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疫情小学生观后感4篇》
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而《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学生在看观看该节目过后,需要写观后感。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开学第一课疫情小学生观后感”,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开学第一课疫情小学生观后感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抗疫故事观后感 篇1
9月1日,从学校回到家里,我稍稍平静一下刚刚成为一名中学新生的兴奋心情,静静地守候在电视机前,只为等待一个多年不变的“约会”。你知道吗?每到此时,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了。在这里,我认识了众多优秀的“教师”,他们有着令人心动的“明星脸”,更有着骄人的成绩,没有例外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然,其中有些人本来就是全国各类学校中最好的老师。聆听着他们的教诲,从一名懵懂的小学生,我已成长为一位充满自信的中学生了。
喜爱《开学第一课》不仅仅是它强大的“明星”阵容,更是因为它的内容年年在变,主题也各不相同,却又在不间断地传递着社会各界对我们深情的关爱,令我感动,让我难忘。晚上20点,晚会如约而至。这20xx年的《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的“同一堂课”就在我们虔诚的期待中向我们走来。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年的晚会以连线的方式,在首都北京和武汉同步进行,不能不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关于疫情更多的思索。
这次晚会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爷爷、中医药专家张伯礼爷爷、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爷爷等相继来到我们面前,在他们亲切热情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也清楚地认识到一种可以穿越时代的伟大精神。在人们惊慌、焦虑、恐惧、不安的时候,无数的英雄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安宁的晴空。
晚会中,我看到了众多平时不曾闻名的英雄人物,犹如一组“艺术群像”,光芒四射。其中,有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闻令而动的解放军战士,励志向上的中学生代表……疫情发生以来,无数个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小人物”,也在默默无闻地为打赢这场抗疫之战而无私地战斗着,拼搏着,而这其中也不乏湖北人的面孔。这一切令我怦然心动,我不由地想,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我们有责任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的明天,为人民的幸福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就最好的自己。
上完这“开学第一课”,一个崭新的学年已经在人们热切的希望中开始。想到那“课”中的一切,我忽然感到,我的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是的,牢记“师长”的教诲,我将不负重托,一往无前。
开学第一课防疫观后感 篇2
“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在校园里再相遇。”在万柏林区兴华西街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李欣老师的教案扉页,她写下这样一段话。2月10日早上9点50分,李欣老师坐在电脑前,登陆钉钉课堂APP,打开视频、连麦,隔着屏幕和同学们进行开学的第一声问候!
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电子课件,李老师声情并茂地开始现场直播第一课《春夏秋冬》的教学。为了直播效果,她提前一周开始准备电子课件,查阅大量资料,在家反复进行模拟上课。
线上课程进行到一半,李老师开始对同学们线上提问,直播间里,一年级小豆豆们在家长手把手的帮助下,积极连麦回答问题,尽管中途因网络信号问题,偶尔有卡顿,但这次直播课为她准备下节课增添了信心。
“我明明是一个老师,病毒把我变成了主播。”对此,太原市迎泽区新西小学六年级教研组组长李文棣老师感受颇深。在这次线上教学中,她从2月2日起,作为迎泽区教学能手,负责编写太原市迎泽区六年级语文开学初半个月的授课教案。为了做好前半个月的教案,让即将小升初的六年级学生打好基础,她查阅大量资料,按课时编写详细教案、配授课PPT和当堂检测题。
2月10日上午十点,刚直播完毕的李文棣老师说,线上和线下教学相比,线上直播对老师要求更高。尤其是语文课,内容要生动有趣。用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是线上课程的难点。线下教学可运用的肢体、神态、语气等辅助“语言”,都无法呈现。“线上教学看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是让老师最担心的问题。下一步,多加入更加活泼的教学方式,保证孩子们在家也能学得好。”
特殊时期克服特殊困难
在这个特殊的学期除了老师“主播”们,省城太原各中小学的校领导们,也是最焦虑的一拨人。
太原市万柏林第三中学,全校32个班级于2月10日上午全部开启线上教学。校长杜生奎从1月29日接到太原市和万柏林区教育局通知后,就开始在校领导群里部署初三年级钉钉直播课堂和初一初二年级直播课堂的各项工作。其中,如何引导初三学生学习,成为重中之重。
