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小学作文 > 象声词小学生作文最新5篇正文

《象声词小学生作文最新5篇》

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

象声词作文范文 1

最早用例证说明汉语词字‘音近义通’现象可能是梁启超(1873—1929)。他在1921年写的《从发音上研究中国文字之源》(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之三十六,p.37,中华书局,1936)一文中列出了许多说明‘音近义通’的例证,如声旁为‘戋’的十七个字“皆含小意”,“凡用‘Dee’之一音符所表示者,总含有在下之意或含有由上而下之意。”“以上所举八十三语皆以‘M’字发音者,其所含意味,可以两原则概括之:其一,客观方面凡物体或物态之微细闇昧難察見者或竟不可察見者;其二,主觀方面生理上或心理上有觀察不明之狀態者。”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间接拟声(音义联觉)的实例。

最早提出声象表义的可能是陈澧(1810~1882)。他在《东塾读书记•小学》(见陈澧,东塾读书记,三联书店,1998)一文中说:“盖天下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如‘大’字之声大,‘小’字之声小,‘长’字之声长,‘短’字之声短。又如说‘酸’字如口食酸之形,说‘苦’若口食苦之形,说‘辛’字如口食辛之形,说‘甘’字如口食甘之形,说‘咸’字如口食咸之形”。显然这些例证很牵强,有点类似西方十八世纪的‘叮咚’语言起源理论的那些想象出来的例子:“bye-bye(再见)是用双唇和舌分别挥动的口势象征着挥手再见”(见Crystal,D.1997TheCambridgeEncyclopediaofLanguage,p.291,CambridgeUniversitypress,secondedition),难以令人信服。

赵维森提出象声表意是汉语生成的基本法则:“如果说汉字的基本生成机制采取了象形表意的方法的话,那么,汉语的基本生成机制则采取了象声表意的方法。”“汉语的象声表意法可分为直接象声表意和间接象声表意两种形式。”直接象声表意法有三种情况:1.“对自然界和人事界各种声响现象的语言指称”,即“以声象声”,产生大量拟声词。2.“对人类感� 3.“对具有声音属性的事物的语言指称”,“如‘火’之读音如野火‘呼呼’之声”,“‘金’之读音如敲击金属之声”。间接象声表意法有二种情况:1.“一般通过发音时特定的口形或气流在口腔中的不同运动方式来类比事物的运动状态,以此实现对事物的指称”。如“‘打’指强有力的动作,故发音也较用力,且声音洪亮;‘杀’的动作结果是尸首分离,发音时上下牙齿由合而分开,口形由小变大;‘聚’的运动结果是由散而合,故用嘬口的发音方式象征聚的结果…”2.“因发音会引起嘴部和脸部肌肉的运动变化,所以,特定的发音方式往往伴随着相应的表情;而且发音方式不同,音调的风格也迥然相异。正是通过特定的发音方式与表情神态和音调风格的结合,使得事物的一些抽象属性和一些非实体性现象也能通过象声表意的方法加以把握,予以命名。这是汉语的象声表意方式最为曲尽其妙之处。如“愁”隐藏于心灵深处,人之有愁,则表情呆滞,眉头紧缩。而愁音正是发自喉头深处,且发音时表情恰如罹愁之态。“乐”意为心喜,其发音轻松且呈喜笑颜开之表情…”(见赵维森,象声表意——汉语生成的基本法则,人文,2001年10月第九十四期,香港)直接象声原本比较明确,提出任意性的鼻祖索绪尔也未能否认,汉语生成的研讨的重点应在间接象征。此文为间接象声表意法提供的例证正如作者所述“最为曲尽其妙”,作为艺术描写可以(西方语言学界通常将这一类象征例入修辞类),作为语言起源的科学探讨想象因素未免太多些。例如“愁”发chou音时有罹愁之态,那么如果要解说“仇”字呢?有仇恨之态?同一发音怎能有不同之态?

李海霞:“声象是我们使用的一个新概念,它指声音对意义的象征作用,或云声音的象征义。在一种语言中,哪个声音(包括音素、音素组合、单音节、双音节)表示哪类意义,常有一些固定的搭配关系,这就是声象。声象来自原生词。当某个造词者把一个自认为“合适”的音同一个意义结合起来的时候,最初的声象就出现了。但这时它是个人的和偶然的。当第二个人仿拟该词造成一个意义相关的新词时,一种约定俗成的声象就诞生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有关意义归到此音或近似此音的符号之下。”后来她做了两个命名实验,又进行了逻辑推理“我们既然承认孳生词的产生来自对母词的模仿,为可不能承认原生词的产生也来自某种模仿?人对客观万物的认识都循着由已知达未知的路子,惟原生词的创制例外:音义任意结合,这个说不通。”(见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p.237,巴蜀书社,2002)

