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优秀作文【优秀6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六年级上册变形记优秀作文【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读《变形记》有感 篇1
我从没有看到一部小说给我如此荒诞,却又震撼心灵的感觉,除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之外。也许你不会相信,我在初读了《变形记》之时,以为它是一篇寓言或者童话故事——因为它有如寓言或者童话那样怪诞、梦幻般的情节。但当我看完了关于卡夫卡的人生简介的时候,我就怀疑了自己的观点,我开始试图更深刻的解读它,我不相信:一篇普通的寓言或者童话故事能够如此敲响我心灵中的某一鼎钟,而且是非常的震响,乃至我看完它之后许久都没有回到自己的灵魂,语言也已无法道出我此刻的惊愕。
为了回答自己的问题,我又试着再读了一遍。之后,我在想: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之后为什么如此出奇般的冷静,心中想的口中念叨的却还是如何尽快去为资本家效力,如何赚钱养家糊口,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问题,难道人生中碰到这样的遭遇竟这样令人不值一提,在这个时代这种情境之下?起码他应该歇斯底里地发狂、哭吼,这是任何人看来都不为过的啊!
我真当佩服卡夫卡的天才写作能力和对生活的经典概括里以至五体投地。他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群以及来自这些人群的复杂厚重的压力完全浓缩在一篇仅仅三四万字的小说里:小说中的秘书主任即是资本家用人单位和同事的代表,父亲母亲以及妹妹则是家族中所有亲戚朋友的代表,而三个“像是辟邪”的房客则是与己无关但又总喜欢给人以各种眼光的人群的代表,那个老妈子则是与自己似有似无关系的社会人群的代表;而他们的举止言行则正是代表着一直以来都让每个人心力交猝、既不重要又完全可以逼人成疯的外在的无形压力。他那开门见山的开头方式显得是如此的安静和寻常,仿佛人类在他的世界里就是这样发展、变形的;还有那犀利的笔触,看似一湾溪流,实则如一股急湍,冲进我脑海里泛起一层一层的浪。
我开始有些厌恶起来,厌恶这个势力的秘书主任,他何以至无情到只因为格里高尔五年来第一次没有准时坐上火车上班,就亲自出马来家中探问原因呢?如果是出于真正的关心尚可,然而后面的语段告诉我们事情根本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完美,秘书主任是来催促格里高尔上班的,以及告诉格里高尔不上班的后果,他说话的语气是那样的难以令人忍受啊!难道格里高尔的遭遇就没有一点值得他或者公司同情的吗?如卡夫卡在小说中写到的那样:“不知自己生就什么命,竟落到给这样一家公司当差,只要有一点小小的差错,马上就会招来最大的怀疑!在这一个所有的职员全是无赖的公司里,岂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忠心耿耿吗?他早晨只占用公司两三个小时,不是就给良心折磨得几乎要发疯,真的下不了床吗?如果确有必要来打听他出了什么事,派个学徒来不也够了吗——难道秘书主任非得亲自出马,以便向全家人,完全无辜的一家人表示,这个可疑的情况只有他自己那样的内行来调查才行吗?”
除此而外,格里高尔的父亲、妹妹还有母亲也是让人生厌。尤其他的父亲萨姆沙先生“憎恶这个可怕的东西,屡次攻击它,伤害它,并在最终直接导致了它的死亡”;他的妹妹葛蕾特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敢于接近并关心他,给他一些食物也时常给他打扫房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利益矛盾的突出恶化,葛蕾特也变得懒惰以及厌恶起格里高尔,甚至到了最后还说“对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我们照顾过他,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我想谁也不能责怪我们有半分不是了”,然而就在这之前的不久也就是他死之前,格里高尔却还在想着他就要向所有人宣布他早就下定的要送她进音乐学院的决心呢!他的母亲呢,虽然试图关心他,但却因为害怕而一直不敢接近,仅有的几次看见,却把她吓得几乎丢了魂;还有那三个房客和老妈子,其实格里高尔跟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关系,也并没有妨碍着他们什么,他们却以各种毫无理由的依据排斥着格里高尔。
亲情在没有金钱作为铺垫的基础上既是这样不堪一击了。
以此,我们可想而知格里高尔活得有多么的艰难和没有自由,就连当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也无法顾及,时刻总想着这份“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的工作,担心着“公司的听差一定是在等候五点钟那班火车,就早已回去报告他没有赶上”,然后苦苦地思索着可以为自己辩解的原因:“说自己病了行不行呢?不过这将是最不愉快的事,而且也显得很可疑,因为他服务五年以来没有害过一次病”,到了最后因为自己给家里带来了太多的麻烦和不便以及意识到来自各方面的排斥,他甚至“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这是人类应该的做法吗?我想不是的,卡夫卡塑造的这个可悲的格里高尔完全是再现了他自己以及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基层的小人物的真实生活,也并没有夸张,只是转换了一个角色而已。这就是卡夫卡的天赋所在啊!
