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彩12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勤劳的小编老李帮家人们整编的12篇血战钢锯岭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600字 篇1
个小时前我在大屏幕上看完了梅尔·吉布森的新片《血战钢锯岭》,简直迫不及待想和你们分享。
看之前以为是战争片,看完了你会觉得,其实这是一部宗教片,讲信仰的力量——一些奇迹,你要相信就会存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要讲二战中一名美国士兵德斯蒙德·多斯因为信仰的原因拒绝拿枪而以医疗兵身份在战场开挂救出七十多名战友的事情。5分满分的话,可以打到4.7或者4.8。相信我,这片绝对值得进电影院看。
看卡司阵容已经厉害了WORD哥。导演梅尔梅尔·吉布森,超凡小蜘蛛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男主德斯蒙德多斯,精灵王雨果维文演他爹,阿凡达萨姆沃辛顿演他的连长上司。梅尔·吉布森曾经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从演员到导演,他的作品一直伴随着我,只是近年作品少了。安德鲁加菲尔德对戴斯蒙德多斯这一角色的演绎,在影片后半部分的战场戏份中尤显精湛。雨果维文虽是配角,但老戏骨演技不是浪得虚名,男主他哥先报名参军回家餐桌上那段就是演技高峰,还有后面军事法庭那段。
电影剪辑简洁干净,没有多余的场景,比如一开始德斯蒙德和他哥比赛爬山和打架差点失手把他哥给灭了的两幕,就干净利落地交代了德斯蒙德的成长环境和不愿拿枪的原因。上一幕他还在和女主美女护士表白,下一幕一个镜头,德斯蒙德老妈坐在餐桌边,女主护士的从她的背后端过一盘菜,两人神态亲昵,德哥紧挨在门外认真看书学习医疗技术。一个镜头就说明两人关系确定,得到家庭的认可,德哥学习医疗技术为以后参军当医疗兵打下了伏笔。
节奏张弛掌控良好,梅尔·吉布森宝刀未老。吉布森很清楚如何愉悦观众,该残暴的时候残暴,该煽情的时候煽情,简单,粗粝,不拖泥带水,很明智的没有去刻意追求对本片而言“毫无价值”的所谓“内涵”。前一小时文戏铺垫,后一小时除穿插短暂的战友交流外,就是子弹横飞,爆炸满天,各种爆头、断肢、各种脏器外翻流血……超写实的摄影风格和壮观的爆炸场面无情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本质。这可能是近年来《拯救大兵雷恩》之后最无情最血腥的战争场景,足以让人感到不适,如坐针毡。残酷的画面带给观众的不会是变态的享受,几乎没人会在这段之后会对地狱般的情景有任何好感。
军事法庭的法官充满怜悯地说,这意味着你将放弃带枪自卫的权利,进入那修罗地狱一般的战场。是的,那的确是地狱。德斯蒙德的连队替换撤下来打得只剩三十几人的上一个连时,那些幸存者的眼神是如此的空洞,灵魂仿佛已死。
战争就是要拍得这样血腥真实,让人意识到战争的残酷血腥丑陋。要不然像国产抗日神剧那样轻松手撕鬼子,开枪凹造型像打游戏一样,关键还有各种风格的漂亮妹子陪伴顺便谈谈恋爱,就只会养出天天在网上吵着要去打日本霸占女优老师们的键盘军事家兼爱国青年了。.。.。
德斯蒙德是坚定的,虽然他也曾经有过质疑。但是信仰就是要你不断质疑才能更坚定。他女朋友也是坚定的,在婚礼教堂那幕,神父问她我们是否等得足够久了,暗示男人这种时候都有可能会逃婚的时候,她语气坚定地说,“别的男人也许会,但我的德斯蒙德不会!”(这句字幕没这样翻译,个人认为翻译略失气势。)哎,战争片注定让女人走开,爱情戏只是电影的点缀。
没有武器,不代表没有力量;拒绝杀人,不代表我不勇敢。
