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各地习俗6篇》
正月十六到了,春节就快结束了,你的家乡正月十六有什么习俗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正月十六各地习俗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正月十六各地习俗 篇1
1、正月十六走百灵。
这在鲁西南很流行。味道远了,早春来了。“出门在外,灵魂和双手是有灵性的。”在济宁地区,早些年去夫子庙、孟庙、曾庙烧香许愿。母亲们祝愿她们的孩子成功和聪明。有些人甚至在这一天走亲访友,互相交流。
2.正月十六运行所有疾病。
在中原地区,有“正月十六跑各种病”的传说和传统习惯。它的形态和走云雀几乎一样,只是名字不同。也就是说,正月十六,吃完早饭,几乎家家户户挂锁大门,全家出门“跑各种病”。据人们说,正月十六参观后,在一次愉快的短途旅行中,所有的“疾病”将留在路上和野外,所有的疾病将被消除。没病没灾的人会更好更健康;如果有病,那只是“左”了,坏的时候是好运!所以这一天的郊游也是有禁忌的。人可以去很多地方,但不能独家走亲访友,去别人家“看各种病”。如果贸然去,人家会认为你把自己的病“留”在家里,对他家不利。所以这种禁忌的事情还是尽量不要做的好!
正月十六晚上,孩子们抓住最后的机会玩灯笼。他们用灯笼点燃它们,打碎它们,烧掉它们。他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灯笼点亮,吉了,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3.正月十六舞旗花。
国旗花舞的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几天进行。在粉林山的山坡上捡柏树籽,找来废锅用臼捣碎,选街中心挖冻土,修臼。做这些事又辛苦又费力。除此之外,还要准备麦草、锯末、旗杆、绑羊的铁绳、好眼力的废铁桶。
4.正月十六爬城头。
它是南京特有的民俗活动,兴起于明代。流行“爬城头,踩平安,走万病”。现在,随着台城、石城、中华门、中山门、汉中门的城墙修复并对外开放,这一活动一直延续着。
5.正月十六送牛桩。
正月十六送牛桩是由来已久的习俗。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计划生育。很多家庭,第一胎和第二胎生了一个女孩,总想再要一个男孩,于是请别人给自己牛堆,以求生存。很多时候,谁给个牛股,总能如愿以偿。所以当时还挺流行送桩的。
6.正月十六,鼠娶女。
“老鼠娶女人”的民间传说在我国非常流行。但各地“老鼠嫁女”的时间不尽相同。在上海郊区的一些地方,据说老鼠在正月十六和女儿结婚。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煎芝麻糖,这是为老鼠结婚准备的喜糖。
在老鼠嫁女儿的夜晚,湖南资兴的。角落和过道里都会插上蜡烛,这意味着老鼠结婚的道路是光明的。“老鼠嫁女儿”和“老鼠嫁婚礼”的年画和剪纸被民间视为“吉祥物”,在春节假期期间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7.正月十六逛庙会。
根据蓬莱当地的古老传说,农历十六是波塞冬女王的生日,当地将其作为节日来庆祝。届时,人们会从四面八方涌向蓬莱阁的天后宫,进香、许愿、捐钱烧香,香火会很旺。当地人组织了剧团和秧歌队,在剧院和广场为皇后演唱歌剧
在白族人的旧历新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所有的家庭都避免洗脸、扫地和梳头。不然我以为我会赔钱。
正月十六各地习俗 篇2
1落:正月十六要落灯
家里的红灯笼从除夕夜一直挂到正月十五,完成了接财、迎祥、纳福的任务,到了正月十六这天,也该让灯笼休息一下了。除了悬挂的灯笼,小孩子们玩的花灯也要“落灯”了,旧时候有“碰灯”的习俗,以前的灯笼里面是点燃的蜡烛,两个灯相互一碰,蜡烛倾倒,灯笼燃烧,喊着“灯笼一着,吉利来到”,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按照民间的老习俗,不管是悬挂的红灯笼、花灯、走马灯,过完了年都是要“燃灯”的,也就是烧掉,不能放在角落里留在第二年继续使用,以免把新年的福气都“放陈”了,带走了。