读《变形记》有感 篇2
近期,我阅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少年变形记》,感触很深。
一个偶然的机会,时尚爱玩的城市少年朱子同变身为山区少年,第一次尝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苦。那些在乡村结识的善良坚强伙伴,让他感到生活的沉重和酸楚,却给他带来了温暖和感动。从山区归来后,那个吵着要iPhone4的少年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变得很懂事。
从小,朱子同生活在城市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本该很知足,但他却从不满足。他为了自己独特的娱乐体验,要求父母给他买一部价值五千多元的'手机,遭到父母反对后大发雷霆,正应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老话。
“知足”一词出自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老子告诫我们,很多祸端都源于不知足。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要知足常乐。
明朝金溪人胡九韶,家境贫困,一边教儿子读书,一边耕种,勉强维持温饱,但他却每天感谢上天让他享清福。妻子笑他说,“这算是什么享清福啊?”可他却说:“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之世,没有战乱,一家大小,有吃的有穿的没有饥寒,家中没有人病在床上,也没有人被关在监狱里,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
对啊,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古人尚且明白此道理,我们生活在在科技发达、物质条件丰富的美好中国,又怎能不知足呢?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新时代,住的房子干净整洁,厨卫设施齐全,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我们每天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应该对物质生活知足常乐,对学习永不知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成长,不断进步!
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历史文化美德丰富悠久!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懂得知足与不知足的新时代少年,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读《变形记》有感 篇3
小升初的暑假里,我在舅舅家的书橱里寻出一本书,是卡夫卡的《变形记》。打开书便看到一段话:“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哈哈,找到一本有趣的童话,我轻呼一声。很好奇格里高尔这样一个大活人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该怎样来生活。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读。一开始觉得一个人从大甲虫的外壳来看世界,很有趣,也很搞笑。脑海里能把文字变成影像,想着大甲虫那滑稽模样就觉得可笑。但是,随着情节的推展,我发现了格里高尔并不是一个幽默的笑料。他在变形之前是一个为生活辛苦奔忙的可怜人,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全部压在格里高尔一个人身上。
他还是一个具有善良、忠厚品性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为了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他拼命干活;为了替父还债,他在公司忍气吞声。能够担起生活的重担,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如果故事没有变形的情节发生,也许格里高尔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努力而辛苦地工作,挣钱,承担家庭负担,最终妈妈康复了,妹妹工作了,父亲的债务也还清了,生活好起来了,再不用委曲求全地受老板的气——辞职,过自己想过的自由独立的生活了。
但是小说没有“也许”,格里高尔变形以后再也没有变回人形,这无疑是一场令人心酸悲剧——他最终以一个大甲虫的形象孤独地死去了。曾经的家庭顶梁柱被亲人无情的抛弃了。父亲恶狠狠的驱赶,妹妹的厌弃,还有那致命的苹果之击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格里高尔何以承受?何况他还要承受内心的煎熬:惊慌、忧郁、自责、绝望……掩卷不禁沉思,我在思考: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在中国发生呢?
