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团范文 > 入党 > 党员事迹 >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精选14篇正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精选14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写事迹材料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醉清风为大伙儿分享的14篇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1

xxx,男,布依族,32岁,中共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xxx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xxx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20xx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xxx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xxx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2

xxx,女,汉族,1979年2月出生,现年33岁,是xx乡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迈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地,全家勤劳节俭。多年来,用自己的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邻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与丈夫结婚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与祖母、婆婆分家,与她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婆婆,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婆,儿媳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祖母年迈,身体也不好,渐渐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为难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满了苦与痛,她就不那么委屈了,反而更加的关心老人,陪老人说话,当她出去心中的不悦。说:“她给予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她的回报。”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善良的孙媳妇。祖母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认为祖母年纪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平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并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复了。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对祖母和婆婆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街坊邻居提起她们三代人的关系,总是赞不绝口,她总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儿女们的善解人意让婆婆也没有了担心,孩子们也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女儿们在学习上也年年拿先进,不仅精心照顾祖母、婆婆,而且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

在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们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祖母和妈妈,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特别孝顺,整天围着曾祖母和奶奶转,妈妈给她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她们都拿来给曾祖母和奶奶吃,乐得老人们总是笑的合不拢嘴。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平时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计全都是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们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们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事迹在xx乡街道村里传为佳话,但是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都竖起大拇指说:“是当之无愧的敬老爱亲的好模范!”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200字 篇3

XXX,是珠固乡珠固寺村红卫社建档立卡贫困户。48岁的他,20多年前入赘到珠固寺村贾抓西吉家,自那时候起他就用爱呵护着家人,用心经营着一家人幸福的生活,随着时间推移,一双儿子的到来,更让这个家多了欢笑和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天有不测风云,十六年前的那个傍晚,全家人正沉浸在平淡又幸福的生活中,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和妻子骑着摩托车,去山上看管回圈的牛羊,路途中,摩托车滑倒,妻子脊椎受伤导致半身不遂,也是从那天开始,家里所有的“担子”全部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身上,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妻子,三个老人,两个孩子,生活的压力足以让他疲惫不堪,但坚强的他却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了“逆流而上”的勇气。面对瘫痪在床的妻子,他每天悉心照顾,不仅在生活上不离不弃,在精神上更是倍加关怀鼓励,让失去自理能力的妻子,增加了生活的信心。

XXX心里始终相信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和谐家庭不能没有“孝”字,更不能没有“爱”,只有小学程度的他,在家庭生活中以孝为原则,虽然家里经济情况不好,妻子残疾,他不仅不离不弃,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生活的重担已经快要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但他还是坚持和长辈住在一起,独自赡养着岳父岳母、姨娘三个年过60的老人。二十几年来,X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父母一个好脸色,二十几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永远都是一张笑脸,从未怠慢过一次,有过一回不耐烦。他还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子女才会孝敬我。”XXX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与他相识的人们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虽然日子很辛苦,但他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就当老大孩子考上大学,面对生活的艰难和父亲的艰辛,他产生了放弃学业帮衬父亲的思想,可是当XXX知道孩子的想法之后,耐心的劝导孩子,因为他深信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在他的坚持和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孩子完成了大学学业。不仅如此,面对村里的、邻里的大小事情他更是热心积极,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把“感恩”牢记在心里,常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我的日子看不到希望,现在好了我的日子越来越好,乡亲们有事我就得照顾,得帮助”这位朴实的男人,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爱妻子、爱孩子。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温暖着人们,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他的无私奉献,让家人懂得了日子虽苦但人间值得,因为有爱。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一个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成为了社会稳定的基石,成为了文明社会进步的助力器。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900字 篇4

XXX,是黄土场社区的一名普普通通妇女,她小巧玲珑,性格刚强,心直口快,在特殊的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了一个常人难以维持的家庭。房子拆迁前,她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二十年来不曾红过脸。在和老人相处的过程中,她找到了和睦的切入点,所以大家的关系都很融洽。公公婆婆整天赞不绝口,逢人便夸,我们娶了个好媳妇。