2走:走百病、走百灵
宋代苏辙曾经写过一首诗“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说的就是元宵节过后,在街上走的人突然多了很多,这其实就是古代的习俗:“走百病”、“走百灵”。
“正月十六走百病”是正月十六的`传统习俗,旧时候吃过早饭后,家家户户都会将大门挂锁,到户外四处去“走百病”,谚曰:“跑一跑,不见老”。古人认为,春光乍泄,空气清新,正是出游好时节,正月十六这一游,身心畅快,在游玩的路上“百病”消散,时来运转,日子越过越好人健康。
“走百灵”也是同样的道理,主要是指妇女和儿童,此时农事还比较闲,走出去踏踏青是最佳的时候,也会四处结伴去游玩,民俗说这天:“走出门庭,心灵手灵”,都是对生活美好的期盼。
3烤:烤百灵火。称“烤柏龄,去百病”,可去灾除病、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烤百灵火时主要是用柏树的树枝点火。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柏树枝,原来都是到墓地附近柏树多的地方采折,现在一般是到集市上购买。正月十六晚饭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堆起柏树枝,燃起熊熊的火焰。
4舞:舞火把。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正月十六舞火把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用芦苇或水稻秸秆等扎捆成火把的形状,等到夜幕降临后,人们就会将火把点燃,小孩子们还会手举着火把在地里舞起来,等舞完火把后,人们便会将火把放在一起跨火把,据说火把燃烧的越旺盛,就预示着当年的庄稼收成就会越好。
禁忌:
1、不借钱。如果在这一天把钱借出去,那就代表着“钱财外流”。
2、不吵架。如果你在这一天吵架,瘟神发现这样的不和谐现象,就会常驻在你的家里,来年的运气当然也不会好。
3、忌剃头。正月十六这天不要理发剃须,虽然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但正月十六这天要尤为注意,正值承前启后时候,春节刚过,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启程,就把头发给剃了,如同大地上刚刚发芽的草木给除掉了,有不顺利、不吉利的寓意。中国人讲究好口彩,认为“思旧”与“死舅”谐音,所以还是比较忌讳正月剃头。
正月十六虽说是春节的收尾,但民俗活动还确实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各地还有其他不同的民俗,多彩的民俗活动也让中国的年味有了传承。
正月十六各地习俗 篇3
今天是正月十六,民间有着舞火把的习俗。所谓舞火把,就是将制作好的火把,由乡中各家的大人或小孩点燃后,拿着在田野中奔跑。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民间习俗,虽不知起源于何时,依旧被部分地域保存了下来。
各个地区的火把材料不尽相同,有的是木质的,有的则是由芦苇制成。对于孩子们来说,制作火把的过程是有趣的,将一捆捆芦苇扎在一起,还可以往其中掺杂一些鞭炮。等到点燃后,便拿着火把在田野中奔跑,时不时地会有鞭炮声响起。
火焰在田野间飞舞,在大人的照看下,也不会发生意外。偶尔响起的鞭炮声也可以喜上加喜,在元宵节过后,进一步驱散各种不吉利的事。对老百姓来说,火苗就象征着希望,飞跃的火苗就像来年茁壮成长的庄稼一样,火苗不灭,那么来年收成也会不错。
有的地区还有着炸麻花的习俗,在这里麻花指的。是玉米。大人们需要在家中炸玉米,也有的地区选择用烤的方式,炸出来的玉米金灿灿的,据说这样炒玉米时的爆裂声可以吓到老鼠,也象征着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火爆。
在陕西、河南等中原地区,正月十六这天还要出门走走,这一天可以起到跑百病的奇效。这天的天气非常不错,适合出行。出行过程中,一家人开开心心,可以将所有烦恼都抛在身后,所有的霉运也会在游玩过程中一一消散。
正月十六各地习俗 篇4
风俗习惯一、正月十六走百灵
