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节日演讲稿 > 清明节演讲稿 > 清明节演讲稿 时刻准备着_1000字推荐3篇正文

《清明节演讲稿 时刻准备着_1000字推荐3篇》

时间:

清明节演讲稿时刻准备着_1000字(精选3篇)

清明节演讲稿 时刻准备着_1000字 篇1

准备好了吗?年轻的朋友,跨世纪的远征就要开始了。

在很久以前,当你戴上红领巾的时候,曾以幼稚之声高呼“时刻准备着”那是对未来召唤的回应。

如今,这个未来以实现,不管你是兴高采烈还是忧心瞅瞅,你都要进入这个“青春大军”的行列。不管你是亢奋地昂首跨步,还是胆怯地移动前进,你都得开始这跨世纪的远征。没有两万五千里严峻的行进,是见的到胜利的旗帜,要使古老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最,靠的不是喊口号,靠的是不断推进的改革和坚定不移的跨世纪伟大工程,历史的改变在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假如你没有坚实的思想准备,没有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怎么能保证在使中国成为世界之最。

假如你没有丰富的知识,在春天没有播种,怎么会有果实累累的金秋。

假如你没有良好的技能准备,没能练就劈天神掌的本领,怎么到生活的海洋中去捕捞,除了在岸边捡几条死鱼之外有什么作为。

假如你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不想拼搏,不敢竞争,不求进取,只胆怯的躲在父母的怀中,任凭新科技,新概念,新潮流而却始终躲在父母怀中,到头来拿什么献给祖国母亲

在新世纪的长卷上寻不到你的笔记。

一百年前我们曾躲在世界的底层,当一百年后我们要成为世界之最,让全世界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让中国人们一同自豪的唱着那雄壮的国歌。听号角响了,青春的大军就要远征了。

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在此,我愿意为我们这一代宣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清明节演讲稿 时刻准备着_1000字 篇2

在世界的文明古国中间,只有中国的历史是延续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历史是延续的,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的保持了对民族先人的记忆。

我们民族曾经生活在并不太广阔的地方,但从中原迁到各地,迁到海外,在迁移的过程中,这个民族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没有忘记先人走过的足迹,不管迁到什么地方,都会记住自己的祖先。对大多数没有文化的人来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记忆,就是有很多传统的节日。这种记忆的节日传承,最重要的就是清明,因为我们的古人相信他们的先人是永远和他们在一起,灵魂永远会关怀着他们的后人,所以,选择一个春光明媚或细雨霏霏的节日,在最近的距离跟他们的先人交流。祭扫不仅仅是对亲人表达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跟先人进行心灵的交流。正因为这样,我们绵长的历史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我们民族的记忆一直保持下来。

每当清明我都会想起逝去的亲人,我思念最多的是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我一直保留着对他的记忆,因为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葛教授的话题是从清明是一个民族延续群体记忆的承载,说到了对先师的记忆。

谭其骧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被美国传记研究所列为最近25年间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500位人物之一,其功绩载入英国《牛津名人录》,“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花费了三十年,1982年又开始主编国家历史地图集。他一直跟我说,我恐怕时间不够了,也许来不及完成,但你们一定要完成。1991年在我最后一次跟他交谈时,他告诉我,人死了不要留下什么东西,所以我死了以后,就把我的骨灰和夫人的骨灰一起撒到海里。同时他说我没有多少积蓄,我准备了两万块钱,你看怎么办。我跟他建议设立一个基金,他非常高兴。就在那一次交谈以后,他又发病了,再没有恢复说话…我还清楚的记得,1992年除夕晚上,我到他病房,他看见我,微笑了一下,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只是紧紧的抓住我的手,我们就这样坐着,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录音机里他爱听的昆曲转了一遍又一遍…他没有坟墓,但是他的生命已经融入自然,骨灰已经跟自然融为一体。”

怀念自己的先师,回忆师生之情,经心灵的沐浴。师道尊严,老师的记忆会贯穿我们的一生,老师为我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饮水思源,因为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我们人生价值观念的主干。

