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争》观后感优秀6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我的战争》观后感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的战争》观后感 篇1
一部电影想要承载什么历史,或者能够承载多少历史,都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而一场战争,子弹从多少方向射出,就会有多少不同视角,战场上每个人都会说战争的残酷与不对,但甚少人会承认自己非正义,所以,穿过历史的烽烟去回眸战争,人们还是趴在自己的战壕里——一部战争电影其实能打的,无非是感情牌或是价值观。
《我的战争》打的最多的就是感情牌,孙北川有“我们今天做的事,以后有没有人会知道”的疑问,这是先辈英雄留在今天的疑问,更是今人对当下的反思。历史是否被节选(1950-1953),是否被取材改编(巴金的《团圆》),但立场并未随着国际时局的改变而改变变,表达自己态度的意愿依然清晰可见。
所剩更多的还有来自对“美好”的祭奠,美好的生命——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如虎儿郎以及韶华巾帼;美好的爱情——“到死都喜欢你”的忠诚以及“我想和你亲嘴”的冲动;和壮丽的“保家卫国”理想——政治,时局,阵法……都退避在这些美好之后,以美好的消逝,去唤回记忆,去反思战争。
导演彭顺的北上,带给影片的是视效上的巨大震撼——作为一位香港导演,观众无法揣摩他对“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理解,而作为在同样甚少接触这段历史的内地观众而言(在《上甘岭》《英雄儿女》之后《三八线》之前,这场战争为政治所敏感一直再未进入影视领域),同样不会寄望从一部电影中去窥探历史真相——但视觉上的震撼却足以让更多人开始注目这段被尘封的历史——这也是这部影片最重大的意义所在。
影片用了四场战斗来让一群普通人进入战争,江面大桥遭遇战、五里亭攻坚战、小镇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四场战斗分别利用了空间、地形等非人为因素来增加战斗难度,甚至代入第一视角、快节奏的手法去还原战场(同时以十足的现代游戏感去突出战斗场景),给予了战争电影新鲜感与革新意义。
而战地情书以及炮火中的爱情,也在奋力的把原本升华的“英雄”拉回普通人的阵营,他们不再是战无不胜的超人,同样有血有肉情感丰富,他们身上,同样寄放这观众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这场战争中的英雄——近年中韩三次交接志愿军烈士遗骸,让人看到国家对逝者的安抚,而微博上孜孜不倦号召众人对老兵的关爱,更多的还是想让那些炮火余生后老人能有一丝温暖慰藉。
电影负责将时间带回战争开始的地方,而观众则需要重新踏上战场,去一探究竟。
《我的战争》观后感 篇2
回想起上一次看的电影《我的战争》,就会立刻想起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到底是怎样来的。
刚开始时,就是一场战争,我们与美国敌军对抗,他们有飞机,有坦克,有地雷,有炮弹……可我们中国只有人。这得怎么打呀!看着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闭起了眼,我的心也怦怦直跳。经过又几场战争,有的同学已经热泪盈眶,我也不例外。平时在同学面前,没人觉得我会有伤心的时候,可是现在有谁能不被感动呢?
在最后一场,女军们也参加了战争。不管是为了已牺牲的同伴伤感,还是为了自己的四肢残废,她们都浴血奋战,尽全力打败敌人。只要有最后一发子弹,也要出一份力!这时,四周的同学又开启了讨论模式,你干什么哭啊!拜托,都是假的。”“
听了这些话,我多想狠狠地反驳他们:你“们说是假的?的确,因为现实比电影里残酷得多!如果没有军人,你们现在还可能是一群小俘虏呢。你们体会过他们的感觉吗?为国家为人民不怕死,这种精神谁有?”我哭了半天终于止住了,因为我看到了新中国的诞生。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这是用多少人的生命换来的……
看了电影我竟然有了当军人的理想,再想想我们身边的小事,都变得像芝麻大了,因为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向着理想出发吧!
