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7篇】正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7篇】》

时间:

在祖国的边疆有一群守卫者祖国领土的护边员,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护边员拉齐尔。巴拉卡的故事令很多人都深受触动,在他的儿女说出想要护卫祖国的梦想时更加感动到无数的观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2021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感悟作文 篇1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开学第一课》拉开了帷幕,本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护边员拉齐尼一家三代坚守祖国边境72年的故事。红其拉甫景色很美,但是巡边路上要翻过8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蹚过80多条冰河。当拉迪奇只有8岁时,爸爸就带着他一起去巡边了。当他看到姐姐放弃的时候,自己也动摇了。可是,爸爸告诉他,姐姐能不走,他却不能不走。一粒为祖国护边的种子就悄悄地在拉迪奇心中种下了。

开学第一课上,14岁的新疆小姐姐都尔汗说长大想当一名军医,回到红其拉甫,红花和雄鹰一起守护家乡、守护我们的祖国。12岁的拉迪奇向爸爸一定会考上大学,然后当兵,退伍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护边员。虽然英雄拉齐尼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优美旋律也会依旧飘荡在巡边的路上,守卫祖国的理想一定会在这姐弟俩身上传承下去的。不仅仅是拉齐尼一家,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祖国有四季如春的水乡,也有千里冰封的高山;祖国有热闹繁华的城市,也有偏远落后的农村;不管我们身处何处,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爱家乡、爱祖国!

2021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感悟作文 篇2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当看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因救落冰小孩不幸逝世的消息时,我的脑海里回荡起这首悲伤的旋律。寒风呜咽替他哭泣,大雪纷飞为他哀痛,致敬守护在云端的“帕米尔雄鹰”,虽然他已远去,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永远向前!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他用生命诠释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在去往餐厅途中突然听见哭喊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冰面断裂,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湖边苦苦求助。他奋不顾身,踏上冰面,直奔孩童;他牺牲自我,奋力托举,拼尽全力;他在面对群众困难时,将个人生死抛之脑后,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革命战争时期,是无数先烈勇士前仆后继,用生命和信仰铸造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年代,是一代又一代志士默默付出,负重前行,用奉献和理想守护了安定的幸福。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接力好这份为民奉献的无私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有洞察百姓疾苦的敏锐力,倾听百姓心声的耐心,关心百姓冷暖的热心,解决百姓问题的能力,时刻做好准备,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无私奉献。

“兢兢业业,忠诚正直”,他用行动彰显人民公仆的实干担当。“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拉齐尼·巴依卡在新疆喀什地区当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恶劣的环境更显他的坚韧执着,为了祖国的护边事业恪尽职守,不忘初心。他用无限忠诚和满腔挚爱,担当责任,践诺使命;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捍卫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初心使命,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实现理想抱负。

“三代守边,守望和平”,他用接力践诺保卫祖国的铿锵誓言。“我们虽然不穿军装,但同样是边防卫士,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他的父亲继续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几十年。2004年,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把护边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了这片雪山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帕米尔雄鹰”。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学习这份传承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时代楷模的优秀品质,用传承接力民族发展,用传承续接民族振兴,用传承奋进新征程。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这铿锵的誓言,依然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的山巅,“帕米尔雄鹰”将永远飞翔在祖国的边境线上。致敬“帕米尔雄鹰”,学习和传承无私奉献、实干担当、守诺践诺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做好人民好公仆,当好新时代接棒人、建设者、实干家!

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感悟作文 篇3

【一】

这天,中小学生结束假期,开学回归学校课堂。今年秋季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主题是“父母教会了我什么”。“童话大王”讲家风说“孝”,黑豹乐队原主唱秦勇谈“爱”,青年歌手容祖儿言“礼”……主题高大且鲜明。这般主题,深以为,并非给孩子上“开学第一课”,而是开学前给家长补上一课。作为父母,你教会了孩子什么是讨论,更是拷问。

关于亲子*,网络上有个经典的段子:在父母的眼中,总有个完美的小孩,他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孩子”。逆向推断,每个孩子眼中是否也有一双完美的父母,而他们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父母”呢

