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典的故事演讲稿最新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我与经典的故事演讲稿最新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我与经典的故事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籍伴随我成长》,小的时候我奶奶就告诉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大了到学校里一定要好好读书,儿时的我虽不懂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但我却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
上学后我的老师曾用这样的句子教育我们:“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用知识改变命运,用书籍点亮人生”、“书
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无时不体会和感悟着奶奶说过的话和老师的谆谆教诲。十年的寒窗苦读,十年的努力学习,我踏进了大学的校门。毕业后,走上了税务机关的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税务工作者。要感谢我的奶奶,感谢我的恩师告诉我这些至理名言,是书籍让我一步步走向成熟,懂得了工作和生活。
多读书,读好书。我的理解是:博览全书,多读一些精典名著、名人名篇;多读一些积极向上,有助于身心健康的书;多读一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工作和生活的书。 小时候,我爱读书。因为书籍给了我快乐和幸福;因为书籍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不能忘记小时候课堂上偷看《西游记》连环画册的那种天真玩皮的。情形;不能忘记老师没收自己心爱的《三国演义》小说后,泣不成声、三番五次找老师讨要的美好回忆;更不会能忘记在我受到坎坷和挫折心灰意冷的时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鼓起了“冲过去前面是个天”的勇气。
长大了,我爱读书。因为书籍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和做事;因为书籍让我懂得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因为书籍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税务人员怎样才能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为人生因读书会更美丽,生活因读书会更精彩!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一次次雄辩地证明了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从刚参加工作到现在,从不会写作到学习写作,通过读书和不断锻炼,有幸我的业务理论文章在省局《税收理论与实践》刊物上发表;有幸,我采写的信息被省局《山西地税党建信息》采用;更有幸,我那篇对地税事业充满热爱,流露着真情实感的散文,也曾被市局编辑印刷在建局十周年《感悟十年》一书中。
回首走过的岁月,是书籍伴随我度过了快乐时光;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是书籍陪伴我在地税工作的岗位上健康成长。
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翅膀”。
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为了我们地税事业光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在书籍的海洋里享受那取之不尽的营养吧!书籍将伴随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读书的孩子幸福多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古诗,什么“桃红复含宿雨”,什么“生当作人杰”等等。我每背一首,就得到妈妈一个及时的奖励:一张欣慰的笑脸,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了读书的孩子真幸福。上学后,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一本本书,我常常想,在和平的蓝天下,在美丽的校园中,遨游学海,攀登书山,多么幸福!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小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一本书,他是渔民的儿子。白天,他跟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有一天,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打鱼,忽然,一阵狂风,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扎结实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那你要什么呢?”“我要买一本书,爸爸,其它我什么都不要。”“难道一件鹿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爸爸,我想要一本好书,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得睁圆了眼睛。因为爱读书,长大后,罗蒙诺索夫成了俄国著名的科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不仅赢得他人尊敬,还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呢!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聪明的同学,从罗蒙诺索夫的成功事例中,你是否获得了“开卷有益”的启迪?
在师长的引导下,遨游书海中,天南地北,四方八极都令我的心驰神往。我虽没有到过北国边陲,却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感觉;虽没有成年,却也懂得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悱恻缠绵。书中记录了千年的唐风宋雨,让我可以静坐烟波湖畔,看尽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书中生长着刀风剑雨中那棵不倒的劲草,给予我前进的勇气与信念。书灯相伴,我可以和徐志摩一起“作别西天的云彩”,和三毛一起去眺望大漠星空,和席慕容一起去欣赏那海滩上捡贝壳姑娘的身影,和曹文轩一起去大麦地体验青铜与葵花兄妹的苦难而又甜蜜的童年?书里有金戈铁马,书里有亲情友情,书里有波涛风雨,书里有酸甜苦辣,书里有悲欢离合,书里有宁静自如。书,让我体验了李白的潇洒,感受了苏轼的豪放,品味了三国天空的璀璨,感受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时代重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热爱读书吧,因为读书的孩子真的幸福多!