影片后半段,德斯蒙德猪脚光环开启,在尸痕遍野的战场上匍匐翻爬,分辨血肉模糊的躯体,把尚有气息的人拖走,用绳索放到崖下,直到双手血肉模糊,精疲力竭。他不断祈祷上帝让自己再多救一个,上帝显然垂听了他的祷告,应允那么多奇迹的发生成全德哥的。75人,他救了75人。(有说实际他不止救了这么多,营长让他报100人,他谦虚地说没那么多就50人,最后折中75人,呵呵。)
最后的镜头他受伤撤离担架往下滑,镜头摇得却似他在飞升天堂。
德斯蒙德说他尊重所有的信仰。我相信,你看他甚至救了几个日本人下来。也许在他眼中,生命都是平等的。
信仰确实伟大,它能让人类在极度痛苦、绝望的环境中坚持前行。电影花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满怀敬意地高度赞扬了这种忠于信念的勇气。他让所有人明白,信仰不是一桩可以功利计算的生意,它是文明世界的人们赖以自己支撑的基石。就像道斯对未婚妻说的,如果我连信仰都坚持不下去,无法想象还能怎么和你共度余生。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2
他只身一人,曾无数次在枪林弹雨中穿行,曾无数次体力不支而倒地,又曾无数次依靠那不破灭的毅力顽强地站了起来,只是为了多救一个人。
他就是二战中只身一人救了75人之多的美国军医——戴斯蒙德。道斯。而今天,我观看了这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血战钢锯岭》,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油然而生。
谁也没有想到,影片中那由救生绳组成的简易滑降装置,会拴紧75人的生命。
最令我震憾的地方是道斯竟是在零武器,赤手空拳的情况情况下,在炮火满天、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钢锯岭救下了那75人的。
他说:“我是一名军医,是为了在战场上多挽救一条生命,而不是杀人,那怕下一秒我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我也决不会用枪去对准那些妄图想杀我的敌人。”
他说这话时十分镇定,就像这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一样,但我深知它并不普通:允许别人轻易夺走他的生命,也决不允许自己去夺走别人的生命,也决不妄图去夺走别人的生命!
这是为什么?难道只是对一条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是的,我小声地对自己说到。回想起我们现在,相比道斯,我真是自愧不如。
最近这几个月的新闻几乎都被一个主题所承包——学生跳楼事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年轻生命消失的原因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人大多数为中学生,步入初中,学习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大,本是灿烂的笑容,由于家长和老师的无限期盼,变成愁眉苦脸,终于在顶不住压力时暴发了,但他们却选择了一种最愚蠢的方法——自行寻死。但他们哪里知道,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他们历经磨难后,面前便是一条光明大道。
可惜,年轻的血液还没有沸腾,就变成得冰冷,这样值得吗?不尊重自已的生命也就罢了,但你想过没有?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当他们一想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宝贝女儿会拥有大好的未来,却因为一时糊涂就一命呜呼。那流的不是泪,而是血。那伤的不仅是你们的身,而是父母的心啊!