作为孩子天然的人生导师,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唱出命运的好声音没有的答案。可知的答案是,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质问在成长的关键阶段“爸妈去哪儿了”的时候,作为父母,恐怕都会有极大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的来源,往往来自爱与教育的欠缺。几年前,豆瓣上有个小组,名曰“父母皆祸害”,鲜明地扯起了反对父母的大旗,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而讨论。这个小组聚集着一帮在亲子关系中受挫的年轻人,他们在小组里宣言,“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用心手段,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

按照*纲常,如此杯葛父母,似乎有些“大逆不道”。但这个“大逆不道”的小组讨论的话题,与这天《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倒是相得益彰—为人父母,你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是孝、爱、礼,还是腐朽、无知明白孩子们反对什么,才能明白就应教会孩子什么。

校园里的礼崩乐坏,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异变,与家长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个粗鄙的时代。品行和节操、原则和底线,成了被遗落的珍珠。殊不知,这对于孩子甚至未来而言,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家长们在传输什么样的价值观呢给老师送礼、教孩子怎样讨巧获得虚荣、教孩子灵活运用潜规则……职场的生存伎俩,演绎成了童话世界里的攻心计。而传输这种价值观,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自卑:当下的恶劣不堪环境,必然成为孩子们未来要应对的野蛮丛林。“狼爸”、“鹰妈”的野蛮和粗暴,竟然能够受到推崇和抬举,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礼貌所不能解读,也是不可理喻的返祖反智现象。

父母教会了我们什么借孩子之口来问这个问题,能否引发父母们的深思和反省呢这“开学第一课”能受到父母们的重视吗还是继续刚愎和自负下去

是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是成为“父母皆祸患”里的受批判者;是要立起写着光荣和梦想的父辈旗帜,还是罗织埋葬理性与个性的腐朽裹尸布。父母们上好这《开学第一课》,回答好“父母教会了我们什么”这个问题,无论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对时代的变迁,都很重要。父母教给孩子什么,决定着礼貌的躯体里,奔流着怎样的血液。

【二】

昨晚与儿子观看了央视一套综合频道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以嘉宾演讲、人物故事、文艺表演和互动游戏等贯穿融入了整个节目。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就如“童话大王”刘渊洁讲述他与儿子的故事一样,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你做到了,孩子的在旁边也就看到了,以后他也会这样孝顺你,所以一些事情务必从此刻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就是“摇滚爸爸”秦勇十年前,毅然退出舞台,只为陪伴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大珍珠,他们携手克服困难,相互陪伴,一齐长大的故事,给我们都上了一堂充满“爱”的课,不仅仅仅只是表达了父母之爱,更是教会孩子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个性是他儿子竟然与他哥们之称,关系是如此融洽,可想想我们和孩子之间简直像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值行我们学习啊……

透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做一名有职责与使命感、传播爱的使者,做孩子的指南针和好榜样。

【三】

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的大型节目。晚上,我和女儿早早地守在电视机旁等等节目的开始。

今年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孝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把这个美德继承发扬光大呢我想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上所施下所效。只有我们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孩子才可能对我们孝顺。

秦勇用他和儿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爱的真正含义。爱是包容,爱是坚持,爱是不放下。爱他就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不为其它。我们只要做到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悦纳孩子,在困难时帮忙孩子,孩子就必须会越来越优秀的。

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是此刻社会上多如牛毛的负面新闻让我们不仅仅对此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我们作为父母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我想作为父母,我们以身作则,做到不伤害、不妨碍自己、别人、社会,做个有德行的人。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效仿,那样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是完美的社会。

2021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感悟作文 篇4

9月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开学第一课》节目。我们全家人吃完饭,早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兴奋地等待节目播出。听妈说,这个节目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么说来,它的年纪居然比我还大呢!

节目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他是红其拉甫执勤点的护边员。2021年1月4日,他为了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英勇牺牲。当人们把拉齐尼从冰冷的湖水中抬出来时,他的手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这是英雄留给人间最后的定格。现在,英雄长眠在帕米尔高原,守护着他魂牵梦绕的边防线。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14岁的都尔汗?拉齐尼和12岁的拉迪尔?拉齐尼也来到了现场。当女儿都尔汗看到父亲生前的影像时,哽咽着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军医!”“回到红其拉甫,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12岁的拉迪尔也掷地有声地承诺:“爸爸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也潸然泪下。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护了72年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在这里,衷心地祝福都尔汗?拉齐尼和拉迪尔?拉齐尼:梦想成真!