朱文俊在《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一书中转述(未指明出处和时间):“帕盖特(RichardPaget)在汉语、波利尼西亚语和闪语中发现了大量所谓动作意念词(gesturesymbolism)”,“ 他接着写道:“人皆有表达之欲望,在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体各发音器官,如舌、唇、牙、腭、声带等,它们在多感官综合感觉因素的支配下,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对自然界事物形状、特征或声音进行模仿,在这种再现行为中所产生的声音自然会与被模仿物有着某种联系,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这种声音不再是任意的,如同文字符号一样,是人类规定的。自然,与意念有关联的声音,乃人类表达锁链(自然物——感官——综合感觉——发声器官——模拟声音——自然物再现)的一个环节。”“关于汉语元音和辅音的象征意义,试举如下诸例:1.体积发音时,舌位靠后,口腔大且气流浑厚者或有时伴以鼻腔共鸣者,形体大,如[a][o][u]元音及其组合”;“而舌位靠前,口腔变窄且气流纤细者,形体则小,如[e][i]元音及其组合(按原则[e]象征体积大于[i]的)”。“2.性别男女起名在选词上既要看词义,也重音质。男儿要表现雄伟、刚毅、勇武等,则挑响亮、浑厚、有气势的音,如[a][o][u]及其组合音,间或夹带鼻音”;“而女儿家则要显示清秀、柔顺、纯净等,故应选清脆、悦耳、柔和的音,发音时口形小,以[i][e]与其他元音或清辅音� “3.动态A.喷发状发音时,气流受唇、舌、牙、龈等器官的阻塞,从而急促喷出口腔,由此产生的音往往象征与空气或液体有关的人的突发行为或自然界的急促运动”。“B.摩擦状发音时,外出气流因舌、唇肌肉运动而受阻,由狭窄的口腔缝隙中压挤或擦挤出来,这样产生的摩擦音常象征受压挤物体的运动或运动中的物体(或人体)接触表面的各种情况”。“C.开闭状…一般腔大口阔的音象征扩展状,而腔小口窄的音象征收缩状”。“其他类型还有一些,譬如舌头后缩,双唇紧闭,气流受堵后压出鼻腔,这样产生的音形容闷气状”。4.形态A.中空体舌根拢起,双唇先闭,口腔中空,气流先后从鼻腔和口腔喷出,由此形成的音象征某些容器”;“也有由舌尖与上齿龈封住气流,使之从鼻腔和口腔中喷出而产生的音,…它们也有同样的象征意义”。“B.上下位置有些音通过舌尖、舌面或舌根的拢起和下落象征物置的高低”。(详见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p.40,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以上二说,意思相近:发音器官有意或无意地对自然界事物形状、特征或声音进行模仿。模仿行为产生的声音与被模仿物有着某种联系,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象声词作文范文 2

[论文内容摘要] 本文从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三大方面:构词法、词汇化及语音韵律对近几十年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揭示历史研究、语音研究及类型学研究对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性。

语言学界对拟声词的认识较为复杂,因此汉语拟声词的研究颇为特殊。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看,可分四大部分:(1)汉语拟声词与民族语及外语的比较研究;(2)汉语拟声词的历时研究;(3)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探讨;(4)拟声词自身语法语义结构研究。本文着重对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视角。

一、普通话拟声词研究小结

饶勤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一文,以《马氏文通》为始将发表的有关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著作论文进行概述。论文将这些拟声词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898~1949年、1950~1990年及1990年以后,认为前两阶段“拟声词经历了从附属于其他词类到独立列为一类的过程”,第三阶段以朱德熙《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孟琮《北京话的拟声词》和马庆株《拟声词研究》等三篇论文为代表,开拓了将汉语拟声词放在语音系统中进行分析的视角。

综述中围绕拟声词的词性及其句法功能的问题,认为拟声词的词性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拟声词语法功能的认识。但事实上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讨论不仅局限于此。正如汉语方言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方言系属问题作为争论的焦点,这种一开始就确立了某种方言系属权威性的作法,会导致其后的调查研究局限在某个框架内,从而限制方言研究的灵活性。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应将精力放在汉语各方言特别是一些濒临消失或者具有混和性质的方言特点的探讨上,构建新理论。拟声词研究也应如此,词性问题固然重要,但拟声词特殊性质的讨论更有意义,因此探讨拟声词应从多方面角度进行。

