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励志演讲稿 >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通用7篇】正文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通用7篇】》

时间: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通用7篇)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亲爱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来自镇沅县振太乡中心小学的李其贤。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红土地之歌,谱写教育兴县之路》。

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我们走过了43年的风雨历程。载人航天技术,屹立于蔚蓝的太空,书写着科技发展的分量;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绽放着“人定胜天”的奇葩;莫言高大的倩影,定格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里程碑上,流淌出文明古国的血脉……在数不胜数的民族自豪中,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

如今,举国上下,掀起“中国梦”的热潮,轰轰烈烈,再次拍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脏!扣问着已经“起来”的中国人,引领着前进的阳光方向。那就是——以高尚的思想,指挥行动的步伐;用勤劳的双手,培育幸福的果实;用个人的力量,铸就祖国的钢铁长城!

今天,我站在镇沅这芳香的舞台上,倍感荣幸,思绪万千!昨天,我选择了园丁路,沐浴着振太乡文索小学大山情怀的洗礼,吮吸着质朴、奋斗、崛起的乳汁,聆听着村民对罗有拔、王体元(王百万)、李康(李世柏之父)、李会莲等人对教育对钟爱,从文索小学荡起的传唱,我就为当初的选择热血沸腾,欣喜若狂!从此,“传道,授业,解惑”,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我活力四射的青春,浇灌祖国的花朵,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这文索情结,成了我,也成了我们师涯路上的一盏明灯,照耀在侨乡小学的上空,照耀在文化之乡的每一个角落,照耀在教育的心坎上!不是吗?调入中心小学后,我对教育的热爱,简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看,同事们穿梭于校园的身影,那是至爱教育的践行!听,清华学子刘柳、复旦学子伍桂林、上海交大高材生谭大礼的感恩之音,经常穿越时空,激励母校的学子——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功就会拥抱美好的明天!

文索情结,振太情结,镇沅情结,凝聚成我心中不舍教育的情结!24小时前,走在中央参谋部高级参谋李其勋的故乡紫马街的小路上,我不时听到好几个乡下人对教育的看法——“我家亲戚李正武代了20多年的课,教出的人才多得像‘松多罗’。嘿,你还别说,前久到学校办理代课手续,听说要补给他一大笔钱!真是老天有眼!还有……”另一个人显得迫不及待,提高八度说道:“我家两个小娃,老大在昆明读大学,快毕业啦,他说要回镇沅来面试,想当体育老师!小二原来不想读书,后来去到学校里头,说是连吃饭都由国家补助,他就说要好好读书,还要去读一本,以后给他爹我们两老个有福享!”

原本短短的一节小路,我却走了半个下午!百思不得其解的“红土地之歌”这演讲稿,竟然在乡村的小路上如获珍宝!“乡下人”的心窝里,竟然写满“高远、开放、包容”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竟然诠释了“高原情怀”的“坚定、担当、务实”,仿佛为我绘就了一幅“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健康行动”的妙曼国画!