《我的战争》观后感 篇3
中秋节放假,本来是不打算看这样主旋律电影。但是,听说有些人说很热血,有些人说很垃圾。
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了电影院。 我的战争,这样的电影,刚刚上映排片,就别影院给挤下去。
时间非常不好。卖票进去,也基本都是随时在40岁左右人。我还想,可能看到一半,就走了。
结果电影超级好看,无论从演员、配乐、剧情、特效、都是目前中国最好看的战争片。看完这部影片,再看冯小刚的集结号,那肯定比集结号高上一个档次。
先从演员来讲,刘烨饰演的孙北川,接地气 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北川汉子,粗扩,直言,但心底善良。和孟三夏对话,你娃涮坛子,你娃倒桶子。让人感觉老乡非常亲切。另外,几个配角也非常老沉。
在说配乐,一开场,本来挺祥和的镜头和气氛。由于孙北川的到来,表现的非常紧张,上腺素飙升。是爷们儿,看了都会为之一振。尤其是,刚刚开场就打了一场遭遇战。场面堪比好莱坞战争片,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配乐,和音效。在电影院里面,简直是无可比拟,好像自己就亲身经历了这场史诗之战一样。
再说整部电影的剧情,非常接地气,孙北川和张洛东的兄弟情,张洛东与李顺良的父子情很温暖,却不刻意描写,都是顺着情节推进,情感戏都是捎带品。但是,有一些镜头,简直是催泪,看的我都想哭。着实两个镜头让我眼眶湿润的一塌糊涂:
1.都给我活着回来,听到没活着回来;
2.孙北川死,王珞丹亲孙北川的时候那个一言不发。简直让一个大老爷们儿感到动容。
在说特效,如果看了我的战争,再看集结号,那基本上,特效方面,集结号就不用再看了。而且集结号的剧情拖沓,战争场面就十几分钟,根本没有办法比拟。
最后,我要说的是,本来这样的影片,被人骂过之后,排片量就少,也就那么几天,估计撑不过两个周,如果大家要是有时间的话,还是亲自去电影院看看吧。不要只听一帮2B,叫嚣什么战争,什么非正义的,和你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可是这部影片本事,就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就是一个炸药钱,都值了你的电影票钱。不看,真的太可惜了。
观影归来,我一直在思索!思索着孙北川背靠黄土面朝蓝天躺在战场上问张洛东:你说,以后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我的战争》观后感 篇4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们志愿军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其中情节所展现出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无畏和英勇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教育着我。战争的确是异常的惨烈,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可能能体会到那种残酷,它就像是黑洞一样,强大的引力只会将你拖进无情黑暗的漩涡,没有任何的片刻思考和犹豫寡断。事实上,当你被卷入其中时,已经不可能逃脱了,你能选择的早已在出征前就已经做出了抉择,既然走上了抗敌卫国的道路,那就无悔于青春和生命。
悲伤总是和美好联系起来的,战争同样如此,与之对应的是爱情。看过电影后,我想为什么战争总是伴随着爱情呢?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战争是残酷的,爱情是美好的,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情节,这也是一个很平常的电影情节的处理手法。
2、战争带给人是绝望,无限的死循环,一眼就可以看到头的结果和即将到头的悲哀,而爱情给人以希望,憧憬,未来和美好,无限的生机活力,望眼欲穿都看不到头,看不到的结果。事实上,这一点对比在最终的结果上是一致的,结果都是没有结果。
3、事物本身是多面的,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一面,有善良的一面,就有残忍的一面,有幸福的一面,就有悲惨的一面,而战争和爱情就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两面。事物本身也是残酷的,在当时的背景下,爱情就像是佛说的尘一样,本来就是没有的,一切都内心都是不存在的,唯有生死之念。
4、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每个选择对应的下一个选择又是千差万别的,当我们自己真正站在生死的十字路口时,我们会想些什么呢?即使是想了好的,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尘归尘,土归土!