就普通话拟声词自身结构特点的研究,目前探讨的范围主要有四方面:(1)词性问题;(2)构词方式;(3)语音形式结构;(4)修辞功能。而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多有异同。

二、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1.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总况。方言拟声词研究从80年代才刚起步,至近几年才逐渐展开,但发表的文章并不多。由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系列共收集了全国四十多个方言点的词汇,其中也包括拟声词的材料,但并无专门的著作文章对这些方言的拟声词进行分析探讨。

更多的文章将拟声词作为一种构词法平面描写,如《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歙县方言的aab、bba式结构》《略论厦门话的构词手段和方法》《闽中、闽北方言的分音词》《闻喜方言中的“圪”与“古”》《夏县话里“圪”的用法》《大同方言中的“圪”“忽”“达”缀词语的附加意义》《武宁话的重叠式》《宜都话的两种状态形容词》《宜昌话“aa神”式论析》《汩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等。这些论文仅介绍某一方言拟声词的构词形式,并未对该方言拟声词的整体特点深入探讨,因此也只能作为一种方言调查材料。

专门对方言拟声词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是从《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和《北京话的拟声词》两篇相呼应的文章开始。但这些研究并未被马上继承,直至《吴语拟声词的状态标记“叫”》《潮阳方言的象声词》以及中国社科院王晓君的博士论文《汉语方言拟声词调查与研究》等文章的出现,使语言学界才真正开始关注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2.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具体方面。(1)构词法描写。与普通话拟声词研究相似,大多数方言拟声词的研究都局限于特殊构词法的描写及语法功能的简单介绍:

例如山西大同方言中以“圪”为前缀的“圪a”和“圪a圪a”两种构词法;闻喜方言以“古”作为词缀的“古a”“古里古a”“古古aa”等结构。吉林方言的“一aa”式和“一ab”两种格式中各字的声调是固定,为“一35a51a0”“一35a51b0”。安徽歙县方言主要结构为“拟声词a+动词性b/形容词性b”的“aab”式和“动词性b/形容词性b+拟声词a”的“baa”式。江西武宁方言为aa式、abab式和aabb式,仅作状语和定语。湖北宜昌方言的结构为双音拟声词加后缀“神”,主要充当补语和谓语;宜都方言也有“aas?圮n”式的重叠式拟声词。湖南汩罗长乐方言主要以“哩”为后缀,结构为“aa哩”,语音为“中重轻”的格式。厦门方言的结构则分“一字格”“二字格”“三字格”及“四字格”,等等。

这类文章对拟声词的讨论较拘泥,仅从字面构词的特点进行描写,未对这些拟声词具体特点进行研究,因此无法揭示出该方言拟声词在词法和语法的特殊功能。

(2)词汇化。随着词汇化语法化在语言学界的兴起,方言拟声词的研究也开始关注词汇化。在调查中发现某个方言中存在着几种不尽相同的拟声词格式,或者几个方言中存在着相似或相异的拟声词格式,若将这些格式对比分析,往往可能发现不同拟声词之间亲疏关系,从而可揭示出某类拟声词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属的阶段特征。这样,一些论文开始从这种动态研究的角度对拟声词构词特点进行解释。

江西赣语新余方言介绍了三种格式:重叠式、a沙式和aa叫式。文章指出aa叫式拟声词与普通话不同在于,“叫”在新余话中已语法化为一个词缀。通过对比赣语吴语中aa叫式拟声词在语法语义上的差异,试图解决“aa叫”式语法化的历史过程。

北部吴语嘉善方言中的拟声词的状态标记是“-叫”,文中指出双音节拟声词与“叫一记”在组合的过程中日趋紧密词,并发生词汇化,“一”语音弱化读轻声,所有后附于拟声词的“叫”都可以用“叫一记”来替换,而语义没有变化。所以,文章认为,“叫”已经语法化为一个状语标记,而“叫一记”则在使用中词汇化,也开始逐渐接近于一个状态标记。这些论述揭示出吴语中这两种拟声词所形成的不同阶段和相互关系。

(3)语音层面分析。拟声词最初表达的是要摹拟自然界某种声音的某些属性,本质上与声音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各方言拟声词在语音和韵律上的独特之处,这把对拟声词的认识推进了一步:河南获嘉方言中的拟声词的词头是一种表音字,拟声词若以这类词头为第一音节的时候,第二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就会受到严格限制,但文中对这种限制并未进一步讨论。闽中闽北方言的拟声词中存在着一种分音词,将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又各自扩充为一个独立的音节,第一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双声叠韵,第二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叠韵。声母固定为1,并且新的两个音节均与原单音节词同调”。

