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论文(热门【精彩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作文教学论文(热门【精彩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 篇1
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教学项目。它考查了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试中也占据着较大的分值。总而言之,作文是个重头戏。就当前的小学生学习状况来看,许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能达到教师期望的高度,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如何多方面开展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心愿,也是职责。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对小学作文教学展开探讨。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接受教育时间并不算久的小学生,对学习总会有别样的敏感。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的是引导学生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实际感受,利用书面语言将其记录下来,以达到真实、客观的要求。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小学生首要学会的就是描述自己的感受,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描述,主动表达都是小学生应该学会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力求具备真情实感。我在引导一年级小学生进行写作时,给出了这样的一个主题——记一件有趣的事。在写作之前,我先让同学们进行短时间的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有什么觉得有趣的事情,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对自己想写的作文有了一定的轮廓,然后便趁热打铁,进行写作。一位小朋友的作文是这样的:今天早上起床,我睡眼朦胧,没有穿棉袄,直接穿上了外衣。妈妈见了,说:“一夜之间你怎么瘦了许多’”我一照镜子,看见了我确实瘦了。等我吃完早饭,去我的房间拿书包的时候,发现床上有一件棉袄,难道我的衣服会分身,我一看,原来我是没穿棉袄呀。这篇作文简单短小,但是却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描述了出来,朴实的语言,简短的篇幅,真实的事情,自我的感受,都在这篇小作文中有所体现。小学生写作就应当如此,心里有什么,经历过什么,就写什么。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差异,依次为基础开展作文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年龄幼小,对待事物永远保持了高度的好奇心。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童话故事一般来说是以同学们想象中的美好的角色(如小动物、公主、王子等等)为主角的、浪漫温馨的、有教育意义的文本篇章。为了全面发展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合理利用小学生的想象力,开展童话写作已经成为了小学作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生对于童话故事基本没有抵抗力,甚至有的学生在睡觉之前都要看童话故事。由此可见童话对小学生有着多大的吸引力。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一定会引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某次写作课上,我提出“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开展写作。同学们纷纷觉得有趣,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青蛙跳出井口,发现天好像真的跟小鸟说的一样,无边无际的。青蛙跳啊跳,跳到了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它伸了个大懒腰说,“好舒适啊!”起来后,青蛙跳啊跳,跳到了小溪边,它用小溪水洗了个脸。青蛙说:“真凉爽啊!”就这样青蛙跳遍了杭州市。这只青蛙不再是井底之蛙。它现在是一只游遍全杭州的青蛙,并想游遍全世界呢!这篇小学生运用想象力对小青蛙跳出井之后的生活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写了下来。童话故事就是立足于小学生身心特点,展开的写作教学,在写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一举多得。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不同的事件。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作文教学,是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养成热爱生活的好态度。最重要的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写作,能够在字里行间展现出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素材。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让小学生写作文才开展作文教学。作文训练是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归纳和总结,因此,作文离不开生活。
我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学会对生活进行写作,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这三个环节皆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成为小学生写作的素材,这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某次教学中,举办“我们的课本”这个活动,我要求同学以这次活动为主题进行写作,有位同学如是写道:我参加了“我们的课本”这个活动之后我懂得了,要爱护课本我们学校2083人学习六年一共要用18522本书,学校用纸重量大约33吨。做2吨只要用1200度电,还要砍40棵树,两百吨水,24矿煤,化工原料六百多斤,还要产生六百吨污水。同学们,造两吨纸需要花费这么多,那33吨呢?你们应该好好珍惜,不要浪费每一张纸。做个爱护书本的小学生吧!简单的语言将活动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都跃然纸上,这就是生活带给写作的引导作用。
小学作文教学的开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多方面进行。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一个用心教,一个用心学,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日便会有很大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 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3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拼音教学
传统的拼音教学只是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教起来费时费力,而运用信息技术后,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如我在教学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制“舌位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舌位、气流是如何变化的,接着适时、适度地加以解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另外,通过“舌位图”还可以对前后鼻韵母的发音进行对照,比较异同,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有趣轻松,且省事省力。又如,在训练学生拼音拼读时,我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输入计算机,并对其剪辑加工,再配以音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比一比、猜一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拼音拼读训练,拼读正确后音响会发出鼓掌声,拼读错误后音响会发出告知通知。这样一来,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便被激发出来。接着再组织讨论、评议、改正,再拼读、再评议、再改正,逐步自我完善,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逐步掌握的目的。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占劣势,再加上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低年级以识字为主,随着所学的字越来越多,学生年龄小,短时记忆占上风,遗忘率较高,学到后面的生字,前面的又忘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往往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记的目的,或者通过抄写、听写来加强记忆,但效果总是不够理想。反复听写过的生字词,学生还是会在下次的听写中出错。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巩固记忆呢?