作为平凡的教师,我誓做“桃李满天下”的园丁;作为芳香县城的一份子,我以成为一片绿叶为行动准的则;作为红土地的“歌手”,我要高唱“谱写教育兴县之路”的凯歌,让“中国梦”这曲动人的旋律萦绕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脑,让红土地上的每一个公民心甘情愿跳起不舍教育的“五十六”种舞步!把“哈尼族、拉祜族、彝族”的整合舞步跳到中央一台!谢谢大家!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 篇2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唱响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他为家乡办点事情。他想着偌大一个保山总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家乡吧,于是他郑重向乡亲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退休后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从此开始了他艰难的种树之路。多少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他住过用树杈搭起的窝棚,住过简易的油毛毡房;多少次他在街上翻垃圾桶找果壳被人嘲笑;多少次修剪枝叶时他一次次跌倒,最终柱起了拐杖。一边是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交给国家;一边是囊中空空,只能把新建的房子卖掉;一边是对妻儿的愧疚;一边是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老书记二十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他用自己平凡的生命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邓前堆,一个秉着医者父母心的乡村医生。20xx年如一日地穿梭在溜索之上。一个孤独的身影,背着药箱,冒着生命的危险,往返于滔滔的江水之上,只为守护乡亲的健康;他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行医20xx年陪伴他的便是那滚滚怒江的咆哮声和冰冷的索道,夜半酣梦中,被前来求诊的乡亲叫醒;渺无人迹的山路上,披着星光独自回家。就这样多少个黑夜被他点亮。他用那些简陋的听筒、针筒和一张张发黄的欠条换来了无数村民的健康。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楷模?我一定会回答:王瑛、刀会祥……等等,等等。王瑛,一个基层纪委书记,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真心为人民,真情为百姓的铁骨柔情 ,浩然正气却赢得百姓的称赞。刀会祥,用他45岁的生命历程,认真践行着“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承诺,他那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严格执纪、公正廉明、热爱生活,甘于奉献的精神,完整地向我们诠释了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一个儿子、丈夫、父亲、兄长、朋友鲜活而精彩的人生。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我身边最值得学习的榜样?我会自豪地说,这样的榜样实在是太多太多。鲁掌镇三河村的新农村指导员程润宏把“用真心、注真情、办实事”作为自己的承诺,他带领乡亲们用科技致富,实现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他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养致富带头人;他大力向上争取资金,甚至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村里搞建设。当担任第四批新农村指导员的程润宏依依不舍地准备离开倾注了他一年心血的泸水县鲁掌镇三河村时,三河村沸腾了起来,村民们自发涌到村委会门口,呼着喊着请求他留下来,继续带领他们科技致富。为了表达诚意,全体村民以户为代表,集体按手印请求组织继续让他担任三河村的指导员。组织上被三河人的执着感动了,将他继续留在三河担任新农村指导员。在峡谷公路上过往的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幅靓丽的风景线—9个身穿橘黄色制服的妇女骑着摩托车,载着劳动工具在片跃公路上来来往往。哪里有泥石流、塌方,她们就赶到哪里;哪里需要抗水毁、保畅通她们就出现在哪里。她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一曲曲感人的“铺路石”之歌,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峡谷里的“铁娘子”,她们就是距州府六库12公里的泸水县公路养护管理段跃进桥站的女子养护队。她们郑重承诺:“养路为业,以站为家,甘当铺路石”,她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故人云:“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仰望高山可以向上攀登,仰望天宇,可以纵观天文,仰望榜样,对于我是一种动力,一种激情,一种追求,一种骄傲!在没有硝烟炮火的今天,我们不一定要有气贯长虹的壮语豪言;气壮山河的惊天伟业,但是我们绝对可以做到默默奉献、爱岗敬业、脚踏实地。

藏克家说“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一个忘我劳动的人,他的形象定能在别人的记忆中鲜活。”让我们用榜样引路,用一份责任心,用一种朴素的承诺,携一颗爱心,多一点善心,持一种淡泊心,做一个无愧于党和人们的人吧!默默地在泸水经济社会发展中留一抹余香,留下一份热忱,留下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 篇3

大家好!

金风吹洱海,喜悦满苍山。大理这片红土地又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奉献给红土地》。

也许有人会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谈奉献?是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弹指一挥间,我们已跨入了辉煌的21世纪,新时期,奉献精神真的就不需要了吗?

有史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鲁迅说得好:“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数仁人志士正是通过奉献,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从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奉献精神在中华大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谱写了一篇篇气势磅礴、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没有党和人民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美好生活。

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固守着你的岗位? 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颗颗粒粒,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撑起的是伟大的祖国!

作为系的教师,我们肩负着“白衣天使”和“灵魂工程师”的双重重任,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们远离了喧嚣人群,告别了灯红酒绿,或穿梭在洁净的病房,或活跃于三尺讲台,与清风明月作伴,和先贤圣者谈心。除了努力完成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不断充电,更新知识,以拓展知识面;写文章,做课题,搞科研,忙得不亦乐乎,但我们无怨无悔。

这是发生在前不久的一件事。有位同学因病耽误了一次实验课,上的是静脉输液,这是护理系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决定抽时间给她补课。当我讲解并示教完毕以后,该她练了,我们都是采用真人输液,怎么办呢?我伸出了自己的胳膊,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练习输液,又因为我是老师,所以她特别的紧张,捏着针头的手一个劲地哆嗦,于是我安慰她,鼓励她大胆进针,在我的悉心指导下,她终于顺利地把液体输上了,看着她充满感激和开心的笑脸,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我的手背真的是很痛,很痛……

今年国庆节前夕,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教师节特别节目《我和我的老师》征联活动,并获得了精彩对联奖,获奖的对联和我的名字同时刊登在第40期《中国电视报》第10版上,对联是这样对:

点点滴滴,老师故事常相忆;

真真切切,学子情深难忘怀。

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正是:

代代言传,千秋师表千秋业;

时时身教,一路高歌一路情。

医学生,相对来说对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和情趣,去年我在南路校区开展了一次题为《古今奇联妙对赏析》的讲座,出乎意料,深受学生欢迎!现在,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我希望把对联欣赏作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开设成选修课,以此来陶冶情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想,在我的不断努力和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的心愿不是梦!