马庆株以北京话拟声词为案例,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从音素的角度切入,把拟声词看成一个语音单位,根据北京话拟声词的发音机制,分析了各拟声词声母韵母各自的特点。研究发现这些拟声词的声母多以塞音边音塞擦音充当,韵母多为无韵尾,有韵尾则多以ng尾为主的客观情况,并通过对不同音节中各相应的语素进行对比,总结了不同音节声母和韵母的特点及各自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文章从音素的角度看待重叠,得出变韵重叠(语素重叠)和变声重叠(音节重叠),这些变形重叠后的完全再重叠就发展至文字形式上的拟声词重叠。

张盛裕对粤东闽语潮阳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以音素为单位。他指出除了无固定格式的纯粹模拟声音的结构外,潮阳话主要有①a下叫,②aa叫,③ia叫,④ia1a2叫四种格式。其中,后三种格式在语音上各有规律,除去词缀“叫”,拟声词每个音节的声韵调有固定的音变规律,并重点论述④式拟声词的语音结构中声母与韵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文章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到的所有拟声词的声韵调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比较,并联系人类发音机制特点进行解释。

王晓君通过170多个词条将调查所得的53个方言点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方言的一般拟声词、摹拟动物叫声的拟声词和使唤动物声的语音使用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语音规律。此外,论文将拟声词的音节分为主音节和次音节(包括衬饰音节、衍生音节、前缀音节和后缀音节等),并运用主音节和次音节的概念分析了汉语拟声词的韵律构造。

以上的文章都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拟声词声韵调等各个音素进行了频率统计分析,这是以往拟声词研究中所不曾运用的方法。拟声词一般是用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人类选择以哪种语音表示哪种自然界事物的声音通常也带有随意性。但是语言又是约定俗成的,在任意选择语音的同时,又受到人类自身的认知及所处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制约,具有某些优选的规律性,显示出语言的排除机制。用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事实上是将拟声词的研究与普通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从方言中一些现象总结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方式和接受程度。

三、研究方法的总结

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与方言调查的开展有很大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只重视语法结构描写以及在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模式下进行两者对比,并没有立足方言自身内部特点的探讨。此外,对拟声词在语法修辞上描写也过于笼统。事实上,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应有自身的特色,可从多角度展开探讨。

1.历时研究。由于拟声词是用自己的方言去模拟某种声音,这种模拟必然带上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从音素到音节到字词,都受到形成该方言的社会心理文化意识影响,因此,不同的方言都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然而,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渗透使得一些方言带上相似的语言现象,系属相近或同属一方言的方言小片中的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将这些特点系连在一起,则可能为某种语言现象展示了一个历时的动态过程。王福堂①从方言语音演变中得出:“多数方言中音变过程完成后,原来的具体情况已经不复可知。需要借鉴其他方言的情况才有可能对音变过程的某些阶段加以复原”。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具有历史性。例如吴语、赣语、闽语中都存在着以“叫”为后缀的拟声词结构,但在语法上又有差异性。从历史移民的考证中,古代时就存在着一批移民从长江中下游区迁往江西最后再迁至闽地的历史情况。拟声词在某些方面的一些相似的特点,是同源的关系,还是仅为偶合,这需要结合文化历史的进一步证明。可见,将不同方言中拟声词的结构特征串连起来,能为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语言事实材料。

从历史层次上分析,突破了拟声词仅关注平面研究,从而把拟声词的研究引进历史变化发展的动态立体研究中,对于认识汉语拟声词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语音韵律研究。国外拟声词的研究一般从音素入手,而现代汉语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字词组合上的结构。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这让汉语研究者通常关注 与其他词类相比,拟声词之所以具有特殊性,就是因为它是以声音作为产生载体和条件,因此对语音深入探讨才是真正认识拟声词特点的研究。

石毓智②以广泛存在于各方言的拟声词、联绵词和分音词为基本材料,提出大音节结构这种韵律单位,认为在这个结构中,音节与音节间相应的位置上的音素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从普通话拟声词中归纳出五条音节配合规律,然后从历史材料及闽语吴语等方言材料中印证了这些原则。这种从音系学和韵律的角度探讨了拟声词及其相关的问题,为进一步认识汉语方言拟声词的共性及拟声词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由最小的语音单位分析至词组合层级分析法,事实上与国外语言学研究方法接轨。拟声词的研究,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汉语方言,都应跳出字词上的局限,将语音引入,结合词法语法进行研究。

3.类型学研究。汉语从古代开始就存在着各种方言,千年来各方言自身变化不断,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类型各异。汉语方言的丰富性,不仅数量上而且类型上也为汉语的研究提供大量了的语言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拟声词,是对汉语拟声词认识的总结。

