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优秀4篇)》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近年来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作,这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被寄予厚望。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整理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1
在我的印象里,自宋朝以后,秦淮河就被赋予了一种优雅、放荡的女性气质。李师师是宋朝的名妓,宋徽宗挖了地道与她幽会。有皇帝老儿带头,民间顿时风行起歌妓文化,一时刻,秦淮河畔,莺歌燕舞,胭脂留香,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贩夫,那里便是他们心慕的圣地。这些歌妓,不仅仅仅卖身,她们各自身怀绝技,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使得这一块烟火之地成了一个文化的风向标,造成了秦淮河的繁荣景象。在之后的千年中,虽然政权屡屡更替,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秦淮河的歌妓文化,那里照样笙歌缭绕,夜以继日。但之后的政权毕竟没有宋朝的开化,宋朝的歌妓是圣洁的,氛围是浪漫的,而之后歌妓逐渐沦为了社会底层,这个身份也变得肮脏起来。虽然如此,秦淮河的歌妓仍然保留了一些好的传统,她们在这一行业中,不仅仅仅只是带给肉体上的服务,更为众多寻花问柳之人带给一种精神上的奢靡和满足。因此,她们才称之为歌妓,而不单是一般称谓上的。要我说,歌妓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她能够是一种行业,但不是,做的只是一种交易。交易越简单、越直接、越赤裸裸,就越显得肮脏。
恕我斗胆直言,我觉得歌妓文化是没有必要做过多诋毁的。歌妓代表了女性的一种气质,使女性的内涵变得更丰富。如果没有构成这一种文化,女性气质中表现出的放荡就绝不优雅;性虽然让人满足,但绝不会让人懂得浪漫;美女确实很美,美得让男生流口水,但绝不会让人感受到心旌荡漾这种完美。我当时在阅读《姑妄言》这种的开篇时,就突然意识到:男生寻花问柳把佳人拥在怀时,他满足的不是性爱,而是一种对女性气质的占有和享受。女性气质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美学,一般人驻足远观去欣赏它,体会它,只有嫖客才千方百计想要占有它。而歌妓,确实能把这种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一向对女性充满了好奇和神秘,当然性爱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对女性气质蕴含的美。因此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公映后,我怀着极大的冲动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影片就写了这么一群歌妓,她们的美摄人心魂,举手投足间让人意荡神游,但她们不是纯粹的性工作者,不只是为金钱而麻木不仁,她们同样有母性,有爱。
看完这部影片着实让人难受,这类战争题材的电影也确实太多了,但歌妓在这部影片中是一个最大的亮点。如果没有她们,我一般是不愿看这类电影的,这不表示我不知国耻,而是发自内心地害怕、恐惧,残酷的历史我有使命不去忘记,但细节我不愿意深究,这无疑是一场恶梦。我看这部电影,就是冲着这些歌妓去的,我知道有她们充实女性气质,这部电影能让我们发现战争中的另一个侧面。战争是灰色的,是惨烈的,虽然她们的存在并不能扭转这种杯具,但她们在这种环境下仍然青春,仍然美丽,仍然满怀向往,仍然充满活力,甚至,她们能以自己的方式有所担当。这就是女性气质,只有她们这个群体才能体现出来。我假设,如果这部影片中没有她们,那么观众只能看到血泪和仇恨。满眼的血泪和仇恨,那么我们怎样看到光明和期望?