我有些不确定。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面对生病的父母,尚且还有不孝的子孙,不说精神需求的满足,甚至连吃饱穿暖的要求都不能正常实现。电视的民生新闻不是经常会播出某地的老人子孙满堂却孤苦无依么?当老人健康时候,可以为子孙贡献力量,子孙便依赖老人;当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子孙却以各样理由和借口推诿。有多少辛酸的老年“格里高尔”在哭泣啊!
然而,我又想起很多人间真爱的故事,有背起残疾父母求学的大学生,有割肝救子的伟大母亲,有为了工作而献出生命公安民警和消防员……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迹,又让我眼前一亮:人间自有真情在。他们能够担起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努力,把平凡的自己写成一个大写的“人”!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担好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角色:是学生就好好努力学习,争取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工人就好好努力工作,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是公务员就好好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只有每个人都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安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那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没有格里高尔!
读《变形记》有感 篇4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享有盛名的作品,荒诞性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通篇以主人公格里高尔视角叙述,围绕格里高尔一家人的变形前后的生活来展开。
首先来看看小说开头,小说开篇讲格里高尔作为旅行公司推销员,出差归来正在家中休息,准备一早就去上班,没想到醒来后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发不出人类的声音,也动弹不得,他惊奇的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时,格里高尔想到的不是自己变成这样该怎么办,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上班马上要迟到了,他迟到了就可能被开除,没有了工作,那一家人该怎么生活呢?从这里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格里高尔对这个家的责任感很强,强到忽略了自身的问题,可家人们怎么想的呢?
由于格里高尔迟迟不起床上班,他的母亲萨姆沙太太频繁询问,格里高尔庆幸自己锁了门,才没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紧接着更糟糕的事情来了,他的上司秘书主任亲自来到他家里找他,此时全家人都在慌张,格里高尔迟迟不出现,秘书主任的步步紧逼让这件事陷入僵局,格里高尔做了很长时间的努力,他明白自己变不会人类了,于是用甲虫的头脑开始思考问题,他缓慢地挪动身体给咄咄逼人的秘书主任开了门,于是秘书主任被吓跑,他失去了工作,一家人都受到惊吓。这个是一家人变形的开端。
是的,变形的不止是格里高尔一个人,还有他的母亲,他的父亲萨姆沙先生,他的妹妹格蕾特,不同于格里高尔身体的变形,他的家人是精神的变形,造成这一家人的变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是那个时代,是那个社会,工业革命不可阻挡的来袭,机器与人的冲突越发显现出来,人仿佛被机器同化一般,这让我想起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人成为机器的一环,冷血、残酷、被压榨,社会的腐败、堕落,人类都被金钱所异化,变得只认钱不认人,亲情、友情、爱情都变得不值一提,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被牺牲,可以被放弃,这不得不让人心惊胆战。
到这里,这篇小说进入变形后,丢掉工作的格里高尔像轰然倒塌的大型建筑,不仅砸死了自己,还砸死了自己的家人。一家人没了经济来源,还算养尊处优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起初父母还为格里高尔请医生,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格里高尔没有变回来,还适应了甲虫的生活,在屋子里乱爬,吃不下人类食物,逐渐吃上了甲虫吃的残羹剩饭,不过这也是必然的,妹妹格蕾特照顾格里高尔,她并不知道甲虫该吃什么,她不再把变成甲虫的哥哥当成一个真正的人,而是潜意识里就觉得他应该就是甲虫,而其他家人譬如母亲,胆小懦弱,不敢面对格里高尔,在一次搬动房间的柜子的过程中还被甲虫格里高尔吓到昏厥,格里高尔根本没做什么举动,只是在角落悄悄观察着母亲,她的母亲也想不起来他是自己的儿子,只把他当成可怖的存在。
格里高尔的父亲,他和母亲就像是另一个极端,他在格里高尔倒下后不得不重新支撑起这个家,他找到一份银行打杂的差事,每天忙碌且劳累,于是他把这份怨气通通撒在格里高尔身上,他见妻子被吓到昏厥,不分青红皂白就拿起手边的东西向格里高尔砸去,用果盘的苹果差点把格里高尔砸死,幸亏母亲和妹妹反应过来及时拦住了他,这也为后期格力高尔的结局做了铺垫。