我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遵循汉字构字特点,把枯燥、生涩的汉字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摸索出加减法、部首法、象形法、会意法、故事法等识字方法。同时,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演示,还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刻地记忆这些方法。如在教学“村、桃、过、跳”这几个字时,先出示:“村、桃、过、跳”这几个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村是由“木、寸”两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桃是由“木、兆”组成的。根据学生的这一发现,我演示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的动画过程,有效加深了学生的认知,达到了突出重点的目的。又如合体字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像树、叶、林、听等合体字,部首用红色标出,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同时闪动偏旁,加强刺激,让学生感觉认识记忆汉字不再枯燥,反而每一次都有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从声音到图像,从静止的画面到生动的动画,让学生从对文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走入具体,从而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例如,五言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过着幸福生活,远离农业生产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田间劳动的艰苦,更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并在今后珍惜粮食,我采用了投影教学,制作了一幅活动投影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正弯着腰、弓着背给幼小的禾苗锄草。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老农脸上的汗水一滴滴滚落下来。当我把这些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突然,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位老爷爷腰老那么动,多累啊!”接着,又出现了“还有看太阳多热,把老爷爷烤得直流汗”“田里的劳动真辛苦啊”“长大后,我要发明许多机器,为人们劳动”……当我出示一碗米饭并随老农的锄头动起来时,有些学生在小声议论:“以前我不爱吃馒头,曾把吃不完的馒头偷偷扔掉过,以后我再也不扔了。”“对,以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呀!”结果一节课下来,我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学生就理解了诗意,并且把诗中蕴含的道理深深地渗入了思想里,达到了预期目的,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4
一、巧用多媒体,实现生字词教学形象化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必不可少。
学生们的年龄还很小,有很多字还不认识,需要老师们进行教授。
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是形象教学呢?所谓形象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结构读音等,对汉字进行形象的描绘,从而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
学生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的汉字是象形字和形声字。
面对象形字,低年级的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学习这些字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网络上搜寻的图片,让学生们体会文字与实物的相似性,让学生们根据这些图片进行联想,从而让这些象形字更加容易的被理解。
例如,在讲解手、象、人这类象形字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运用网络进行搜寻有关手、足的图片以及手、足的甲骨文与现在的文字进行对比,让学生们体会文字的演变。
再如,籍、藉这两个字的辨形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看有关书籍的影像,让学生们了解古代的文字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书籍的籍有竹字头,而慰藉的藉字是草字头。
从而,学生们就能很容易的把这两个字分辨出来。
二、巧用多媒体,实现教学内容生动化
兴趣对学生们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
对小学生来讲,兴趣是学生们的直接动力。
而多媒体运用在课堂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爱上语文并乐于学习语文。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并且有利于巩固学生们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时候,其中的“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这一段写出了海底的美丽。
但是学生们对于西沙群岛的了解还很少,对于这些景象很难想象出来,当然就没办法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因此,老师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在网上搜寻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以及一些小视频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让学生们被西沙群岛所吸引,自然就会对作者描述的景象印象深刻。
学习热情自然也会高涨,对语文课堂自然也会充满兴趣,这样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三、巧用多媒体,让教学内容更丰富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学习知识,让知识不再局限与文字,利于学生们的理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了解课文所讲述的内容,让他们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还要让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们主动地去读一些课外书籍,从而对课本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我们可以运用网络的操作方便、知识储存量大等特点,给学生们提供丰富的知识。
例如在讲《冬眠》这一课的时候。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些必要的网络搜索。
在进行制作课件的时候,可以搜集一些各种动物冬眠的图片,依据不同动物过冬的特性进行分类。
同时也可以搜集一些小视频,让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观看候鸟的迁徙,让学生们体会候鸟为了到南方度过冬天,需要走很远很远的路,经历千辛万苦,从而让学生们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要和鸟类做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论文 篇5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界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注。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也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校也适当地增加了小学作文训练的课程,总体来讲,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在呈发展的趋势。
