逃荒本来是想救全家,反倒把大家害死了,所以他决定逆着人流往回走,想死的离家近一点。路上遇到了一个全家也都死了的小女孩,二人一同走向回家的路。

这使我想起1959年-1961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闹饥荒,饿肚子,民不聊生,连人的最基本的食欲都不能满足。官方数据表明,1959年-1961年的全国死亡人数3602万,比前三年1956年-1958年全国死亡人数2124万和后三年1962年-1964年全国死亡人数2152万多出1500万人左右。有的专家研究认为1959年-1961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在1800-2400万人之间,有的认为约在3000万人左右,有的认为可能4000万人以上,其说不一。当时的很多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们家按粮食定量称重量分着吃。我从家带的中午饭,在早上上学的路上就吃光了,中午只好饿肚子,等到傍晚放学回家后才能再喝上稀饭。那时我正值青少年长身体的年龄,吃不饱影响生长发育。现在年轻人的身体普遍比父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期间,我吃过野菜、榆树叶、柳蒿芽、豆腐渣充饥,很多人都患浮肿病。我妈省吃俭用,自己饿肚子,省了留给孩子吃,有时饿得慌,半夜冲点油炒面吃,有时我起夜看见了,妈妈还给我点吃。我春天跟着父亲去阿城山里种玉米,秋天去那里收获补家里粮食之缺。下火车还需要步行6、7个小时,深山里据说有狼,有时一个人在深山里有点胆怯。由于中间只去过一次浇水,成果稀稀拉拉,颗粒欠收。尽管如此,秋收时还是拉着家中自制的四轮木板车,上面装满收获的成果,全家人为此兴高采烈一阵子。

这两次的自然灾害,实际上都是人为灾害,都是人祸,都是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1942年河南大灾荒,由于1941年-1943年河南大多数地区遭受旱灾、蝗灾、水灾,但主要原因则是长期内战,日本鬼子侵略战争,再加上政府当局的盘剥,把灾情转变为灾荒。本不是最严重的一次灾情,却成了一次惨重的灾荒,这种灾难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是不足为怪的。1959年-1961年大饥荒,官方在1980年代以前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西方学者称其为中国大跃进饥荒。关键原因是:频繁的过激的阶级斗争。由于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炸锅卖铁,大炼钢铁,浮夸虚报,吃大锅饭,把家底都折腾空了,稍微遇到点自然灾害就承受不住了。1959年7月,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期间,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遭到批判,被罢官;随后全国展开了“反右倾运动”。对外意识形态的纷争,“中苏论战”争论谁是马列主义谁是修正主义,导致苏联政府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苏联向中国索要抗美援朝时期的债务,也加剧了经济困难的程度。两次灾荒何等相似乃尔。无怪乎,有人忆苦思甜时把“三年自然灾害”的事误作旧社会发生的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从春秋战国近500年的混战,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1840年***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从帝国主义入侵到国内战争,从阶级斗争到“”,中华民族饱经沧桑,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的灾难绝大多数来自于人祸。把人为灾害说成自然灾害,不过是为了推脱责任、掩人耳目而已。我们这么大国家,幅员辽阔,哪年没有自然灾害?后来,我们国家遭受过洪水、SARS、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也没出现那样民不聊生的饥荒。

历史经验证明,对重大灾难的深刻反思,往往是社会改革、进步的重要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多难兴邦,一个民族昨天失去的,必将会以明天的进步作为补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管什么主义,不管什么思想,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我们万众一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前进!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进!进!!

1942观后感2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的心很痛很痛……”看完电影《1942》,当影院的灯被打开的一刹那,我感到自己仿佛从黑暗中刚刚穿越出来,胸口依然憋得难受,胸中仿佛有万千块垒。

电影《1942》表现的这场大饥荒,造成了300万人死亡,300万人背井离乡。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各地出现冰雹、大风与黑霜,然后是遍地大旱、蝗虫肆虐。饿殍遍野之时,国民政府仍狂征军粮并封锁消息,灾民的粮食被搜刮殆尽,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死亡,河南大地也变成了一座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啃砖头”成了当时最生动的写照。

影片开始,讲述者很平静地给我们讲述了1942年世界上发生的诸多“大”事: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最后一条是河南大饥荒。于是,顺着这条脉络,我们发现很多同胞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了日本人轰炸中,甚至死在了别人的锅里……丘吉尔感冒竟然能够与300万人死亡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我不知道这是黑色幽默还是讽刺?

也许,在那样一个年代,老百姓的性命本身就卑微如蝼蚁,死就死了,包括300万人的死,都只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才被堂而皇之地排在了丘吉尔感冒的后面。于是,不管是少东家欺负花枝而后被抢粮的灾民杀死,还是花枝老公瞎鹿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乃至瞎鹿的母亲死在日本人枪下,女儿从火车上摔下死亡,虽然死法不同,但却都殊途同归,国民政府官员不在乎,蒋总统也不在乎。因为在蒋总统的眼里,很多事情都比河南的灾荒重要,包括和日军作战,向英美列强求援,此外还要打通滇缅公路,解救被围困的英军,还要防备虎视眈眈的各路军阀和势力不断壮大的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他哪有心思管老百姓的死活呢。或许,在蒋总统的心里,他希望把河南灾民当做包袱丢给日本人,用以拖住对方,却没想到对方本身就是虎狼,灾民的下场由此可想而知。

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掰着手指头算一算,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包括父母和一些上了岁数的邻居也都趟过1942那条河,但在观看《1942》之前,我却从来没有听任何人和我说起过老家曾发生过那么一场大饥荒。不知道是我的长辈们忘记了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还是故意模糊了记忆,就像一块长在心口的伤疤,不愿意再揭开露出那份血淋淋的伤痛。

作为灾民的后代,我能理解我的先辈们那种“只要活下来”就好的心态,因为他们经历的苦难太多太多,所以麻木就成了忘记过去和活下去的唯一支撑,当连“一口吃的”都难以满足的时候,再奢谈什么尊严和道义本身也毫无意义。并且,对于把面子看得很重的老乡们来说,饿得“人吃人”当然不是什么能拿得上台面的话题,不谈也好,而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死了300万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所以你不说我不说,几百人死亡的事实就这样被压在了历史的箱底。

感谢我的老乡刘震云,让我们温故了《1942》;感谢导演冯小刚,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那段史实;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过上富足幸福生活的同时,通过电影艺术塑造的公众集体记忆,一起祭奠灾民亡灵,以避免历史苦难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