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7篇)正文

《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7篇)》

时间: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篇1

10月18日晚,祁阳组织全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六楼大会议室集中观看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共八集,从10月17日至25日每晚20:00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程。片中汇集了40多个典型案例,通过采访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以及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典型案例,讲述忏悔与反思,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县委书记周新辉在观看前指出,要高度重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与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党章和各项党内法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积极收看。要切实做好广大党员干部收看《永远在路上》的通知、宣传工作,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于本月19日25日晚上组织党员干部及时收看。要写好心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实质,把收看《永远在路上》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结合起来,紧密联系本地本单位管党治党的实际,紧密联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做好记录,撰写好观后感或心得体会。

通过观看专题片,全县党员干部们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开展,为建设美丽幸福新祁阳而努力奋斗。

各镇办党政一把手、纪(工)委书记,各农林场党委书记、场长、纪委书记,县直各单位、省市驻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纪委书记,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全体班子成员等参加观看。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篇2

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该纪录片昨日播出第二集《以上率下》。

反腐大片再度上映,其收视率也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反腐的关注、对清廉的期盼。这几年来,纪检监察部门一路拍蝇打虎、一路“直播战况”,八项规定的落实和干部作风的好转已经有目共睹。而更令人高兴的是,反干部的力度并没有因为已取得的辉煌战果而有所衰减,作风建设并没有像以往的一些整治、运动那样一阵风就过去,而是一向在路上、一向在前进。

在这部专题片的第一集里,提到了1945年黄炎培和干部之间知名的“窑洞对”,也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

当时,黄炎培说历朝历代都是“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是等到环境好转了,就会“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而干部听了这番话后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执政党要跳出“历史周期律”,而作风建设同样如此。这几年来,反干部工作的确是“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但是当成绩显现、干部环境好转之后,可能也要应对“惰性发作”的“周期律”怪圈。从这个角度来说,“永远在路上”的片名或许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我们需要作风建设,更需要这样的建设永不懈怠,一向坚持。

在纪录片当中,周本顺忏悔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落到这种结局,我从小吃过很多苦,是从贫寒之家出来的,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谷春立也说:“走到这天是我没有想到的,走到这天我也十分痛悔。”最初,谷春立只是没把吃请应酬当成大事儿,但最终从吃企业的饭、用企业的车,走到了收受干部为企业办事的境地。

这些绝没想到自己沦为贪官的贪官,其实也是在用个人经历证明着“周期律”--他们为官之初,也都曾聚精会神、一心做事,多以才能做出成绩而身居高位,但是为官日久就往往会放松警惕,给干部入侵以可乘之机。

根据力学定律,如果没有反作用力,那么一经启动的作风建设要“永远在路上”并不难,但现实中的阻力、摩擦力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还需要持续有不断的推力,而这股推力,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来自于民主与监督--只有民主和监督的力量不断加强,才能真正做到“永远在路上”。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在纪录片中,提到某某在广州白云山峰摩星岭一个以前拒绝普通百姓进入的餐厅里吃吃喝喝,还提到杭州西湖、北京北海等地都曾出现过把公共资源圈起来为少数人服务的现象。那么,如果所有被圈起来的公共资源都成为人民群众监督的焦点,都受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推力,也就会持久而强劲。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篇3

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自10月17日起每晚8时,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综合频道连续播出。长沙市纪委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收看电视专题片,并对照自身言行展开学习讨论。该片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深感震撼,深受教育。

“今晚8点请组织全体成员到会议室观看《永远在路上》,县委办作为常委部门要起带头示范作用。”10月17日下午,在外出差的宁乡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彭韬特意给纪检组长杨彭辉打电话布置工作。不仅是县委办,宁乡县纪委通过短信通知全县各级党组织,把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老公,你不要当白恩培,我也绝不会当张慧清!现在的生活我很知足。”在全家一起看完专题片后,东湖塘镇党委书记肖冠雄的爱人深有感触地说。

10月19日上午,芙蓉区韭菜园街道纪工委组织的“廉政大课堂”开讲,街道80余名党员干部集体观看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不少触目惊心的案件细节在专题片中首次公开,在街道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当前,芙蓉区正在推进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及“两个专项”整治工作,区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单位把组织党员干部收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与换届选举工作结合起来,定期召开严肃换届纪律专题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与“两个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对党的绝对忠诚推进专项整改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同日,开福区在全区作风建设推进会上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村(社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学习,并把收看《永远在路上》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结合起来,认真做好记录,写好观后感和心得体会。

“从专题片中不难看出,不少落马‘大老虎’在腐败之处也都是‘打擦边球’,然后一步步走向深渊。”看完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前两集之后,浏阳市大围山镇纪委书记卢义陷入深深思考,他说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党员干部,都要清醒认识到,“擦边球”擦的就是纪律红线,就是触碰底线,就是违纪,因此一定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严守纪律,清白做人。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长沙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市党员干部掀起了观看专题片的热潮。接下来,长沙还将充分发挥专题片的警示教育作用,将观影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换届纪律教育等结合起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言行,切实做到严于律己、规范用权,努力打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善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昭示了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恒心,为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永久“扎根”带给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贯彻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是否牢固。只有把改善作风的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才能打通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役。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展开之际,习总书记再次发出作风建设的动员令,进一步动员全党从思想上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必将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不歇脚”“不断线”、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范文三