一、目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小学教学也越来越重视,由于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育起始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学校及家长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就。但是,调查也显示出令人担忧的一面,大多数的小学生认为作文很难写,作文课堂上,很多学生提不起对于写作的兴趣,有的小学生甚至惧怕作文课,认为作文课堂上,教师过于严肃。同时,教师对于小学作文课的态度也较为夏季,多数教师认为小学作文课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方法也不是很规范科学,对于提高学生能够的写作水平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综合上述的调查情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其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仍需要学校及相关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小学你作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的目的是为了与读者沟通,而在我国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和学生未意识到的此项目的。小学作文和其他文章一样,学生希望通过作文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教师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强调写作的方法,忽视学生情感与兴趣的影响作用,这是我国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之一。第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因素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明显,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展现的不再是简单的童趣,他们的写作思维已逐渐成人化,但是,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成人水平,语言的组织能力仍处于成长阶段,因此,成人化的思维方式阻碍了他们实际写作能力的发挥。鉴于此类问题,社会各界应该予以重视,努力营造一个应该属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第三,学生能够上课缺乏主动熊,对于写作提不起兴趣,师生在作文课堂上的互动少,学生由于畏难情绪的影响,写作课堂上经常出现焦虑的症状,严重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枯燥乏味,上课时,过于注重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的讲授,忽视小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以上几点是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我国的教育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应对,努力提高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水平。
三、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小学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以后初中和高中的作文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提高小学生动作文水平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针对不同的写作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情景式、演讲式、故事式等。第二,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词汇的积累,不同句式的运用,以及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教师只有将这些关键因素有效地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三,教师的作文评价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进行点评,以积极鼓励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教育界对此应该给予特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写作思路。笔者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水平会有更大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6
一、感受情境,感悟词义,培养情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利用课本这一蓝本,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语言。只有这样,方能唤起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情境,方能诱发学生对其真切地体验,方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真切地感受那些令人难忘的情境。所以,教学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如何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那种意境当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拉近学生的心跟文章与作者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探索与研究。比如,在《识字1》的教学中,我就利用下面这段煽情的文字:“哎呀,这些美丽的词语也藏起来了,它们藏在了柔柔的春风中,藏在了柳树的绿叶中,藏在了鸟儿的歌声中,藏在了花儿红红的笑脸中。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读读书,看看图,找一找这些美丽的词语都藏在了哪儿呢?”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识字与美丽的大自然结合起来,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有声有色的春天的景色里,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课文中一串串的词语所描绘的意境,在使学生醉意般地享受美的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积累语言。在接下来的找词、读词、读词串的活动中,我采用了“音配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氛围。于是,在理解“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两个词语时,我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花儿“开放”在学生的口里,听到的是各种各样的鸟儿的鸣啾“飞出”学生的口中。在这样的教学氛围里,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纷纷展示出来,与教材中那些抽象的词语相融合。随着音乐的响起,我再一次为学生深情地范读词串,将学生带到生动的想象情境中,让学生陶醉在语言的音乐美与韵律感中。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并将字音、体验、情境、语言等融为一体,让学生全方位地、立体式地感悟教材中原本抽象的语言。
二、配乐朗读,感悟情感,启发思维
常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去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让其进入意境的做法之一就是凭借朗读,以增强其情感体验。在次过程中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在朗读中,如果再配点音乐,就更能增强其感染力。因为音乐艺术感染力极强,其动人心弦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卢梭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因此,我们还可以用音乐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将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心声汇成美妙的交响乐,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我在朗读《草原》一文时,就播放《美丽的草原》,让整个教室荡漾着舒缓而悠扬的旋律,让学生宛若置身于一碧千里的茫茫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朵朵白云、白白的羊群、马背上的牧民、悠扬的马头琴、飘香的马**酒……这样,学生能更快进入课文情境,能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又如,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我播放了韩红的《天路》。学生很自然地就被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带进了天寒地冻的茫茫高原地区。从学生聆听的凝神中,我看出学生被建设者的那种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染。再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播放了淡淡的哀乐,然后再带着沉痛的心情抒怀: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在生前为党、为人民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1978年1月8日,周总理不幸与世长辞,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周总理的遗体送革命的八宝山火化那天,首都的百万群众以无限热爱和无比怀念的心情,伫立在长安街上,迎送周总理的灵车,久久不愿离去。作者当时就把这庄严、肃穆、催人泪下的一幕幕情景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低沉回旋的哀乐、这饱含情感的讲述顷刻就将学生带入沉痛的哀悼氛围中,而此时,学生对周总理的的敬佩之情与怀念之意也溢于言表。以上教学案例足以说明,悠扬的音乐可以让人舒畅,激昂的音乐可以催人奋进,凄怆的音乐可以令人酸楚……在语文教学中,配乐朗读、配乐讲述可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三、情感体验,情感参与,情理相融