我与经典的故事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六岁时,女孩双手接过爸爸给她的第一本书,精美的包装,有趣动人的图画,正以着一股无形的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她。女孩看到它时眼睛一下子放出了闪烁的光芒,似乎那是她的很久不见的朋友一样。就这样,女孩就把书认定是她的朋友了。七岁时,女孩开始上学了。“又能看到书了,又能和书重逢了呀!”女孩在心里美滋滋地想着。终于,老师发了书给大家,女孩第一反应就是轻轻地抚摩着书,好象是抚摩着一个婴儿一样,怕它受了伤似的。她以灿烂无比的微笑跟书打招呼:“你好啊!我又见到你了!”从这个时候起,女孩就总是抱着一本书,不管是回家还是去同学家,她总是欢喜地带着她这个亲爱的朋友——书。
三年级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看到了作文选,她就迷上了它。作文选里的文章多好看呀。优美动人的语句,内容又是丰富多彩的,重要的是那文章里所表达的感情总是打动了她,她觉得这种感觉轻飘飘的,很神奇的。她越来越爱看书了。
又有一段时间,女孩迷上了《寓言故事》。她如饥似渴地拼命吮吸着那书本的知识,吸取书里面的'“养料”。她觉得这本书太好了,太丰富了。里面有一个小故事,结尾还有一个小道理呢!这让她知道了兔子要赢乌龟就不能半途而废;懂得了乌鸦会喝到水而生存下来是因为它能急中生智,结合实际想办法;领悟到了为什么人们第三次不相信那个放羊的孩子说狼来了的原因……为了看这本书,女孩觉得父母给她看书的时间压根就不够,于是她就连上厕所也要带着书看,更离谱的是她睡觉半夜醒来也要拿着书看,做梦时也背着书,梦里面也有书做伴,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因此,她的家人叫她“十足的小书迷”。
就这样,女孩一直都迷恋着书,没停止过看书,并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和书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她最喜欢这个朋友,是一个“十足的书迷”。顺便告诉大家,这个女孩就是我。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书一世界,一念一室香。——题记
我所在的世界,仿佛从来都是被墨香氤氲着,被经典熏染着的。
所谓经典,便是如墨蓝穹宇中亘古闪耀的星,如馥郁书海中亘古飘香的花。
此时此刻,我执笔于此,向经典致敬。
年少便浸染于唐诗宋词之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彰显了李白的傲气阔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则流露出杜甫对天下百姓深切的关怀;
而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成为了刻画愁苦女子形容憔悴的经典;
辛弃疾一句“而今识得秋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则将他报国无路的无奈及对南宋的嘲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诗词曲赋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浩浩江水承载的是文人的情怀,巍峨山川描绘的是文人的才智。
即使朝代更迭,但不变的是文人对所见所闻的慨叹抑或歌颂,这些文字便成为历史的见证,成为不可或缺的经典,陪伴着我们,陪伴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亦是警醒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前进成长。
当思想日渐成熟,便想着西方文化又是如何?如此,便开启了另一扇窗,透过微光,我触摸到了吸引着我的一部部巨著。
狄更斯的《双城记》,小仲马的《茶花女》,司汤达的《红与黑》等等作品为我打开了探索欧洲文化社会的大门,人性的丑恶与光辉毫无保留地铺展在我面前,是非对错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使得我不得不开始思考:人性的自私是对是错?