清明,我们记住了那些已离我们远去的人,也许他们名不见经传,也许他们太过平凡,但在清明我们依旧心怀感恩的说起那些看似琐碎的记忆,因为对我们而言,那是最重要的。

清明节演讲稿 时刻准备着_1000字 篇3

九州寰宇上下,白山黑水间,鲜红的军旗猎猎迎风招展。

万里海防线上,浪花碧海间,威武的军舰凌波傲然游曳。

蓝天下长空里,风雨无阻间,呼啸的战机飒飒仰天高歌。

军人,与大地相伴依偎共甘苦,与海鸥细语呢喃齐展翅,与白鸽相约行走同飞翔。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因为党在召唤,祖国在召唤,人民在召唤 ——军人,时刻准备着!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始终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人永远不变的灵魂。

从“古田会议” 铸就了我军这一军魂始,我军就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一再以雄辩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真理。在万里长征,在八年抗日,在解放战争,最终到中国人民站起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才能不断披荆斩棘,迎风踏浪,才能在暗夜中追寻到光明的指引,从而战胜重重困难,最终建立新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改革不断深化,已进入到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战略决胜阶段。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军人担负着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安全保证的历史重任。要实现“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使命,实现打赢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的一场局部战争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军事训练的重要指示和全军军事训练会议精神,就必须坚持“ 党指挥枪”的原则,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着各种风暴的冲击,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捍卫着祖国母亲的尊严,一次又一次向党交出合格的答卷。

党,请放心——军人,时刻准备着!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是宪法赋予我军的神圣使命,也是军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种价值既突出体现在一旦战争爆发能够经得起血与火的考验,最终赢得战争上,又更多地表现在和平时期严阵以待,提高战备水平,增强威慑力量,最终遏制战争上。

这里不妨举一个外国的事例。风景秀丽的瑞士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人口才700多万,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接壤,两次世界大战却都幸免于战祸,保持了中立。缘于何故?一位瑞士外交家说得好,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时是一名百姓,迈出左脚时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没有打仗,那是因为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据说,希特勒曾三次打算入侵瑞士,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面对高度戒备、全民皆兵的瑞士,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战争可能千日不打,但战备不可一日不做。“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事实上,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且不说从二战结束至今发生了200余次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争夺未来战场主动权的军备竞赛已从大气层向外层空间发展,“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日本军国主义日渐抬头,就说中国台湾当局一意孤行推进分裂,甚至扬言要对大陆“先机反制”,战争的阴影就时刻笼罩着我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以为满可以高枕无忧的思想会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备战甚于防川,止战高于胜战。 作为军人,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艰苦的、枯燥的甚至是残酷的训练,只有马不停蹄、毫不懈怠地追赶军事科技的巅峰,只有锐意进取、不断变革世界新军事的潮流,才能使居心叵测的敌对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才能战胜一切来犯之敌,才能有效地维护祖国的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

祖国,请放心——军人,时刻准备着!

20xx年夏末,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一则报道称:中国新一代士兵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军事训练强度不断下降。这则新闻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国人的轩然大波,焦点在于:曾经身经百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有能力打赢下一场战争吗?

面对争论,我要说:

你看,从黄土高原到生命禁区、从白山黑水到鱼米之乡、从东海之濒的晨曦到帕米尔高原的夜幕、从北国蜿蜒的长城到南海璀璨的明珠,哪里没有军人的足迹和身影?

你看,从大兴安岭熊熊燃烧的大火到长江沿线汹涌怒吼的洪魔,从戈壁荒滩上的马兰城到北京城里的小汤山,从抗洪前线到抗非典一线,哪里没有军人的汗水和鲜血?

你看,从1988年的耿马地震到刚刚发生的鲁甸地震,从滇西的瑞丽口岸到滇南的友谊大桥,从美丽的孔雀河畔到飞奔的金沙江边,从史光柱到徐洪刚、从杨强到方红宵,哪里没有军人的牺牲和奉献?

当祖国点名的时候,军人总是冲锋在前,奋勇当先,永不言退!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广大指战员的铮铮铁骨、闪闪军徽;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气吞山河的回答和奋不顾身的壮举。

无数事实证明,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国家有事,正看我中国军人。

人民,请放心——军人,时刻准备着!

车辚辚,马萧萧,铁流滚滚,征尘裹战袍。

旗猎猎,雾朝朝,杀声阵阵,烈风卷军刀。

风是国风,雨是谷雨,五千年风雨浇铸流淌的烈火,

泥是陶泥,土是黄土,九万里泥土堆砌猩红的魂魄,

听,军人的血液在岁月中哗然的走过,

看,战士的脚步在沉寂中爆发的莽阔,

党,祖国,人民,请放心——军人,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