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7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的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每当我读到这些快炙人口的诗句时,不禁对这些唐代诗人产生无限的敬佩。于是,我和爸爸走进了电影院,观看《长安三万里》。
这个故事是由高适的记忆讲述而来的。高适出生于沧州渤海(今河北景县),其祖父是唐朝名将高侃。年轻时家道中落,二十岁的他,便远离家乡,闯荡京城。彼时就已写下“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的诗句。
而在去长安的路上,他与才华横溢,兴趣相投的'李白相遇,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他们不久后就离别了,因为高适要去长安,而李白要去扬州,他们还约定一年后在扬州再见。高适在长安想投奔权贵,却屡次碰壁,流离失所。于是高适写下“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怀才不遇的他来到扬州,李白带他认识了王昌龄、杜甫、孟浩然、张旭等一众才子名士。他们都虽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李白终于厌倦了这种生活,踏上寻仙问道之路。
高适转身跃马而上,奔向塞北,准备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经过几年艰苦的戍边生活后,他也终于明白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他带着遗憾离开了军营,回到了旧时宋城商丘,在此继续勤学苦练,等待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经过二十余载,高适经人推荐入仕,任封丘县尉。而他却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选择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当了掌书记。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潼关,哥舒翰兵败被俘,高适奋力杀出重围,追随西逃的唐玄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高适不远万里来寻,使唐玄宗十分感动,即提拔他为谏议大夫,随驾同往成都。从此高适仕途一路亨通,十年十升,节节向上。最后,他被封为渤海县侯,成为了唯一凭军功封侯的诗人。
纵观高适的一生,从一介布衣书生到拜相封侯,他是大唐诗人中的唯一一个。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纵然暂时的落魄,也要保持初心,勇于挑战坎坷的命运,做一个自信、积极进取的人。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2
看《长安三万里》时琢磨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它的情节设置,“递进”;其二,是它的背景主旨,“错位”。
小的情节设置为人物形象服务,譬如最重要的李白的形象,出场时前一幕高呼“当为大鹏”,紧接着后一幕便是抚琴痛哭,与《海贼王》中御田出场时“坟头火锅”有些相似,突出其潇洒;喝酒时他把钱扔在桌子上,钱币在桌上旋转,如此小细节也增添李白潇洒形象。与之相对的,高适初到扬州,接到女子丢落到花束,他还想着物归原主呢女子早已玩耍走了,突出其憨,也与李白做对比。
我想,之所以整部影片以高适为视角,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他与李白(以及其他诗人)反差最大。他是其中最不“风流”的,也是其中做官最高的。以他为镜,正突出诗人之潇洒、之落魄。
大的情节设置为背景主旨服务。无论你认为主旨是诗人们流落一生还是大唐人才错位由盛而衰,它都起于李白兴致勃勃去投卷却吃闭门羹。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难得之处在于,这只是一个开始。
如何才能进一步深入这个主旨呢?或者说,如何才能比这个场景更能震撼人心呢?又或者,如何才能比天才李白吃闭门羹更能凸显诗人在大唐之怀才不遇呢?
私以为,这部电影之后有三层递进,可见其巧。
第一层,为“裴公子”。彼时王维尚可讨亲王公主欢喜,求大人推荐;李白游于市井亦有扬名机会,盼名声远播。但“裴公子”已经注定无法成功。这成为一种映照:她有艺而无门,其他诗人又能如何?
第二层,为“赘婿”。他与高适求问孟浩然当否、高适最终依然写否,突出了赘婿之不为人所齿、突显了李白之走投无路。彼时他已经名扬天下,是世间第一等才子,无人不知其名,但他仍然没有出路。其名愈盛,其境愈惨,愈显其“努力”已至尽头、“形势”胜过人为。
第三层,为“应昭”。当此前李白已经以天才之名沦落赘婿,如何才能再次“递进”?——李白一夜“成功”,如愿功成名就、拜天子门,但他仍然未能“如愿”。情节设置上,高适在长安见李白,并不是在其府邸,而是在酒楼——如同在扬州时一般无二。这成为一种呼应:李白在长安、在扬名立万之后,依然与他在扬州、在籍籍无名时没什么差别。
诗人依旧流落酒乡不入庙堂,大唐高殿依旧没有他们的位置。
比费劲一切努力依然无法成功更加令人绝望的,便是真的到达了成功的位置却依然一无所获。寒门弟子考上清北之后依然35岁被辞退、寂寞之人终于洞房花烛之后依然不被珍惜、为国效忠之人出生入死打赢了战争却发现国内党争害死了自己的家人……
或许他们会希望一切未曾发生。
此三层巧妙地层层递进,愈发展现盛唐之“绝望”,又有郭子仪之事表明不止文人如此、武将亦然,大唐虽依旧歌舞升平,却已经处处是惨败之象。待李白只能敲碗伴奏、高唱《将进酒》,安史之乱已经是顺理成章。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诗人与大唐的关系,李白等人“怀才不遇”,真的是大唐“才不配位”导致衰落的`原因么?
