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一棵开花的树优秀6篇正文

《一棵开花的树优秀6篇》

时间: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篇1

“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鲜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朋友啊,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读完这篇《一棵开花的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深深沉迷于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之中。

也不知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只记得这首诗。

它哀怨的语气,虔诚的心思,细腻的笔法,总是在我的心间徘徊。

我不明白,这样一个柔情似水的女子,怎会有人忍心辜负?五百年的相思,五百年的等待,五百年的风吹日晒,她一年一年的熬了过来,只为了五百年后这一次浪漫的相遇。

现实让她大失所望。

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心上人却终于无视地走过。

她向佛求了五百年的缘分只有这“路过”而已!他也许瞧见了她,也许根本没注意到她,也许既看见了也注意到了她,但他不知自己眼前的这棵树其实是深爱自己的女人,更不知这棵树已等了他五百年!也许前面还有更美的风景在等着他,也许他早已有了心爱的人,也许……多么悲凉的情境,多么无奈的结局!

也许这正是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

在人的一生中,你会碰到很多人,你也会记住很多人,甚至会对有的人念念不忘。

但这并不代表你的等待会有结果,也并不表示你的付出会让你等的人感动,它只会使你终日郁郁寡欢。

那就一切随缘吧!是你的,你不求他也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求五百年他也还是会“无视地走过”,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好好珍惜眼前的有缘人才是最重要的!

棵开花的树 篇2

合欢花又称蓉花。正值初夏,食堂门前的大草坪上,凭空升起一团团淡粉色的烟花。绽放出这一朵朵美丽烟花的,正是蝴蝶般大小的粉红色合欢花花朵。远远望去,如同一把把毛茸茸的小扇子,一簇簇,一团团,传递着夏日的热情,彰显着无穷的生命力。

我走近了,发现每一朵花都有数十根细丝一般的雄蕊。几十根细丝,依托看一个淡绿色的花柱,花柱底部还藏着一圈淡黄色的小花蕊,小花蕊被小心地呵护绿色作文网在花朵中,可爱而又俏皮。不过,尽管它的花色很是特别,尽管它的结构细密柔软,一朵小花它还是很难引起你的注意,因为那小小的一朵实在太不起眼了。

不过合欢花并不是单朵开放的,只要它的花季一到,就像裁判员在赛场上吹响口哨一样,所有的花骨朵儿全部争先恐后地绽开了笑脸。灿烂的阳光下,满树的花朵粉粉嫩嫩,和绿叶相得益彰,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开满了花的合欢树像极了一位清新婉约的古典美女,淡雅芬芳,却又娇媚可爱。一阵微风拂过,落英缤纷,伴随着甜津津的花香,我仿佛掉进了蜜糖里。

这是一棵开花的树,它生长在我的学校——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一个成就梦想的地方。在它最美丽的时刻,我遇见了它;这棵开花的树,将和我的梦想一起生长。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篇3

印象中自己并不喜欢诗歌,一直都没什么耐心去读诗。

但是,当我第一眼看到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时,我就喜欢上了这首诗。

一直都知道诗歌挺美的,但是自己真正对诗歌的美有所体会是从这首开始的。

仍然记得跟这首诗相遇的情景。

那是在临近期末考的时候,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独自留在教室里温书,心情突然有些烦闷。

突然看到同桌桌上的席慕容文集,随手拿起来一翻,就看到了这首诗。

读着这首诗,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唯美的画面——一个男子缓缓地走近一棵樱花树,樱花树开满了粉嫩粉嫩的樱花,非常美。

但是,男子却没有在樱花树下停留,当男子走过樱花树时,一阵风吹过,花瓣在空中轻轻起舞,缓缓飘落,似乎带着一份柔柔的叹息。

读完这首诗,心里不再浮躁,而且滋生了一种难以诉说的感觉。

我体会到了诗中所隐藏的淡淡的哀愁。

体会到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默默的喜欢。

女子希望男子能够看到她,注意到她,但最终还是不能达成这个愿望。

哀伤,唯美,连自己的思绪都会不知不觉被这首诗牵引,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席慕蓉这样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替它发声。”但是,我想,对诗歌的解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毕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篇4

