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朗诵稿 > 幼儿散文朗诵文章热门3篇正文

《幼儿散文朗诵文章热门3篇》

时间:

幼儿散文朗诵文章(精选3篇)

幼儿散文朗诵文章 篇1

老火了,一直就没人告诉毛孩,普洱李子早就熟透了。这样的消息一点也不亚于肯德基又做活动买二个送三来得惊喜。李子熟了,李子熟了,李子真熟了。对于吃货的毛孩来说,李子一直就是深爱的果子了。

以下所有故事来自真实回忆,请不要太在意。

故事还得从小学那会儿说起,上学路上就有这样一棵李子。从挂果到成熟,简直就是一个世纪那么长。每天下课回家路过都会站在树下盯着它看上一分钟,可它始终不见成熟,一直就没见它真正成熟过,只因差不多要红了就被我们含在嘴里了。那时候对于李子成熟这事,就好像当年外婆给了我一颗糖,我就把它藏在枕头低下,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做梦都在笑着那样。因此,记忆里,它熟得太慢。

那时每次路过那棵李子除了盯上一分钟以外,记忆最深的便是它长得太高,人又太小,爬树又怕被抓,索性一路上就捡好鸡蛋大小的石头揣在口袋里,路过那李子树的时候,就开砸。手不够准,但石头够多。打落下来的李子虽早已失去它那圆润光滑的外皮,但一点也不影响口感。因此,记忆里,它得来不易。

打下来的李子一般都是半熟的、绿绿的甚至是还未大定的。但唯一能保证的是到家之前一定能吃精光的。其实还是有说不出的苦的,之前我就已说明了这是偷来的李子,那时候胆小,为了不让别的同学伴发现自己偷食李子,一整个半熟的李子放在嘴里“泣马酸”,腮帮都会一紧,刺鼻的酸就从舌尖漫到口腔,再从鼻子里钻出来,你还得把它整个精华全部吸收。对于这种酸是又爱又恨。因此,记忆里,它酸得实在。

现在,虽是已经长大了,但那些记忆确是永磨不灭的。它就是那个味,没人会告诉你它是多么美味,但在每个人心里它有着特殊的味道。逛街遇到大妈们卖李子,人们总是习惯性的问:大妈,甜不甜?而我每次都会问着买酸的回来吃。因为酸的才够味呀!

好了,说句大实话其实写这些的时候,我嘴里正叼着李子呢,对于吃货来说,嘴里没有东西才是最可悲的。哈哈哈——

幼儿散文朗诵文章 篇2

潮 声

刘湛秋

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甚至远方的航标灯,仿佛也罩上了墨绿得像海水的眼镜。

没有风声,也没有雨点,甚至在头顶,看不见一片乌云的流动。是那样沉静而又寂寞的海滨之夜啊!但这时,潮水仍在响,仍在有节奏地拍打着。像在黎明的山谷,苏醒的小鸟发出清脆的啼鸣;像在天边的沙漠中,听到远方一声清泉的淙淙;像在下着雨的深夜,母亲听到她游子归来的足音。

那是大海的呼吸;那是生命,是生命的不倦的呼唤!

于是,我觉得,黑夜的海滨并不寂寞,也不寒冷……

幼儿散文朗诵文章 篇3

乡村的黄昏

佚名

乡村的黄昏落日像喝多了酒的红脸醉汉,跌倒在乡村的山那边,把水和天映得一半儿通红,一半儿金黄。

乡村的黄昏是秀美、恬静的。路边的花呀、草呀,都在徐徐晚风的抚摸下,安静地睡了。夜来香却精神十足地梳妆打扮,准备迎接“黄昏音乐会”:她们用绚丽的晚霞做胭脂,涂红娇美的脸蛋;用金色的阳光做长裙,套上柔韧的腰肢;向小河哥哥要一朵浪花,插上自己五彩的秀发……河边的垂柳散开高高的发髻,取下艳美的蝴蝶结,俯下身去,让长发垂进潺潺的流水,静静地梳洗着。顽皮的小河也不再跳跃,安分地淌着。河里的睡莲闭起了眼睑,弯弯的长睫毛上还挂着水珠儿,河里的小鱼和小虾们都回家去了,想必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召唤他们吃晚饭吧!

乡村的黄昏又是忙碌、热闹的。

“日落西山鸟归林”。形形式式的鸟儿都急急忙忙地往屋里赶,鸟爸爸要把找到的食物带回家,鸟妈妈要回去做饭,只有一些贪玩的小鸟还在不紧不慢地往家赶。

河边的洗衣妇提着小桶三三两两地回来了,边走边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放牛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归来了,口袋里塞满了酸极甜极的野果。到地里做活的壮劳力也都回家了,个个扛着农具,汗流浃背。不一会儿,各家各户的烟囱都冒出了缕缕炊烟,厨房里响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吃过晚饭,一些老头儿就叼着烟斗蹲在一起谈古论今,讲三国,谈刘备……

这时,一弯新月已隐隐约约挂在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