格里高尔受了重伤,再不能自由地爬来爬去,只能缓慢移动,一家人为糊口而奔波,妹妹也顾不上甲虫哥哥,格里高尔一饿就是好多天,有时他怀疑自己会不会饿死,他学会了自己到厨房找点吃的,至此格里高尔在家里的存在感还不如一周来一次的打扫佣人,也没有之前一家人对他的尊敬,要知道,格里高尔在五年前父亲破产后找到工作,辛苦工作,五年不敢对公司说不,也不敢迟到,保证了一家人的生活,他的母亲妹妹以前只用担心舞会穿戴的首饰,父亲也是在家慵懒地晒晒太阳,重担都压在格里高尔一个人身上。
格里高尔变形后,从前仰仗格里高尔的一家人开始自食其力,他们再也不会对格里高尔有亲情,他们只知道格里高尔养不了家,没有用处,甚至需要他们养,他们为了节省空间,把杂物堆在格里高尔房间,找来租客。租客嫌弃妹妹的小提琴拉的不好,越发不耐烦,妹妹处在了尴尬的境地,只有格里高尔想到妹妹,他爬到妹妹身边想安慰她,却吓走了租客,由此妹妹爆发了,她吵闹着要送走甲虫,认为一家人对格里高尔仁至义尽,在这样下去,格里高尔会成为一家人的累赘,她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了。
格里高尔听到了妹妹和父母的谈话,这直接促进了他的死亡,格力高尔最爱的妹妹说出他是累赘这种话是他没想到的,或者他意识不到,他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变形,家人却是精神上的变形,家庭重担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扭曲,丧失了亲情,而格里高尔则是习惯家人的期望,习惯责任,对家人远远超过对自己,于是他们一家人都处在变形中,只是格里高尔的变形是显而易见的,而其他人则是日积月累,一朝爆发。格里高尔死后他们没有半点悲伤,反而觉得浑身轻松,觉得甩脱了包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故事就在一家人计划去旅行中结束了。看完这个故事不禁发自内心的感慨,感慨亲情不过如此,所谓变形成甲虫真是荒诞不羁,无由来的变形、家人的隐形变形乃至这个社会暗含的变形让人感叹。
读《变形记》有感 篇5
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到哪里,就生活成那里的样子——
幸福的概念是什么———就是一家人一起围在火塘边有说有笑的时候。我想许多家庭的孩子和我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曾经享受过幸福的滋味一样,一家三口从打开电视机到睡觉一句话都没有,哪怕只有一句。‘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的话都没有。我想幸福在大人们眼里就是让自己孩子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经常用钱来敷衍我们,但是你们真的知道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吗,是一份爱,一份父母的关爱。。
想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一起坐过山车。一起吃一顿你们给我做的饭菜,哪怕只有土豆,白菜,不是一个电话告诉我们;你自己去买点吃的吧,我今天要晚点回家,早点睡,别玩电脑多看点书,背背英语看看数学,读读语文’每天只有这几句话而已……我们是有童年的,我想和你们一起度过一个有许多美好回忆,幸福,快乐,开心,每次想起来都是把笑容挂在嘴边的童年。在我的眼里《变形记》这样的节目就是给那些渴望父母关爱却用错方式的孩子和那些不善言辞无法用言语表达说;妈妈爱你或爸爸爱你的这些父母一个让家长或孩子表达内心想法的平台……每个孩子的变化都是需要蜕变过程和理由的,我们的变化是因为渴望被爱,被关心,被安慰而变化的……这些变化其中必定有二分之一是父母造成的。而那些农村的小朋友可能是因为很小的时候就撑起了家庭的重担,顶梁柱。他们知道好好学习,孝顺父母。懂事。热情。淳朴。用它们善良,真诚的心打动着我们,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阳光背后那期的农村小主人公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见到了我的新妈妈,她很漂亮,很温柔。而我的妈妈却很矮,她经常腰疼,每天都要干很多农活,累的都不漂亮了,妈妈打电话问我新妈妈好不好,我说很好,她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和礼物送给我,然后妈妈就哭了,她说妈妈对不起你,没有钱给你买好东西,她很伤心,我们家现在很穷,但我很幸福,我很爱我的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赚很多钱,去孝敬他们———这是一篇没有任何修饰的直白的日记,却向我们表达了他对妈妈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爱。而这种爱,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我们要像山里的孩子们一样,对自己父母的感情是不需要掩饰的。我们的心中不应该有那一道别人永远迈不进去的门,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去爱自己的父母和身边每一个人。
读《变形记》有感 篇6