只有教师本身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才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正如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和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如此足见,教师的那种丰富、纯洁、高尚的情感,无疑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把握自己的情感,并按照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原理,根据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发生过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感染力极强,其为学生展现的情感世界也丰富多彩。在学习课文时,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作者的内心情感,是作者的个人见解,是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只有教师亲身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才能把作者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递给学生。教学《平分生命》一文时,只有教师自身被兄妹俩的真情感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亲情的伟大。此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脸面是心灵的镜子,举止是心灵的表现。这话细细品来还是颇有一番道理的,它生动地说明了,师生的面部表情、动作是一种动态的无声的语汇,它蕴含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十分重要的“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进而与作者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真正达到心动、情动,真正喜欢上语文。
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 篇7
要改革小学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认清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在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时,必须牢牢把握它的本质属性。要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即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1、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所谓“小学生作文”,是指小学生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它与成人的写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写作的目的不同。成人的写作,大都是“有所为而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种交流往往是超越时空的。通过交流,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这种交流,往往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小学生习作练笔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
第二,文章表达的要求不同。成人的科学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学规律的揭示,是对人类真理的探索和发现。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表达要求上,必须以丰富而翔实的材料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手段,把自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样,成人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现实的客观反映。在创作时,作者必须以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为基础,充分运用虚构和典型化等手段,对众多个别的、特殊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使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受他们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习作练笔,只要求将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景和物如实地写下来就行了。
第三,评价的标准不同。我们在评价成人的科学著作或文艺作品时,要看是否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否做到思想性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统一,等等。但是,我们在评价小学生的习作时,主要看《大纲》中规定达到的作文基本功是否已经过关。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主要看是否达到:字词运用准确,句子通顺连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真实具体,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显然,这个标准,对搞研究和创作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对小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五、六年严而有格的训练才能逐步达到。明确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小学生作文文学化和评价小学生作文“标准过高,评分过严”的不良倾向。
2、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小学生习作练笔的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习作的内容是认识的客体。学生在习作活动中,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重要的中介手段,在观察收集习作素材和进行习作构思时,需要有语言的参与,习作构思的结果更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人脑反映外部现实的生理——心理的机制中,语言担负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职能。对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认识工具。小学生习作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主体尚不能独立地进行习作活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这就引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问题。我认为,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为了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 *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
①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
②能否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
③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努力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使这两个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想境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动态过程,总是伴随着学生“学”的动态过程而发生、展开,并为学生“学”的动态过程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①在组织启动阶段,表现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出明确的习作目标,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组织起来。
②在具体的分类分层指导阶段,表现为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捕捉前馈信息,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控“教”的程序,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指导和点拨。
③在总结评价阶段,表现为对学生的习作是否达到习作目标作出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补偿教学;二是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动机。