是啊!宠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的掌上明珠就这么没了,谁不心痛啊!你们知道吗?你们这么做也是不尊重他们的生命!难道你们忍心吗?如果不忍心就请你好好地活下去吧!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会让我们的天空变得更明亮、蔚蓝,才会让我们的未来充满美好而走向成功。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3
电影《血战钢锯岭》的主人公以二战时期的医疗兵德斯蒙德道斯(Desmond Dawes)为原型,讲述了二战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冲绳战役中救出75名伤员的英雄道斯的故事。
影片开头讲述了道斯的成长环境和她与多萝西舒特的爱情故事,让人觉得是一部战争爱情片。
电影进行到一半时,道斯因为自己的信仰而拒绝拿起枪。作为一名步兵,他在战争中没有用枪,也没有杀敌,听起来很可笑。格洛弗上尉和霍维尔中士对此感到惊讶。他们说宙斯是个懦夫,劝他回家。格洛弗上尉甚至公开表示:任何人都不应该指望道斯在战场上救他们。这句话伤人,刺痛道斯的心。晚上,道斯被其他士兵打伤了。当葛问的情人队长时,他说他睡觉不老实。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极其懦弱。但是,谁能想到,懦弱的外表下,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和一颗无畏的心。
钢锯岭的第一天,美军成功打下一块。但第二天凌晨,美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日军大面积进攻,造成大量伤亡,迫使美军撤退。当每个人都选择离开时,道斯留下来了。在日军的炮火下,他一个个从悬崖上垂下,以他独特的绑绳手法和不可或缺的大无畏精神,救下了那些奄奄一息的人,包括一直希望回家的霍维尔中士。
作为一个军人,他从来没有拿过枪,也没有杀过人,但他抱着让每一个军人回家的愿望,坚持多救一个就是一个的信念,救了75个人。他从未毁灭,但他的拯救比毁灭更有意义。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4
口碑横扫全球且有望强势问鼎奥斯卡的二战史诗巨制《血战钢锯岭》即将于12月8日在内地磅礴上映。近日,在官方发布的一组“无惧”海报中,“超凡蜘蛛侠”安德鲁·加菲尔德携手萨姆·沃辛顿、卢克·布雷西于末日硝烟中,面无惧色,凌厉前行。
加菲赤手空拳,勇闯地狱之战气壮山河,不摧信念震天撼地,将伴随这场惨绝人寰的美日终极对决,点燃大众的观影激情。日前,影片在北京举行超前品鉴,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导演吴京、管虎等应邀出席,对影片不胜赞美,更有媒体称该片不愧为“近几年最好看的战争片”。
作为梅尔·吉布森暌违十年强势回归之作,《血战钢锯岭》甫一宣布国内定档便备受期待。这部北美R级影片删减镜头不足30秒,更是令万千影迷摩拳擦掌。29日在北京举行的650人超前品鉴现场座无虚席,大量震撼、真实的战争片段威慑力十足,令观众仿佛亲临战场。看到如受伤的天使般悬在天地之间,英勇救援战友的道斯,不少人深感其悲壮,潸然泪下。
梅导用真实的镜头拍出战争残酷的本质,还原文字无法形容的地狱战场,对道斯伟大故事的铺陈扣人心弦,磅礴又温暖。“战争戏实在是太精彩,不忍移开视线”、“让人看到真正的勇气和英雄,故事很美妙”、“很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这么震撼的片子了”。媒体对影片称赞不绝,纷纷表示这是梅导再一次超越自我的经典战争之作。业内大佬纷纷力挺,导演吴京更是坦言观影过程中几度含泪,梅尔·吉布森将战争场面还原得“无可挑剔”。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5
工作了5天,周末可以放松一下,和同事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
美澳合作的《血战钢锯岭》无疑是近期电影中少有的战争片,亮点也颇多,他反映了战争和人性,人性在战争中的挣扎。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卢克·布雷西、萨姆·沃辛顿、文斯·沃恩、泰莉莎·帕尔墨和雨果·维文主演。故事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他因为在冲绳岛战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同时也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在战场上拒绝杀戮的医疗兵。
影片讲述了一位参与了冲绳岛战役军医的故事。戴斯蒙德·道斯,幼年与兄长哈尔打闹时,抄起一块板砖打伤了哥哥的头,之后信仰力大增,在与萝西·舒特相恋后响应号召参军,戴斯蒙德·道斯坚持本我勿忘初心,拒绝拿枪的他却坚持着自己想要服兵役的念头,他酗酒的父亲拉下老脸向上司求情他才不用在军事法庭继续自己的下半生,在钢锯岭一战中凭一己之力救死无数,包括之前对他侮辱的士兵与他意见相反的长官,还有被炸的半死不活的日本人。
他懂得信仰,而天主教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在于尊重,尊重每个人,不光是教徒,更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究竟什么是尊重?从影片中来说,尊重是救治曾经对自己拳脚相加的战友,成功帮助他们逃离战场、是救治曾经想要把自己从军营里哄走的下士、是举枪忍住冲动没有杀死从小就开始酗酒打骂母亲的父亲。
电影最后,道斯成功的获得了众人的尊重,在战争中受伤的道斯获得了众人的救助,炮弹炸飞了他的圣经,他大声呼唤,士兵把圣经交在他手里,他把圣经捂在胸口,露出了笑容。算不上多意味深长的结局,影片在讲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甚至被人称作是疯子的人,如何坚持本我勿忘初心,赢取别人的尊重,世人也应该心存尊重。