在日常生活中,XXX做每一件都会设身处地为婆婆着想。看到公婆一天天变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为了让公婆身体硬朗,精精神神,她每天坚持早起带两位老人到附近散步。为了让婆婆过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公公婆婆的衣食住行。为了不让婆婆不沾凉水,她数十年如一日的为公婆洗衣物,从未间断过。

有一年婆婆不慎得了风湿性关节炎。看到婆婆疼的睡不着觉,吃不好饭,海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很想为婆婆去疼,减轻婆婆的痛苦,所以她除了带婆婆去医院里面检查,还四处询问亲戚朋友有没有什么好偏方,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以后不会落下病根。只要听到哪里能治疗婆婆的病,她第一时间就带着婆婆前往。虽然一次一次的受挫,但是她从来没有气馁,依然节衣缩食,坚持为婆婆治疗,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最终病情减轻了。

海鹰公公的胆囊不好,常因吃些油腻的食物而后背痛。当看到他不停地用手拍打后背时,海鹰绞尽脑汁去想怎样才能让公公吃了肉不难受,为了做到让肉不油腻,让公公吃后不难受,最后按照烹饪书上先煎后蒸去除多余油腻的方法来做。果然公公吃后效果很好,看到公公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吃肉,这让她非常高兴。

海鹰的丈夫工作忙,照顾不上家里,家庭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海鹰的身上,尤其是当公婆生病,孩子需要照顾的同时,海鹰就感觉特别的力不从心,但是她从来不曾退缩,她告诉我们,她这么多年能坚持做到孝老爱亲,是靠着自己知足又感恩的心,多年来体味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疾病中,丈夫的端水拿药是幸福,生气时婆婆的温言暖语是幸福,一句贴心贴肝的话语,一个心有灵犀的眼神都是幸福。这么多年的坚持是靠这些幸福支撑的。

海鹰说:“家人永远是我心中最坚实的后盾。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人会成为我最有力的后援,为我加油助威,当遭遇痛苦和悲伤时,家人会替我分担帮我排忧。用心去爱我们至亲的家人,学会感恩,学会理解爱,给予爱,学会用宽阔的胸襟包容生活,社会才更和谐,家庭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5

姚明良,男,出生于1978年6月,回族,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是北浦小学的一名科学老师。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在生活中,十几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过70岁的患重病的父母亲身上。我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我的心里: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妈妈患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和左肾萎缩,爸爸患小脑萎缩,父母亲均年老体弱,每一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要住院,可是哥哥姐姐们都在农村,妻子也是在乡镇上工作,只要老人住院几乎都是我一个人承担了照顾老人的重担,最严重的时候是二个老人一齐生病,一下班我就从学校赶到医院,上班了有急急忙忙赶回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又一次妈妈病情严重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而我工作和照顾老人二不误,在监护室学着给妈妈梳头、扎头发。后来妈妈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都走路几乎弯腰90度了,在这个时候我每天饭后都会背着妈妈下楼到小区院子里透透气、陪老人聊聊天,然后再背着妈妈上楼回家,就像小时候妈妈背我一样。为了给妈妈治病,自学中医知识,买来艾条、针灸治疗仪等仪器和药品,每天晚上一边辅导娃娃做作业就一边给妈妈治疗、按摩。这样坚持了大约9个月以后,妈妈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得到改善,妈妈从只能弯腰走路到行动自如,丢掉了拐杖。这么多年来,一个人除了扎扎实实搞好工作以外又要要照顾小孩还要经常到医院照顾住院的父母,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对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我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我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在工作中,我感恩于领导和每一位老师的帮助,经常与同行交流沟通,虚心请教。哪位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在领导的关心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本职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被学校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

我认为,作为一名有为青年,就应该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行动去体现孝道,在孝老爱亲方面, 我也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单位做好本职工作,在家孝敬父母。除此之外,我还经常自愿捐款。20xx年开始我规定自己每个月必须捐款50元,一年要捐款600元用于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到了20xx年开始随着收入的增加我又给自己新的规定,每月必须捐款100元,一年捐款不得少于1200元。出了每月100元的捐款之外,在20xx年里我单笔捐款最多的一次是1000元。我的捐款不图名不图利,简简单单就只是让陌生人也能感受到别人的帮助、感受到别人的爱。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在今后我还会提高每月的捐款数目。这样到退休我也可以捐款好几万了。虽然我额捐款与更多的爱心人士相比少之又少,只是沙漠中的一粒沙,但我只希望让爱得于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