毕竟,归根结底,诗歌只是一种文艺。
我们大可以夸赞诗歌使人愉悦、使人开化、使人“陶冶情操”——虽然没多少人能说出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无论如何,这与经世致用、为国为民都是关系不大的。遣词造句写报告的本事无法帮他们处理纠纷、振兴经济、面对党争全身而退……
诗歌终究只该流传街巷,诗人终究只该流连酒肆。
从这个角度上说,李白已经完全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一切:他名扬天下、上传天子,衣食富足、人脉广阔,黄发垂髫皆颂其诗,文章风采流传千古,一个诗人成功如此,还能求什么呢?
只是,他以为他应该更好。
这不是一个社会结构上的错位,而是一个社会认知上的错位。
或许,是那一个“才”字迷惑了人们的双眼,让人们下意识地把写诗的才华与处事的才能混为一谈,才把诗人的出路与科举的出路二者混淆。
也或许,是传统观念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文人武者,写诗耍枪,皆要登堂入室,每个人都要“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非封官拜相、上阵杀敌不能报国。
但无论如何,官场不是诗人该去的地方。社会是多元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元的。所有人都奔着同一个方向走是不对的。人们不想被单一的标准所评价和衡量,那么更不该为单一的路径而自我束缚。
若细论诗歌乃至文学甚至艺术究竟该在社会中处在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我觉得,它不必被讨论,因为它不该成为一种身份。大唐人人习诗,人人皆是诗人,不过一些人更出色罢了。问诗人当如何,如问人人当如何。
而若考量其以诗为生的特点,那么不过是个经济问题罢了。
至于,如果这不是大唐衰落的原因,那么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我们大可不必远求大唐。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3
每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归宿与认同感,并深深的为之自豪。
回归到影片名称,《长安三万里》,就是以长安为圆心,三万里为半径的盛世大唐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圈,彼时的长安,真正的世界中心,国际化大都市,拥有最自信的君臣与百姓,极度开放包容,自信到甚至异域番邦洋人享受与本朝人所有同等的待遇,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入仕为官,甚至成为节度使这样的。封疆大吏,真正的世界各族人民是一家,人人都有一个大唐梦,长安梦。
长安三万里这个故事,讲述了我们中华文明为何延绵不绝得以数千年赓续,我们传承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报效国家,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伟大复兴!
这个传奇故事,并非只有浪漫与深沉,而是充满着棱角,洋溢着铁血与豪情,极具张力!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4
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大唐为历史背景,用四十八首经典诗词串联起了大唐诗人的群像,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现出来了诗意大唐的画卷。
影片以高适的视角切入,讲述了安史之乱爆发数年之后,困守孤城的高适向随军的监军回忆与李白的一生往事。展现出了唐朝时期的壮丽景象,以及那段动荡的历史背景。“长安”是大唐都城,在李白的诗句之中,他从不吝啬于夸赞长安的秀丽美景,他用他豪迈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市区的繁忙与热闹,在他的《梦游天老吟留别》中更是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描绘出了长安的热闹喧哗之景,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其实一直在向观众传达的是,长安不仅是大唐都城,更是大唐诗人们理想的归宿,而片名中的“三万里”则是他们抵达理想的距离,他们用诗歌表达对长安的思念和无限热爱。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曾道:“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不到长安的李白十分忧愁,他忧愁的何止是看不见长安,而是在这浮沉的'官场之中,他看不清自己的未来,无法得到展示才华的舞台。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又从安史之乱中艰难站起,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也如同着王朝的命运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艰难浮沉。影片前半部分是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的极尽繁华的盛世大唐,还如同李白的轨迹人生一样,盛世大唐开始凋零,影片后半段则展现出前途窘困的中年人和高楼倾覆、满目疮痍的河山,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更是将全片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到了无限的悲凉。
影片之中的李白、高适,他们各有特点,各有各的脾性,正如同芸芸众生中的我们一般,在自己岗位中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工作之中,我们各自散发着自己的光芒,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着独属着我们的光彩,即使我们普通,但是我们从未曾懈怠,每一次的上岗,我们都精神饱满,为过往司乘提供最佳服务,也愿未来的我们距我们的“长安”不再相距遥遥“三万里”。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篇5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看了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唐朝时一群著名的文人墨客经历的各种事情,有勇敢的高适,浪漫的李白,活泼可爱的杜甫……