人生如水,人生如歌,在长夜漫漫的人生过程中,我们需要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去创造属于我们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中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自我。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100字 篇6
由梅尔·吉布森执导的战争历史片《血战钢锯岭》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有无法割舍的亲情、浪漫忠贞的爱情和坚忍笃定的信念。
影片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了在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饰)不愿意携带武器上战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们的排挤。尽管如此,他仍坚守信仰及原则,孤身上阵,无惧枪林弹雨和凶残日军,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战友。数以百计的同胞在敌人的土地上伤亡惨重,当幸存战友们都撤退的时候,他一人冲入枪林弹雨,不停地祈祷,乞求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再救一人,最终,他以赤手空拳之力,拯救了75名战友的生命。
童年时期的戴斯蒙德·道斯,一次兄弟的打闹,险些杀害了自己的哥哥,所以他对上帝十诫中不可杀人一诫印象深刻,再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他对杀戮有着本能的抗拒,“不杀”是他的信仰。影片中戴斯蒙德曾说过,自己拒绝持枪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家庭,来自于他的父亲;父亲对他的打骂他都可以忍受,但他不能忍受的是父亲对母亲的暴力。
戴斯蒙德的父亲,一名退伍老兵,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战争给他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和悲伤,酗酒、暴力、邋遢是他的代名词,导致自己的儿子,一个顽固的——将他在心中“杀死”。但是他对家人的爱却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他是一位父亲,一位爱孩子的父亲。
戴斯蒙德与多萝西
与多萝西的相爱是影片中最温情的一段,呆呆的一见钟情、刻骨铭心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战场的每一份思念,最后的白头偕老,爱情之下更多的是信任。
战场的惨烈,鲜血淋漓,看着一名名战友在自己面前倒下,对于心灵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那种恐惧,那种无助之感深深的传达到了荧幕之外,令观者感同身受。
炮火之下,生命的灯一盏一盏被熄灭,抚摸着手中的圣经,看着自己心爱之人的模样,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上战场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救人;再多的误解都改变不了他的信仰,伤亡惨重之时,他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单枪匹马返回了战场,只是为了拯救生命;他不停的祈祷,不知疲惫的奔跑,不断地躲避敌人的扫荡,多次的命悬一线,可是他没有放弃,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一次次的向上帝祈求让自己再多救一个。.。.。.
信仰的坚持最终战胜了敌人,也让戴斯蒙德的战友们有了信仰,有了坚持的力量,有了奋勇杀敌的勇敢的心,才有了钢锯岭的最后一次冲击,才拥有了最终的胜利。在安息日上战场,为了救自己的战友而捡起了枪,这对于戴斯蒙德来说也是一种成长,这并不违背他的信仰。
信仰这个东西,不只只是宗教那么简单,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精神,信仰所催生出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才让戴斯蒙德在孤身之力的情况下拯救了那么多的生命,“不杀”是他的信仰,多萝西是他的力量!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精神的力量远远比外在的任何力量强大的多!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7
原本是不会去看这个电影的,因为一向不喜战争片,尤其是,这个片名让我误以为是一个国产的战争片——类似《血战台儿庄》那种。在《血战钢锯岭》和《你的名字》里我本来都已经选定了《你的名字》——忽然隐约想起阿宁好像提过一句“钢锯岭很好看”。豆瓣搜了一下,导演是梅尔杰布森,而且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于是我决定去尝试一下。
在影片开始前,同去的z先生给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科普和心理建设:场面并不宏大,着眼于细节和真实度,会比较血腥,你可以么?我严阵以待地表示:我应该可以。
其实我做好了随时低头捂眼睛的准备。但是我没有想到,其实这部电影真正需要配备的是纸巾。
影片前半段有种四五十年代美国电影的轻松浪漫气息。年轻小伙子对漂亮的女护士一见钟情,愣头愣脑地追求,闪电式地恋爱——老电影里总有这种天雷碰地火的桥段,男女主角无比幸运地彼此看对眼,恋情顺利得有种梦幻般的浪漫感。
男主和女主第一次约会就来了一发强吻,z先生发表感想:“好浪漫啊”,紧接着女主啪地回了一记耳光,我点点头:“的确好浪漫啊”——非常的有喜感。
挨了打的男主困惑地说“我以为你会喜欢”,女主气急败坏地强调“那你也得先问我!你怎么可以不先问我!”男主灰溜溜地表示:人家木有经验……然后没有经验的男主就呆呆地站在那儿,女主只好又鼓励他“过来,到我这边来!”
