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0篇)正文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0篇)》

时间: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1

这是一部印度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有幸在培训中观看了这部电影,感觉非常不错。电影中充斥着许多幽默搞笑的镜头,但是在一片嬉笑怒骂中却充斥着我们的神经,怎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适合的。法兰、拉杜与兰乔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

看完整部电影,我们欣赏男主角兰乔的特立独行,不走常规模式,感叹他伟大的成就,当然也为他收获的美好爱情所庆幸。但是在这些感动的背后,还是会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反思。虽然我们和他们处于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但是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确是有着某种相通性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对于那几个特别调皮、爱自由、不受约束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呢?我们在某些时候是不是也充当着电影中那位“病毒”校长的角色呢?

以前的我可能真的也会很急躁,希望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马上改正,所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样孩子更容易有抗拒心理,更要与你对着干。比如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很有个性,很有想法,也很聪明,但是自控能力比较差,课后总喜欢在教室里跑动。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对他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安全的行为,就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是他却一副很不服气,很不在乎的表情。让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晚上放学时又将他的不良行为告诉了他的妈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是对我有抵触情绪的,早上来班里也不愿意跟我打招呼了。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可能我的做法让他在同伴和家长面前失了面子。

通过这次观看的电影,我觉得自己真的要反思下以往的教育行为,是否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尊重他们不同性格发展的特点。以后孩子犯错了,应该严肃处理,但是过后要像没事一样和他一起玩,让他知道规矩是规矩,喜欢是喜欢,即使你犯了错,老师还是很喜欢你的,批评与喜欢是两回事。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2

法罕、拉加和兰彻是同寝的大学同学,他们都在印度的著名学府帝国工业大学就读。法罕其实并不想学工业设计,他想成为一名野外摄影师;拉加的家庭十分贫困,他的家人希望莱吉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兰彻的身世一直是一个谜。这个谜要到他们毕业十年之后才能揭晓。

大学里的生活总是和学习、考试、爱情相伴。兰彻成绩很好,总是名列前茅,而且他对机械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爱和天赋。而另外两个室友法罕和拉加则没有这么好的脑子,虽然学习很努力,但他们总是倒数的学生。法罕每天惦记着摄影,拉加每天畏首畏尾,早晚都要求神告佛以期自己考试通过。除了成绩出众之外,兰彻还是一个喜欢开导别人的人,他似乎是先知、又似乎是上天派来的神明,每每当他人在无助、错误或者是生活即将步入歧途的时候,他总是会恰当地出现,恰当地给予指点。因为他的这种高强的“本领”,他得罪了学校的院长、整蛊了只会死记硬背的同学、而且还得到了自己的爱情。

毕业前夕,院长把象征着荣誉的“太空笔”送给了兰彻,并告诉兰彻,他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学生。毕业的时候,法罕得到了一个匈牙利摄影师的工作邀请,拉加得到了公司的聘用,而兰彻则一声不响地离开了学校。他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十年之后,当年被兰彻整蛊的“消音器”找了回来,他要带着拉加和法罕找到兰彻。在他被整蛊的那个夜晚,他和兰彻打了一个赌,要在十年后的今天一比“事业的成功”。如今他拿着高薪、开着沃尔沃,自诩为“成功人士”。于是他便带着“两个白痴”按照一个模糊的地址便走上了寻找兰彻的旅程。也许这更像是一次朝圣之旅。

旅途渐次展开,他们也在屡屡回忆着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兰彻那离奇的身世和经历也将一点一点被揭露开来。结果总是出乎意料的,在一个硕大的学校里,在笑眯眯的兰彻面前,那个“成功人士”也不得不低下了自己高傲的脑袋。而当年和兰彻一坠爱河的姑娘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3

这个周末,我看了一部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非常的发人生醒!讲的是三个学生来到印度上学,遇到的各种事情,以及他们面对印度填鸭式教学的不满作出的对抗,其中,有一个人叫兰彻,他的口头语叫“一切都好”,这是他这种精神,鼓励着他身边的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不再受老师、父母的影响,影片中有一首歌非常的好听,这首歌曲也充分诠释了兰彻乐天派心态的关键——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可以平复心绪,打败恐惧,增加直面问题的勇气。