2021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感悟作文 篇5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们的快乐暑假已经结束了,随着九月份的步步到来,我们将要迈进学校的大门。在九月一日这一天,我们也迎来了大家备受关注的《开学第一课》的播出。

2021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作为一档开播十几年的公益节目,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根据时下的环境,给我们带来新奇的节目与故事。让我们这些中小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各个故事节目,拓展个人视野,开拓个人见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定下一个高远的目标。

2021年《开学第一课》中,“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14岁的都尔汗·拉齐尼和12岁的拉迪尔·拉齐尼来到了现场。当女儿都尔汗看到父亲生前的影像时,哽咽地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军医!”“回到红其拉甫,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

2021年1月4日13时56分许,正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来不及细想,拉齐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12岁的拉迪尔掷地有声地承诺:“爸爸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护了72年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感悟作文 篇6

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的不朽丰碑!

1933年,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路途后,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

单从时间表上看,长征但是如此,但只要细细的了解,便会发现,这是人类战争的奇迹。红军一共转战十四个省,历经风吹雨打,全程两万五千里,那时环境相当艰苦,红军没有充足的军需供应,没有充饥的食物,陷入了枪林弹雨与人饥马困交织的境地,他们以草充饥,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经历了千百次的战斗,最终才获得了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浑的画卷。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一道道实枪重荷的关口,用行动不知写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惊心动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拿飞夺泸定桥来说,22名红军突击战士,早将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铁索的泸定桥上行进,最终消灭了对岸的守敌,夺取泸定桥。当时,他们命悬一线,桥下是奔腾呼啸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胜利,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惧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胜利之师。红军骁勇善战,但又不失人性关怀。在穿越一望无际的草地时,到处是能够吞噬生命的沼泽泥潭,危机四伏,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可贵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相扶相携,共度难关。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金色的鱼钩》、《永远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描述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课文,都记录了红军让出食粮,扶老弱的生动事例。《永远的丰碑》描述的是一位老军需处长将棉衣分发给每一个战士,自己却被冻死行军路上,与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感人故事。

【二】

这天,中小学生结束假期,开学回归学校课堂。今年秋季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主题是“父母教会了我什么”。“童话大王”讲家风说“孝”,黑豹乐队原主唱秦勇谈“爱”,青年歌手容祖儿言“礼”……主题高大且鲜明。这般主题,深以为,并非给孩子上“开学第一课”,而是开学前给家长补上一课。作为父母,你教会了孩子什么是讨论,更是拷问。

关于亲子*,网络上有个经典的段子:在父母的眼中,总有个完美的小孩,他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孩子”。逆向推断,每个孩子眼中是否也有一双完美的父母,而他们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父母”呢

作为孩子天然的人生导师,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唱出命运的好声音没有的答案。可知的答案是,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质问在成长的关键阶段“爸妈去哪儿了”的时候,作为父母,恐怕都会有极大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的来源,往往来自爱与教育的欠缺。几年前,豆瓣上有个小组,名曰“父母皆祸害”,鲜明地扯起了反对父母的大旗,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而讨论。这个小组聚集着一帮在亲子关系中受挫的年轻人,他们在小组里宣言,“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用心手段,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

按照*纲常,如此杯葛父母,似乎有些“大逆不道”。但这个“大逆不道”的小组讨论的话题,与这天《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倒是相得益彰—为人父母,你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是孝、爱、礼,还是腐朽、无知明白孩子们反对什么,才能明白就应教会孩子什么。

校园里的礼崩乐坏,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异变,与家长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个粗鄙的时代。品行和节操、原则和底线,成了被遗落的珍珠。殊不知,这对于孩子甚至未来而言,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家长们在传输什么样的价值观呢给老师送礼、教孩子怎样讨巧获得虚荣、教孩子灵活运用潜规则……职场的生存伎俩,演绎成了童话世界里的攻心计。而传输这种价值观,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自卑:当下的恶劣不堪环境,必然成为孩子们未来要应对的野蛮丛林。“狼爸”、“鹰妈”的野蛮和粗暴,竟然能够受到推崇和抬举,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礼貌所不能解读,也是不可理喻的返祖反智现象。