时代不同了,但奉献精神却是永恒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持之以恒,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奉献是一首美妙的诗,奉献是一曲动人的歌,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我们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生活的多彩;青春的亮丽、事业的辉煌;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奉献我们的青春,奉献我们的智慧,奉献我们的辛劳,奉献我们的汗水甚至是,泪水。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我愿把青春,无私的奉献给脚下这片红土地!

在演讲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谨以一副自撰的对联献给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救死扶伤,倾情励志增我能,青春壮丽;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其惑,事业光荣。

谢谢大家!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亲爱的各位朋友:

多少年来,我总是自豪着,因为,我脚下所站的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多少年来,我也眺望着,眺望着那个属于我们的时代。也许,我们中有的将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家;有的将成为华罗庚式的数学家;还有的将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面对这样一个多彩的世界,我的脑海里便涌现出另一幅画面,

夕阳下,一位垂垂老者静静坐在一张宽又大的椅子上,他的背后是一间漂亮的小洋房,眼前是一条闪着金光的碧绿小河,老人的脸上留着岁月的刀剑刻出的深痕,他的嘴已经干瘪下去,眼睛深陷着,然而那眼神是那样的安闲。多少次,我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这位老人在想些什么呢?想着他整个生命的万程吗?那么,我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你为红土地上的新一代,该怎样去创造自己的生命,提高人生的质量呢?

找个模子,然后按照这个模子塑造自己,这种方法来得简单,然而,《圣经》告诉我们,上帝造好你之后,砰地一声,便把这个模子打碎了。真正的模子是没有的,于是有人便寻打一个偶像,并依照这个偶像塑造自己。可是,从此你的生命便成了别人精神的载体,你的世界被塞入别人的生命色彩。抄袭与模仿让你失去自我,上苍予给你的个体生命没有了,它已迷失在没有创造的世界里。诚然,我们都不愿这样,你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们将在这广阔社会大舞台中,淋漓尽致诠释出“创新”的魅力,真正完成继承与超越的交替!

斯大林说过:“伟大的力量是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在这点上,革命先烈们为我们作出了良好的典范,是他们,一颗颗跳动的心,一颗颗为祖国而跳动的心,为了实践自己的诤诤誓言,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演绎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篇章。是的,人不能无志,我们只有继承革命烈士们那种凌云的壮志,在这中华振兴之日,就为祖国来自腾飞设计出美好的蓝图,用自己的毕生精力编织成瑰丽的花环,把祖国装点成更美丽,更灿烂!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 篇5

当红土地景色照片见诸报刊,特别是获奖后,令多少曾经到过东川,甚至就定居在东川的摄影家捶胸顿足,恨不能把自己手中的相机摔了。不起眼的山峦、普通的梯田,连种植的马铃薯、油菜、荞麦、玉米等庄稼也没有一样是珍稀物种,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犹如油画家手中一块块形状各异、色彩鲜艳的调色板。那些摄影家们哀叹:这么美的景色,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发现?

遗憾没有就此终止。

一位富二代摄影爱好者,驾驶豪华越野车,载着二三十万元的摄影装备奔往东川,路上碰到一位挎着不过万元非专业相机、乘班车而来的摄影家。两人一见如故,富二代请“非专业相机”上了车。然而,刚进入红土地精华景色区域,“非专业相机”下了车,死活不再上车。恭敬不如从命,富二代开车走了,沿路拍了大量漂亮的照片,遗憾的是,回去后因为与已经刊登的照片雷同,一张照片也没有被报刊相中。一天他在一家杂志上发现“非专业相机”的照片,景色像两位身着五彩缤纷彝族百褶裙、动作一致的婀娜舞女。这个景他一路上根本没有见到,便打电话询问。“非专业相机”回答:红土地像美女一样,是多面的,不是所有视角都能看到她楚楚动人的眼睛。成功的摄影家,不是靠幸运,而是他善于寻找发现美的视角。在公路上能看到的景色,别人早都拍过了。所以他离开公路,寻找别人没有拍过的视角。

一位早就期望在自然风光摄影方面有所建树的资深人像摄影家,想到东川捡个漏。当他与一帮初入摄道的青年千里迢迢赶到昆明时,不料天不作美,哗啦啦下起雨。他临时决定与青年分手,留下会当地摄友。当晚雨就停了。这位资深摄影家次日起程,至中午赶到东川。刚一会面,那帮青年就兴奋地告诉他,早上云雾缭绕,红土地顷刻化作飘浮在云间大小不一、万紫千红的花朵,犹入仙境,令人陶醉,但只维持了半小时左右。资深摄影家一人又住了一周,也没有看到那种景色,留下遗憾,垂头丧气返回。