《圣经》中耶和华所带领的天堂不可否认是真善美的,人性的光辉普照着天使,而撒旦代表的地狱又可以完全说是丑陋的么?我想,不能肯定吧。
我们说厌恶恶魔,正是因为他们自私,贪婪,他们聚集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把人内心最阴暗的一面赤裸裸地摊开来,如此,人们便总是把不好的事物归到地狱里,以此来凸显自身的高尚。
这些,使原本相信人性本善的我又开始认为人性本恶,是教育使我们懂得克制内心的自私贪婪。
这些经典的作品引领着我向更深处思考探索,思考人性,探索人生。
使我在阅读的同时,通过与伟人的对话来丰富精神世界,一步一步走向智慧之巅。
经典的作品,总是百看不厌,它们已然超出作为“书”的`价值,成为人们精神上的引领,成为社会进步的导向。
纵使清风揉碎了岁月,我们亦与经典同在。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4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在我们开始这个话题之前,应该明确——什么是经典?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这是词典上的的解释。就我个人的见解来说,我认为经典就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思想为支撑,以文字为载体,带给世界启迪和感悟的作品。它们可以穿越百年的沧桑,历久弥新;可以纵横相连,构成一个脱离了物质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经典。
然而经典之作的价值体现,是以阅读为基础的。阅读就像是精神的交通线,文字通过阅读向一代又一代的人传输能量,再由这些能量引发思考和创造。人类是智慧的,人类发明了文字,以承载生命的长度无法承载的内容。因为,生活毕竟是有限的,就好像我们现在拥有的世界,只是一张课桌,还有窗户大小的一片蓝天。但我们仍然在每一个风霜雨雪的日子里坚守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我们视学校为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精神土壤,是因为书籍深化了空间的价值,其实文化才是学校真正的灵魂。同样的,经典的著作,为你,为我,为每一个人,贮藏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千百年的智慧,像它新生时一样,含着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你,它等待着你去开启,它愿将自己的全部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你。或许你没有想过,在金戈铁马、颠沛流离之中,完整保留下来的每一个文字都是莫大的幸运,而只要有心拾起,你就可以拥有这苦难和战火都无法磨灭的东西。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如此想来,阅读是多么珍贵的幸福啊。
请不要狠心地冷落了阅读。我们往往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单纯,一个人的身体里面总有一点荷马,有一点柏拉图,有一点巴尔扎克,有一点康拉德。或多或少,只是比例不太一样。而阅读,就是直击真我,调整精神成分的重要方式。我们愿意用时间和耐心去认识一个新朋友,为什么就不能多用一点时间来认识自己呢?当你突然在某个远离你的世纪中发现了共鸣,你就开始接近真我,并越来越享受这一过程,其实此时已经不比在乎你用了一个下午走完了古人五百年都没有走完的路,因为结果只是副产品。
以上我说的,很大程度上过于理想化了。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说出了一个现实“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少得惊人,一个普通的美国高中生,一学年要阅读15个剧本、36部长篇小说,还要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各种文学流派。而中国孩子一学年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人不多,而且读的书普遍品质不高,青少年远离经典已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必须明白,畅销书和经典是不能划等号的。一本流行小说和一本经典名著,前者是生命的燃烧,而后者是文化的积累。书也是需要选择的,合上那些封面华丽而内容贫瘠的书,仔细回想,那些文字给你留下了什么,还是只是像风一样穿过无所事事的几个小时,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留给自己的。反思过后,依然由你自己选择。
在我们的旅途之中,风雨会过去,浮华会过去,甚至记忆会过去,生命也会过去,而只有智慧可以永恒。让我们拥抱经典,感悟生命。谢谢。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经典,伴我行,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体会、方法。
每一周的经典诗文、诗句伴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经典的诗文,精炼的句子,它教会我做人的道理,端正了我的一言一行,让我成为一个举止优雅、文明礼貌的学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与艺。”……这些文化的精髓,使我感触很深。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是选自《论语》的经典名句,在我们学习生活、同学相处中,我们必须像曾子那样多次检查自己:给人办事情是否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交给的知识、技能是否复习实践了吗?就像句子说的,只有做到这三点,我们的知识才牢固,朋友之间的友谊才更坚固,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才深刻。
是啊!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回头想想,在我们校园生活中,需要的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精神风貌,使我们的校园风气更和谐、美好和向上。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我们,时刻提醒着我们的学习。像句子里说的:经常温习已经学习过得知识,从中领会再收获更多的新知识,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就像老师一样了。这样,学习的知识才牢固,从中领悟更多的新知识,不就是一举两得了吗?
