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演讲稿(热门3篇)》
诚实与信任演讲稿(精选3篇)
诚实与信任演讲稿 篇1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是金》。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为我们树立起诚信的榜样啊!翻开历史的长卷,一个个重信义,轻生死的感人故事历历在目.
诚信,从字面看简简单单;可它,却胜似黄金,重如泰山。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诚信的人呢?从古至今,“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就大力倡导、弘扬诚实守信。诚信的例证,更是不胜枚举:一百多年前的一名政治家在总结自己人生经验时,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孙说:“夫待人立事之本,诚信也。”因为诚信,蔺相如折服了廉颇将军,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因为诚信,北门侯生“北向自刭”,促成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传奇;更因为共产党人的诚信,八年艰苦的抗战,谱写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丽诗篇。诚信,培养出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诚信,洗礼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同时,我们也看到,因失去诚信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商纣失信,加速了国家的灭亡;吴三桂失信,留下千古骂名。
可如今,诚信这朵奇葩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们遗忘,诚信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的善恶美丑。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渐渐地忘记了诚信,***、假酒、假药等等到处泛滥,各种骗术层出不穷,一些人干出了尔虞我诈,矫揉造作,欺世盗名之举,让大家对人的诚信产生了怀疑。但我们看到,最后能赢得胜利、取得成功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些人,为一时利益、被利欲熏心干出黑心勾当的终将被社会所遗弃。
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吧。只要人人都讲诚信,文明之花就会开遍全社会。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载着诚信之舟,驶向前程似锦的明天,愿你们因诚信多了友谊,因诚信添了风采,因诚信而走得踏踏实实,成为一个高尚的诚信人。请记住一句话那就是:恪守诚信,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诚实与信任演讲稿 篇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诚信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外表一致。守信,就是不虚伪不欺诈的守信。流传千百年的“言而有信”、“言而有信”等古语,生动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诚实守信。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们不仅歌颂诚实守信的美德,而且勤奋实践。
早在20__年前,孔子就教导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你知道你知道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他认为这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曾子也是一个非常诚实和值得信赖的人。一次,曾子的妻子去市场,孩子们在哭。老婆哄着孩子说,你别走,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当她从市场回来时,她看到曾子真的想杀猪,所以她很快上前阻止了它。曾子说,如果你欺骗你的孩子,他们不会信任你。说着,杀了猪。曾子没有欺骗孩子,但也培养了他们讲信用的品德。
秦末有一个人叫姬补,他一直信守诺言,守信用。人们说“与其得到一百磅黄金,不如得到一个承诺”。这是成语朋友的帮助,只有生存。而相信,自然会得到所有人:
在旧社会,中国商店的门口通常有“真诚、童真、无欺”的字样。自古以来,他们就倡导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即敬业、认真务实、实事求是;待人接物,就是真心待人,互相信任;对国家和集体的态度是遵纪守法,忠诚老实。
诚实与信任演讲稿 篇3
诚实和信任即诚信,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苍白的话题,但同时那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如何让学生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努力去做一个诚信的人,更是要好好的引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活的田地。因此,老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学生的心中是诚实的,可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却又不能给它表现诚信的机会。没有一个对他期待的眼神,没有给他一个适当的期待值,于是这种优点就会得不到壮大的机会,最终被杂草所覆盖。
学校教育是一块纯净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像《诚实与信任》课文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机会,在课堂上把握教育接凑的脉搏,给学生以实在的引导,切实的教育。
一、要以文本为依托,透过语言文字去感悟“诚信”的意义。
正是因为本文蕴含着一个重要的道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自然会成为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但是,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不能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所以,我认为,在设计教学时,应该突出语文课的学科特点,不要过多的讲道理,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感受,由文本出发,找到与生活的结合点,去获得教育。虽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这些朴实的语言尤其值得让学生去读——默读体会,朗读悟情,分角色读明理。
二、紧扣题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得。我们在教学中不要让问题过于细化、泛化。是否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1、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讲了件什么事?
2、为什么以此为题?
3、能不能换个题目,能不能把课题变为“信任与诚实”?
这三个问题是有层次的:由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中心——理解“诚信”的内涵。
三、将文本和生活相联系,让文理叩响心灵。
“诚信”不是教出来的,应该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内心准则,衡量它的标尺是道德。
在指导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拨动学生心灵的弦,让这个故事震动他,让他和文本产生共鸣。我认为引导学生走进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是你或你的家人开车撞碎了人家车的反光镜,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小红车主人,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你会怎么想?”(刚才大家也谈到了这一点,我很赞同!)想象的依据是课文,补白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会文”。这样的设计之后,还是应该回归课文,再读读对话部分,这样一来,才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个回环,“读进去”再“读出来”,读书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