起初,在一个湖畔,高适、李白这两位大名鼎鼎的青年,因为一个小误会,成了最友好的知己。电影中,他们两个虽然不时时刻刻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心却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他们不计较小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看着他们俩这么深的友谊,我不禁也想起了我自己。
记得有一次美术课上,我的同桌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带彩笔,想借我的用一下,并保证下课后一定还给我,我便爽快的答应了。结果一下课他是把彩笔还给我了,可是笔盖却没了,我十分气愤,质问他笔盖哪去了,他争辩说我给他时就这样的。气不过的我和他吵了一架,再也不理对方了。可我当回家才发现,原来笔盖就在我的书包里面静静躺着呢。我懊悔不已,可现在已经晚了。
我现在想起这事,就闷闷不乐。可又不敢向她道歉。现在想起来。李白、高适不也发生过冲突吗?最后不还都是迎刃而解了吗?不仅如此,他们还交了更多新朋友呢,反观我,就是跟他们反着的嘞。想到这里,我立马给我的好朋友打去了电话,并向他表示的歉意,他也立即就原谅了我。
虽然这只是一部动画片,却让我明白了友谊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有爱的'伟大。何麦曾经说过“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是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的确,友谊是可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这宝贵的友谊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友谊吧!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6
看了《长安三万里》,零零散散的回忆汹涌而来。先是儿时学的各种古诗,当时只忙着背诵默写、了解诗意,对写作背景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的了解历史,也没有真正窥探过诗人的风骨。而后是各种熟悉的大唐诗人名字接踵而至,比如贺知章、岑夫子、王维、孟浩然、崔颢等人物形象再看完电影后一下子鲜活了,人物关系再整理之后终于理清晰了。还有学习强国上总考的一道题:唐代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和裴旻的剑,这下脑海中都有形象了。
最后还有一些熟悉的场景,比如胡姬酒肆、古诗词路、长安建筑等,年前刚看了大唐不夜城完美复刻版,也帮助更好的了解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以及经历了开元盛世的`诗人凭着心中的那股劲暮年后还有壮志未稠或忧国忧民之心。先前对高适的了解只停留在“天下谁人不识君”,还有熟悉的浪漫主义诗仙李白、现实主义诗圣杜甫、田园诗佛王维,却不知他们人生的经历与仕途的坎坷程度,现在终于能☆☆了解一二。大器晚成的高适如何成为大唐中功绩最的诗人。有才有财的李白为什么不适合入仕途,为什么要成为赘婿,为什么入道寻求修仙之道,共情《早发白帝城》流放夜郎途中大赦天下的喜悦。少年杜甫聪慧可爱,青年杜甫还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凌云之志,但因野无遗贤的政治原因无缘科考入仕为官,一生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安史之乱后更是颠沛流离、穷困潦倒,靠好友接济度日,因此晚年才有“喜欲狂”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梨园三剑客,初遇时境遇各不相同,因时局因不同的选择,也有了各自人生的轨迹,最终都回归人世间,转眼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看完电影也有一种感受,明白了教育的滞后性。最近比较流行的句子“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当看到教室里的学生,也想到了儿时的自己。必须去经历、去感受,让人生有更多的体验,才能更好的把搁浅的知识记忆复苏,成为自己身体里的一个闭环。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 篇7
高适和李白相识于一场追逐,一场较量——李白向高适请教高家枪法,他们在一起习文练武,渐成莫逆之交。电影《长安三万里》让我和同学秋实一同见证了这段友情以及唐朝由盛及衰的凄凉过程。
《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主要以主人公老年高适的回忆为主线。高适,字达夫,曾任三镇节度使,武艺了得,其诗多为边塞诗。李白,字太白,为商人之子,其诗豪迈潇洒。这样的`两个年轻人,在洞庭湖畔相识了。
高适自幼不善言辞,枪法箭法却出类拔萃。高适20岁时,父亲去世。他闯荡世界,立志要像自己的祖父一样报效国家。他做到了!46岁的高适被哥舒翰看中,先后任职了蜀州刺史、三镇节度使,完成了报效国家的夙愿。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长安满目疮痍:皇帝逃亡至成都,贵妃马嵬坡下被赐死,黄鹤楼火烧至毁,百姓民不聊生……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生在红旗下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
看高适,看到的是家国情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看李白,看到的是洒脱飘逸,“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看杜甫,看到的是悲愤无奈,“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正如影片里高适所言:“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一直在。”我想说“只要诗在,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