方言拟声词的调查研究目前尚未深入展开,但已初步总结出一些类型,包括:各种没有固定格式的纯粹模拟声音的结构、重叠式(常式和变式;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缀式(前缀、后缀和镶嵌词缀等)、分音词等。可见,除了字词上的格式外,我们更应将语音和词汇化引入,从微观的动态中进行研究。

随着方言拟声词调查的广泛展开和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拟声词结构将被逐渐揭示出来,这就为语言类型比较的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这种类型学的研究角度研究应� 这对进一步揭示和认识汉语拟声词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

注释:

①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第21页,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②石毓智:“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曹文安:“宜昌话‘aa神’式论析”,载《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陈山青:“汩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载《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贺 巍:“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载《方言》1980年第1期。

4.刘新友:“吉林方言里的一类象声词”,载《四平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

5.马庆株:“拟声词研究”,见《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孟庆惠:“歙县方言的aab、baa式结构”,载《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7.孟 淙:“北京话的拟声词”,见吕叔湘等:《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8.饶 勤:“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9.任林深:“闻喜方言中的‘圪’与‘古’”,载《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0.阮绪和、陈建华:“武宁话的重叠式”,载《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1.邵敬敏:“拟声词初探”,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4期。

12.石毓智:“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13.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王洪君:“汉语常用的两种语音构词法”,载《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15.王洪君:“汉语语音词的韵律类型”,载《中国语文》1996年第3期。

16.王晓君:“汉语方言拟声词调查与研究”,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07年。

17.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8.杨树森:“论象声词与感叹词的差异性”,载《中国语文》2006年第3期。

19.杨文娟:“大同方言中的‘圪’‘忽’‘达’缀词语的附加意义”,载《大同职业技术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0.姚洁青:“吴语拟声词的状态标记‘叫’”,载《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1.张盛裕:“潮阳方言的象声词重叠式”,载《方言》1982年第3期。

22.张盛裕:“潮阳方言拟声词研究”,载《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1期。

象声词作文范文 3

关键词:作文写作;声音描写;方法技巧

大千世界,不仅具有图画美,色彩美,还具有音乐美。如你稍加注意,周围的声音会让你着迷:天空中雷声隆隆,风声萧萧;大地上车轮滚滚,歌声飞扬;海洋上惊涛拍岸,海燕高唱……如果在描绘生活的作文中,能够在刻画出事物的轮廊和色彩的同时,记录下它们的声音,那不是做到“绘声绘色”了吗?怎样才能逼真地描摹出自然界、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你如闻其声,绕耳不绝呢?

一是妙用拟声词,描绘最真实的自然之声。作文中妙用拟声就是恰当地选用拟声词。拟声词就是一些专门用来摹仿自然声音的词语,如“隆隆”“噔噔噔”,还有“哦――哦――哦”等。巧妙地借用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拟声词摹绘声响,是描写声音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手法。准确地使用拟声词,将会使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给文章注入浓厚的生活气息。

有同学在作文中也擅长运用拟声词,作文中是否运用拟声词以及拟声词运用得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表达效果。下面是一位同学描写班级开学第一天情景的一段文字:

听说这一学期我们要换班主任了。新班主任可是全校有名的‘老先进’,他穿着夹克衫,瘦瘦的,剃着平头。当老师走到黑板面前的时候,大家说话的声音就停止了,课堂里只听见翻课本的声音……

文字虽然描写了老师的外貌,但写得却让人感到非常平常,没有特色。文中提到了讲话的声音和翻书的声音,但由于没有使用拟声词,没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如果把气氛写得更逼真些,其中的两句可改写成这样:“老师走到黑板面前,‘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就立刻停止了,只听得‘沙沙’的翻书本的声音……”这两句话,只是加进了两个拟声词,“嗡嗡嗡嗡”写出了上课前大伙儿交头接耳相互交谈的情形,反映出新学期开始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沙沙”翻书本的声音,正好反衬出课堂的安静,突出了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可见,用拟声词写声音能起到别的方法所起不到的作用。

二是巧用比喻,描绘自然界中最美妙的声音。我们也可以用比喻来描绘声音。用比喻绘声,一般是通过联想、想象,把无形的声音,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常常是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形象、可想的各种声音去比喻比较陌生的难以用拟声词摹拟的声音,并能较具体地描绘出其中的区别。例如,同样是说话的声音,小孩子如银铃,少女如莺啼,中年汉子如铜钟,也有的人像闷砂罐,这样就细致分明地再现了声音形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两句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你看: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