当然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向更多的人学习,在今后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取做得更好,努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6

冯贞娥,现为玉楼村委会计生员,与玉楼村的陈和刚结婚后生了两个小孩,家中上有80岁的老父母,下有两个上小学的小孩,全家一共六口人一起生活。除了做好村委会的计生工作,冯贞娥还和丈夫在家中经营小卖店,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有一次公公因高血压带肺部感染在海南省医院住了差不多一个月,期间丈夫负责在医院照顾公公,家庭重担便全落在冯贞娥身上,在家她要照顾两个孩子和年老的婆婆,又要看店,把家里的事务做好的同时也要兼顾村委会的计生工作,即便如此,她也不让丈夫操心家里的事情,让丈夫安心照顾公公直到病愈出院。公公婆婆年老有不爱干净的毛病,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冯贞娥苦口婆心劝父母勤洗澡换衣服,还专程买了部手机给他们用。夏天时,冯贞娥特地买了风扇为公公婆婆纳凉;冬天时,冯贞娥就带公公婆婆出来晒太阳,为公公婆婆添衣加被。冯贞娥在日常生活起居上也十分注重对公公婆婆的'关心爱护,嘘寒问暖,陪伴谈心。一片孝心诚可贵,身体力行更难得。问起冯贞娥照顾公公婆婆有没有感觉到厌烦和累过,她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做什么也都是应该的。”没有抱怨自己多么辛苦的照顾家人,也没有炫耀多年的付出,冯贞娥就是这样普通的一个媳妇。每当谈及妻子在家里辛苦的付出,陈和刚总会憨笑着看着妻子,无奈的摇摇头说:“这么多年苦了她了,也没让过上什么好日子,尽是照顾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了”。

他们是众多家庭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家人,却也是众多家庭中不同于其他家庭的一户。一家人都是玉楼村的普通农民,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一样靠种地为生,问起陈和刚和媳妇冯贞娥,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夫妻俩不仅维持着一个家庭的和谐,教养子女走上正途,赡养老人安享晚年,夫妻关系也是和睦。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7

村里,他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大家公认的好干部;在家中,他是一位好丈夫、好女婿、好父亲。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岳父岳母和患病堂哥,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几十多年来如一日,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他就是邹城市看庄镇赵家村的村会计,今年五十四岁的赵树留。

赵树留的岳母今年八十二岁,下身瘫痪已经三年了,八十六岁高龄的岳父也因身体原因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伴。岳父母的两个儿子都在陕西煤矿上班,离家远不能经常回家,而赵树留的妻子要照看小孙子,所以,照顾二老的重任就落到了赵树留的身上。赵树留侍奉岳父母,从来不怕脏、不怕累,买菜、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他什么都做。尽管赵树留的工作也很忙,在日常生活中老人想吃什么、需要什么他都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在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中,他没有和老人红过一次脸,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次委屈,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日子过得非常舒心。在两位老人的眼里,赵树留不是“半个儿”,而是“和亲生儿子一样亲”的人。

他不仅照顾自己的岳父岳母,还一直照顾着堂哥赵树田。赵树田今年七十三岁,是个五保户,2015年被确诊为胃癌,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了一段时间,今年4月又检查出了直肠癌。赵树田因病倍受打击,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赵树留一直在身边鼓励他,带他去医院治疗,回到村里对他照顾的也非常仔细,每天都伺候他吃饭洗衣。

村里的人都知道,一到做饭的时间去赵树留家里的厨房,准能找到他,做完饭之后,赵树留顾不上吃一口就要趁热给岳父母和堂哥送过去。说起这些,赵树留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我该做的,无论谁面对这些事都会和我做出一样的事情。”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作为一名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赵树留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了他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高尚品德。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8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孝敬父母,为三八妇女节做准备,选出“孝敬之星”。我听了兴奋不已,如果我加把劲说不定就被评为“孝敬之星”呢!哦,我得好好的把握这个机会。