“特殊时期,大家要克服特殊困难!”在致全校全体教师的公开信中,杜生奎要求老师们不仅要保证上课质量,还要限度保护学生视力。他要求大家采用“学、导、练、清”课堂模式组织线上教学。这个模式除要求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外,更强调老师当堂视频“导”学,引导学生线上学习重难点的同时,要线上当堂提供检测题,学生在线当堂完成,老师当堂纠错,做到直播精讲、高效实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落实为目标。”为保证直播效果,万柏林三中的老师们互相交流和分享网络教学中各自好的做法和技能,就是为了在保证孩子们视力的前提下,高效学习。
太原市迎泽区新西小学校领导也通过群对全校教师熟练掌握钉钉平台进行培训,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老师调整状态,纷纷投入线上教学准备工作中,达到人人都能利用网络进行授课的水平。“老师们不断磨课、试播,力求达到的效果。”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给学生和家长吃了定心丸
太原市杏花岭区第12中学1722班学生晓文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从大年初十二开始就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线上听课学习。从他的课表看,除语、数、英、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主课之外,学校还安排了心理课和体育课。
他的妈妈在陪听几天课后,感慨良多。她说,孩子正处于备战中考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无奈。但从12中组织的直播课和各种安排来看,反而让她吃了一颗定心丸。“各科老师们都非常认真负责,课程安排科学周密,老师的课件和讲课内容都非常好。家长能做的就是,一定要和校方、老师积极配合,做到无缝对接,保证孩子的作息时间和学习状态,是最关键的。”
对于这次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太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全员教师集体参与网络教学,既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挑战,也是应对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检验。“共同努力,静待重回教室的那一天!”
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农历腊月二十八,我们全家人踏上了宁波开往长沙的列车。回老家过年,这是我期盼已久的事情了。
路上妈妈告诉我,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爆发了,我们要戴口罩出行。我无奈地戴上了口罩,觉得有些不舒服,不过两岁的妹妹好像更不适应。火车上,爸爸妈妈刷着手机,不时地谈论着肺炎的进展情况,我隐隐有些害怕。
到了长沙,倒了车,终于来到了奶奶家。然而今年的春节和往年完全不同,我自打进了奶奶家门后,就没有出过门。没有了走街串巷,也没有了我最喜欢的放烟花,连拜访亲友都是通过手机视频进行的。尽管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奶奶准备了丰盛的年饭,但是我们全家还是拒绝邀请亲朋好友来聚餐。
就这样,我每天在写作业、看书、陪妹妹玩中度过。
时间来到了大年初六。到底要不要回宁波?什么时候回宁波?爸爸妈妈焦急万分,时刻刷着手机,关注着疫情的最新情况。纠结再三,我们还是决定初七返回宁波。
初七我们全家起了个大早。早早地洗漱完毕,整装待发,预想着火车站可能拥堵的情景,我用手扯了扯我的双层口罩,深吸一口气。为避免交叉感染,叔叔开车送我们赶往长沙火车站。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沿途只看到零星的几辆小轿车在奔跑,以往繁忙的高速公路显得异常冷清。
进了长沙城,只见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街上几乎见不到人影。只有路旁的小树随风微微摇头,仿佛也在诉说着委屈。这让我想起电视上看到的武汉封城后街道冰冷的模样。没曾想,长沙的街道也是如此。不过这才是正确的,大家都居家隔离,才能有效地切断病毒的传播。
车子很快就到了出发平台,往常喧闹的平台上只有几十名旅客,每个人都戴着口罩,相隔甚远。往年人挨人、人挤人的现象不复存在。看来大多数人都在以禁足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啊。
到了进站口,虽然我戴了两层口罩,还是能闻到刺鼻的消毒水味。进站口站着戴着N95口罩的三位武警叔叔和几名工作人员,旁边是一台红外线测温仪。工作人员要求每位旅客单独通行,红外线测温仪会给每位乘客测量体温。再往里走,有3名身穿防护服,从头到脚包裹严实的医护人员观察着每一位旅客,想必他们驻守在这里是为了及时安排好体温异常的乘客吧。看着冲在疫情的第一线的他们,我不禁肃然起敬。
进站后,我看到偌大的候车厅里非常安静,稀稀拉拉站着几十位旅客,一度拥挤的按摩椅上空无一人。可能看到所有人都戴着口罩,神情严肃,原本闹腾的妹妹也突然特别乖巧了,再也不扯口罩、不哭闹了。
我们乘坐的这列火车始发站是长沙,共有16节车厢。我在上厕所的空隙,观察了一下临近的2节车厢,除了乘务员,居然一位旅客也没有。沿途经停了几站,也鲜少看到站台上有乘客。
5个多小时后,我们平安抵达宁波。出站口,六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和一台红外线测温仪等待着我们。体温合格,算是暂时通关了。回到家里,我们全家大消毒,然后就乖乖地在家隔离,不轻易外出。
宁波――长沙,长沙――宁波,这一条承载着思念与祝福的线,我已经坐了好几年。今年的回乡之路是如此特别。我坚信,有那么多的科研人员在加班加点研究抗病毒的方法,有那么多无私无畏的医护人员在前线救死扶伤,有那么多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在严防死守……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开学第一课疫情观后感心得 篇4