这在山东西南一带很风靡。年味儿已远,初春到来。庄稼汉正处农忙时节咋闲情况下,窝憋一冬的妇儿是该走向世界踏踏春、健运动健身了。“摆脱门楣,内心手灵”,在济宁地区,早前他们多到孔子庙、孟庙、曾庙去上香祈愿,妈妈们祝福子女成龙成凤、聪明能干。但是它是说过去,如今这种旅游景点收费标准了,普通百姓改为了攀岭爬山望景了,走百灵实则走百岭了。更有些人在这一天开展走亲戚,互相沟通交流了。
在北方地区一些地区也有烤百灵的,每家每户必须准备好一些柴和柏树枝,苞米橘梗,和百灵,直到晚餐以后,一家人便集聚在自己门口将化学物质引燃,亲人围在篝火前,老大家说一些吉利的话,随后让全家人都烤烤自身手臂和腿,敲打敲打人体上难受的位置,最终一家人都跨出篝火,而求获得年的身心健康,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爆竹声声传遍地面,而求一个完美的开端。也有的在火里烤一些馍馍或绿豆糕,烤之后分而食之。传说故事吃过这类火里烤过的馍馍或绿豆糕,能够防万病。也是有的点燃柏树枝,在自己的厨房灶台上扫一下,意思是扫尽全部的蜈蚣和蚰蜒,不许蜈蚣和蚰蜒进自己的厨房灶台。最终,各家留出一老年人守着篝火,别人便一家一户中间穿流不息地奔波着烤火炉。直至烤后百易已经。
风俗习惯二、正月十六跑万病
中部地区有“正月十六跑万病”的传说故事和传统式习惯性,方式大多和走百灵类似,仅仅称呼不一样。换句话说正月十六这一天,吃过早餐,基本上是每家每户都大门口执手锁,全家人派出,到四处去“跑万病”。过去,老人爱去逛庙会,参禅烧香拜佛,祈佑福祥;年青人也多会去畅快享有各种各样愉快心身的游艺活动。就算是这些平常不太爱瞎逛,爱好幽静的老年人,但凡能行走的,这一天也都不容易呆在家里,大多数都是会穿得暖暖和和,拄上拐棍去农田里走走。据大家讲:历经正月十六这一游,便会使“万病”在温馨尽情的短路线度假旅游全过程中,所有“遗”走在路上,“遗”在野外,促使“万病”全消;无病没灾的会好上加好,更为身心健康;得病有灾的恰好“遗”掉,遇难呈祥,扭转乾坤!因而,这一天的出行,也有一个忌讳,很多地区大家都能够去,便是不可以专业去串亲访友,到他人家去“游百病”,倘若轻率来到,别人会觉得你能将自身的身上的灾病“遗”在她们家中,于他的亲人不好。
风俗习惯三、正月十六舞旗花
舞旗花的准备工作须提早几日开展,到坟林小山坡拾扫柏颗,找寻来废锅用石臼捣烂,选延街中间刨冻土层、修地臼。做这几种很艰辛费劲,除此之外,也要准备好秸秆、木屑、国旗杆、拴羊的铁索和凿好眼的废不锈钢桶。旗型不锈钢桶里表面装的是豆秸,随后木屑,靠管理中心和底端就是柏颗和锅硝。国旗杆约丈高,用铁索把上边和不锈钢桶连牢固后,先将豆秸点燃了,快速把国旗杆底下插在地臼里,刚开始旋转。伴随着火情,渐渐地提高速度,一条吐着火舌的飞龙便展现在大家眼前。伴随着四周的大家的欢呼声,旋转者愈发拼命,直至大汗淋漓被更换已经。当碎锅硝烧红之时,更是最精彩纷呈之处,红火球变成了白炽灯球,四射的金星噼噼啪啪直响,漆黑的夜晚亮如白天。速率再快点,铁索弄平成水准状,展现出的锅铁打到石板上,再反射面回家,看热闹群体害怕飞到自身的身上,不由自主往回拉了再撤。
舞旗花,来源于何年?大约是来源于明代洪永年里。很多的兵士复转到苏鲁豫皖,垦农安家。为增加传统节日喜气氛围,把部队的炸药成分改了了,装在不锈钢桶里摇,之后便转变成如今这一模样。
风俗习惯四、正月十六爬城头
是以明朝盛行的南京市地域与众不同的民俗活动,时兴着“爬城头,踏安宁,走百病”的叫法。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左右,因为古城墙遭毁坏等缘故,这一民俗文化近乎衰落。如今,伴随着台城、石头城、中华门、中山门、汉中门等段古城墙相继恢复和向群众对外开放,这一主题活动又得到持续。如今可见到的是,走上古城墙的主要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许多人费劲地扶墙登临后,只在上面行走一下就下来了。她们中大部分人住在周边,也是有的`住在张府园等平常尽管也会来这儿走走,但今日确是对着“爬城头”来的,有一位姥姥还随意说句“正月十六爬城头腰不痛”。新闻记者在现场见到,也是有不可多得的成年人此,借爬城头来找回自己儿时的味道。新闻记者在中华门古城堡见到,爬城头的人显著多了,纷至沓来,但也以老年人小孩子为多,大部分人表明,由于是很多年的风俗习惯,因此一定要来爬一爬。可是登中华门古城堡是要收费标准的,她们对于此事颇有观点。据中华门古城堡一名责任人表明,收费标准的要求已承袭了一段时间,不容易由于“正月十六爬城头”这一风俗习惯而更改。