于是,放学回来的时候,我就抢着为妈妈端饭碗,打洗脚水,帮妈妈拿拖鞋,忙的像个小蜜蜂似的,妈妈看了乐呵呵的,一个劲的夸我。哦。得到妈妈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啊,原来帮助妈妈干活,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呀!我高兴的一边唱着歌

一边洗呀洗脚脚,呀!一不小心把洗脚水给弄翻了,水撒了满地都是,家里就像是发大水了似的。这时妈妈的眼神变了,用批评的目光看了看了我,可又舍不得骂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因为我今天特别孝敬,所以妈妈没有骂我。)就简单的说了句“真粗心”。我急忙回过神来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妈妈你看,正好脚也洗过了,就当着给地板砖也洗洗澡吧!”好,立刻行动,为了免补我的过失,将功补过。拿起拖把就干,把整个屋子都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然后我冲着妈妈做了个鬼脸说:“妈妈大人,你看,地板擦的雪亮的,在灯光的印照下,都能当镜子了,仿佛印出了一个个笑脸的娃娃

,正对着我们笑呢!”听我这一说,又赢得了妈妈的微笑,说我这个鬼丫头,鬼点子真多!你们说,我给妈妈带来了微笑,这算不算是孝敬呢!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篇9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弟媳说:“姐姐的孝心感动了我”

身教胜于言教,以前娘家父亲和弟媳关系处的很紧张,媳妇说公公太倔强,公公说媳妇不孝顺,她劝了父亲,劝弟媳,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弟媳因为照顾学生在她家住了一个多月,看到姐姐每天都像亲闺女一样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动了

她说:“都说姐姐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回家后她主动和老人冰释前嫌,脏活重活抢着干,老人见人就讲媳妇孝顺了,弟媳也说老人变的通情大理了。如今,娘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

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奶奶去世时,十多岁的儿子跪在奶奶的身旁郑重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头,以回报奶奶对自己的疼爱之情;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儿子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

会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如今,已读大二的儿子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学业优秀,任班干部,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

领导说:“她干工作一个顶俩”

她从事办公室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她从商业到城管,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她以工作为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办公室这块园地里。她对自己起草的文件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特别是任城管办机关办公室主任后,工作忙、任务重,可谓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为赶材料,她和男同志一样加班加点到凌晨;为赶材料,她很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

儿子说她是“拼命三郎”,丈夫说她是“工作狂”。今年“五一”节,儿子和她提前预约要到驻马店买衣服,但因县人大要听城市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她又变卦了。原本是一诺千金的她,因对工作的执着而一次又一次失信于儿子,望着儿子失望、无奈、宽容的复杂表情,她常常觉得对不起儿子。

几年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被评为“市女职工先进工作者”,县“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工作者”,年年被县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城管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今年,被驻马店市文明委评选为“市文明市民标兵”。

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手足”

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

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几年前,单位一位同事下午下班后突患急病,因其丈夫在乡法庭工作一时赶不回来,她就把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交给丈夫看管,自己在医院照看病人,直到病人家属赶来。

20xx年,单位一位同事得了胰腺癌,她听说后立即从财务股借了100元钱送到那位同事的手中,同事知道她手头不宽余说什么也不收,她硬是把钱塞进同事的手里。

她还经常抽时间去看望她,鼓励她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同事感动地说:“小芬,我真的没有看错人,你就像我的亲妹子一样啊”!

像这样的事情她已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次,每当别人向她提起时,她总是说:“是吗?我早忘了。”

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真爱无言。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10

信春英,女,1954年2月出生,邵府镇双臼村村民。38年来,她以孝道为荣,孝敬老人、善待亲朋,家庭幸福和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虽然信春英自己也是一位老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腿疼等疾病,但她仍旧长期日夜照料着93岁高龄的婆婆,与婆婆同吃、同住,为婆婆洗衣、做饭、理发、洗澡、擦身,悉心照顾婆婆的日常起居。