仔细回味,发现这部电影描写了很多当今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全球第一名),让我感到非常的吃惊,也对印度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和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感到深深的不满!在印度,小孩一出生,就被父母规划好了人生的的道路,没有自己的选择!而印度所面对的这些问题和中国颇为相似,当今的中国家长有没有问过自己喜欢的孩子喜欢什么?爱什么吗?(我父母在这点上做得还不错)我想,影片中的兰彻对他朋友说的一句话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我们喜欢上一个职业后,才能最大限度的去做好它,强扭的瓜是不甜的!还有一句话:“两种方法让自己拔尖,要么提高自己,要么降低别人。”说实话,我们中国的教育,和印度的差不多,总是在提高自己的成绩和降低敌人的成绩中恶性循环,或者说,就是在提高成绩和降低理想中抉择。

所以,活在当下,认真过好每一天才是生活的本质!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4

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初并没有想过什么人性,什么追求,只是感觉各人的生活、信念年不同而已。校长有自己的想法,他所想的一切都是以作为工程师的最高理想引发的。他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却让人不敢苟同而已。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没有权利去强制性的改变和阻碍其生活方式,也没有权利去把对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你可以去尝试让别人了解、接受你的思想,却不可能用强制的方法让别人从心里来赞同你。而作为一个老师,严格要求并不是错的,但是最需要尊重和发现,尊重学生的人格、追求和生命,发现学生的兴趣、天赋和优势,进而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能力。

对于rancho,是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在他身上发现的是乐观、创新与坚守。没有人能改变他的心态,一句alliswell证明了他的内心的强大,喜欢他的生活态度,但是这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他太过童话了,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压力来督促我们,而不是毫无压力的完全轻松面对,所要做的只是将压力转变成动力,踩着压力前进而已。但无论如何它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就需要学习他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永远乐观的心态。记得告诉自己“alliswell”。

影片里我最喜欢的人就是farlan。因为他是最贴近我们的现状的人物。我们大学生,有多少是能按着自己最初的梦想报考的?我们是有多少是在老师、家长的建议下进了某某专业的?这是最好的前途,我们知道;兴趣可以培养,我们也知道。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内心有自己的渴望,我们也有自己追逐梦想的权利,哪怕我们摔疼了,摔得粉身碎骨,我们不愿别人。farlan最后完成了梦想,可是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现实与梦想中挣扎着,最后终会败在未来中!

而raju,深切的表现了我们矛盾的内心,我们想要成绩,想要未来,但是分担太重,飞不动。我们一直记过着需要我们的,却忘记了我们是要先起飞的。幸运的是,一次自杀的经历,他找到了自己,找到了方向,也找到了通向未来的路。我们呢,还在其中挣扎,希望能够克服吧,不是在自杀过程中。

还有silence,也许在影片里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是在现实中不也是随处可见吗?死记硬背,现在的教育制度里,能有多少让我们完全弄懂啊,或许可以,但是能有多少人拜托了这个经典方法?填鸭式教育的配餐就是死记硬背啊。他还是个房奴,车奴,钱奴,一生一世就羁绊在尘世中,在欲望中翻滚着,不惜一切代价。他的可恶,他的悲哀,就是一个社会的可怜悲哀之处吧。

其他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代表的意义,但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好好生活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生活中力量最大的东西是情:亲情、友情、爱情。这是可以让我们抛弃一切的东西,可以给于我们战胜一切的力量,所以最后一句话,珍惜吧,珍惜身边的一切···

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600字 篇5

曾看过一部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和全班同学们一起看的,第一遍看是笑着看完的,后来在家又看了一遍,就有点感触了。

其中讲的是两个朋友法尔汗和拉杜找到昔日的朋友“兰彻”而引发的一段回忆,他们曾是皇家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院长病毒是信奉所谓的杜鹃鸟巢理论的人,沉默者查托是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因为兰彻将查托为了恭维病毒的演讲词改了,所以他们起了冲突,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沉默者与法尔汗和拉杜开始寻找据说落魄的兰彻,最终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我之所以有感触,而是因为其中的不停穿插的悲剧,乔伊因为病毒的拒绝而自杀,兰彻指责病毒那是谋杀,精神压力的压迫而产生的自杀;拉杜的跳楼,因为病毒的压力……虽然我不懂填鸭式教育的悲哀,但其中的有些话我却能记住。

“平安无事。”尽管这只不过是一种祈祷,但却能让心灵平静下来,好像真的有了这个依靠,这句话几乎贯穿了全文,我几乎也想把右手放在心前,闭上眼,祈祷:“平安无事。”