其实我看着这段没有觉得有多浪漫,倒是觉得西方女性果然很有意识——这背景年代是1943年,然而我们在20xx年的时候,还在争论kiss之前男生到底应不应该先问一句——对此果壳网的CCUP女王曾经在微博上专门开过一个话题,帖后回帖众多,意见很不统一。
男主的父亲作为一个酗酒并且家暴的男人,照说是很令人反感的,但是他的战后创伤,他的反战言论,他在酒后无法自控的绝望,他穿着一战制服带上所有的勋章去为儿子尽最大努力的时候,确确实实是令我感动了。影片第一次令我感动就是在审判室,男主的父亲冲进去说的那番话。
男主在军营中的表现其实一直令我感到,有点理解力不够用的感觉。诚然他是有信仰。不碰枪不杀人。但是我更同意教官说的:上帝让我们不要谋杀,并不是不能反抗。
有时候杀戮是必要的。就好像自卫和反击都是必要的。
当然男主有权坚持他的信仰。但是既然与众不同,为什么一定要参军呢?为什么一定要在一个充满杀戮的战场上,坚持不拿武器?
然后在审判室,男主表达了他对参军的热情,他想为国家出力的热情——这真是一种纯粹的,天真的,难以评判的热情。他忍耐,他挨打,他像一个精神病一样的执着,都是出于这样一种无私的热情——在他曾经参战的父亲面前,在战争的本质面前,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无私的,有信念的人。
这样的人是不能用常理来评判的。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8
先说说电影吧,电影的名字叫《血战钢锯岭》。一部美片,是我喜欢的那种。
可以说是战争片子吧,因为毕竟战争的场面还是很大的,主人公是戴斯蒙德,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说的是太平洋战争,战争地点是冲绳,一场美日战争,主人公给人的印象是很纯良厚道的那种,说起话来笑的很甜。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男人。所以这是我其中有感的一点,一个真正的男人,绝不是他的外表有多英俊,身体有多强壮,而是他是否真正拥有男人那样的血,和钢铁般的意志。在这个世界上,意志力绝对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的标志。接着往下说,主人公像其他男孩一样,追求着自己喜欢的人,拥有他自己的爱情,然后又像其他男孩一样应征入伍。但是这一点他的家庭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战的老兵,他经历的太多了,身边的人都不在了。自从退伍后就变了一个人。整日用酒精麻痹自己。对家人也是暴力不断,有一次,他喝多了,手里拿着枪,跟多斯的母亲吼叫,这时,成年的多斯冲出来,夺过枪,指着父亲的额头,他说那一刻,在他的心中,他已经将父亲打死了。然后他发誓,再不碰枪了。他一直信守着自己的誓言。这是第二点我想说的,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一些事情总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或是爱或是恨。当多斯入伍后,他一直坚持着自己,他入伍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救人,这是他的理想,但是没有人理解他,从军官到士兵,大家都认为他是懦夫。大家欺侮他,打他。但是他不恨大家,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这一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一个男人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无论他遇到什么样的打击和挫折,他都不能认怂,这就是男人。这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当然还没有那么简单,当大家发现不能排挤他,让他自动离开军队的时候,领导开始难为他,不准他假期,导致他悔了婚约,但是他有一个好的未婚妻,她坚信着她的爱人,这就是幸福的根源。幸福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因为你相信了,因为你坚持了,因为你守护了。就是这样,你拥有了幸福。这是我要说的第四点。然后多斯终于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因为他拒绝服从军队的命令,他不持枪,不完成有关射击的考核。