谁家的日子都是锅碗瓢盆交响曲,伺候的再精心,婆媳之间也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年迈的婆婆有时发脾气,挑毛病,每到这个时候,劳累一天的王信春英默不作声,任凭婆婆发作,她说:“老人年岁大了,又体弱,让她发泄发泄,心里就痛快了,我受点委屈怕什么?”等到婆婆发完脾气之后,她还是笑脸相迎,象哄孩子一样哄着婆婆,直到把婆婆逗高兴为止。

冬季天气寒冷,信春英怕婆婆上厕所不方便,就在倒座房里建了个厕所,放上坐便器,每次都是她搀扶婆婆上厕所。有时婆婆便到裤子里,信春英总是毫不嫌弃地帮老人换洗衣服,擦拭身体,没有一丝怨言,也没有一丝嫌弃。为了更好地伺候老人,她也早已与老人同屋居住。晚上老人每次起夜,无论多困多累,她也都会亲自起来搀扶。婆婆经常感动地对她说: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如今婆婆红光满面,精神奕奕,见人就说:“我的儿媳妇心眼太好了,每天干完农活除了做家务,还要照顾我这个老太婆,太累了,这辈子能有春英这个好儿媳,我知足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信春英总是没日没夜地劳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女人,她总是一身泥土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锅灶前给一家人做出可口的饭菜。

信春英尽管识字不多,却深谙“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她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的传统美德,用行动传唱着孝老爱亲的赞歌,用辛勤付出撑起家的一片蓝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铭记“百善孝为先”的行为准则,把孝变成一种时尚,把大爱洒向人间。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11

《增广贤文》有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父母,孝老爱亲,动物亦是如此,何况乎人?孝敬长辈,亲待友邻,于我而言是理所应当!

“孝”字萌发

孝的意识在我脑海里萌发是来自于母亲。乡村人家,婆婆媳妇闹矛盾是常有的事,年幼的我都知道谁家又吵架了,谁家又闹起来了,但是我家从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过。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和我祖母大声吵闹过,有时候意见不合,祖母会大吵一场,但是母亲不会反驳,只是自顾自的忙着。有一次年幼的我问母亲:“妈,我奶奶这么凶,你怎么不反驳呢?”母亲总是笑笑说:“你奶奶是老人,我是小辈,说几句去吧,说累了就不说了。”也常听街坊邻居说母亲是个孝顺的人,慢慢的我知道了,与自家老人顺承和气,即是孝。

作为土生土长的“孝”里人,小时候真不知道我们的镇子为什么叫孝里?父亲告诉我,孝里有座孝堂山,是郭巨埋儿的地方,从父亲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孝在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原来有这么久远的历史。孝文化的种子也慢慢深植在了我的心里。

“孝”中成长

求学时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谈的多的是理想抱负,前程似锦,总是忽视对家中父母和老人的关心。记得有一次外祖母卧病在床,我放假后去探望。母亲一口一口地喂外祖母吃饭,外祖母吃得身上到处都是,母亲就一点一点的擦;舅母则把外祖母的大小便失禁的脏衣服拿着去洗涮,她们聊着家常,没有一个人说脏喊累。那一刻的我突然喜欢上了这人间烟火气,那一刻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似乎明白了母亲和舅母之所以受街坊邻居尊重的原因,不仅仅是脾气性格好,还有这最最重要的孝道。母亲对外祖母尽孝是理所当然,舅母对外祖母还如此亲厚,让我更是心中一暖,从此我下定决心要成为她们那样的人。

懂得了孝,才是真正的长大。我不再恣意妄为少年疯狂,做事之前先会考虑下父母的感受和意见,多听取他们的想法;我不再天高水长远走他乡,我的心里也有了重重牵挂,牵挂的那方是故乡。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经常给父母打一通电话聊聊家常;放假回家,会争着抢着帮父母干一点农活;工作以后,我更是有了足够的能力孝顺父母;结婚后,我自己也成了父母,对待公婆也是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我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孝,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时时践行着,虽是熹微之光,但是如树木抽芽,山花初绽,温暖着我的家庭,灿烂人生的四季。