暑假的时候看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这位作者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对他的变形记也有所耳闻,不过是很模糊的映像,细读之后终于了解了为什么大家说他的小说常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作者在作品中常不拘一格,将现实与虚幻,将写实与荒诞,将常人与非人,将合理与谬说合为一体,他的这些对传统小说中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因素大大的淡化,他的作品在现代西方颓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的一开头看起来十分简单:“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作者没有交待任何原因,格里高尔清早一起来就变成一只甲虫,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虚幻的怪事了,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奇怪的是,并没学什么法术的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变形似乎早有准备,几乎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异和惶恐。就象他只是患了头痛脑热一样。整个过程中,他只说了一句“我出了什么事啦?”尔后,他又象正常人似的想他的差事,想着他五点钟要去赶火车。当家里人因叫不开门在外面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当他的声音里“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出来”的时候,他似乎没事儿似的,认为“仅仅是重感冒的征兆,是”旅行推销员的职业病“。看到这里,我很奇,究竟为什么格里高尔会变形?变形以后的他会有怎样的遭遇?这些都吸引着我迫不及待的看下去……
看完后,我不禁掩卷沉思,格里高尔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惜委屈并彻底牺牲了自己,推销员的工作对格里高尔而言是一种毫无乐趣的负担。“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不仅忍辱负重地工作着,而且在变成了大甲虫的时候,所着急的第一件事也仍然是上班不要迟到。当父母亲及妹妹自己都把妹妹上音乐学院学习当成一种“不着边际的话”,当成“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美梦时”,“格里高尔却念念不忘这件事”,并“打算在圣诞前夜隆重宣布这件事”。直到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成为亲人的负担后,格里高尔还要自觉地以自己的死来使亲人获得解脱。但就是这样一种对亲人的彻底的自己牺牲,其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格里高尔身体健康,每月能拿回工资供养全家的时候,他是这个家庭里一名堂堂正正的而且受人尊敬的长子,但当他一旦患了不治之症,失去了公司里的职务,因而无法与家庭保持这种经济联系的时候,他在家庭里的一切尊严很快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甚至连维持生命的正常饮食都无人过问。至于那些邻人,比如那三家房客,更象躲瘟疫一样避开了他。这就等于,他从人的世界里被踢了出来,变成“非人”,他的处境无异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至于冷漠如斯!当格里高尔在孤独中悄然死去,他的家里人却如释重负,因为这样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作者在此并没有发表议论,他只是用平稳的语调,象新闻报道一样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地说明情况和记叙过程,并且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周围环境,如:格里高尔变形后,环境却毫无变化,还是那个“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的房间;衣料样品照旧摊放在桌子上;他最近从画报上剪下来的那幅画象仍然挂在墙上。本来,人异化成甲虫是很荒诞的一件事,但卡夫卡笔下的不变的环境,又使人觉得异化是必然的、普遍的、不足为奇的。作者几乎一直是用这样的笔调,用这样的态度来叙述格里高尔变形后发生的一切,使小说中梦幻的梦境,难以置信的幻象跟日常生活场面,街头即景等具有了相同的意义,也使我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遭遇,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利害关系也就暴露无遗,而作者正是想想借此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之所以亲亲热热,因为互相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维系着,一旦割断这种关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的真相。在现代的经济社会,实际上我们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作为小人物,面对神秘的外在世界,不可否认,我们永远是渺小的、无助的、孤独的、无能为力的。想想,每一天,你不是在扭曲着自己以适应外在世界的现实规则吗?