这下没有人能救他了,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认错,这样,他将被军队开除。他在社会上将再无颜面。二是他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这样法庭会判他坐牢。这时他的未婚妻来劝他。当他要改变自己的主意的时候,他的父亲来了,他的父亲向自己的老上司请来了最高指示,同意多斯加入军医,可以不用持枪。这下子大家的心才都放下。这说明什么,在最关键的时刻,无论怎样,爹都是儿子的后盾,当儿子有事的时候,是要爹来平的。这是我想说的第六点。后面就是这部影片最高潮的部分,战争的开始,多斯凭借自己的毅力,在死神面前抢回来几十条生命。一下子大家对他肃然起敬,他也成为了英雄。整体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都是当时与他有关的战友或是上司拍的纪录片。
一个真实的人,一段真实的故事。一个不朽的精神,那就是坚持。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9
看完《血战钢锯岭》,与我而言,除“震撼”二字,我实在找不到其他形容词来形容了。
电影一开始浪漫暧昧的情景,一度让我以为这是部言情剧。随着剧情的发展,男主进入部队,他一直拒绝拿枪,他这一点是让我非常反感的。部队里不是只有命令和服从吗?一个大男人瞎矫情什么!在我的字典里,一个男人,就应该像猎豹一样勇敢地去战斗!在我眼中,他无疑是个懦夫!直到那一刻,在冲绳钢锯岭血战中,美军节节败退,不得不撤退,而他,一个被众人所鄙视的医务兵,不仅留了下来,还独自救了75个人!我不敢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他!
“One more!”就是这句话,让他一次一次爬起来,忘记了自己鲜血淋淋的双手,忘记了被刺刀穿过疼痛的伤口,忘记了枪林弹雨的危险,只靠着“再救一个人”的信念,他无数次地重返战场!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连敌军他也会营救!从最初大家眼中的懦夫,到最后,上士宁肯晚10分钟开始行动,也要让他祈福完毕,一个虔诚的教徒形象、无畏的勇士形象已然在大家心中悄悄建立起来。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无限的,我们之所以很多时候做不到自己所承诺的抑或是自己所期盼的,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理想与信念支撑!人生最后悔的事情,并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年初的时候,我们立下的豪言壮志,在年末的时候,你还记得吗?你又为实现这个目标付出了多少努力呢?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拼尽全力?是不是还可以更好?在努力的过程中,你是否始终满怀必胜的信念呢?
我们不必好高骛远地设立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及过去成绩,作出一个合理目标。并把这个目标,数字化,逐步分解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每天都朝着目标努力,每天都想着要完成今天的目标,我就可以离最终目标近一点再近一点。怀揣着“One more”的精神,一路前行,哪怕旁人不解,只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必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价值!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10
昨天去看了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有意思的是,我原以为这是部很low的片子,但是!看完之后简直燃爆,不得不说,梅尔吉布森宝刀未老,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其实每当看到手撕鬼子的某抗日神剧,真的好想对主人公吐槽:先生,您的血浆袋掉了,估计主人公还会诈尸起来说:“不,是群演的血浆袋”
而看完梅尔吉布森的电影后由衷的感慨:讲究!这就是专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本来以为所有的效果都是后期特效做出来的,其实不然,完全实拍啊!
