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创新指导【通用四篇】》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中考作文写作相关创新指导。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中考作文创新指导:多种方法并用
这里所说的方法,是指记叙文的叙述方法、描写方法,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等。写作时,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与之配合,也可以几种方法并举,使行文多姿多彩。当然,无论采用多少方法,都要围绕中心,依据内容来决定。
中考作文大都要求写记叙文和议论文。现以这两种文体为例,谈谈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多种叙述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在一篇文章里兼而有之,密切配合,相互作用。这种情况,从总体上看是运用倒叙,主体部分又运用顺叙,在顺叙中又有插叙。这样叙述,就显得疏密相间,张弛有致,时空跨度大,行文多姿多彩。例如,辽宁有一位考生在《重话母校》这篇应试作文中,就采用了这种写法。从全文运用了倒叙,首段写道:“毕业了,离开了母校,当我重话母校的时候……”主体部分运用顺叙,记叙“我”初中的两件事,一是初二入团,二是初三的体育加试。叙述每件事时又有插叙,在“入团”中插入了老师的嘱咐,“加试”中插叙了初试的情况。这样,三种叙述方法各显风采,相互作用,很好地完成了叙述任务。
多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记事写人要用到描写方法,围绕所写的人和事,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围绕所写的人和事,采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请看下面一段文字:“……班会上出现了使人难堪的沉默,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愿意当班长。’声音不大,令人震惊。说话的是周雅安。她那倔强的脸上,一双眼睛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惊动了几只落在屋檐的小鸟,飞向远方。”这是江苏考生写的《“小主人”二三事》这篇应试作文中的一段文字,文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场面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论证方法有例证、引证、喻证、对比等。根据文章议论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常以一种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方法,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母亲》,有一位考生将它写成了议论文,请看其中的一段话:“有句格言说得好:‘溺爱是一盆浊水,严爱是一座熔炉。’我的邻居小虎的母亲,对小虎就是严爱,难怪他的成绩这样好。”这段文字先后运用了引证、喻证、对比、例证等四种论证方法,将母亲的“爱”这种人间真情,说得深刻透彻,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用什么方法,用多少方法,要根据文章内容和主题来定,不能一味求多,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
中考作文创新指导:结构变化灵活
文章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必须为主题或中心思想服条;二是必须注意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应试作文,要按照考题的要求,把材料合理地组织安排好,使文章言之有序。这是基本的,还应尽力在结构上创新,突破固有的模式,跳出套路,变化灵活,使人感到文章清新自然。
结构变化灵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行文的散文化,它可以改变板块式的沉闷现象,给人以千变万化、摇曳多姿的新鲜感。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常用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有些考生在安排记叙文结构时,写一件事,往往是开头、中间、结尾三段,写两件事就是四段,板块性强而灵活性不足,缺少新意。河南有一位考生,在《我真想得到一把雨伞》这篇中考作文中,深得结构创新之妙,将散文化的特点运用得很充分。文章写道:“我”坐在考场上应试,父亲等在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我”触景生情,想得到一把雨伞送给父亲。文章不到700字,共有8个自然段,其中独句为段的有3个,跳跃大,转换快,感情流露自然亲切,散文化特点突出,给人以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结构要比记叙文呆板一些,无论是横式结构还是纵式结构,常常是一个问题一个段落。实际上,议论文结构同样可以采用散文化的形式创新。例如,江苏有一位考生在《钱�流生和未来》这篇中考作文中,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着重剖析了流生产生的原因和由此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全文700字左右,分设了9个自然段,其中有3个自然段是独句式的,文章结构很有特色,行文顺畅自然亲切。