下面两段用比喻写声音的语段也相当优美,我们来共同欣赏:

①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 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叶君健《看戏》)

②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

声音是无形的,让人们看不到也摸不到。相较于有形的事物,声音的摹写是多么困难;可是这一语段却将音乐形象具体化了,通过比喻出现了清晰可现的画面:动的“珠子”,“一笑一颦”的表情,“优雅的水袖”及“婀娜的身段”,这些生动的画面,根据这些视觉形象,可以联想到音乐形象,使人觉得美不胜收了。例②同样是描绘声音,也连用了五个比喻,连续出现了五个画面和形象。声音的形象具体实在的诉之于视觉。

这里写声音时奇妙地运用拟声词、比喻的手法,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雨声别具风韵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比喻一定要贴切,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是善用侧面来写,间接表现声音之美。侧面写声音,就是把听众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态、嗅觉和视觉等感觉外化出来,是描写声音的又一手法与技巧。例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在王小玉演唱完后,就用“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等描写,从侧面写了歌声的美妙绝伦,并用台下听众的议论(感受)――“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词之妙。每听他说书之后,着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烘托了小玉的歌声是何等的美妙、悦耳与动听。

侧面描写如同回音壁,将所描写的声音映射出来,让读者从回音中品味其声,这种手法往往能创造出“深山藏古寺”的奇妙效果,是直接描写所无法替代的。

四是巧用通感写声音,状美妙声音如眼前。声音本是无形与极难描摹,巧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可将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形容或比喻勾连起来。高明的作者写声时往往会巧用通感将无形之声化为可见之物――让我们见到栩栩如生之声。刘鹗《明湖居听书》就运用通感描写了王小玉美妙的声音――“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段文字,作者先是把听觉范畴的歌声用味觉范畴的吃人参果描绘,表现了歌声的悦耳动听,接着又用触觉范畴的浑身畅快表现了歌声之美妙令人心旷神怡,最后又用视觉范畴的钢丝抛入天际描绘了音调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可见,用通感描绘声音,不仅能化无形为有形,还让人可见、可触、可感、可品。如此写声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项艰辛的劳动,作文教学指导自然具有了特别的艰辛。但是,只要我们做教师能够独立思考,潜心钻研,不惟能够引导学生写声音能够富于美感,在写作这个大花园都一定能够有自己惊奇的发现,教师的快乐也就至于巨大和永远!

参考文献:

象声词作文范文 4

1.懂得象声词是描绘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要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学会在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时,巧妙地用上几个象声词,使习作更加生动形象。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在叙述或描写时选择确切的象声词,使习作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鼓励模仿或用象声词记录下来。

2.各种配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认识象声词

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张会说话的嘴巴和一个爱想象的大脑,不知道你们的耳朵会不会聆听声音?好,老师测试一下,看看谁的耳朵最灵敏。现在,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闹钟―挂钟―公鸡―狗―鸭子―猫狗等声音。)

生模仿,师板书:

嘀嗒 铛―― 喔喔喔 汪汪 嘎――嘎―― 喵――

一起来把黑板上的这些词读一读。

2.黑板上的这几个词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象声词(板书)。什么叫象声词?象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

3.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想象一下,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来到树林里,你会听到哪些声音?

(预设:风吹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鸟叫声,虫鸣声……)

4.如果来到池塘边,你又会听到什么?

(预设:鱼跳水,青蛙叫,蜜蜂“嗡嗡”飞舞……)

5.是呀,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多了。走在大街上,你可以听到汽车的“嘀嘀”声,自行车的丁零声。课堂上,谁不小心把文具盒碰到地上,“哗啦”一声响,是不是把你吓一跳?晚上睡觉时,听到爸爸打呼噜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了。哎,你爸爸是怎么打呼噜的,谁来学学?(生模仿打呼噜。)

6.想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师小结:你看,生活就是这么有趣,如果我们把这些丰富的象声词用进我们的作文中,会有什么效果呢?请看!

