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乌江画廊的导游词范文5篇》
乌江百里画廊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风景名胜区,西部处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阿蓬江、酉阳桃花源和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交界,东部处于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及阿蓬江、酉阳桃花源交界处,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庆乌江画廊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重庆乌江画廊的导游词范文5篇(1)
乌江是长江三峡库区最大支流,横贯武隆全境。江水湍急、山峦雄奇,一里一景,风光旖旎,有“天险乌江,千里画廊”之美誉。乌江,古称黔江、枳江、涪水,源于贵州高原,自西南向东北奔腾于大娄山系和武陵山脉之间,全长1050千米,流经渝黔46个县、市,至涪陵注入长江。
乌江的山有剑门之雄,三峡之壮,峨嵋之秀。远山神秘,近山雄奇,沟壑清幽、秀丽。其中著名的山峰有插旗山、弹子山、仙女山和白马山等。
乌江的水,碧若琉璃,畅游乌江,有“船在画中行,人在画幅中”之感。
乌江之美,在一洞、两江、七峡。一洞为芙蓉洞;两江即芙蓉江、大溪河;七峡有三门峡、边滩峡、盐井峡、关滩峡、中嘴峡、门栓峡、罗家沱峡。
乌江景观有“九堰十三峡”之说。“九堰”是指九座古代所修的旨在提高水位的拦河大堰,包括白涛堰、白马堰、巷口堰、江口堰、铁碛坝堰、罗家沱堰、三洞碛堰、万足堰、洪杜堰。“十三峡”即:三门峡、边滩峡、盐井峡、瓢儿峡、中嘴峡、咸山峡、鲁居峡、门栓峡、罗家沱峡、磨寨峡、马蜂岩峡、龙门峡和半边峡等。
乌江画廊最佳旅游时间:长江三峡的丰水期一般在2-4月,是三峡旅游旺季是三峡旅游的旺季,此时游览可尽情领略两岸秀色.
乌江画廊交通说明:在重庆市朝天门码头乘坐下水游船或汽车至涪陵,然后换乘快船沿乌江上行可游览乌江画廊
乌江画廊住宿:三峡游玩,住宿多在船上,如有兴趣,也可在秭归、白帝城、酆都鬼城等沿线口岸停留,附近有彭水宾馆,彭水民族宾馆等。
乌江画廊美食:到三峡游玩用餐多在船上,在五星级游轮上,川鄂美味应有尽有,但在船上用餐一般价格不菲。
重庆乌江画廊的导游词范文5篇(2)
乌江百里画廊是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渝东南、黔东北接合区域,其范围包括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贵州省沿河县的乌江干流段及两侧支流,自贵州省沿河县进入重庆酉阳县万木乡和龚滩镇,至重庆涪陵区汇入长江。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流经重庆市酉阳县万木乡、龚滩镇,至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乌江百里画廊包括乌江干流酉阳县龚滩古镇至万木乡之间河段,以及自东向西倒流的乌江支流阿蓬江酉阳段,占地面积240平方公里。含乌江百里画廊峡谷景区、龚滩古镇景区、阿蓬江漂流景区、清泉廊桥景区、马鞍城旅游景区、万木石林景区、三家阡石林、悬葬旅游景区、长溪沟生态旅游景区。是千里乌江的精华,被誉为“乌江百里画廊”。
乌江百里画廊“山似斧劈、水似碧玉、虬枝盘旋、水鸟嬉翔”,以“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为特色。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土坨子峡是山水画廊的精品。清代诗人梅若翁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
乌江百里画廊文化内涵深厚,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龚滩古镇有1700余年的历史;蛮王洞为战国遗迹;马鞍城是南宋金头和尚起义遗址;僰人悬葬是东汉僰人的独特风俗;还有巴人纤道、清泉廊桥、土家风情、“惊涛拍岸”、“竹零诗龛”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颇具研究价值。 雄奇险秀的河谷沟壑,鬼斧神工的悬崖绝壁,桀骜不驯的乌江、欢快奔流的阿蓬江,点缀在秀美的乌江百里画廊,受到了无数科考、探险、摄影爱好者、电影、电视剧组的青睐。