这一些句子让我感触很深,它教我做人要文明礼貌,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有“礼”、“仁”“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尊重、爱戴。这些句子还让我知道了学习不论有多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行。
我与经典同行,经典与我们共同成长。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十三岁的我,是一个不平凡的我。
十三岁的我,喜爱唱歌。刚刚从妈妈的肚中爬出,就大声“哇哇”歌唱,引得全病房的人鼓掌;三岁时,小床就成了我的“舞台”,而小布娃娃们便成了我的“观众”;九岁时,我正式拜刘老师为师,每周六都要进行声乐的专业训练;十一岁时,我终于学业有成,带着两首经典歌曲《鳟鱼》《孤独的牧羊人》登上了九级的舞台,当然,我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
十三岁的我,矮小却不失运动细胞,与身高只有一米五的邓亚萍一样,我也非常热爱小小的国球乒乓球。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电视看他们打来打去好似很简单,可自己操作却很艰难。首先难住我的是握拍与挥拍。握拍一定要大拇指卡在球拍把的下方,不要握得太紧也不要握得太松;挥拍时要挥到自己的左眼前方,回去时要放九十度角。“啊?这也太难了吧?”我不住叫道。“没事,不难。”宋老师说道“功夫人不负有心人,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远远地看见一位大师哥正在积极的练习,我心中也萌发了一种竞争力,我想我一定会成功的!于是我比别人都要努力,别人打一球,我打两球;别人打一小时,我打两个小时。终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成功获得了第三组的第一名!
十三岁的我,更喜爱一个人静静地阅读,无论《读者》《意林》《青年文摘》还是《大连晚报》《新商报》,我都能捧起来看半天。不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也因此戴上了六百多度的大眼镜。当然我一定会保护我的眼睛,不能让它再发展了。
十三岁的我,很不平凡,那你呢?
我与经典的故事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很小的时候,除了奶奶教我数数之外,我是跟着初上小学二年级的姐姐学着咿咿呀呀“唱”。每当姐姐放学回来,就会兴高采烈地向爸爸“炫耀”自己今天的收获。爸爸都会随之大夸奖一翻。而我每次看着这情景,心想着:我也会呀,等我学好后,也给爸爸炫一个,哼!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有趣的“读书”。
“爸爸,我也要读书!”
“花仔想读书了,不错嘛,可你还小,身体壮些吧!”
“啊!”被逼无奈的我只好“自力更生”。灵机一动,对啊,有了!姐姐每次学好课文都会躲在房间里背诵,我何不免费去学这“天赐良机”。第二天,我悄悄地找好“窝点”,等待着开始了,姐姐用她那不标准的普通话断断续续地背诵着,而我在那里每一句话都不敢待慢,认认真真地偷学着,有模有样。在跟读几次之后,哈!不难嘛,一首诗,才几句就像顺口溜。没多久我熟记于心,自信满满地走到爸爸跟前,抢先一步对爸爸说:
“爸爸,今天我学了一首诗名叫《春晓》我念给爸爸听。姐姐蒙了一下,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也会?”
“我自有妙计。”
“好好听,说不定比姐姐念得好。”
“嗯嗯……”
我清了清嗓声:《春晓》“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夜来拨水声,蚊子死多少。谢谢。”我不禁为自己表演暗喜。等待着爸爸的夸奖,姐姐的'“干拜下风”不料,引来了全家人的哄堂大笑。姐姐止住笑声,大声地说:“名副其实,正版的《春晓》即将揭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脸不禁唰地一下红了。第一次“读书”竟是这种下场,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给我以后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让我知道读书不能马虎,要脚踏实地去学,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不投机取巧,才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打败对手,赢来真心的赞美。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