要欣赏到美景,就像要得到佳人,往往需要超常的付出。

“调色板”是红土地招牌姿色,观赏的最佳时机为5月和10月。有人不知此中三昧,随便找个时间前往,实地一看和照片的景色截然不同,便信誓旦旦地说,那些红土地照片都是摄影家后期电脑加工伪造的。有人碰巧看到了红土地招牌姿色,那流畅的线条、如诗如画的景色,美得超出他的想象。他既不了解当前国家农村政策,也没有在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就断定红土地上的植物不是农夫为了收获种植的庄稼,而是当地政府下令群众按照画家绘的图画种植的植物,因此不仅不欣赏,而且厌恶至极。

红土地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色,时而变为身披绿装的时髦女郎,时而又变成身着白色婚纱的秀丽新娘……就像红土地的美是多层次的。然而,有的人只看到庄稼收成;有的人只看到地下矿藏;有的人只看到风光景色。这种缺乏层次的视力,曾让东川人坐了一次“过山车”。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东川人只看到了地下的铜矿。清朝时四分之三的钱币,由东川所产铜铸造。1949年后,东川因产铜量大,成为一个地级市。由于不顾一切地过度开采,植被被破坏,泥石流频发,尤其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际铜价开始下跌,加上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能采的铜矿所剩无几,东川落入资源枯竭境地,采矿公司破产,矿工失业,东川也于1999年降为昆明市下的一个区。东川人遗憾地叹息:东川因矿而兴,因矿而衰。惨痛的教训使东川人终于明白:没有层次的爱,虽然可能暂时炫丽,但难以持久。他们从多层次寻找东川的美,推进产业转型,甚至连过去被视为祸害的泥石流滩,都找到了它们的美,在上边举办国际泥石流汽车赛、栽植生态林、建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等等。就这样,东川人重新振作起来,树立了“东山再起,川流不息”的雄心。

可以预见,还会有人在红土地留下遗憾,有人会像东川人一样猛然醒悟从此走向希望之路,也一定会有人像一生找不到心上人那样望美兴叹。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故事想对大家诉说,可是每次我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一想起我的故事的主人公,心里总是如刀割般难受……今天我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您听,也许您能理解我的心情。

今年2月7日早晨,我醒来打开手机,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云南省勐腊县消防大队干部杨斌,在扑救一起火灾事故时,不幸牺牲。”28个字,像28支利剑,每一支都结结实实地扎在我的心上。

我不由得又闭上眼睛躺下,眼泪流了下来。是啊,那是杨斌,多好的一个小伙子!每一个见过他的人都这么说。我在脑海里静静地搜索着,眼前似乎又出现了那张熟悉的笑脸,阳光般的笑容,健硕的身体。

杨斌鹤庆县草海镇倒流箐村人。他自幼家境贫困,在一次聊天中他告诉我,在上小学的六年里,自己连一双袜子都没有穿过。斌喜爱打篮球,由于打篮球容易把鞋子穿破,小斌就常常光着脚在篮球场上奔跑,等球打完了才舍得把鞋子穿上。在倒流箐读小学时,斌每天天不亮就背着冷饭,带上两个小妹妹走上好几里山路去上学。有一次下大雨,山路湿滑,小斌光着脚板,背着妹妹走到学校,看到那一幕,学校里的老师都心疼地流下了眼泪。是啊,我们的斌,就是这样一个顽强的人。他如同倒流箐小学里的那株腊梅花,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也要开出洁白如玉的花朵。

刚刚到鹤庆上中学时,小斌的成绩和城里学生有很大差距,为了赶上其他同学,他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在床头点上蜡烛背英语单词。下晚自习后,同学们都睡了,小斌就悄悄的跑道厕所的灯光下复习功课。有一次,班里挖水沟,因为水沟又脏又臭,同学们都不愿意下去,小斌二话不说跳了进去,一条水沟挖完,弄得他一身的脏泥,看着他的样子,连班主任也忍不住乐了。是啊,我们的斌,就是这样的一个勤奋的人。他就如同云鹤楼顶上的那只仙鹤,即使是面对暴风骤雨他也要展翅高飞。

大学毕业后,小斌如愿以尝,终于实现了自己从军的梦想。然而,这个实现的梦想,却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悲伤。

入伍后,一连串的重要任务,让他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几个人。 什么“三基”决胜年、什么奥运安保、什么抗震救灾等等等等,他没有时间买便服,没有时间谈恋爱,更没有时间考自己一直以来都想考的驾驶执照,以致到牺牲前,斌还是勐腊大队惟一不会开车的消防警官。