风俗习惯五、正月十六送牛桩
正月十六送牛桩的风俗习惯日益突出。那时候,还不知道要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别人,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儿,老想再造个男孩儿,就邀约别人为自己送牛桩,以绝境求生一带把头的。许多情况下,但凡送牛桩的,常常得偿所愿。因此,那时候送桩子较为风靡。
送牛桩要八个男生报名参加,最好不一样姓,在其中一定要有一个年青的小伙儿。这八个人是大白天就约好啦,夜里先去邀约的别人吃晚餐,吃饱喝足后,等绝大多数别人都晚上睡觉,这八个人就要偷牛桩了。偷的物件有砖块、碗、鞋等。被偷的别人一定要男孩儿多,也要在庄上有阵营,有人缘人品。物品偷好啦用红纸包装好,交到在其中最年青的一个小伙儿拿,这叫抱桩子。随后就一起到主人。来到之后,年老的就刚开始喊好,后边的人就应该和,自然所有是恭贺主人家百年好合这类的。抱桩子的小伙儿就怀着偷回来的物件,爬上主人家睡的床边,睡一会儿,最终也要撒一泡尿躺在床上。再把桩子毕恭毕敬的交到主人家存放。几个人再度用餐饮酒,一直到很晚才分别回家了。每个人要三缄其口,在别人没生小孩以前,绝不允许提送桩子、偷桩子的事,不然也不很灵了。
直到主人生下男孩儿的情况下,一定要到被偷物件的别人去道喜。彼此小孩子双边协定另一方为干爸,干娘,结为亲朋好友,这就是为何要偷有阵营、有人缘人品别人物品的缘故。小孩的名字也十分趣味,偷什么叫什么。如偷的是碗就叫碗儿,偷的鞋就叫鞋儿,直至长大以后才改成名字。直到小孩子一周岁时,偷桩子的别人要收益被偷的别人,偷哪些还哪些,一还十或一还百。如偷别人一块砖块,就还别人一百块砖块;偷的是一双鞋,就还别人十双鞋。风俗习惯填满着封建迷信颜色,但这类风俗习惯在边远地区也有时兴。
风俗习惯六、正月十六鼠女儿出嫁
“老鼠嫁女”的民间故事,在中国很时兴。可是,全国各地“老鼠嫁女”的日子各有不同。上海郊区一些地区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夜里,每家每户炒芝麻糖,便是为耗子结婚提前准备的结婚喜糖。在老鼠嫁女夜里,湖南省资兴一带则在楼角、走廊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经过之途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民间年画和剪纸画在中国民俗视作“吉祥物设计”,新年逢年过节时贴在墙壁和窗上。四川绵竹印刷的《老鼠嫁女》民间年画,主要表现一伙耗子掮旗撑伞,打锣吹喇叭,抬着轿子接亲。骑在蟾蜍身上的是“新郎官”,戴着清代的官帽核桃,手摇式扇子,双眼凝视着一只大金箱,凸显一副贪欲的模样。正当性这伙丑类昂首挺胸,趾高气昂之时,等候他们的确是一头大黄猫。前边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在其中之一已被猫的恐爪把握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边。这时,坐着轿子里的“新娘子”,知道末日灾难、泪如雨下。这幅民间年画体现了老百姓独特的爱憎。
风俗习惯七、正月十六逛庙会
蓬莱本地旧传,农历十六为海神波塞冬天之后的生辰,本地老百姓作为传统节日庆贺。到时候,大家从四面八方赶赴蓬莱阁天后宫,进香崇拜,求签祈愿,捐香火钱,香烛甚盛。本地老百姓竞相机构戏班子、秧歌队到天后宫正对面的古戏楼、城市广场上给皇后娘娘戏曲,献演俚俗戏剧表演和大秧歌。大家给皇后娘娘进香后,多与亲戚朋友在天后宫前听戏看秧歌,趁兴游玩蓬莱阁以及周边名胜古迹,在诸位城市广场选购本人钟爱的小百货,直到尽情而还,这一风俗习惯承袭迄今。到时候人潮人海,非常热闹,称之为“庙会图片”。
正月十六各地习俗 篇5
我们通常认为过完正月十五年味就远了,但是在很多地方认为“不出正月都是年”,正月十六还会有很多的习俗,老一辈人还是特别看重这一天的,并且正月十六有“上灯圆子,落灯面,接着拜来年”的说法。
这一天人们通过跑百病,吃灯盏,落灯等习俗,来祈求新的一年健康平安,顺顺利利,那么正月十六这天具体的习俗都有哪些呢,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记住“做3事,吃2样,忌2事”,顺顺利利迎接新年的到来。
