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2020最新【5篇】》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开始了。用没用“心”,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心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
古人尚且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应感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主持召开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时有感而发的一席肺腑之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场攻坚战来开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身先力行深入贫困区,走进贫困户,切实的帮助群众解决身边困难,共商脱贫脱困致富路。扶贫攻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把为民谋福的恒心放在心上,把涉及扶贫的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实好,把贫困群众遇到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解决好。
扶贫攻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贫困群众的小康梦也不会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把扶贫攻坚的意识根植于脑,就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对脱贫攻坚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做这项工作,要真正做到内心向往贫困群众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向往贫困群众发家致富,奔上小康,让扶贫攻坚成为党员干部的心中事,心中石。习总书记强调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1
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受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号召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量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目前看,脱贫攻坚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我国在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脱贫攻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无可辩驳的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2
当前,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日期越来越近,脱贫攻坚的任务也就显得日益紧迫。中央的决心很大,各级政府的投入也很大,户脱贫、村出列等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展开。
然而脱贫攻坚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一路上难免会有很多坎坷、泪水、痛苦。痛苦之后往往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委靡不振;二是更加强大。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想变得更加强大收获成功,就必须有良好的心态。
一是戒躁。遇事急躁,缺乏耐心,沉不住气,这是一种不良的情绪。“急躁”常使人不能冷静地审视客观条件而任意行事,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要注重修身养性,抑制自己急躁的脾气,千万不要动怒,养成遇事沉着冷静,凡事深思熟虑,依法依规行事,将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多一点“完美主义”。这里的“完美主义”不是指的吹毛求疵,而是立足实际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严以律己的工作追求,是提高党性修养的政治觉悟。做工作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好。就像发射一枚火箭前,要检查几万个螺丝钉,每个螺丝钉都要保证松紧程度恰到好处,才能尽可能减少失败的几率。工作如果不“较真”,不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最后不仅会费时费力,工作也难以符合要求。因此,从“知”和“行”上多一点“完美主义”,精益求精,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才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三是勇于担当。党的十九大立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绘制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这个蓝图的实现,需要大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汇聚磅礴力量为之奋斗。党员干部要应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不断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把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统一起来,体现自己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情怀。搞清楚群众真正需要我们做哪些事、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顺利完成党对脱贫的庄重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3
最近翻看到江苏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的新闻,江苏省全省仅剩6户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走到了前列,预计将提前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看到这个新闻非常欢喜,我国是人口大国,千百年来,无论朝代更替,王朝兴衰,盛世年景也不乏路有饿殍,更妄论战乱、灾年,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将历史性的走入消除贫困的时刻,这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丰功伟绩,这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然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宏伟目标已经定下,千万党员干部为了这个目标奋勇前行,志在必得,虽然整体推进有条不紊,脱贫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极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字脱贫、错评漏评,错脱漏脱,以及脱贫政策不持续导致的返贫等现象,甚至还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恶意侵占贫困户的利益的情况。这些现象不容忽视,不加以整治,将直接影响脱贫成效,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全国一盘棋,不好的做法,不好的示范必将对别的区域个别别有用心的人造成错误的示范效应,其影响不言而喻。
我省是人口大省,截止目前全省仍有35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脱贫任务异常繁重,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最后的关头,越应该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去战斗,越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越要小心谨慎不出纰漏。今年1月13日到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指出,要“强化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监督是最好的武器,要用纪检监督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保驾护航。
监督可以让扶贫干部不断警醒,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因为监督是执纪的前奏,对不真正干事创业,脱贫工作弄虚作假,不能为群众谋发展的党员干部,纪律检查机关就要用纪律告诉他,用“板子”打疼他,促使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够重视的人全心投入到脱贫工作中,从而对脱贫工作一丝不苟的对待,对贫困户从内心里关心关怀。
监督可以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时刻警醒自己。有些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出现畏难情绪,推推动动,拨拨转转,对工作能拖就拖,不能积极开展工作,寻找方法,攻坚克难。监督可以为这些干部紧紧弦,上上劲儿,充分认识工作上的不足,反躬自省,查摆问题,然后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站好脱贫工作最后一班岗,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场仗。
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赢得时间,全力进行整改,让脱贫工作提质提效。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自查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会无意中回避一些问题,造成工作上的瑕疵,一旦小问题不断积累,将对全面脱贫的完成埋下隐患。监督可以及时将这些问题暴露在阳光下,从而开展问题整改,将风险消化在萌芽状态,避免因小失大,给全面完成脱贫攻坚造成障碍。
监督可以促使扶贫干部工作从严从实,保证工作质量。面对个别有恃无恐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不严不实,在帮扶贫困户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纪检监察机关应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挺纪在前,对在扶贫领域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对扶贫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的情况,发现一个,教育一批,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从严从实开展工作,保证脱贫成效。
总之,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问题会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但全面脱贫的最终胜利也在向我们招手,奋战在扶贫岗位的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一点,纪律是红线,监督是手段。监督是为了防止党员干部越过红线,是为了促进工作完成的更好更快,最终的目的是做好工作,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4
动员令已经发布,冲锋号响彻神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的政策落实好,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扎扎实实赶进度、抓整改、保长效,用辉煌的战果向党中央和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用时不我待的使命意识赶进度。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距离向全国人民兑现郑重承诺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在这大决战之时,新型冠状病毒“黑天鹅”又严重扰乱了我们的前进步伐。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停留歇息、更没有时间驻足观望,如期交卷是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此时此刻,党员干部更要冲在前、干在先,对标全年目标任务倒查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全力保证脱贫攻坚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用不遗余力的担当意识抓整改。经过五年多的奋力拼搏,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捷报连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但在此时此刻各级干部绝不能盲目乐观、麻痹大意。越是到了紧要关头,越要紧绷一鼓作气这根弦,确保工作一抓到底,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疫情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在全力抓好防控的前提下,更要保持立愚公志、啃硬骨头的干劲和力度,以更大决心抓实脱贫攻坚、以更强力度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堵实漏洞,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实践和岁月的沉淀。
用逆水行舟的危机意识保长效。“为山九仞,功亏一簣”。路行至此,不进则退。当前,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我们更应该清醒认识到,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虽然实现脱贫,但基础较为薄弱,返贫的几率较大。要想保证我们的脱贫成果稳得住、可持续,就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坚持采取务实举措,持续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守住精准脱贫“生命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健全防返贫长效机制,真正将脱贫攻坚做在实处、谋在长远。
脱贫攻坚终有期,为民谋福无止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我们有信心,更有底气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但让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将是我们共产党人永恒的奋斗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