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清明节作文 > 清明寄哀思作文优秀6篇正文

《清明寄哀思作文优秀6篇》

时间:

清明节到了,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勤劳的小编枫帮家人们找到的6篇清明寄哀思作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寄哀思作文 篇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人去世了,却无法再回来。又是一年清明节,每逢这时,我总会想起那些用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的英烈们!

在这一个和平而又幸福的年代,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却不曾想过,这个幸福的年代,是谁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先烈们,缅怀长途跋涉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每一步都踩在泥泞的道路上,他们从未抱怨过,从未松懈过,就算在烈日当空、瓢盆大雨里,也不敢有一丝丝的休息!缅怀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他们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下生存并保卫祖国着。记得在抗美援朝的一个黄昏,一名战士双手颤抖地捧着一个苹果,他浑身上下没有见到一块完整的部分,他毫不犹豫地将苹果拿给了其他人,而其他人把苹果传过来又传过去,因为,他们不舍得吃这一个苹果,都想把这个苹果让给最需要的人。听了这一个故事,我不禁感叹:这样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战队,怎么会取不得胜利呢?

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捧着鲜花来到了神圣的烈士陵园。我走到烈士的墓前献上鲜花肃立默哀,表示我们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怀念的心情,对他们的高尚情操感到无比崇敬。我走上前,观赏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画面记录着当时那血流成河的场面。可战士们没有一丝畏惧,脸上显现着和敌人抗争到底,手持钢刀和枪。战士们的英勇,威猛,那势不可挡的动作深深地震撼了我。那浮雕就像烈士陵园中的参天大树。每一棵大树都象征着战士们不屈不饶、大无畏的精神,无论经历过多少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依然是一动不动地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

走出烈士陵园,我的脑海中还留着那震撼人心的场面。虽然烈士们牺牲了,可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我们中华儿女将永远引以为自豪!

清明寄哀思作文 篇2

这天下午,我们四年级全部将要去烈士陵园扫墓,在老师的带领了下大家手持亲手做的洁白的花朵,穿戴整齐,神情庄严肃穆,各中队整齐列队准备出发。

我们激动地踏出了校园,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狂奔到马路对面,迎着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气喘吁吁的来到目的地——烈士陵园。

到了里面我第一眼望见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小亭子,往下一看,那是一座矗立在菊花丛中的墓碑,我想它必须就是无名烈士的纪念碑吧!穿过一片松树林,就来到了神圣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在那里,有一座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革命战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同学们都安静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感受着这庄严的气氛,虽然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但这么庄严的气氛似乎让我有点透但是气来!

仪式开始了,少年先锋队代表到众人前演讲。她庄重的讲道“有不计其数的战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此刻的完美生活,五星红旗是他们的鲜血染成,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时时刻刻佩戴红领巾,这样我们才不忘他们,永久记住他们!”

我们少先队员被这次演讲感动了。每个班的代表上去敬献花篮,我想:先烈们的正义灵魂也在被感动着吧!接下来在大队辅导员刘老师带领下我们庄严宣誓,宣誓结束后我们绕到浮雕后面缅怀每一位先烈,望见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名字,我内心很激动,眼睛慢慢湿润了,我默默的想,“我必须好好珍惜这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做好每件事,不辜负先烈们!

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里。在回来的路上我们还沉浸在对先烈的缅怀之中,这次的扫墓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我要加倍努力,勤奋学习!

清明寄哀思作文 篇3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给爷爷上坟。走在路上,我看到许多人,他们也都去上坟。忽然,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便背了起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回到家,我看到奶奶折了许多金色的东西,很好奇,便问:“奶奶,这是什么呀?”“是金元宝,银元宝,给你爷爷烧的钱。”我很奇怪,明明是纸,怎么说是钱?

