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6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篇1
朗读者第三期徐静蕾读后感是什么?朗读者第三期徐静蕾读后感介绍,朗读者第三期主题是“选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为奶奶朗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那么我们看看这期朗读者第三期徐静蕾读后感是什么?想了解的赶快到清清下载吧看看吧。
细腻的情感感染到台下的董卿,不禁留下情动的泪水。徐静蕾的朗读是否也勾起你的回忆?
节目之后,徐静蕾和董卿大方畅谈自己的爱情观,她说:“现在的感情生活很美满,可以说是100分,也不会因为结婚就变成120分。”谈起男朋友和爸爸的关系,她说两人见面很尴尬,男朋友只会搬东西,还是少见面的好。
这样的徐静蕾是不是让你想起《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的文慧,她是杨铮在大学里的第一个女朋友,这是她的初恋,也就因为这样,给她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以至于在要结婚前回国的时候都要和杨铮在一起找寻原来纯真少女的初恋情怀。
43岁的徐静蕾至今还保留着这种文艺纯真的感觉,对爱情和婚姻的认识,其实非常清醒,实在是难得。
对于老徐的'这一段朗读,网友们是这么认为的:
稀土部队cheng:还记得有一个地方我们知道,在电影的结束,大屏幕上老徐写出了这几个字:谨以此片献给我的奶奶,是她教会我如何去爱。
行走在时光的空间:特别感动。徐静蕾,娱乐圈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大才女,情感细腻而敏感,自然清新、令人动容。只恋爱不结婚的你,幸福就好。
稳稳的c幸福:大学时候特迷恋徐静蕾。青春清纯可爱。文艺气息。
鞋子我丢了:老徐读的这段,就像在听她自己的故事,我完全从史铁生里脱离了。
想环游世界的Alice:好久没在电视里看到老徐了~这一看又把我感动地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篇2
董卿曾说过,坚守一颗庄重之心,给文学以礼遇——不要赋予书“强心针”的功能。“生活里还可以有一顿饭,是耳朵的饭。”一卷书,一盏茶,在轻声吟诵中走入诗意的世界;一段文,一个人,从翰墨幽香中感受文化的沉淀。
观看完第二季的我最印象深刻白岩松的演讲,从他的演讲中,我学会了很多;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白岩松也是一样,他的少年时代充满着艰辛,也有难忘的回忆。家乡是忘不掉的牵挂。当下我们被太多的成功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成功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判断标准。只有成功,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会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们都想去成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会沮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削弱、自信心就会丧失。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你也赢不了死亡的这个结果。面对死亡这么大的一个失败,你该怎么办?
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就像一个纯净的。玻璃球,有一点磨损,在别人眼里就会失去光彩夺目的本来。高处不胜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来就会摔的越狠。如果我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成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篇3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今年96岁高龄,拄着拐棍最后一个出场。许渊冲是北京大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候选人。20xx年,国际译联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授予了许渊冲,是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上周六,《朗读者》在央视首播,一位老先生走上了舞台,与主持人短短十多分钟的交谈,老先生迅速在网上走红。
也许你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正是因为他,我们遇见了包法利夫人,我们遇见了于连,我们遇见了李尔王……同时,也是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杜丽娘。
在他看来:“翻译就是应该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创造美是人类最高的幸福,这也就是我人生的意义,别人都在谈对等,我在谈超越。”
他回忆道,“1931年翻译第一首诗,就是林徽因的《别丢掉》。”许老打趣说,“当时翻译这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
《别丢掉》是林徽因为纪念逝去的徐志摩而作,“一样是明月,一样是满山灯火,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许渊冲现场念起这两句,动情时眼中噙满泪水。
“林徽因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很真很美,所以我就把它翻成英文,还把它送给喜欢的女同学,可惜这位女同学已经名花有主。”
讲起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充满热情,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100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所有作品。
不管何时何地,提到翻译,许老的快活劲儿立马从眼神里奔出来,溢满整个脸庞。脸颊红扑扑的,看不到老年人常有的老年斑;白眉毛自在招展着,茂盛程度甚于稀疏的白发。
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篇4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篇5
《朗读者》第七期——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关于告别,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正如董卿所说,有些时候,告别是主动的选择,有些时候告别是被动的承受,她说,那我们如何面对告别呢?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姚晨有点从喜剧明星向女神发展的节奏啊,央视新的化妆师水平很不错。她讲了初到北京,作为北漂,被一个胖姑娘收留的。故事,看得我泪目。
董卿《朗读者》第七期——告别,听姚晨的朗读想到的
其实,由于一些原因,我在去年到今年,在西安被一家收留了一段时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两家人和一家人一样挺着,忐忑的接受着种种改变。
这一期的主题很好,说人生不是别的,而是各种各样的告别。不过值得欣慰的事,我们这次告别是带着很大的喜悦的。这次告别后很快还会再相见,而且以后再见也是方便的。
也许,若干年后,一切都过去了,她家也搬家了,但我还是怀念在纺织城的日子,在三厂四厂中间的过道了,打麻将的老头老太们。
怀念那个临时的港湾,怀念一起创造未来的日子。
董卿《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篇6
与《朗读者》的遇见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气质,什么叫平凡,什么叫美丽,什么叫普通,什么叫简单,什么叫命运。这是由董卿主持的一项记录片节目。董卿的华丽自信出场带来了太阳般的光芒,瞬间照亮全场的观众,同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带着喜欢和敬意的。
嘉宾越来越重量级,这次最有感触的是86版西游记的总编剧许镜清老师,原来最喜欢的《女儿情》就是出自他的笔下,真是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30年为自己人生这一次音乐会的'努力,一次次努力,一次次碰壁,但是倔强的老艺术家还在坚持,必须要开。回想自己音乐会当时的场景,许老师还是动容的流下眼泪,30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十年呢!许老说,只要活着就不晚!并没有刻意的追求名利,把一生都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真的让人敬佩!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浮躁的环境下沉淀下来吧!--女儿情-->
但是最大的感触却是,在中国,真正的艺术家都过着清贫的生活。开始许老师的独白,到现在跟老伴还住在普通的居民楼,董卿说,在那个年代,并没有给您带来太多的名利。为什么总觉得是对现代社会的讽刺呢?!一个对中国艺术奉献一生,对国家有贡献的老艺术家,想开一场音乐会等了30年的原因竟然是没钱!我们还口口声声说尊重知识,这不是在打脸嘛?!
还记得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却不如演员黄晓明则与Angelababy举行婚礼受人瞩目,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却至今在北京只能买半个客厅。而明星则办一场婚礼都会几乎瘫痪上海两座机场。前段时间北京的买房记,中科院的员工因为买不起房,带着孩子离开北京。这样的例子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到底真正崇拜着谁?我们从小被教育的价值观真的被社会扭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