二、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我们在把握了作文教学方向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这是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小学以学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为我们规定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具体地说,从文体方面看,主要学写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从能力方面看,主要培养两种能力,即认识能力(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明确“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的意义所在。我认为,《大纲》规定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是很有道理的:①记叙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之一。它以记叙、描写人物、事件和环境景物为主,它是言语交际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习作练笔,帮助学生夯实记叙的基本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②记叙文是以写“实”为主要手段,大都叙写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叙写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并且,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习作练笔。
第二,要明确“小学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的价值所在。记叙文固然是小学生习作练笔的重点,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首先,应用文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让小学生学会写常用的应用文,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好基础,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认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除了让学生学会现行教材中规定的常用应用文外,还应适当补充其它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其次,应用文具有语言准确、平实、质朴、简明扼要的特点,这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绝不是彼此孤立地、一个一个地叠加起来完成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伴随着作文教学过程一体化完成的。那么,如何保证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完成呢?
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写什么”是指作文的内容;“怎样写”是指作文的表达形式,即谋篇布局。小学生的作文也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学生作文的内容从哪里来呢?从对平时的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来。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形成生活的表象。作文内容固然来源于日常生活,但是,日常生活不等于作文内容,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写成作文。而且,单凭感官去感知事物,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它必须有赖于思维的进一步加工和整理。因此,要使观察到的生活素材上升为作文内容,必须经历一个思维加工和整理的过程。其流程如下:
三、观察生活→思维的加工和整理→作文内容
从以上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指导学生获取作文内容的过程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是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同样,要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达出来,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也离不开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能力。而且,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是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把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作为统一的整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地完成,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8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曾记得《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一段话:“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此刻,我便想到了《西游记》中各位大仙的兵器,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说道:“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学生齐声否定后,我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所谓‘吸进去’就是指将知识记入脑海中。”我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只有教师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为他们搭建自由表达、自由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尽情的想象,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课堂氛围才能良好。
二、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抓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育家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实践操作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意识。如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学生通过想象、查阅资料、合作、动手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教师变得书香四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助手
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之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切忌泛滥使用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事。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小兵张嘎》的片尾曲,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我适当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然后,我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紧接着播放配乐配、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兴趣的保障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氛围才能积极活跃。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我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出示了两个问题:老头子最后与两个女孩儿告别时说了些什么话?老头子会因为这次失误而改变性格吗?学生看到问题兴趣便油然而生。紧接着,我让学生在事先分好的小组里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讨论得有声有色。这种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尽情想象、尽情表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就一定能寻找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字
一路欢歌一路笑,新课改已经走过第六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的前途何在?
看看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为了追求让学生做“主人”,就抛开文本,无休止地辩论、争论,结果越扯越远;有时候,我们也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交流、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放着最好的课本资源不用,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时候,我们也会过于迷信多媒体教学,把课前备课的精力主要用在课件的制作上,妄想用富于变幻的声像吸引学生,然而,这样的课堂留给了学生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层次的东西,反而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本真。
小学语文教学须倡简,语文课堂须找回本真。然而,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倡简?