“我现在很忙,春节没有时间回家了,你们要保重身体,等到3月份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家探亲了。”这是杨斌生前最后一次给家人打电话时说的话。知道斌进了部队,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都想看看他穿军装的样子,然而家人的这个小小愿望却一直没有实现。“父母啊,不是儿子不想团圆,不是儿子不想尽孝,只因肩上的责任,比我的生命更重要。”对父母的愧疚,他只能在日记中倾诉。

20xx年2月6日晚上,杨斌接到扑火指令,便立即带着两名战友赶赴火灾现场。起火的是一棵大榕树,大火正在熊熊燃烧。榕树周围有村寨民房,民房后面是大片的原始森林,情况万分危急,“一分钟都不能耽搁!”杨斌和战友迅速展开灭火。正当战友何保霖抬着水枪靠近火线时,正在疏散人群的杨斌一个箭步冲上前,抢过何保霖手中的水枪,大声吼道:“马上退出去!”说完接过水枪往火点喷射。眼看大火就要扑灭了,大榕树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瞬间倒塌……。

“我梦想有一天,举起水枪冲向火海,捍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许在哪一次战斗中我伤了、残了、牺牲了,人民会为我鼓掌,为我喝彩。”杨斌啊!你用自己的生命忠实的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你,是我们鹤庆人的骄傲!

你,是我们鹤庆人的自豪!

你,更是我们鹤庆人的楷模!

斌走了,但是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得了别人眼里永远的姹紫嫣红!斌走了,他走得是那样的匆忙,26岁,风华正茂,正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他悄悄的离开了我们,他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化做了一只仙鹤,它洁白而淡雅,雪白的羽毛与云鹤楼顶上的云彩融为一体。

同学说,他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老师说,他是一个勤奋踏实的学生。

战友说,他是一个心底无私的军人。

连家乡的山水都说,他是一个忠诚的卫士。

家乡的山水啊!

就请你用整个春天的绿色,

用无数条奔腾向海的溪流,

用高山上轻轻飘扬的白云,

为我们的英雄演奏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吧!

亲爱的朋友们,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关于我的朋友,不,我们的朋友——杨斌的故事。它和斌的生命一样短暂,但是因为我的愚钝,没能表达出斌的一生的惊心动魄。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一直记得斌生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用真善美来装扮世界,我们要用爱心和激情来感动世界”今天,我把这句话与大家分享,这是我们的“仙鹤”关于生命的宣言,它象照在鹤阳大地上的太阳,每天早晨或者晚上,在鹤阳大地上铺满金光。

鹤阳大地,人们世代劳作,生生不息!

2023年红土地之歌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红土精神》。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精神寄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信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变迁、国与国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没有积极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力量也不可能得以延续。

我们生活的这片红土地,也有自己赖以传承的精神。七彩云南绚丽的自然风光璀璨夺目,高山蜿蜒连绵、坝子星罗棋布催生滇人特有的情怀和品质。“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流淌在云南人血液中的红土精神。

云南多山,云南各族儿女都是大山的孩子。巍巍高原、茫茫大山孕育了云南的气象万千,养育了云南各族人民。我们生在山中、长在山中,与高原为伴,以大地为师。我们学会了像高原一样志存高远拥抱世界,兼容并包,我们学会了像大山一样执着坚守、敢于担当、脚踏实地。

一直以来,云南人凭依高原的开放包容和大山般的坚定执着谱写自己的篇章。优秀共产党员陶应全,一个年仅39岁的年轻村民小组长,在“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跨越”的关键时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担当,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广大共产党员树立起了一面旗帜,用自己的宝贵生命为我们托起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脊梁。作为村民小组长,陶应全不等不靠,带领群众完善基础设施,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面对三年的严重旱情,他积极寻找水源、勘测路线、自筹资金、组织施工,最终不幸遇难于施工现场。从事故现场可以看出,那是一项艰巨的引水工程,但陶应全同志却以一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非凡气魄,坚定不移地推进工程建设,为了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陶应全同志是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他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了“高远、开放、包容”高原情怀、 “坚定、担当、务实”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他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职位高低,只要尽职尽责、一心为公、用心做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卓越的成绩,他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劳模和先进人物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那些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劳动的工人和与世无争,坚守和保护着一片片土地的农民何尝又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美好的世界是靠人类辛勤劳动创造的,每个辛勤劳动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这片红土地上孕育出的大益人要深刻了解云南精神,认真学习云南精神,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所体现的云南精神中吸取能量,在困难面前勇于开拓,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将云南精神和大益精神结合起来,做到踏实勤恳、认真耕耘,热心于爱心慈善事业,济危扶困,将大山精神贯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成大胜,成就云南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