践行孝道

于我而言,最大的孝,就是成长为父母的骄傲,给他们遮风挡雨,像他们小时候保护我那样保护他们。

2020年的四月,父亲查出了肺癌,人间四月天不再是阳光明媚,反而成了我们一家人的噩梦。生病了,就得治疗,尽管我们知道,父亲的病很难治愈,但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因为心中一直有个侥幸的心理,那就是父亲一定能扛过去。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和家人陪父亲进行了5次化疗,假期里一次长达30天的放疗。年前发现转移后,又再次入院治疗,做了一次手术,中间无数次的去医院检查,更是数不胜数。目前的父亲卧病在床,不能动弹。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工作,周六周末去老家照料。忙的马不停蹄,但是身为子女,这样的忙碌是天经地义,所以也感觉不到很累,因为为父母付出再多也是甘之如饴。

其实回头看看,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家——学校——医院三边跑的生活,是不堪回首的。一边是四十多位渴望知识的眼神,一边是卧病在床的父亲,家里还有两个正值上学季的年幼子女。身为人师,我必须花更多夜晚的时间来提前备课,掌握教材,不给孩子们落下知识。身为子女,我必须在放学后,或者假期里,尽量跑到父亲身边,陪他一起战胜疼痛和病魔。身为父母,我还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动向,陪他们读故事,陪他们去游戏。多重角色的来回切换,有时也会累到不想动弹,但是,想一想,无论哪一边,都不能放松,我的担子,还需要我自己来扛!

更何况身为一名教师,责任是工作中最要的语言,我的一言一行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是孩子们以后成长的力量!我想用我的行动告诉我的学生、我的子女,孝老爱亲是人之常情,更是人生之责任,是每一个少年长大后必须有的担当!

传播孝道

很庆幸自己是一位教师,能用自己满身的积极正能量去影响更多的学生。工作12年的时间,在班集体建设中我也会植入孝文化的建设,开设与节日相关的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活动: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时,组织孩子们孝老爱亲,为长辈做理所能及的事情。五一劳动节,则倡导学生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去关心社区卫生、安全等问题,组织同学们写倡议书,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知识的传承上,我更偏重传统文化的传播,组织孩子们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孝道”;给孩子们讲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刻含义;带领孩子们读二十四孝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的故事……所有这一切都是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心怀感恩之心,爱父母,懂反哺,才能真正的热爱我们的祖国,成为祖国的肱骨!

孝老爱亲,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这么做,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边更是有无数孝老爱亲的模范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我只是普普通通的那一个,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带来一些力量,引领你愿意去孝老爱亲、奉献善良。

孝在心中,温暖四季,一切就都会向着美好的方向。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12

我的外婆,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老人。她身材稍微脓肿,面容很憔悴,在她的身上,我看不出任何的过人之处,但是,外婆是我最敬佩的人,她用她一生的精力在养育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照顾着自己的'母亲。我的曾祖母年老时不幸双眼失明,外婆不但没有嫌弃她,而且还用自己辛辛苦苦储存下来的钱买了一个拐杖送给曾祖母。每日,外婆都会亲自小心翼翼地将饭菜递到曾祖母的手上,丝毫不敢怠慢。

外婆尽心尽责地照顾着自己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等曾祖母只能躺在床上歇息时,外婆每日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几年后,曾祖母去世了,享年九十一岁,她逝世时,嘴角还有一牟微笑,我想,那是外婆的孝顺让曾祖母无比动容,所以才会露出淡淡的微笑的吧。

从外婆的故事中,我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无法弥补的时候,才会想到补偿,才会后悔。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别让父母孤独的灵魂遭受生命的凄凉!