我认为,语文课首先应该有简明的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所谓课程目标,是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的,我们做教师的,要给予学生什么?那无非就是要使学生学到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写作、口语交际、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每一堂课后,我们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这节课,我都为学生做了什么?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是否得到了切实提高?就拿写字来说,有的老师认为那是低年级老师的事儿,我是中高年级老师,我便只管教授阅读的`方法就足够了……看看我们的学生写的字,结构失调,笔顺颠倒,是谁造成的?那恐怕要问我们语文老师自己了。近期参加了一次教学观摩会,这次观摩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个授课教师都是伏在黑板前,认真、工整地书写课题,给学生以示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好笔画较多的字,这样的景象也经常出现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是给孩子的未来打基础的,对孩子基本功的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绝不能放松,我们在追求课堂生动精彩的同时,这简明的课程目标不能忘记。勿因善小而不为,凡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利的小事,我们应该经常做,认真做。
再说课时目标,我们的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你设计的目标越多,平均分配给每个目标的时间就会越少,水过地皮湿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与其囫囵吞枣,不如细嚼慢咽。那么,课时目标的重点应该放在哪儿?那就是落实好一个“读”字。
其次,语文课应该有简单的过程和简便的手段,那就是以读为主,读中导悟,读中见悟。
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对语言的学习,小学生有他的年龄特点,他有自己的理解程度,所以,讲的内容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字,如果我们大讲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东西一旦超过了学生的理解程度,那他只好囫囵吞枣,我们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既然讲多了、讲深了没用,我们何不把更多的经历用在读书上。课文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语文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浅认识到深认识,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要读书,该怎样读?平时,我们课堂上也布置读书,可是学生自己只是读一两遍就放下书,或交头接耳,或无所事事。学生要读书,而且要读进去,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所以,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地创设读书情境,有效地带领学生从读中感悟,再把感悟读出来。
以下几种方法还是十分有效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以一个恰当的问题布置下去,这个问题可以是认识全文的关键,更多的则是教师下一步讲课的由头,带着疑问走进文本,消除了漫无目的读书的现象,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语言,加深了对语言的感悟。如《给予树》一课中,徐慧颖老师给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写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深刻?”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人物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为后面的讲授打下了基础。再如《搭石》一课中,韩秋云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搭石?”,这个问题恰恰是韩老师接下来讲课的由头。
(二)句段的比较阅读。备课中,老师精心选择一些在表情达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让学生去掉这些词语读一读,在两相比较中加深对句意的理解,由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一个段落的理解有时会因一两个词语而升华。如王旭老师在执教《猫》一课时,把“说他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回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一句中的“吧”“呀”“呢”三个语气词拿掉,让学生读一读,看有何变化?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立刻清晰地呈现出来,效果十分明显。
带着问题读,比较阅读都体现了语文教学中读的主体地位,在读中学生有所感悟,实现了读中导悟,感悟出来了,接着就应该趁热打铁,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的形式读出来。
(三)恰当的引入其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表演等,让学生进入情境,读中见悟也就容易实现了。刘娟老师在讲授《鼎湖山听泉》时,先让学生听泉水的声音,再看美丽的图片,然后再出现文中写泉水的片断,在潺潺的泉水声中,学生面对优美的画面,书声响起,全场的人似乎都走进了天籁人籁之境。
音乐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语文课堂,在一段适合语段特色的音乐中,或教师范读,或学生齐读,语言的魅力显露无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怎能读不出感悟,读不出意境来?
扣读导悟,读中见悟,语文的学习如此简单。
简明的目标、简约的内容、简单的过程只需要简便的手段,引领每一个孩子走进文本,在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写话交际这些最简便而又最实在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中完成对语文的学习,去掉了浮华,摒弃了浮躁,读出了本真的语文,上出了真正的语文课。(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