铭记历史,敬畏自然
2003年非典,同学们尚未曾留下印象,但却是我们这代人挥之不去的阴霾。时隔17年,疬疫再度来袭,病毒以更加狂奔的姿态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解成口罩、酒精消毒液和居家隔离的生存之战。我们都知道,这场劫难终会过去,此刻再浓烈的情绪也会褪色。然而,我仍然要提醒同学们不要轻易忘记历史教训,不要轻易忘记这次事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我们每天被各种新闻包裹着,深陷巨大网络信息洪流,用不了多久接踵而至的新闻会再次抢夺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种情境下,遗忘是最不费力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可我希望同学们不要走这条最容易走的路。如学有余力,请大家把疫情当作一个课堂,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比如自主搜集疫情信息,整理疫情数据、分析疫情产生原因、预测疫情带来的社会后续影响,从中了解社会运作、科学防疫、社会经济文化;比如找些经典读物,耐下性子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现代公民意识,思考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具备哪些价值等等。我们能做的并非仅有绝望与无奈,并非只是简单的标签与空洞的口号。我们身上聚集着超出预想的潜能,可以用行动来为自己、社会和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坚持真理,修补缺憾,这样才可以减少破坏世界的苦难。这很不容易做到,我们一起努力。
学习善良,勇敢担当
南宋诗人陆游写过“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从来不是爱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空洞的词汇,爱国是深爱脚下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真实的、具体的人们。这次疫情,河南一个贫困县捐了10万斤大葱,因为联系不到刨葱机械,300多个村民到地里用手硬拔了三天。云南一个寨子一半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捐了22吨香蕉,农户摘完香蕉用摩托车队运下山,接力运送到湖北……这些捐赠藏在几十亿的物资里,并不显眼,但可能是他们能给的全部。在武汉封城最初之际,数千名私家车主戴着口罩,自发接送医生护士下班;民间志愿者随份子凑油盐钱,组织起来照顾独居老人和孤儿院。疬疫横行,封城禁行,有人还在为陌生人奔波……是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普通人发出的微光,驱散了我们这些天心头的阴霾。同学们,善良和勇敢,不只是与生俱来的秉性,更是需要克服重重挑战,一次次习得的力量。如果我们想告慰英灵,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让他们为之坚守的善良、诚实、勇敢,在我们身上承继延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束微光,汇聚起来,就能照亮前路。
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
这个寒假,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闲着。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案,各个学科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线上讲课,因为不熟悉操作,前几天还有老师一节课反复录了七遍。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每一节微课视频,都带着为人师者的职业责任感新鲜出炉。感念我们爱岗尽职的老师,谢谢你们。
今天,线上教学如期而至,我们换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或许一开始磨合并不那么顺畅,不要紧,有问题我们一起沟通,一起调整。学累了,可以及时提出来,集体运动放松一下,舒缓眼部疲劳,活动活动身体。
同学们,居家学习,意味着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更大的挑战。准确来说,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都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少了老师的督促,大家要更有意识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每个人的成长终究要靠自己去成全,未来某一天,当你们回头审 www.baihuawen.c n 视这段经历,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
前天,我从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在首批入住武汉“方舱医院”患者里,有一位年轻人戴着口罩躺在床上,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我看了心里很感触:在感染上疾病时,这位年轻人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镇定之中生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其他不少努力“抗疫”的人们勇气和宽慰。
同学们,当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期待春暖花开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