做3事
1.跑百病
俗话说: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走百病,属于古代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又称散百病、游百病,正月十六这一天,人们吃过早饭,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大门挂锁,全家出动,到外面去走一走,这样就把病灾都留在了外面,尤其碰到了桥或者沟,一定要走过去,这样的寓意是一年没有坎坷,逢凶化吉,时来运转!刚过了新年,结束了半个月的忙碌,这个时间也需要外出游玩一天,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看看鸟语花香,心情也会好很多。
2.送瘟神
老话说:“送瘟神,去瘟疫”。过去的人们把正月十六这天定为“送瘟神”的日子,传说中瘟神有五位,分别是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管中瘟史文业。常言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因为是瘟神,所以更不能得罪,这一天老百姓用纸和竹子扎成船,里面放上祭品,让小船顺着河飘走,意味着把瘟神送走了,有的地方也在十字路口点上元宝或者鞭炮把瘟神送走,因为在古代比较迷信,以为病灾都是瘟神带来的`,所以这样也是盼望新的一年没有病灾,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3.落灯
很多地方过了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为了迎接新年和元宵节,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挂上灯笼和彩灯,街上也是张灯结彩,正月十六就要把这些灯笼和装饰摘下来,这就叫落灯,寓意接住新年的所有福气,在古代,取下的红灯笼一般都要销毁,不能留着第二年使用,以为已经纳了福,下一年就不能用,但是现在是科学的社会,灯笼都比较结实,都是电的,彩灯和灯笼收起来之后,明年继续使用。
吃2食
1.面条
“上灯圆子,落灯面”,按照老传统,正月十六这天晚上要把彩灯都落下来,然后一家人开始围在一起吃面条,因为面条顺滑不断,寓意新的一年好日子连绵不断,下面条的时候中间不要剪开,面条越长越好,也有长寿的意思,这一天的面条要配着大蒜吃,大蒜有杀菌和驱病的作用,而且大蒜的谐音“算”,契合了民间俗语“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日子要学会精打细算。因此正月十六吃面条记得要搭配大蒜,寓意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2.灯盏
我们老家这边正月十六早上要吃灯盏的,就是用黄米面做成灯盏,有的地方也叫年糕,有步步高升的寓意,元宵节放在门口或者院子里,里面放上香油,扎上棉线,十五晚上点上庆祝元宵,十六早上在锅里蒸一蒸,就可以吃了,寓意一整年都步步高升,平安顺遂。
忌2事
1.不串门
“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说的就是正月十六这天出游的禁忌,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游玩,但是不能去别人家串门,因为这一天是把自己的病灾丢在外面,这一年就会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如果你去串门,会被别人赶出来的,因为这样会把病灾和霉运“留”在别人家里,虽然是迷信的说法,我们最好也不要串门,以防触碰了别人的忌讳。
2.不睡懒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正月十六可以说是新一年的开启,并且今年的立春比较晚,正月十四才立春,新年的刚开头,要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开始新的工作,现在应该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这个时候最不好的就是睡懒觉,时间也特别的珍贵,我们应该早早起来,锻炼身体,好好工作,为新一年的开启博得个好彩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春节风俗,您那边有什么样的习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次见。