沿途风景:
龚滩峡:位于沿岩乡乌江村绛坨至阿蓬江汇合处,峡长3.5公里。峡与滩交响,水与石撞击,峭壁如削,险象环生,附生其上的仙人岩、雄鸡石、老鹰岩、松林峰、母子峰等,形象逼真,给险峻的氛围增添了许多乐趣。
斧劈峡:位于乌江后坪乡至万木乡,全长2公里。其峡山势险要,恰似鬼斧神工所造。峡内河水,波平如镜,游鱼可数。幽绿如蓝的江水,映着的红日,从天上直落到红底。在斧劈峡的岸上,是重庆市与贵州省一市一省共一街的地方。同街共境的酉阳县万木乡与沿河县的黑獭乡,都是土家族人,风族风俗习惯一样,逢年过节活动相同,他们同饮一江水,数百年来亲如一家。
土坨子峡:位于乌江龚滩镇至清泉乡之间,绵延达3.5公里。这里,滩大水急,有乌龟山、山泉水、廊桥、木楼、竹海、鲤鱼池以及古汉墓、金盔金甲、凤冠霞帔和中华最大的第一石磨(直径4米)等,是考古科研的重要文物。
荔枝峡:位于乌江重庆段后坪乡,上连万木乡的斧劈峡,从重庆延伸至沿河县域。峡谷的秀丽奇绝仿佛贵州秘境,云烟缭绕,飞瀑幽谷,而且是乌江猴、云豹、岩羊、獐子、野猪、长尾雉的乐园,给自然的峡江增添了动感灵语。尤其是附近的麻阳河支流,建有珍稀动物黑叶猴国家保护区,区内有黑叶猴58群,密度达14只/平方公里。
白芨峡:位于乌江清泉乡至后坪乡段,景点有4公里长。白芨峡河床笔直,水色连天,青山绿水,两岸鸟语花香,舟行至此,好似银河落九天。远眺两岸悬崖,尤如八大屏风,山岩之笔直,真乃鬼斧神工。
重庆乌江画廊的导游词范文5篇(3)
乌江百里画廊是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陲,重庆酉阳段为重庆市与贵州省的界河,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流经重庆市酉阳县万木乡、龚滩镇,至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乌江百里画廊包括乌江干流酉阳县龚滩古镇至万木乡之间河段,以及自东向西倒流的乌江支流阿蓬江酉阳段,占地面积240平方公里。含乌江百里画廊峡谷景区、龚滩古镇景区、阿蓬江漂流景区、清泉廊桥景区、马鞍城旅游景区、万木石林景区、三家阡石林、悬葬旅游景区、长溪沟生态旅游景区。是千里乌江的精华,被誉为“乌江百里画廊”。
乌江百里画廊“山似斧劈、水似碧玉、虬枝盘旋、水鸟嬉翔”,以“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为特色。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土坨子峡是山水画廊的精品。清代诗人梅若翁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
乌江百里画廊文化内涵深厚,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龚滩古镇有1700余年的历史;蛮王洞为战国遗迹;马鞍城是南宋金头和尚起义遗址;僰人悬葬是东汉僰人的独特风俗;还有巴人纤道、清泉廊桥、土家风情、“惊涛拍岸”、“竹零诗龛”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颇具研究价值。
雄奇险秀的河谷沟壑,鬼斧神工的悬崖绝壁,桀骜不驯的乌江、欢快奔流的阿蓬江,点缀在秀美的乌江百里画廊,受到了无数科考、探险、摄影爱好者、电影、电视剧组的青睐。
重庆乌江画廊的导游词范文5篇(4)
各位旅客们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乌江画廊,我是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名叫XX,现在我们的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那我就跟大家讲讲乌江画廊的概况吧。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流经了渝黔两省市的14个区县,流淌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涪陵区注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
朋友们不要以为它叫乌江就是乌合之众的江,乌江曾经是一条军事河流,历来被称作天险,汉代、三国、太平天国的英雄豪杰,都在这江边演绎过金戈铁马的故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刘邓大军进军西南也曾在这里创造过抢渡的奇迹。可谓是历险重重啊!