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主,结构上往往在知识、程序、踪迹发生转换时,才出现段落的变化。而要在结构上创新,可以改变这种格局,也采用散文化的构式,来完成说明的任务。例如,河南中考作文题《〈虎门销烟〉解说词》,有一位考生采用散文化的笔调,将“虎门销烟”这幅图解说得具体生动,很有点像《从宜宾到重庆》这篇解说词那样的写法,极有特色。
文章结构灵活变化,要服从内容的需要,要有助于内容的顺畅表达,突出文章主旨,不能以形式害内容。
�
中考作文创新指导:展示虚幻天地
展示虚幻天地,即在作文里写想象的内容。这种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又与现实密切相关,要以现实为基础。写作时,可以采用联想的方式,由某人某物联想到其他的人事物,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是重点;也可以采用虚构、梦幻等想象的方式,虚构情节,梦境显示,创新出新的意境和形象。
在一篇文章里,可以局部是虚幻的,也就是说某些段落或某个部分是虚幻的,它可以使文章顿然增色,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扩展文章的内容。例如,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可爱的家乡》,有一位考生就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从两个方面叙述家乡的可爱,一是家乡的山可爱,二是家乡的水可爱。在写家乡水的可爱时,就运用了想象的方法,请看这段文字:“听老人们说,一到冬季,天上的仙女们每晚都要来这里沐浴,于是玉帝就让龙玉按时送来热水侍候,无名河变成了仙女河,变成了四季如春的暧人河。”这段文字,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内容则以想象为主,交代了无名河得名的原因,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河上仙女沐浴图,给人以神秘之感,增加了阅读的情趣。
有些中考作文试题,本身就要求考生写成想像式作文,文章内容是由虚幻构成的,现实的内容只是个引子或缘由。这就要求考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丰富虚幻的内容来结构文章。例如有一篇中考作文《美好的梦》就采用了这种写法,文章除首尾而外,都是由梦境构成的,首段有“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过渡转入下文写“梦境”,想象极为丰富,情节曲折生动,考生徜徉于月球之上,征服月球,寄托了美好的理想,神思飞扬,畅想无限,趣味横生。
写想象作文要注意一点,就是无论如何虚幻,都要合情合理,切忌脱离生活,从而削弱了艺术魅力和可信度。
中考作文创新指导:立意独辟蹊径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试作文,同一个题目,千万个考生来做,难免立意相同或相近,而要立意新颖,就要独辟蹊径,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那么,怎样独辟蹊径呢?
一、推陈出新。
� � � �审题立意时,对那些常写的主题进行创造性的加工提炼,使陈旧的东西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像老树开新花、枯藤发新芽一样。
文章所写的是老材料,但由于立意的出新,使主题与原来的传统观念形成明显差异,就会深刻有力,甚至折射出时代的光芒。例如,江苏省中考作文题《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少考生记叙自已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老师、父母的关怀,同学的帮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一位考生,则写自已“拾金不昧”的事情。应该说这是一个老话题,可是文章却挖掘出了新意。他是这样写的:“我”冒着酷暑去上学,在路上拾到伍分钱硬币,于是在路边等候失主。先后过来三个人,都说我是个大傻瓜,现在谁还要这伍分钱呢?“我”把钱交给老师,也引起了同学们的一番讥笑……拾金不昧,本来是好事,却遭到了有些人的嘲笑,但“我”不生气。文章接着写“我”经受了这次磨炼,认为正确的就要认真去做。“我”的确长大了……立意推陈出新,主题也就深刻了。
二、反弹琵琶。
� � � 这是一种违反常情常理,进行逆向思维的立意方法。它的关键是一个“反”字,即观点相反、认识相反、态度相反,发人深省。这种方法,在中考作文中,议论文运用比较多。它可以扩展新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是一种立意创新的好方法。例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母爱》,不少考生是从正面写的,说母爱如何伟大,如何感人,如何使自已成长起来,但凡这类文章,很少有惊人之处。可是有一篇文章,却写得出类拨萃,其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逆向思维,写出了新意。请看其中一段文字:“母亲爱孩子,却又不知道怎样去正确的爱,往往从生活上考虑的多,错误地认为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就是爱,周到服务便是情。其结果,往往是由原先的爱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最终的害;埋下的是‘希望’的种子,得到的却是‘失望’的苦果。”这几句话,否定了通常所说的“母爱”,它从反面立意,涉及现实和将来两个时间段,分析了这种“母爱”的危害,给广大母亲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促人深思,令人警醒,有一定的深度,立意创新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对所记叙的人和事,对所议论的道理要有深刻的认识和透辟的分析。这样,创新立意才会有说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