正月十六各地习俗 篇6
正月十六是好日子,也是小孩子的节日。在农村,这天所有的小孩要把家里的灯笼拿出来,与别人的灯笼重重地撞一撞,然后看见自己的灯笼和别人家的灯笼一起着火,这叫碰灯,在农村这种做法是一种非常吉利的行为。在老传统中有这么习俗,就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寓意一年大发财,家人安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到正月十五就彻底过完年了,其实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是过完正月十六的。而且这天也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这首民谣就唱出了正月十六这天要做的事情:“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
在老旧的风俗中,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是有很多顾忌的,尤其是孩子这段时间可憋得够呛。到了正月十六,一切的禁忌对于小孩子来说就全都解除了,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玩,无忧无虑的玩。但是对于大人来说,还要记住3大习俗,2大禁忌,遵循祖宗老传统,兔年才能一顺百顺!
“3大习俗”
1:游百病,因为从辞灶开始至春节结束,这段时间里大家都很忙碌,又是置办年货,又是走亲访友,各种事情忙得不亦乐乎。终于,等到元宵节结束后就彻底忙完年了。这时候趁着地里的农活还未正式忙活,所以这几天还是比较有空的,正好可以登山玩水,踏青赏花。再就是,正月十六有游百病的习俗,就是家中的妇女结伴出门,跑百病,走百灵,走百病,摸门钉等等,认为这样做,全家人可以幸福安康。
2:送祖归坟,诸神归位。按照农村的老传统,正月十五过完就算是彻底过完年了,过年时请回家中的“老祖宗”就该送回坟茔了,大年三十请过来的诸神也该回到天上了。送祖的'活动,一般是在早饭完成后进行的,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十五晚饭后进行的。上香祭拜,焚化纸马,带着冥钱供果再到坟前祭奠一番,就算送祖归坟了。当然,有的地方习俗不同,所以送祖的方式也略有差异。
3:烤柏灵火,也叫烤百病,是正月十六晚饭后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据记载,这项活动早在魏晋时期就有,百姓点燃柏树枝烤火祈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项习俗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旧时这可是相当受重视的。正月十六日晚饭后,家家户户都要在庭院中或大门口,燃起柴火堆,一家老幼围坐一起,边烤火边念叨,“烤烤腰,腰不疼;烤烤身子不生病。”孩子们还要吃掉正月十五送神用的“粘灯”(黏米面做的灯)。百姓认为,孩子吃完这些食物,可以确保一整年不生病,没灾没祸。
“2大禁忌”
1:忌说不吉利的话,其实不只是正月十六这天忌说不吉利的话,在这个春节的系统中,不吉利的话,吵架,骂人,这些粗鲁的行为都是老祖宗明令禁止的。尤其是正月十六这天,因为要送众神归位,要供奉,所以最忌讳的就是大声说话,骂人,说不吉利的话。在旧时,当时的百姓认为这是大不敬的行为,容易冲撞神灵。
2:忌到别人家去,不管是亲朋还是好友,正月十六这天都不要去。在旧的风俗中,这天是要走百病的,所谓的走百病就是到大街上去走,把病灾都丢在大街上,这样自己就能幸免。如果去亲朋好友家,则是把病灾留在了别人家,在古人的认知中,这对别人家不吉利,是遭人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