“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广受赞誉。人们普遍感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作风建设,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说到做到、有诺有践、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戴。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不绕弯子、真刀真枪,真正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效果。作风方面的各种问题一项一项来抓、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来破,“四风”顽症被涤荡,干群关系融洽回暖,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与群众贴得更近、联系更直接。因此,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被称为“开在百姓家门口”的活动。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最朴素,也最直接。“民之苦乐,皆系于官之贤否。官贤干部安,否干部之困苦无所底止。”基层单位干部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应当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恪尽职守、真诚为民的,但确有一些害群之马在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之基。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范文四

“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这是古训,但有的干部将手中的权力当作了个人谋私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毫无忌惮地公开敛财,群众敢怒不敢言。如去年以来曝光的多起“亿元巨贪”案中,绝大多数居然是市县乃至镇村干部,这些人“靠山吃山”,疯狂蛀蚀公家资产,教训极其深刻。也有的干部满足于当撞钟和尚,得过且过混日子,纯属“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的尸位素餐,群众意见很大。还有的干部在新的考验面前出现“本领恐慌”,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服务群众的潜力和水平捉襟见肘,老百姓打心眼儿里瞧不上。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务必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干部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干部和损害群众利益这两大问题,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勇于较真、敢于亮剑,让群众的急难愁有人问、有人解,让“四风”及其变种原形毕露、失去空间,让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坚定信念、提升潜力、增强本领。

习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作风建设是持续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务必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突出问题导向,就需要红脸出汗,需要洗澡治病,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决不走过场。要透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让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纤毫毕现、无处遁逃,使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受到洗涤和震撼。干部作风好坏最直接和最终承受者是广大群众,因此,第二批活动更要“开门”进行,让基层群众对干部作风有置喙的机会和权利。

天地悠悠悬秤杆,百姓芸芸秤砣心。严纲纪、正作风是一场大手术,唯有伤筋动骨,才能从根本上激浊扬清。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结尾的斗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变种又会冒出来,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因此,习总书记告诫全党: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构成风气不在一朝一夕,改变风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风要成为我们永恒的课题。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篇5

这天,我们在陶书记的带领下观看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深有感触。这部专题片向观众呈现出第一手材料,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党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该片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示了“正风”“反腐”所取得的用心成效,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警钟长鸣,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好处。

“反腐倡廉关乎人心向背,务必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深感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

在观看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后,我感觉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捍卫党纪、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人的腐败案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一旦思想上忽视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对腐败的危害丧失了应有的警觉,走向违纪违法,就是一种必然。对于每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时刻都不能放松。而对于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严打腐败,国外媒体称我国老虎苍蝇一齐打。反腐倡廉的旗帜在我国高举起来,我看着我党在一步步壮大。

同时,看到贪官们的忏悔时,我心里却堵的慌。他们大多过惯穷苦日子,在年轻时候励志跟随我党,为国家做贡献,最后却在晚年,没有禁住金钱物质的诱惑,思想境界为外界物质所困,他们已经无法脱身,直到被带入监狱,沉思忏悔,才得以挣脱物质的束缚,膝下孩儿却也成为晚年失节的原因之一,实在令人感动惋惜。

造更加风清气正的廉洁长沙。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篇6

很多网友开始了一场特殊的“追剧”。由中纪委和央视联合制作的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反腐会不会或者什么时候会降温这个“反腐之问”时时出现于网上,并伴随着各种江湖版的猜测解读。“永远在路上”,这个片名也许是一种答案。第一集《人心向背》,所呈现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反腐决心,在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这些以前的干部讲述中,我们还看到了干部之所以发生的内在逻辑。

比如人性弱点。白恩培说起他的干部动因,个性提到商人“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眼热攀比,人之本性,常人如此,官员也不例外。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教育固然有必须作用,但当权力和干部都足够大,单纯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尽管人性弱点,绝不是贪官干部的借口,但从反腐的角度讲,这是务必要正视的。人性共通,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有犯错犯罪的“本能”。干部永远可能发生,反腐自然只能“永远在路上”。

再如制度漏洞。周本顺关于“站台”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齐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明白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简单一句话,道尽现实的复杂,反腐的困境。尽管权力的“笼子”在收紧,但永远都可能有疏漏。

从这些贪官的讲述来看,干部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技能,无非给商人站台、亲朋“搭权力便车”等,这就意味着制度还不够严密,反腐还极有必要“永远在路上”。

那些以前位高权重、始终容光焕发的官员,如今镜头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样貌。这些贪官的本色出演,把干部的风险和可能的落寞结局,演绎得十分到位。从教育的层面说,可能比发文件、开会宣讲的千言万语更有直接效果。《永远在路上》还在继续,也许从这些“巨贪”的演绎中,能够进一步反思过去的问题所在,探寻未来的期望所在。

《永远在路上》观看心得 篇7

记录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构成。

看了《人心向背》,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党中央的决心和信心,以及群众的拥护与期盼,同时感到肩上的职责沉甸甸的,我们必须不负群众的信任和重托,把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作风传承好、发扬好。整体的印象就是‘实’,以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三人现身说法,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令人震撼。

永远在路上,贯彻要趁早。

我们要继续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毫不动摇转变作风,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立兵在收看完第一集后指出“只有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才能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务必靠严明规范和纪律”;“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坚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立起来,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使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真正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