席慕容用诗篇表达了不能“在我最美丽的时刻”相遇的惆怅和伤感。

读席慕容的这首诗歌,感觉真是浪漫情怀:情真意切的美妙时光,持久、骚动、激昂、瞻望的情绪意念,含蓄而又热烈涌动着的情感。

即使错过吧,也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艳的美丽。

当我们年少时,都愿做一棵开花的树,渴望成熟。

然而时间无视渴望。

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个过错,爱怎么能祈求得来?所以五百年的等待虽然换得了相遇的那一刻,但是相遇不是美丽,相遇是错!那曾经情真意切的一切,早就迷失在岁月的灰烬里了。

再读席慕容的这首诗,却有了不同的感悟,也许这就是文学跨越时空的魅力之一吧。

错失的爱!

一棵树,其实不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不只有一次美丽。

踏着一层叠一层的落花,品味人生的至美的感伤。

即使美丽无人欣赏,也应该傲然的怒放,即使只剩下满地的芬芳,也要相信:当来年繁华满枝的时候,一个读得懂落花的人会踏着芳香而来。

勘破三春更三春,无边光景四时新,冬雪夏雨挡不住,秋水流波为伊人。

我想应该用舒婷的一句诗来诠释《一棵开花的树》: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不再迷失,将生命,将爱情从落寞凄清、空洞无声的漫长岁月中解救出来。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篇5

欣赏文学作品,自然不同于浮光掠影的浏览、走马观花的略读,需要努力地细心地去品味。不去读作者的自传,不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最起码也应该反复地阅读,傻傻地硬想。这两天我就看了想了十几遍。

一、逐段逐句逐字推敲研读。

“如果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主人公的态度很认真,不是随随便便。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生中异常重大的事情,需要郑重地对待。在农村,被人牵了红线的两个男女第一次见面,事前都要洗浴换装,精心准备,以求把自己最美丽的形象展现给对方。这首诗一开头就给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让人想到稳重、端庄、忠贞、贤淑。爱情是甜蜜的,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在中国古典戏曲中,连青灯古佛的出家秀姑都会春心萌动。在人生最美丽的时刻,谁不渴望追求获得一份最美丽的爱情生活呢?“……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人现在无论如何是活不了五百年的,而一棵树活五百年并不鲜见。树能说话吗?不能,可使人能说话。听说过人剑合一吗?这是人树合一。人就是树,树就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借助树的形象来表现。这种写作手法对于诗人,是小儿科,易如反掌。诗人都是心细如发、敏感得有些神经质的人。别管那么多了。诗人为我们创造了美,我们就投身进去尽情地体会树人交映的融合美。为了得到那段属于自己的缘分,跪在佛前五百年,虔诚苦求,这是多么热烈、纯真的情感。我们是否也愿意长时间锲而不舍地专一地去寻求自己的美好的理想生活呢?宗教自有它生存传承的道理。宗教的力量是巨大的。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的真情,恒久的坚持,把佛都感动了。佛将主人公以树的形象安排在“你必经的路旁”,等待与那个人的邂逅。“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晴朗的日子里,明亮的阳光下,枝头花开,繁茂似锦,主人公化身的树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真是“最美丽的时刻”。“慎重地”,传达了一种热切地期盼,传达了一种微妙的忐忑不安。盼望是美好的,盼望是未知的。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在经历了五百年痴痴的等待后,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在佛的帮助下,终于自远方一步一步走近了。“颤抖的叶”,让我们似乎听到了激动的心跳声。“请你细听”,多么的渴望被注意,多么的渴望吸引住对方,让对方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心有所动。“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主人公热情期待的结果没有出现,那个人丝毫没有留意地走过去了,于是花瓣一样的心凋零满地。一种失望,无限的哀伤。结局如此的凄美,令人扼腕感叹。为什么呢?我们的主人公没有抓住时机大胆地表白爱慕之情,没有说话,在最关键的时候,只是娴静地默然而立,矜持,羞于开口,害怕开口。而那个人或许早已心有所属,或许心有所思无暇旁顾,或许读不懂美的细节……佛呀,你为何不去最后成就一段感天动地的良缘?也许,这就叫缘分。