听说梅导为了营造残酷的战场效果甚至炸平了澳洲一座农场,感慨能“毁坏公物”到如此的境地,执着如此也只有他了。 其实梅尔吉布森还原的就是二战中最丧心病狂的一场战役。
虽说二战题材早已没了当年的号召力,然而《血战钢锯岭》再次用强大的荷尔蒙拯救了电影市场。
也不怪梅导如此真实的大阵仗还原,因为在这场战役中,日军伤亡10万人,美军伤亡人数也高达7万人,说是人间炼狱一点不为过。 传奇的战场总有传奇的人物出现。
加菲饰演的'二等兵道斯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英雄。他不携带任何武器上战场,却作为一位医疗兵,在到处都是敌军的地洞,堡垒和埋伏的地方,赤手空拳救下75人。
梅尔·吉布森拒绝修饰一切暴力,相反,对暴力不遗余力地展示,是他的标签。
他认为对暴力的全部还原就是和平的尊重,而这也是《血战钢锯岭》里的二等兵道斯的信仰力量。
敢肯定,假如你喜欢注重情绪刻画的叙事,直截了当的主题,以及真实零添加的风格,《钢锯岭》,绝对是你的年内大菜。 战争,因为真实,富有力量。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100字 篇11
昨天我没有发文章,因为周五的晚上,我要给紧张了一周的自己放一个假,我和老公去电影院了看了《血战钢锯岭》。
这个名字听上去很血腥,我其实是很抵触的,是老公执意要看,我也就陪着一起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电影是根据二战时期冲绳登陆的真实事迹改编拍摄的,更因为这份真实,才更加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我们赶到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场了快三十分钟,像很多美国的好莱坞的电影一样,导游花费了很多的叙事在一开始的烘托和铺垫上,即便我是上演了30分钟的时候才进场,都不影响我对这个电影的前期情节的基本推测和判断。
一个瘦瘦高高的,体力不占优势的小伙子,在一个一站退伍老兵的父亲的威严和家暴下长大,做着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有一个理想中的未婚妻,似乎他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下去,漫长而幸福而已。
但是,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后,全美国青年的爱国参军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包括故事主人公的哥哥和本人。尽管爸爸平常看起来怪异和冷酷,但是在面对两个孩子都要参军到前线,生死未卜的选择,他表现出了一个父亲的不舍和内心极度纠结的痛苦。这一幕戏,扮演爸爸演员表演很到位,尤其是他的微表情,因愤怒因痛苦而扭曲,伴着颤抖的嘴唇,确实将父亲的深沉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主线先抑后扬,节奏在主人公进入新兵营开始变得沉重,由于他不能说服自己去违背自己对上帝的誓言去拿枪射击,他面临着被军事法庭审判的可怕后果,他也受到了新兵营里其他新兵的排挤和人身攻击,大家纷纷指责他是懦夫,因为一个下士,不能使用武器,不能打击敌人,也不能保护同一个战壕的兄弟,尽管他有自己坚定不移的信仰,也难免显得他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反对,妥协和屈服,即便他的未婚妻来劝说,他的长官前往他的牢房劝说他退伍,他都没有接受,他坚信自己是无罪的,能够在妥协和后退之外,坚持找到第三选择-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
电影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军事法庭审判的时候,小伙子在法庭上改变了自己认罪退伍的立场,坚持认为自己可以既在战场上为国服务,也不需要自己亲手用枪杀害敌人。当他的倔强而怪异的爸爸穿着一战期间的美国军服出现在军事法庭,将他请求当年的战友,现在已经是美军的高级将领撰写的求情信转交给法庭的时候,父子俩的眼睛里有一瞬间的对视,我看到了他俩的冰释前嫌,父对子的爱,即便知道儿子不带着枪上战场有很多危险,知道儿子那骄傲的自尊不会接受被强迫退役的心情,尽管自己的从军生涯给他带来永远不会抹去的痛苦,但是为了让儿子有坚持自己理想的权力,他选择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我觉得这个情节是电影从前期冗长的铺垫拖沓里走出来的一个转折点,当主人公道斯从一个机枪手转变成了一个医疗兵,他勇敢而传奇的经历就开始了。其实,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主人公能最后英勇无比的从死神手里拯救出那么多战友,也有些注定的成份,因为他是一个可以为了自己的信念不顾一切的人。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12
好几个朋友推荐美国大片《血战钢锯岭》。
出于好奇,外加无聊,昨天下午去看了一下,果真不错。
做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电影颇像《拯救大兵瑞恩》和《阿甘正传》的合体,主题是战争与信仰。
作为战争电影,如果不呈现战争的血腥、残酷,粉碎俗人对战争的美好想象,那就太不符合美国的“主旋律”了,《血战钢锯岭》也不例外。
钢锯岭(位于冲绳岛)战役,乃太平洋战争一部分。
在战前,日本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碉堡以及地道),易守难攻。
美军数次冲锋均被击溃,死伤无算。
美军的尸首成车地往回送,仿佛运送的不是尸体,而是垃圾;战场上开膛破肚者有之,双肢被炸飞者有之,至于来不及送回的尸体,除了被清场的日军“补刀”,还要被觅食的老鼠“蹂躏”。
这种场景,真实的让人想吐。
主角戴斯蒙德·道斯所在的连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新一轮冲锋。
道斯,弗吉尼亚州一农家子弟,基督复临教派教友,这个教派谨遵圣经十诫“不可杀人”的命令,道斯对他的信仰非常较真。
美、日开战后,道斯不顾父亲反对,执意参军,但又不想扛枪杀人。
那么冲突来了:如何调和战争与个人信仰?道斯一开始想得很单纯,做个不杀人,只救人的医务兵。
做医务兵,岂是自己说了算?
