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鉴赏【通用10篇】》
创作风格 篇1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 显示全部
李清照经典诗词欣赏 篇2
1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宋代〕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更多李清照宋词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李清照专栏。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2浣溪沙·闺情
李清照?〔宋代〕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此词写一位风韵秀彻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上阕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的美丽的妆饰和容貌,下阕则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活动。词中采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明朗欢快。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区别 篇3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著名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
个人的区别是李清照是女性,辛弃疾是男性。
文学区别是李清照是婉约派 辛弃疾是豪放派。
梁衡有两篇文章,《乱世中的美神》与《把栏杆拍遍》,分别写了这两个人,很有价值的。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著名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两人年代相隔不远,辛弃疾稍后于李清照。清代文人王士祯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济南二安”,他们分属两个不同词派,似乎南辕北辙。但两人间却存在深刻渊源关系,这是颇耐人寻味的。李清照曾对辛弃疾产生积极影响。杨敏如《李清照词浅论》云:“辛弃疾吸收了爱国词人的传统,应该包括李清照的影响。”
与李清照同时代词家候寘,在其《嬾窟词》中《眼儿媚》(花信风高雨又收)一篇题注云:“效易安体。”辛弃疾更有《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这是一条不容忽视珍贵信息,形象说明辛弃疾受李清照影响比较深,二者间是有共鸣的。《李清照研究论文选》收录唐玲玲《论易安体》一文,文中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首词的内容都不是写儿女闺情,离愁别恨;而是叙说自己在南渡后对国事的不满,抒发闲居乡间的生活和愁思。”
关于辛弃疾学习并继承李清照词,前人早有论及。李清照《行香子》词(草际鸣蛩),其结语是:“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清况周颐《漱玉词笺》引《问蘧芦随笔》云:“辛稼轩《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脱胎易安语也。”
李清照《蝶恋花》词:“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与辛弃疾《菩萨蛮》词”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首词中“长安”皆故国象征。两者表达思想感情一脉相承。两人所梦想怅望的都是失去的故都汴京。李清照和辛弃疾,他们身处乱世,都有着忧国忧民的高贵心灵。
相关纪念 篇4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和多处“藕神祠”。山东章丘纪念馆 章丘清照园位于明水百脉泉畔, 占地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1270平方米,水面1500平方米,绿地1万平方米。于1997年5月1日正式开放。。.。 显示全部
李清照诗词特点 篇5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她的词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不苛求字句的精湛,所用的典故也不多,但是词中处处可见生动鲜明的事物与细致入微的心理。李清照的语言清新朴素,词句之间展现出的是她“眼所见而存于心”的鲜活的事物;流露出的是她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如弥漫在身边的檀香,融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叙尽了人之常情,又如蜿蜒的溪水,清雅而悠然,令人回味其中,又欲追溯其源。
归纳特点 篇6
1、 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中,往往能体会到一种高雅之韵。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挣渡,挣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并没有加以精雕细琢,但在意境与心情上却拿捏得准确而到位。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场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这仅有四字之言,便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天边的晚霞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清澈小溪环绕着古老的亭子静静地流淌……这样简约的语言留给了人们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反而比细致刻画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处”也是如此,她并没有说明藕花怎样多,怎样密——个“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现得一目了然。从而也为她“惊起一滩鸥鹭”作了铺垫。然而,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虽仅有一字之差,却使语言更加雅致。一滩白色的鸥鹭从碧绿繁茂的荷叶中起飞,似有一种云烟升空之感,从而使得本句的语言没有破坏前面创造出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之美。这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独具匠心。
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常常见到倒装句式。比如《醉花阴》中的“瑞脑销金兽”, 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兽形的香炉,应是“金兽销瑞脑”;“帘卷西风”,本是“西风卷帘”。然而这样不仅压了韵脚,而且给人一种特别的诗句韵味。又如《新荷叶》中的“绕水楼台”与“东山高蹈”都赋有倒装色彩。
2、 表达真挚感情
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而她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李清照的词中,体现出了她的语言功底颇深,她擅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她缠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1)表达闲适之情(早期)