二、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种假想。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作者席慕容到一座深山古刹去游玩。大殿上香烟缭绕,许多善男信女在佛前虔诚地膜拜许愿。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息弥漫其间。走出古寺,游人如织的山路旁,一棵树吸引住了她敏锐的目光。那棵树繁花满枝,明艳照人,微风拂过,叶子波动,而树下已落了许多凋谢的花瓣。寺里寺外的影像叠加在一起,使她的心弦忽然为之一动。回到家或寓居的旅店,她在房间里铺开稿纸,将她记忆深处的一段青春往事或她耳闻目睹的类似情愫,融进佛、树的形象之中诉诸笔端,于是浸染了女性柔情的《一棵开花的树》像清澈的泉水一样流泻而出。

一棵会开花的树 篇6

那年,外婆生病住院了,母亲作为家中的长女不得不每日每夜奔波于家和医院。尚还年幼的我也只能像条小尾巴似的跟在母亲前后,只是偶尔也能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端茶送水的差事。但多数时间,都是母亲一人忙里忙外无微不至地照顾外婆,家和医院都被她安置的井井有条。

硕大的病房里只住了外婆一个病人,显得格外空旷。白色的墙,白色的灯,白色的床,把病房映衬的格外凄凉。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浓烈而刺鼻的消毒水气味,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时常没有笑脸,胆小,怯懦。

突然有天,隔壁床来了个老人,听说是突发了什么病,挺严重的,是被救护车送来的。老人很瘦,肥大的蓝白病服在她身上显得松松垮垮,满头凌乱而花白头发和不澄澈的深褐色眼眸里是溢出来的故事与沧桑。她很安静,目光呆滞,也不与嘘寒问暖的护士攀谈半句,望着天花板,发了一下午的呆。只是在她的子女们悄悄在病房门口开“秘密会议”时,才稍坐正些,眼珠转啊转,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老人住进医院的第一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可第二天拉开窗帘,却是艳阳高照。母亲带着外婆去做检查了,怕我走丢,便叮嘱在病房里呆着。百般无聊,只得翻翻床头的书,大多数字我都不认识,一目十行,漫不经心。

突然,我身后满分作文网传来欣喜的声音:“在我死后,请将我种成一棵会开花的树吧!”我很是惊奇,转头却对上了老人孩子般的眼神,“樱花也好,玉兰也好,只要是棵会开花的树。在阳春三月的某天,在一夜之间,开满白色的花朵,过路人见了我,便纷纷驻足,赞我一声‘良木’,又带着清香离开,走更远的路……”老人坐得很正,眉眼含笑,皱纹也舒展开了。我不敢相信,这美妙的诗句一般的语言正从她的口中传出。

少顷,如花的笑靥又在老人脸上消失不见了,她恢复了冷漠,重新又躺下,喃喃道:“我曾经以为最好的结局是把骨灰洒进大海里,海风呼啸,浪花带走我所有回忆……一直很喜欢海,可转念一想,又有许多无辜的灵魂被海浪无情吞噬,长眠在那。这样一个满是冤魂、地狱般的地方,怎地叫人安心沉睡?”老人顿了顿又说,“倒不如做一棵树罢,一棵会开花的树,知人间冷暖,而不言语,知世故而不世故,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静静地开着花,不哗众取宠,却也引人注目,甚好。”她的声音竟如此好听,我想她一定一位教师。每天聆听她如诗般的自语,竟成了我那段晦涩日子里滋润心田的细雨。

可惜外婆出院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位老人了,不知她是否尚还安好若已离去,是否已被种成了一棵会开花的树。我想,是的,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