二、赏析佳句,体会象声词的作用

多媒体出示:

A:这时,一群鸭子叫着,跳入水中。

B: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入水中。

1.自己读读。一起来读读。

2.你觉得哪句更好,为什么?(有了象声词,鸭子变得活泼可爱了。)

师小结: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可以使读者如见其物,如闻其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要特别提醒: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词,所以象声词在句子中一般要加引号。

三、引导倾听,再现生活,想象画面

1.象声词很奇妙,同一种声音在不同人的脑海中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想试试吗?好,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是什么声音?听着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播放:“滴答滴答”的水声)

2.学生交流。

(预设:①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晶莹的露珠正在“滴答滴答”地滴着,可爱极了!②小雨“滴答滴答”地打在树叶上,又落在田野里。③水“滴答滴答”地滴着,哎呀,是谁没有把水龙头关好?让水白白地浪费掉了,多可惜呀!我要赶紧把它关上。……)

3.孩子们不仅听得很仔细,而且想象力也非常丰富,真了不起!老师再播放一组声音,此时此刻,你又联想到了什么?(课件播放:玻璃破碎―婴儿啼哭―下楼声。)

4.学生交流。(谁来说一段话,别忘了用上象声词。)

5.真是太厉害了!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想不想把这充满神奇声音的场面写下来?

四、联系生活,个性表达,交流评析

1.你可以写这组声音,也可以选择屏幕上为你提供的象声词、事情和场景,还可以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片段,试着用上几个象声词。先想想,想好以后一气呵成地写下来。

多媒体出示:

(1)象声词:

嘘 砰 啪啪

轰隆隆 呼呼 哒哒哒哒

哗啦啦 扑通 嘿嘿

(2)事情:夏天睡觉时拍蚊子、过节放鞭炮、玩游戏……

(3)场景:热闹的街市、清晨的树林、刮风下雨、电影中的战斗场面……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3.谁愿意把自己聆听的声音、想象的画面,生动地描述给大家听,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感受。

多媒体出示评议建议:

(1)内容较清楚。

(2)内容清楚,用上了象声词。

(3)内容清楚,象声词用得好。

(4)内容清楚,象声词用得特别精彩。

4.学生交流,学生评议。

(1)你准备给他几颗星,为什么?他哪些地方值得你欣赏,你觉得他哪儿还写得不够?能帮帮他吗?(师相机给学生额头上贴星。)

(2)朋友们给你提了这么多意见,你怎么做?

(3)好好改改,争取得5颗星,好吗?

五、总结延伸

象声词作文范文 5

关键词: 英语拟声词分类翻译方法修辞效果

世界各族语言都有大量的拟声词,凡以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而过程的词都成为拟声词(onomatopoeia)。由于我们的发音器官不能完全准确地摹拟各种各样的事物和动作的声音。一个拟声词可以代表不同的声响。拟声词之所以能给人们留有生动的印象,是由于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体会它们的内容,然后拟声词便逐渐约定俗成了,所以英语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很广泛。

一、英语拟声词的分类

(一)第一类仅仅模仿人或物体的声音而不代表事物本身。如:

1.模仿金属声的:clash,clank,ting,tinkle,clang,jangle,tick-tack等。

2.模仿水等液体声的:splash,bubble,sizz,sizzle等。

3.模仿动物叫声的:neigh,baa,miaou,hiss,cock-a-doodle-doo等。

4.模仿人的发声的:giggle,chuckle,shriek,snort,sneeze,smack,grunt,mumble,murmur等。

(二)第二类拟声词既模仿物体的声音又代表发声物的本身。或者它们仅仅代表发声物本身,人们已不再想起它们的拟声词源。这类拟声词一般都作名词用。如:

1.布谷鸟在英语中称为cuckoo,显然是由该鸟的叫声得名,但cuckoo在应用中一般只指发声物――布谷鸟本身,而不指它的鸣叫声。

2.蟋蟀在英语中称为cricket,最初也是模仿该昆虫的唧唧声而得名。

3.quack-quack模拟鸭叫声,但它不仅模拟鸭的“呷呷”声,它往往也指发声物――鸭本身。

4.ping-pong模拟打乒乓球时发出的“乒乓”声,但现在通常指乒乓球运动本身。

(三)第三类拟声词是带有一些语言学家所称的“声音象征”的词。这类词按词源来说是没有拟声根据的或还没有肯定的根据的。它们被认为有拟声作用是因为它们本身某些字母的发音能象征某种概念或意境、气氛,使人产生联想。例如:

1.s是咝音的字母,它的发音可使人联想到很多类似的声音。如水的沙沙声、蛇的嘶嘶声。英语中的snake和serpent都含有s字母,声与义之间就有了一定的联系。西方语言学家称它们为有“声音象征”的词。

2.著名英国诗人John Keats 写过一首名诗“Ode to a Nightingale”其中一行是“The murmurous haunt of flies on summer eves”这里含有的m音便象征蚊子的嗡嗡声。

二、英汉翻译中拟声词的翻译方法

(一)原文中有拟声词,译文中也可以用拟声词。

1.英语拟声词同感叹词一样,独立使用,不作为所在句中的任何句法成分。汉语拟声词有同样的情况,因此汉译时较为简便,把英语原文中作为独立成分的拟声词相应地译成汉语中作为独立成分用的拟声词即可。例如:

(1)Two heavy guns went off in the woods.――BRUMP!BRUMP!