进入训练营后,道斯用自己的信仰为不扛枪辩护,长官和队友们一副“你不是开玩笑吧”的表情,之后,发现道斯确实对信仰很认真。
他们便把他视为“异类”,侮辱他,虐待他,而他也不以为意,真正做到了不以信仰为耻。
长官们想以精神病为由把他开除,结果道斯死活不承认自己有精神问题,所以矛盾升级为:要么承认自己是精神病,退伍走人;要么接受军事法庭审判,蹲监狱。
最后,道斯的父亲出马,作为“一战”老兵,这位父亲通过请求自己的老上司某准将,准许道斯有基于宗教信仰不持枪的权利,至此,始转为医务兵。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父亲这层关系,道斯指定是蹲监狱了。
他在信仰面前不肯妥协,即使未婚妻劝说也不济事。
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不坚持信仰,他不知道如何做自己,也就没法想象余生如何和妻子相处了。
真正让这位“异类”成为“圣人”的,是一场军事撤退。
费劲努力,美军终于攻克了一座碉堡。
孰料,不久之后,日军展开反冲锋,如果大家对日军的死亡冲锋没有感官印象的话,这一段电影绝对堪称经典。
美军寡不敌众,全线溃退,道斯所在的连队被彻底打散,队长撤退到后方后,发现大部战友尚未撤回。
心急如焚,请求上级予以军力支援,上级无奈的说,现在无兵可用。
现在主角迎来了自己的时刻。
在就要撤退到安全地带时,道斯意识到自己该干点什么?他向上帝祈祷,仿佛听到一个声音说,回去救人。
结果他冒着日军的炮火、清场,救出了75名战友(顺带还救了几个日本兵),别问我怎么知道具体数字的,因为我查wiki了。
如果不考量道斯的信仰,我们绝对无法解释这件事,上帝借着虔信人的手,完成了世俗之人无法想象的“奇迹”。
以至于事后,队长对道斯说,“你是我误解最深的一个人,你的成就大过连队中的任何一个人。希望你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原谅我。”道斯笑而不语,仿佛说,我从来就没有怪罪你。
此役之后,道斯成为连队里的“圣人”。
以至于没有他的“祷告”,他们都不想进行新一轮冲锋。
道斯用自己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赢得了尊重,并证明了自己的“信仰”并非虚妄之事。
说到信仰,尤其是基督教信仰,秉持世俗理性之人,往往视之为“迷信”或反理性的东西。
其实说起来,信仰乃一种“理性不及”(non-rational)的东西。
你无法用世俗理性的标准评判它,就像按世俗的标准,道斯根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事实上,道斯确实不以为这是自己的成就,而是谦逊地归之为上帝的意旨。
另,《血战钢锯岭》的导演是梅尔·吉布森,是的,就是执导《勇敢的心》的那位。
题外话:道斯在冲绳岛战役中,负伤四次。
1945年,因救回75位伤员,荣获总统颁发的“荣誉勋章”。
1946年,感染肺结核,为此失去了一个肺、四条肋骨。
1951年,以残疾兵的身份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