你不是常常讲着言不由衷的话以应付那必要的人际应酬吗?你不是常常在做着你并不愿意做的事以支撑那必要的生存吗?其实,你在无形之中已经一点一点地远离你本身,而这又是在不知不觉、在点点滴滴中所不可抗拒的。于是,一觉醒来,你发现你已不是你自己了,或许会变成一只大甲虫或者别的什么。虽然本书反映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但是在今天看来,仍是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些也是作为现代都市人的深深的悲哀,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整部作品的灰色的主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让作品熠熠生辉,百读不厌。
中甲虫这个角色很重要,我认为这个角色其实就是人类内心的一块伤痕,处于溃烂状态的伤疤。伤疤达到使人痛彻骨髓的程度的时候,有知觉的、不麻木的人就会加以正视且不加掩饰地揭露它;当然揭露过程的本身是痛苦而又无奈的,作者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发现痛苦本质而又敢于揭露它的人。
可以说,比较一下格里高尔和作者本人的性格可以发现,其实格里高尔就是作者本人的另类写照。卡夫卡是犹太人——苦难、漂泊不定的一个民族中的一员。骨子里的无归属感和自卑感使得他敏感、细腻而又忧伤。他的父亲是个中产阶级,其性格蛮横、专制;他母亲非常关心儿子,但对丈夫非常顺服;卡夫卡自己又十分依赖家庭、依赖父母。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却又接触到了西方社会兴起的新的思潮,使得作者充分感触了人在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并且自己感到十分孤独。正视这份孤独、这块伤疤、这只甲虫,于是作者创作了《变形记》。
那么大甲虫(也就是这孤独和伤疤)代表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人类(尤其是西方人)在工业革命后精神家园的失落而造成的尴尬的生存状态。人们在工业明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明中摸爬滚打、挣杂呻吟和奋斗,却把精神世界的闪光点(包括人性和道义)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抛弃掉。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人们先是产生了信仰危机。尼采说过:“上帝死了!”,也就是说世界——确切的讲是精神世界空虚了,人们陷入了生存意义上的荒诞。就像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了甲虫一样,是甲虫而非人。尽管它有着人的心理,但已经非人了。这就像演出了一出《无间道》,无从定义自己的处境,无法定义自己是什么!小说提出了残酷的问题:生活到底是像人一样有着真正的人的生活,还是像动物(这里不包括人)一样的生活呢?追求的是意义,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生活只是“荒诞”两个字。
当信仰危机出现后,人类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性和道义上的危机。正如法国哲学家傅里叶所说:“医生希望病人多,棺材铺老板希望死人多,粮食投机者希望到处是灾荒。”人们逐渐在精神的不归途上渐行渐远。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成为甲虫后,家人态度是由惊恐变成淡漠,既而又变为厌恶乃至唾弃,直到格里高尔在落寞中死去。连亲情都找不到归属了,何况爱情、友情乃至人类远远多于此类情感的复杂情感和关系呢?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用,如果是你,生活在那样的世间你能不感到孤独吗?
又一次提到“孤独”这个词。全作品中体现出格里高尔的孤独是彻底的、悲剧性的。格里高尔成为甲虫后能够听懂家人的谈话却不能与他们交流;格里高尔非常体谅和深爱着家人,而家人却在也无法体谅和理解“它”;格里高尔像与家人隔着一个时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于是他成了一个异类,一个异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有个悲剧性的结果。看作者对格里高尔死时候的描写:“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许离这里,他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坚决呢。钟楼上的钟声敲响凌晨3点之前,他一直处于这种空洞和平和的沉思状态。他还看到窗外的朦胧晨曦,然后的脑袋不有自主地颓然垂下,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格里高尔的死是落寞的,但却是震撼人的。
正是格里高尔的悲剧性使得小说的分量显得非常沉重,比起时下一些肤浅的庸俗的作品来,显得十分高大。
美是痛苦痉挛之后的产物,而一部伟大的作品必定是痛苦的。卡夫卡创作《变形记》的过程与其说是抚摸伤痕不如说的揭开伤疤,当然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之极的。我认为这次写读后感也应该来一次痛苦,让我们重温大师之心路历程和这部经典的不朽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