大家看,乌江两岸绝壁,水急滩险,不是三峡却胜似三峡,被誉为“百里画廊”。万木乡到龚滩古镇这之间的河段,约有60公里长,被誉为乌江画廊。
乌江不仅是一条美丽的江,还是一条民族的江,历史的江。就拿我们今天参观的龚滩古镇来说吧,龚滩古镇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乌江和阿蓬江交汇的地方,它是在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酉阳山洪暴发,凤凰山垮岩,堵塞乌江河道而形成的一个陡滩。因为这里的民众以龚姓居多,所以称之为龚滩,距今已经有1700年的历史了。这里曾经是四川到贵州湖南的一个重要口岸和物资集散地。龚滩古镇有两大奇绝,吊脚楼和青石板街。龚滩吊脚楼从南宋一直修到1963年,饱经乌江风云,人世沧桑,它的经久耐用程度可以与现代建筑媲美了。古镇吊脚楼还颇含艺术与文化品味,如西望牛郎山的织女楼,数吨重的鸳鸯楼,亭台楼阁式的绣花楼等,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到此一游时,用了“琼楼玉宇”来赞赏它。
龚滩古镇的另一奇绝是一条青石板路,长达两公里的老街,全由一块块青石铺成。青石年代古远,但直到现在青石板街还是可坐、可行、可卧而不用担心会有一身的尘土。据专家考证,此石板街是长江沿岸目前保持最完整,且极具观赏价值的石板街。
龚滩古镇的民族文化特色非常的浓厚,特别是土家族的民族气息。独具魅力的吊脚楼、婀娜多姿的摆手舞、还有结婚时的哭嫁。说到哭嫁还真是有意思,土家族的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娘,人们才称你是聪明伶俐的好媳妇。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不哭的姑娘还不准出嫁呢。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我在想,应该也有一些姑娘是真的伤心了才哭的,比如狠心的媒婆乱点了鸳鸯谱,女孩不愿意所以就趁机哭个够罗。
好了,朋友们,我们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到了龚滩古镇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重庆乌江画廊的导游词范文5篇(5)
千里乌江发源于乌蒙山脉,北源六冲河,南源三岔河,都发源于贵州西部地势最高的威宁彝族自治县,两条源流分别在深深的峡谷里流淌了几百公里后,终于汇合成了乌江。“乌江画廊”中的神美之笔是东风湖,其风光迷人,景色秀丽,兼有三峡的的雄奇,漓江的秀美。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等景色为一体,素来被誉为“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曲折的11道弯这蕴藏着雄浑之美、神肖之美、流动之美、逶迤之美、真切之美。
沿东风湖逆流而上四十分钟,有一个被誉为“贵州省苗族歌舞之乡”的苗寨,她就是位于东风湖畔笋子岩下,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苗族风情的化屋基苗寨。这里处处可以领略到苗族的“芦笙拳舞”、“板凳拳舞”等特色民族舞蹈。
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属“歪梳苗”一支,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无伴奏多声部民歌,其迭宕优美能让鸟雀惊飞。化屋苗家热情似火、堪称厉害的三道寨门:经过拦路门、迎客门、敬客门后,就成了最尊贵的客人,幸福地听到了苗家儿女原汁原味的“倮跺”,即多声部民歌里最主要的品种——情歌。原为男女对唱,应和者为了表示赞赏、爱慕,即兴地在主唱者唱到句头、中间或尾句时便加声进来,苗语叫“耨斗”,即和唱帮腔;又还有反唱,即转调唱法。男声女声相互应和、缠绕,自由空灵。而两三位歌者在这两声之间加声进来,七八个声部就出现了,错落有致的歌声如空山灵韵,绮丽而缤纷,柔情又执着,心灵顷刻被这美妙的天籁之音洞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