两门重炮在森林里开始发射了――轰隆!轰隆!

(2)Thump!A table was overturned!“哗啦!”桌子了。

2.英语拟声词大多作动词、名词或动词派生词等使用,而汉语中的拟声词大多是动词附加语或名词附加语,如“枪声砰砰地响着”中的“砰砰地”是动词附加语,“我们听到了砰砰的枪响”中的“砰砰的”是名词附加语。因此英译汉时应把原文中的英语拟声词、拟声名词或拟声动词转译成汉语拟声动词附加语或拟声名词附加语。例如:

(1)But as the door banged,she seemed to come to life again.

可是当门砰地关上的时候,她好像又清醒过来了。(动词附加语)

(2)All was quiet and still except for the distant tinkling of a piano.

除了远处一架钢琴的叮当叮当声外,万籁俱寂。(名词附加语)

3.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同一个拟声词可兼状几种不同事物的声音,翻译时往往是甲语言是一词多状时,在乙语言中却每词各有专词。反过来也是如此。例如:英语中拟声词rumble可兼作闷雷、车辆、人的肚子等几种不同声音,译成汉语时却各有专词。如:

(1)The cart rumbled past.大车轱辘轱辘地驶过。

(2)His stomach rumbled emptily.他的肚子饿得咕咕作响。

(二)原文中拟声词,译文中不用拟声词。

1.英汉翻译时,原文中的拟声词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译文中机械地复制。拟声词的运用必须有利、有节,不宜毫无节制地滥用拟声词,以免文字轻佻、累赘,降低表达力。译者可以斟酌上下文的情况,可以运用非拟声词来表达英语拟声词。比如:

(1)I clanked the kettle.我敲水壶。

(2)The cop carried a stick,ready to thwack anybody who offended his ear or eye.警察提了根棍棒,遇到他不顺耳、不顺眼的,动手就打。

在这些例子中,原文的拟声词“clanked”、“thwack”等都分别译成拟声词“敲”、“打”等。

2.各种非生物的声音在英语中很多由专词表达,而汉语却往往把非生物的声音笼统地表达为“……声”或“……响”等,不附加任何拟声词,如“脚步声”、“飞机声”、“电话响了”、“炮响”等。例如:

(1)We heard the machine whirr.我们听到了机器声。

(2)They heard the muffled booming of artillery from afar.他们听到了远处大炮在隐隐约约地响着。

(3)The train whistle tooted.火车汽笛响了。

3.英语一般都用专门拟声词表达各种动物的叫声。汉语以前也由专词表达,如:“狗吠”、“狼嗥”、“鹊噪”、“马嘶”、“虎啸”、“狮吼”、“鸡啼”等,但在近代汉语中,特别在口语中,这些专词有的已不常用,往往为笼统的“……叫”或“……鸣”等所代替。例如:

(1)The frogs in the fields outside the town were croaking cheerfully.青蛙在城郊田野里起劲地叫着。

(2)The cock in the yard crowed its first round.院子里的雄鸡已经叫头遍了。

(3)The moment he rushed in,the hens chucked and the dogs barked.他一进门,鸡也叫,狗也咬。

(三)原文没有拟声词,译文中可以加拟声词。

英语非拟声词译为拟声词后,可酌情另加有关的拟声词,以加强译文的表达力。例如:

(1)The stone fell on his head.石头叭嗒落在他的头上。

(2)The child fell into the water.小孩扑通落到水中去了。

(3)Zigurd fell asleep almost immediately.祖格德几乎倒头就呼呼睡了。

在这些例子中,原文都没有拟声词,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译文中分别增添了“叭嗒”、“扑通”、“糊糊”等汉语拟声词。

三、拟声词是修辞的有效手段

拟声词能渲染文字中的音响,给读者以听觉上的刺激,运用得当可以夸张印象、增加声势。写作时一个平常的拟声词可以使一个平凡的句子立即生动起来。拟声词不仅常见于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就是在论文、新闻、演讲等文学作品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如美国独立革命时期的进步派Patrick Henry在弗吉尼亚议会的著名演说的最后几句是这样说的:

There is no retreat but in submission and slavery!Our chains are forged!

Their clanking May be heard on the plains of Boston!

这里的拟声词“clanking”(叮当声)使得语言铿锵有力,仿佛听见了铁链的叮当声,增加了演说的鼓动性,令人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8th ed.,New York,1973.

[2]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