我很喜爱张艺谋导演的这部影片,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么伟大的作品,从美学好处上说,注定是世界的,它成功地再现和塑造了一种女性气质。
走出电影院,我立刻想起多年前一部同样伟大的电影作品——《辛德勒的名单》,我试着把两部影片相比较,发现两者诸多相似,诸多亮点。同样是描述二战时的作品,欧洲人以此表现了民族的大义和悲歌,中国人也理应有这么一部作品与之辉映,毕竟,中华大地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所幸,《金陵十三钗》满足了这个世界性要求。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句:看《金陵十三钗》,我看到的是一种女性气质。无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女性独有的气质就像一面镜子,总是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光线越刺眼,反射就越强烈。这是一种美,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美。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篇2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3
如若有一天,你去到南京——一个在古时唤做金陵、有过无数兴衰往事的地方,你未闻得秦淮河畔的吴侬软调温柔心扉;未赏得琵琶拨尽黄昏月动人心弦;更未遇得翠禧楼金陵十三钗环佩叮当艳琳琅……那一定是1937年12月13日后,烟灰漫卷的南京城。
那里埋葬了一群女子,出身风尘最终也归于风尘;那里埋藏着一段故事,听之潸然,思之哀叹。
战火连绵的1937,日军入侵南京屠杀百姓,残害生灵,烧杀掠抢,肆意妄为。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一片,陷在青灰烟雾中,再看不清原本模样。长长的街道,向前是残垣断壁,往后是尸横遍野,目光所及皆是荒凉与心魂惊颤。残暴的日军满城寻觅,找寻漏网的、活着的中国人。南京,南京,陷落的南京。
废墟中顽强屹立的圣保罗教堂,圣歌不再轻声吟哦,礼拜声不再虔诚动听,寸寸砖瓦早被浓烟熏黑,不再圣洁,教堂外是殊死抵抗的军人将士、是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伤兵、是以队友身躯为盾英勇赴死的爆破手;教堂内是一群正逢青春年华的教会女学生、一个为护学生假冒神父的美国人,以及14位躲避战火的风尘女子。故事在圣保罗教堂徐徐铺陈开来,又在圣保罗教堂缓缓落下帷幕,只是这一幕戏,必将深深烙在每个人的心头,清晰着,也滚烫着。当同胞的鲜血染透了风情万种的秦淮河,当南京的失落城墙在风中呜咽,当冰冷的枪炮与暴虐的人性狠狠戳着每个国人的脊梁骨,当侵略者要在这片陷落的土地开庆功宴……他们命令——教会女学生们,让如花般年华的女孩子在他们的庆功宴上歌唱。他们的龌龊之念,昭然若揭。这是何等的侮辱!羞辱!“他们侵我家国,占我故土,不能再让他们侵犯我们的躯体!”女学生们欲保贞洁攀上了教堂高高的塔楼,她们站在呼啸的风中,一抬眼,不再是那座古韵凌波十里欢,风摇画舫雨含烟的南京城,此刻的南京,灰天伴着白雾,混沌中,她们看不到丝毫的光。
14位秦淮歌女从高耸塔楼救下她们。14个眉眼生媚的风尘女子卸了红妆,剪短头发,披上缝补修改过的唱诗袍——那更像是甲胄加身的战袍,巧笑嫣然着说,别害怕,姐姐们替你们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她们一生倥偬,半世伶俜,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秦淮河畔,曾是她们难得的家。商女亦知亡国恨。教堂的彩色大玻璃,有斑斓的光在上面流转,当被血浸透的琵琶弦轻轻拨动出第一段旋律,当《秦淮景》被弹出第一尾音,有群美丽而坚强的女子从幻境中款款而来。“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呀……”秦淮的繁华,金陵的古韵,就都在那朱唇的一开一合,眉眼的一颦一笑,还有琵琶的一拨一弄中细细描摹。那是她们最后一次为故园歌唱,哀而不伤,悲而不戚。她们是凛然的、不屈的,国难横空,她们亦是血骨铮铮的中国人。爱与恨,不会有人比她们更清楚,琵琶弦上说相思,相思实则谓乡思。
“震撼”与“沉重”,是剧终后立刻浮于我脑海的关键词。影片中有一句刻进人记忆深处的话:不愿当亡国奴的人,唯有拿命去拼。面对国破山河风飘絮,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男女老幼,中国人的民族气节是永不倒的。曾记否,有那样一群人恍若不知疼痛不知死生,火焰覆盖肉身,枪炮击穿灵魂,为了革命理想前进,;曾记否,有那样一群人铁骨铮铮顶天立地,死守国门,忠魂永垂。那光波轮转的彩色玻璃映照的是前途之光——是成千上万的国人弃之生死不顾,用寸寸血骨筑起的国之出路。生逢盛世,满目硝烟的战场似乎离我们远了又远,可曾经外族铁骑踏足的山河疮痍回想起仍历历在目。那是段不能忘怀的残酷历史,那是我们迄今依旧要引以为鉴的苦难往事。而今的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淌着不屈不挠的血液,传承着忠贞不屈的傲骨;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怀揣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存留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中国共产党,从血雨腥风中崛起,千磨万击还坚劲;在风雨如晦的时代挣扎,尽管前路巨浪滔天、荆棘密布,我们坚强而无畏的党永怀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尽管前路暗流涌动、诡谲难测,我们伟大而执着的党始终坚持韬光逐薮,含章未曜。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往事如烟,终将弥散在时间长河中,新时代已启新篇,新征程必将砥砺,党旗依旧美如画,我们依然在路上。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呀……瞻园里,堂阔宇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今朝的南京城,千里莺啼绿映红,几多楼台烟雨中;今朝的秦淮河畔,两岸霓虹画影裁,依旧有人将琵琶轻轻弹,将那《秦淮景》轻轻唱。
建党百年,漫舟漾波,盛景好年华。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篇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