李易安早期的作品,几乎全是以闺情为题材。她以女子的身份自言闺情,自然情真意切,这一时期的词作,往往体现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时而豪放洒脱,时而活泼开朗,时而乖巧可爱。先来看看她的《点绛唇》:“就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汉轻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上片写荡过秋千的小憩场面。从“蹴”字可以想象出,少女时的李清照用力踏秋千,全身心投入,玩得痛快淋漓的高兴样子。“纤纤手”是说自己的手柔美,说明她还在满意地自我欣赏。“露浓”既说花上沾有露水,又比喻“薄汉轻衣透”的少女好似花娇嫩的花瓣,沾了露水一般,格外美丽。下片“袜刬金钗溜”,客人突来引起的慌乱场景,却又“倚门回手”以嗅青梅作掩护看看客人是谁,活泼而好奇的顽皮少女在此笔墨之间勾画出来了。显然,她此时的心境充满了快乐与欢笑。
再看《浣溪沙》中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是易安情窦初开之作,“眼波”绘出了她柔情似水的眼神,从那晶莹的眸子里泻出。表达了她对情人预掩不得的喜悦、激动,又带有一些羞涩与腼腆的神情,从而充分表现了一位纯情少女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2)表达叹息与伤感(后期)
至于后期,李清照的诗词语言往往是冷色调的,笔墨浓重而深沉。她在《醉花阴》中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中“消魂”形容了日日相思,以致于神思恍惚,仿佛魂魄要离开躯体一样。而“帘卷西风”更加烘托了离愁与相思的凄凉之意。在这瑟瑟秋风中,菊花似乎也已失去许多,但人比这菊花还要消瘦,以花喻人,写出了她断肠的思绪,可使读者同她一起黯然神伤,一起盼着故人的归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声声慢》的首句,开篇便把“镜头”引入了一个萧索而凄惨的画面:一个略显憔悴的女子孤零零地伫立在空寂的院中,寻找着爱与温暖,但迎来的只有失落、伤心与孤独。从而形成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运用“迭词”巧妙地将意境、心情,环境交织在了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时发自内心的悲痛,定下本词感情基调而且字与字之间融入声韵,颤动人心,倍显凄凉孤寂。在此时的。词赋中为罕见佳句。接下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天气忽冷忽暖,自己虚弱的身体已经适应不了“晓风来急”此处晓风也比喻当时的时局繁乱多变。“雁过边,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借归雁之哀鸣表达自己的沦落异地,思乡之情。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得生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中“憔悴损”借花喻人,一写花在秋风中的凋零,一写人在乱世中度日如年的苦悲;雨打梧桐,淅淅沥沥,似心中之泪,悲凉顿显。“怎一个愁字了得!”将所有的情感一泻而出,倾吐了人生曲折凄惨和苦难时的痛心疾首。这首词以高超的语言手段细致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将意境、心境融为一体,乃千古佳作。
3、 采用口语
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口语熔炼其中,这也是她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语言对于当时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这种语言的通俗使词的情感表现得更亲切而直白。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如梦令》)这几句语言简单朴素,却十分写实,表现了女主人与侍女的一段间断应答,“却”字生动地表现了李清照对侍女漫不经心的回答的失望与质疑。海棠花怎么会依旧呢?于是,“知否,知否”,“绿肥红瘦!”,这一句对侍女的反语,乃十分平实的家常之言,却生动地使得情景再现,两个人似乎已浮现了眼前,读词的人就像看着她们在说话一样。这就是运用口语的妙处——把生活中的场景表现的惟妙惟肖。这样的作词手法也可以使思想感情一目了然,正如《临江仙》中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十分直白的俗语,了无雕饰,却一笔绘出了她的心情。坦然地,李清照将她所有的思绪都缚在这简单到了极点的两句上,是那么豪爽,那么毫无顾忌,她只想表现自己的心情,然而正是这种表达方式,毫无折扣地叙出了她面对人生曲折、世态炎凉的心境。又如“金尊倒,弁了尽烛,不管黄昏。”这是《庆清朝慢》中的叙情之笔。在整首词赞喻花之后,用如此帅真而不加修饰的言语,表现了她尽情赏花之后的畅快。其中“弁了”与“不管”又体现了她已陶醉于繁花之中,希望自己能同这荣华淡雅、自然纯真的牡丹在一起。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前的少女情怀的流露,然而只用此句一笔勾出。所以用这样的语句,虽无多少雅趣,但十分传神。除李清照这样“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词人的确少有,因此突出了别具一格的词风。
李清照简介: 篇7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探究:李清照语言特点形成原因 篇8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学者仕宦家庭,是位标准的大家闺秀,她与生俱来的少女情怀,造就了她秀美典雅的语言风格。在李清照的词中,不论写人,写事,写情,写景,都不难体会到她贵府千金的气质。女子,生来就是性情温润,多愁善感的,这就是“易安之词”集聚婉约气息的原因。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官至礼部员外郎,精通经史,声闻齐鲁,为“后四学士”之一,为人崇尚自然,强调诗文应以“诚”为主,曾受苏轼赏识。母亲王氏,出生名门,也善诗文。李清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小受到文学熏陶,因而培养了她极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使得她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自如地描绘出她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而且能将事物的特点表现得细致到位。李清照在十八岁时,嫁与宰相越庭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因此在她的生活中,文学气氛愈加浓重,从而使她的词赋语言“更上一层楼”。
纵观李清照的诗词,大多是由生活中选取题材。她的爱恨情仇,多由生活琐事引发而生。所以,在她的笔墨之间,一些生活化的口语时常出现。如:“香冷金 ,被翻江浪,起来慵自梳头。”这一典型生动场景的出现,就会自然而然地带出平常的俗语。更加贴近生活,这样使得她的词在句与句之间相互照应,语言风格融为一体,避免了内容和语言形成的鲜明对比。
李清照的语言带有着文学美与艺术美,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细腻描写体现或烘托意境,借助对心理活动的表现抒发真挚感情。她以高超的语言运用技能,赢得了当时的文人与之后人的赞不绝口,在我国诗词史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笔。
评价 篇9
总体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 显示全部
李清照经典诗词欣赏 篇10
1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宋代〕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2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宋代〕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