我想,我从今往后,一定会好好地尊敬父母,好好地照顾父母,好好地孝敬父母,莫要等到父母老了之后才如何如何孝敬父母。人生只有一次,父母只有两个,只有现在孝敬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孝顺来不及等待。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这几句谚语就说明了华夏儿女对孝道的重视。历代圣贤都在提倡“孝”,这使得我们华夏文明能够在文化礼仪上保持完整性和规律性,我们也因此受到异国人士的赞誉。然而如今社会上出现了孝悌观念出现了日下的势头,因此重新探讨和正确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00字 篇13

提起XXX,身边的同事都会称赞说,王师傅可是个大孝子,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父母,太不容易了。于是在我厂推举孝老爱亲模范人物的活动中,我走进了王师傅,走进了他的故事。

第一次接触,王师傅得知我的来意,显得有些腼腆,只是一个劲的说,没什么可讲的,照顾老人都是我应该做的。没问出什么我只好作罢,随后采取迂回战速,去了解他的人身边寻找答案。过了两天我又一次走进他,这一次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他终于打开话匣,变得侃侃而谈。

从他记事起,母亲就有残疾,或是因为身体的缘故,或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抚养几个孩子,因此只生养了王师傅一个,此后在他整个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虽然没有给他优越的家境,但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给予他,并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在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更加体会到父母将自己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因此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但好景不长,在他结婚第三年冬天,父亲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行动不便,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可是母亲身体残疾连自己都没法自理怎么来照顾父亲,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搬回到父母家住,这一住就是三十多年。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犯病住进医院,他独自承担起全部职责,穿衣、洗漱、喂饭、按摩、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他又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不幸的是,一个星期后,母亲也因股骨颈骨折被送进医院需要陪护,真是雪上加霜,没有办法,只好将一岁多的儿子送到姥姥家照看。在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两个月后父母出院回家了。就在夫妻俩去姥姥家接孩子的时候,孩子对他们都陌生了。说到这,王师傅竟情不自禁红了眼眶,他说,作为一个儿子,对父母我问心无愧,没有遗憾,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却亏欠太多。

2008年父亲病逝了,他便一如既往的照顾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会六点钟起床,先烧一壶水给母亲沏茶,然后问候母亲想吃什么,要么去买,要么自己做,总是费劲心思迎合母亲的口味,不重样地给老人做饭菜,让老人吃好,但人常说,老还(huan)小,母亲高兴时就张开嘴吃,不高兴就闭嘴,不理人,王师傅就耐心地跟母亲说话,哄她高兴。为了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母亲在外面晒太阳,为了给老人解闷,专门用人力车拉着老人到城里、公园等到处游玩,邻居们见了都羡慕地对母亲说:“老姐姐,您真好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儿子。”母亲听了,总是乐滋滋地很满意地点点头。母亲长年患病身上疼痛,只要母亲感到不舒服,王师傅就给母亲按摩,有时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直到母亲不疼了他才肯休息,长年累月的按摩使他的两根大拇指严重变形,但他毫无怨言。他告诉我说母亲近来疼痛比之前减轻了好多,这是他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常言道:“顺者为孝”。孝敬老人让她吃好、穿暖不难,最难得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老人上了年纪,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时王师傅总是劝说家人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虽然有些话让人觉得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后再作解释,这样就化解了很多矛盾。

孝道贵在心中,贵在持之以恒,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的把孝老爱亲化作生活中最自然的行为,用心去实践。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人们不禁对他产生了敬仰,更多的是感动。

最后他给我讲,这三十多年了,经历了太多的事,其实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妻子,俩人没有单独吃过一次饭,没有带妻子出去玩过一次,没有让妻子享过一天福,心中对妻子是亏欠的。但我想对您说的是,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您的妻子对您不离不弃,始终相守,她是体谅您的。

王师傅的事情虽然平凡但却令我感动,让我们共筑和谐家庭,让我们的家风薪火相传。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篇14

小友,男,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鄂城区泽林镇余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把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当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父亲去世后小友夫妇接过爱心和孝心的接力棒。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他们将自己的母亲送到三弟家赡养。

家里条件拮据,他们宁愿自己饿着肚子干活也要让老人吃上米饭;家里无钱买药治疗老人肾炎,小友在医生的`指导下亲自到白雉山采摘草药,一采就是10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肾炎奇迹般的痊愈了。老人怕拖累小友)●(一家曾几次想绝食自杀,小友夫妻那几天轮流日夜守在她身边,耐心开导老人。为了让老人解开心结,小友夫妇专门用人力车拖着老人到城里、西山公园等处游玩。他们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奶奶,50多年来,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103岁。

董家两代人孝行善举感动众生,小友被评为鄂州市第二届“孝老爱亲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