父母教会了我们什么借孩子之口来问这个问题,能否引发父母们的深思和反省呢这“开学第一课”能受到父母们的重视吗还是继续刚愎和自负下去

是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是成为“父母皆祸患”里的受批判者;是要立起写着光荣和梦想的父辈旗帜,还是罗织埋葬理性与个性的腐朽裹尸布。父母们上好这《开学第一课》,回答好“父母教会了我们什么”这个问题,无论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对时代的变迁,都很重要。父母教给孩子什么,决定着礼貌的躯体里,奔流着怎样的血液。

【三】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围绕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而展开,围绕着孝,爱,礼,强四个方面给孩子们构建了一个生动而充满趣味的课堂。不管是*所讲述的身教胜过言传,或是秦勇用爱陪伴孩子度过疾病的艰难岁月,又或者是容祖儿受到的家风教育,我们都不难看出,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从家长身上学习而来。就像*所说,他将新买的电视机送给了爸爸,孩子便也学着将舍不得吃的大虾孝敬给他。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也有职责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一切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透过我们的身体力行去向孩子传达正面的信息,教会孩子如何孝顺老人,如何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行善戒》里曾说到,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这也同时告诉我们,对待孩子,仅仅有爱并不够。盲目的溺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从秦勇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真正的父爱,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哪怕再难,也要进行魔鬼训练;不论吃多少苦,也不能放下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孩子患上了感统失调症,秦勇本能够选取让孩子平稳的长大,也许只要好好活着,也许只是能开口说话。但他并没有放下对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多于常人百倍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教会孩子骑自行车。哪怕孩子和自己每一天都经历着失望与痛苦,也一向坚持着。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大珍珠慢慢的长大,与正常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爱不仅仅仅是包容,更是在经历了种种痛苦和失望之后,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坚持。

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感悟作文 篇7

金秋喜迎开学季。学生们结束了快乐的暑假,步入了理想中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会谈论新老师的趣闻轶事,而那些大师们的开学第一课,则更让人津津乐道。

文学大师鲁迅,每逢开学的时候,总要为学生准备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上课时,鲁迅先是一阵微笑,接着便念出讲义上的页数,马上开始讲起来,滔滔如瀑布。鲁迅用幽默的语调,讲不到二十分钟,总会听到学生的一次哄笑。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鲁迅还在黑板上画画,或以肢体语言表达。一次,为了解释《酉阳杂俎》中的故事,他仰着面,弓着腰,身子向后仰,结果身体一弯曲就晃起来,脚下也站立不稳,他自语道:首髻及地,吾不能也。学生们见此情形,很是感动。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每到开学的第一课,他都会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每次上课,陈寅恪必携带要引用的书籍多种,以黄布包裹,拿到教室,放在讲台。遇到引证的重要文句,必写在黑板上。讲到入神的地方,往往闭目而谈,至下课铃响,还在讲解不停。他讲课虽多平铺直叙,但听课者并不觉枯燥,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国学大师吴宓,开学时常穿一袭灰布长衫,戴一顶土棉布睡帽,一手拎布包,一手拄手杖,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讲内容脱口而出,一气呵成。他讲到得意时,便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一时兴起,吴宓还会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诗作,甚至他写的情诗。他上课有些欧美之风,学生回忆:先生讲课常是漫谈性质的,只指定些参考书,要我们自己阅读,并多写读书报告。课上先生有时讲些文人轶事,风趣横生,使我们忍俊不禁。

哲学大师冯友兰,每次开学时都要亲自点名。他讲课极为生动,通俗易懂,他不进行逻辑分析,而是讲一些哲学史上的故事。学生有时根本不用记笔记,听得高兴的同时,也体会了他的意思。这种讲课,极受学生的欢迎,他讲中国哲学史,除了本系学生外,外系学生也慕名来旁听。100多人的大教室挤满了学生。冯有些口吃,往往一句话在黑板上已经写完,他的话还没有讲完。可他的思想却非常流畅,犹如十月怀胎受尽折磨,一朝分娩却生出了掌上明珠一样。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开学课声势浩大,摆的谱儿也最厉害。章名满天下,前来听讲者甚众,每次上课,都有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声名在外。章国语不好,便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便由钱玄同写在后面的黑板上;而一旁的马幼渔则负责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章太炎讲课,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前一句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后一句却让听者很受用。

由此看来,大师们的开学第一课真是丰富多彩,他们都个性鲜明,为后人津津称道,已成时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