“尊敬的陛下,您太伟大了,请接受我们卑微的供奉吧!”即使这句话出现的环境让人有点笑意,但在几个场所,却表达了了两个朋友梦想实现而对“兰彻”的感激。最后的沉默者认输,其实“兰彻”不是兰彻,而是苏克·旺度,那个有400项专利的伟大科学家,沉默者与苏克,简直不能说是太有缘分,我看到这里,不知道想笑还是想哭。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句话真正的贯穿了全文,从一开始的玩笑,到最后的。认真,这其中都是苏克的坚持,甚至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苏克一生的总结。

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你可能会真正的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6

暑假里,我观看了学校推荐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尤其对电影中反映的印度当代填鸭式的教育带给学生的压力与恐惧,让我感受颇深。

影片中的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皇家工程学院,每年40万以上的考生只录取200人,多么让人向往的高等学府,但学校的种种怪象令人毛骨悚然。院长博学多才,可他是一个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充满嚣张气焰的人,整天就会题海战术,学生每学期各种测验、考试、口试有42场,考得学生晕头转向,除了循规蹈矩、死记硬背没有任何创新、发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在这里考得高分,取得学位,之后找到工作,赚钱养家,没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工程学家。法汗明明喜欢摄影,但是在父亲的强迫下,被迫学习工程学,结果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拉朱的家庭非常贫穷,父亲瘫痪,母亲多病,大龄姐姐嫁不出去,家里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了,为此,拉朱的身上和心里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他努力想学好,但是由于家庭中的种种困窘之事缠绕着他,使他无法专心学习,他就借助神灵来释放心中的压力,整天祷告神灵能够让他取得好成绩。只有兰彻一人例外,他来这儿学习的理由就是因为自己热爱工程,喜爱物理,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善良、开朗、幽默且充满智慧。他用所学的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不随波逐流,而是用善良和智慧感染着身边的人。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并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快乐生活。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使许多学生的心里产生扭曲和变形。在影片里,兰彻这样说道:“不要死读书,要理解并享受科学的神奇。”兰彻的成功是对现代应试教育有力的抨击。

对比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我读书的时候,分数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但是,考一百分又能怎样?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兴趣!假如你的兴趣是画画,整天让你去写作,你会有灵感吗?你能写得出一篇好的文章来吗?假如你的兴趣是摄影,让你整天去学机械是怎么制造的,你能把物理知识活用到实际创造中去吗?因此,培养兴趣十分重要!我们的教育制度也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只注重分数。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比考得一个高分数更有价值。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正是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而不是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看。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班级管理才会井然有序,班风、学风才会积极向上,学生也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如兰彻所说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

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7

前几天刚好重新看了一遍《三傻大闹宝莱坞》,感触很多,想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就在这写一下自己的感想。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主角兰彻和他那两个同学法罕和拉加的事,有不少内容是关于教育的。随着寻找兰彻之旅的展开,他们之间那些事也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先说一下他们那个古板的校长,那个墨守陈规的病毒校长。在他的身上,我们几乎可以看到死记硬背这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种种恶果,死板不懂变通。最能体现这点的莫过于在他女儿生产时,他的那份手足无措,甚至晕倒,这与学生灵活使用各种设备来发电形成鲜明的对比。知识只有被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主要的作用,如果只是记住而不能运用,那就像脂肪一样堆积在我们的身上,妨碍我们的行进。但他也是一个相当负责任的老师,在被兰彻问为什么不能在太空用铅笔,虽然不能立即回答,但后来他也去寻找答案并告诉兰彻,如果铅笔尖断了可能会漂浮今人嘴巴鼻子或仪器。最后他把自己的太空笔送给兰彻,也表示他对兰彻的认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再说说查尔图这个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虽然兰彻他们整蛊他确实不怎么妥当,但其中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不懂思考,懒于思考。而且太看重自己的名气,受到整蛊后耿耿于怀,在十年间都不曾忘记。做人应该大方一点,不能太小气,斤斤计较对自己没多大的好处,反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得不偿失。

最后说一下主角兰彻,他是一个相当乐观灵活的人,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由在他在开学的那一天整蛊师兄,与病毒校长唱反调就可看出。他想着改变这个世界,最后他也确实成功,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有人会说,这只是一部电影,想要做到太难了。这点不可否认,我们或许在现实中很难全部做到,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慢慢做,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改变也是需要慢慢来的。从自己开始,逐渐影响他人,甚至社会。