该上坟了。我和爸爸一起去给爷爷上坟。爸爸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把“金元宝”“银元宝”倒在圆圈里,用打火机点燃了它们。火快熄灭得时候,爸爸拿起带的一瓶水倒在了火上。我想:可能是为了避免失火才这样做的吧。我拿起鲜花放到爷爷坟前,爸爸让我磕了一个头,祭拜便结束了。

回到家,我问爸爸:“为什么在清明这天要去上坟?”“因为我们很想念我们的亲人,祭拜是一种表达思念亲人的方式。”“就像我们昨天在网上祭拜烈士一样,我们很感激他们给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我们也很怀念他们。”

爸爸说:“你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我翻了翻资料明白了: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王,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谁知把介子推母亲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节与清明合二为一。

我还奇怪呢,为什么老师让我们背《寒食》这首诗,原来清明和寒食是一个节日。

尽管这个节日没有纷纷的雨飘落,但我可以感觉到家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好好学习。

清明寄哀思作文 篇4

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柔和的春风已把春的消息带来。满树的繁花、画桥的垂柳、出岫的白云、染绿的江山,都在轻柔地抚慰着我们被禁锢了一冬的心灵。但在这个细雨霏霏的季节里,人们的心绪也如春雨般绵绵,因为惹人怀念的清明节就要来到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清明去乡村扫墓和踏青。在春雨绵绵的春天,人们走出林立的高楼,穿上舒适而又轻薄的衣服,来到闲适的乡村。温暖的天气让心灵乘着柔暖的春风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自由驰骋。撑一把雨伞,结一段哀愁,踩在泥泞的小道上,踏着音符般的步履,举袂迎风,来到故人墓前。那孤独的石碑流露出不一般的沧桑。

用手抚摸着那充满着岁月沧桑质感的石碑,一个个字仿佛敲在心头,一段段记忆如流水般从流年的相册中涌出。斯人已逝,石碑上的字刻满了他的一生,或长或短,或伟大或平凡,或努力拼搏或人生虚度,或精彩至极或碌碌无为……但不管怎样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消散不见,没有云横雾亘、烟岚重重的纠缠,一切都已显现在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之中,任人阅读。如流星划过天空一般,绚丽而又短暂,什么痕迹都没有。只有在石碑上的那一滴滴的雨痕,似乎表明了它所存在的时间。

春风,停住脚步,在石碑前默默哀悼;细雨,不断冲刷,在石碑上留下岁月的印记;花朵,收起笑脸,在石碑旁静静陪伴;花香,慢慢萦绕,在石碑上刻上人间美好;阳光,无私普照,在石碑上留下春日气息……

鞠躬、叩首,我们用最诚挚的礼仪来表达对先人的深深感谢;怀念、哀悼,我们用最庄重的心情来寄托对先人的沉沉哀思。或许,我们不曾记得他们;或许,连他们的容貌都描绘不来;又或许,他们只是存在于人们口中。但他们是我们的先人啊,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不论他们是好是坏,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所有的现在。我们理所应当去追怀,去悼念。

在一往无前的岁月的长河中,人生只不过是极细小的波浪,但因为有了前人才有我们现在的高度。而在清明,我们停止向前,回眸莞尔,向那些逝者表达感谢。

让我们在春深处,寄哀思。

清明寄哀思征文 篇5

垂柳吐绿,细雨丝丝,清明节总是在微冷的初春悄然而至,不同的风物,同样的哀思。

满目的荒凉,微冷的春风,摇曳的黄菊,更增添了些许悲凉;睹物思人,此情此景总会让我们想起那些远离我们的亲人,也许清明注定是这样一个缅怀的节日,阴冷的天气,薄薄的细雨,让人黯然神伤……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

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

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

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

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

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

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

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

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

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

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

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

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

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

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沉了下去。

空气异常的凝重,像积满了灰尘的古屋,凝重、凄清、幽暗。

微风在树枝上缠绕着,像是淘气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叶瑟瑟发抖。

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拥挤的街道,门前的自行车,悬挂的条幅,还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们。

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里说的那样:“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们传递着一种清冷的气息

清明寄哀思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即将来临,虽然今年不能与同学、老师们去扫墓,祭奠那些为国捐躯,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但我还是不由地想起那些曾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他们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威武雄壮的凯歌,他们视死如归、气吞山河,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我越想越激动,仿佛被带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带到了烈士们牺牲的地方。

可敬可爱的烈士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显示着她的威严。无论是07年嫦娥卫星的成功发射,还是即将在我国举行的08年奥运会,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在一天天的强盛,我们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会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为了祖国的日益强盛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接班人,放心吧!英烈们,你们没有完成的心愿都交给我们吧!你们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