《我的战争》观后感 篇5
最近上映了很多电影,我喜欢这部《我的战争》,因为这部电影在六十多年后,重现当年炮火喧天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们在史诗级的大场面中,再次看到当年保家卫国的民族之魂,在热血与激情中,也从头认识那些为正义和责任一往无前的无名英雄,而在一系列英雄形象里,我又最喜欢黄志忠塑造的老爹李顺良,因为他的身上凝结着战火中的人生智慧,也有如山的父爱。
在以往的战争片中,一般都是由年轻人负责冲锋陷阵,像李顺良这种老爹级的老兵,很少作为核心人物出现,而在当年的战场上,老兵通常以其丰富的经验,优秀的意志品质,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李顺良是混迹军旅多年的兵油子,他能说会道,却绝非夸夸其谈,他精通爆破与战斗,深谙战场上的生存之道,却绝不贪生怕死,能唱一曲《穆桂英挂帅》,唱得豪迈悲壮,热血激扬,他是是整个九连的润滑剂,是张洛东的养父,也是每个战士心目中值得信赖的战友老爹,乐观豁达的性格,加上养父子之间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形成了一个立体而又鲜活的人物形象。
李顺良这一角色,诠释了中国志愿军的老兵精神,于诙谐生动中演绎着沧桑而又不息的热血与激情,黄志忠不仅有力的展现了老兵的鲜活性格,更是通过细腻而又深情的塑造,对一代军人的情感世界进行了深度刻画,从而让观众为之燃烧热血。在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莫过于当孙北川下令炸山,以对抗敌人的坦克,李顺良临危受命,张洛东生死相随,敌人的坦克已经近在眼前,两人还在讨论着打完仗怎么娶媳妇儿,既展现志愿军战士的大无畏,也流露着亲情的温馨。
老兵的魅力是独特而又深刻的,因为历尽沧桑与战火的洗礼,李顺良对战争的理解更深入,他的坚定与乐观,豪迈与热情,无时无刻不在关怀并激励着身边每一位年轻的战士,也打动着银幕前的观众。
银幕上的老兵能够鲜活如生,令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燃,一方面来自剧本和故事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来自黄志忠的表演,真正的做到了一举一动,每一个表情和眼神都入木三分,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中,透过黄志忠的表演,我们能看到一个老兵无视生死的同时,对战友和亲人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对正义事业的必胜信念。
黄志忠可以说是中国影视圈最优秀的老兵了,曾经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风云1949》《冷箭》《中国远征军》《圣天门口》《新亮剑》等无数家喻户晓的战争佳作,贡献了无数不同风格的表演代表作,而在大银幕领域,这一次在《我的战争》中,在宏大且逼真的战争场面上,很多危险的镜头都要亲自上阵,黄志忠以“老兵”的姿态,不仅文戏出彩,动作戏爆破戏也是挺身而出,人先士卒,带领年轻演员们完成了最艰难的挑战,起到榜样和老兵的作用。
这几年,国产战争片数量不多,投资和制作规模也越来越保守,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像《我的战争》这样以大手笔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战,不仅是国产战争片的复苏之战,更是考验中国电影人和整个行业的生存之战。值得庆幸的是,还有黄志忠、刘烨、王珞丹、杨祐宁这些优秀的演员,呈现了优秀的表演,这样的表现足以证明,国产战争片必定会在不远的未来重现辉煌。
《我的战争》观后感 篇6
个人对战争片的好坏之分,从不指在电影能有着多么宏大刺激的战争场面,而更在于其本身能否用那些鲜活真实的生命去承载战争之殇与和平之思,但《我的战争》中一味的战火渲染,剧情的散乱,人性的苍白,都只是使电影变的肤浅平庸。
难以否认这是一部在战争场面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作品,可惜于逼真的战争并没有去写实其所带来的冷酷残忍,电影只是用战争在不间断的渲染着主旋律的英雄情怀,但这不是一部虚构的《指环王》,无数人的生死都可赋之笑谈,战争背后有着多少的苦难,数以万计的英魂却只是在电影中成为了衬托那一腔英雄热血的悲情,这样的作品从本质上来说,虽然稍胜于全然无法入目的抗日神片,但与前者不思战争之殇的做法并无不同。
《我的战争》虽是一部以小人物为视角的作品,但电影并没有为观众带来一个小人物面对战争的那种真实,其只是一再的用一场接一场的战火来营造看点,殊不知这样建立起来的战争早已败絮其中,爱情的附加不但难以引人共鸣,反而使故事充满了虚假的做作,而单一化的视角,更令本错综复杂多方角逐的鏖战,变成了一场毫无战术可言的自欺欺人,如若不是电影将背景在伊始设定于了抗美援朝,那么这甚是一场可以套搬于其他战争之中的移花接木。
在现如今,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战争片所最终着点的都必当该是反战,电影看完后给人的观感绝不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是对战争原罪本身深省的反思,以此再突显的爱国主义情怀才会变的真挚动人,但在这部剧情散乱的电影中几乎无从建立起真挚的人物情感,人海战术的牺牲亦变的难有感怀,当生命的逝去只是变成了电影强行煽情的手法,这样的战争片且不谈对比何般他国经典,就拿冯小刚的《集结号》来说也是谬之千里。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最为根本的是有对生命的尊崇和战争的反思,但无论从诸多国产的抗日神片,还是这部以“我”来着点的抗美援朝,却连这一点都做的乏善可陈,又能拿什么来引人共鸣,追思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