有很多人觉得在我们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像兰彻这样的人,因为家庭社会对个人的施加的压力非常大,而且人们的价值观不怎么好。人们往往看重成绩之类的东西,巴不得自己的`儿女成为高考状元。像兰彻相似有反抗精神的人,我们国家也有,就比如韩寒。现在提起韩寒,大家大多持支持的态度,但翻翻以前人们对韩寒评价,基本都是批评的,什么下一个仲永,门门功课挂红灯,不好好学习以后有什么出息之类的。在当时看来,韩寒无意是被毁了,没前途了。但令人讽刺的是,那个他们认为被毁了的韩寒如今是一个公众人物,并登上时代周刊,而像哈佛女孩刘亦婷之类被那时父母当作教材的正面人物,多数已取得绿卡在国外生活了。

我们并不一定要完全学习韩寒,我们需要做好自己,慢慢改善自己。

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8

很少看印度电影,毕竟不是电影狂热爱好者,练英语听力更不会选择只有拙脚英语口音的印度电影。但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看了这部电影。观影结束,对朋友有着发自内心的深深的谢意。

我不能就简单的以一个“好”字来评价这部电影。它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远远超过了我之前看任何一部电影过后的动容。《三傻大闹宝莱坞》——很怪的片名,近三个小时的片长,有喜有泪,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在我看来,是融入了生活,升华到了人性,总能把那些触动人心的东西演绎的淋漓尽致。

一座顶尖的大学,一群特立独行有着奇思妙想的人,总想去突破传统的禁锢,也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是的,社会浮躁,我们也浮躁,总想特立独行,但现实的生活使我们不可能那样去做,很多时候只能沿着那特定的轨道或被牵着鼻子走,因为社会的惯性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怎样活着必须不怎样。展现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永远都是亲朋的期许,生存的必须,努力的艰难。这部影片中讲述的”做自己“也许才是人生终极的成功,故事中融入了亲情,爱情,友情,虽然很曲折,但最终都近乎完美的实现。影片最后三个大学时代的好伙伴在海滩上自由奔跑,蓝天白云和海洋,一切都那么美好。然而电影终究是理想主义的美梦,若在现实中演绎,除了成功,更多的是荒谬!

现实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完美结局。很多东西,总会有一些遗憾。但完美并不能因为现实的残酷而否决这个电影——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我们必须去努力做到的心态。毕竟,乐观,能够让我们在生活里找到快乐,如同电影中的兰彻,家境贫寒,代替富家子弟上学,调皮捣蛋却一直成绩优异,但也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在学校里受到许多不公平待遇,而他总是用那句“Alliswell”来化解一切烦恼。转头,又是笑脸与晴天。

电影中的经典台词—Alliswell,这句话总展现于整个故事中,包括最后唤醒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有点虚构,但展现着一种心态,一种对待生活乐观且自由的心态。不过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能淡定的拍着胸口说声Alliswell,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不能“做自己”,总能说声“Alliswell”也是好的!

我想,这就是乐观,这就是我们应该面对生活的态度。

印度电影总是绘声绘色,让我从开头笑到了结尾。刚开始是因为剧情,而最后,是因为对人生的深思。

生活总是要面对的。而只有乐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出彩。

三傻的故事只是一个理想,但对我们而言,那正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一个目标。

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9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2009年拍摄的一部具有喜剧风格的电影。它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十年之后,查尔图归来,他找来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寻找兰彻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发掘出兰彻不为人知的秘密。

电影中,除了兰彻,每个人都只想安稳读完大学然后找工作。他们一生下来就被决定了命运。父母决定了他们“未来一定要当个工程师”,于是他们,也只能当个工程师,把自己的梦想埋藏在心底。但兰彻,是因为喜欢工程学,才来学工程的。

兰彻不屑于“填鸭式教育”。他从一开始就反对校长“病毒”的看法,和他对着干,不屑于他的教育方式。他鼓励自己的朋友,干自己想干的。法罕因他的鼓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去当了摄影师。

无论生活如何对待你,你只需要在心里默念“AalIzz Well”!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10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题记

五一假期,和妈妈一起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原本以为是一部喜剧片,但是影片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兰彻和查图尔,他们是同学,却在学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上截然不同。兰彻以学习为乐,主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查图尔只知道死记硬背,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走向世俗定义的成功。

十年后,老同学再次会面。当查图尔得知他一心要胜过的兰彻居然是决定他职场命运的拥有四百多项专利的科学家——冯查。旺都,故事也就圆满结束。

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学习?学习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从电影里找到了答案。可是,在我的身边,不少同学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沉迷在游戏、短视频的虚假快乐里无法自拔。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对于学习,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对于学习的激情。你比别人笨,你可以用勤奋去弥补,但你如果对学习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学好了。”

对于这些过早厌学的同龄人,我只能努力发出我的声音,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清醒过来,尽早在学习的世界里享受到追求卓越的成就感,这才是最真实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