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个人报告 > 调研报告 >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合集7篇)正文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合集7篇)》

时间: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精选7篇)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 篇1

昨天龙老师把他参加通用技术第七届全国会议的听课结合在云南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发了给我,还要我回答他的四个问题,或者是交流对四个有关通用技术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看了后我也很有感触和共鸣:

1、通用技术课程已经有一批学校在认真的实施,部分学校配置了通用技术课程的专用教室及设施,组织了培训教师的活动;有中学主动、积极开展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充分学习、分析、评价其他省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自身实际进行改进与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并在全省的教师培训活动中交流、展示;有部分市组织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公开课竞赛,促进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活动;有一批学校在等待、观望。

2、龙老师听了全国教师技能大赛的六节课。它们有重动手操作、重分组讨论、重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有对已有知识或教材知识实验验证的倾向,有教学模式一致化的倾向。省内的五节课也有重动手操作、重分组讨论、重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能够学习、借鉴其他省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使自己能够理性地组织教学。但是,缺乏必要地分析与评价,小组讨论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探”无“究”或重“探”轻“究”,有“分享”无“辨析”或重“分享”轻“辨析”的问题被依样复制,评价的导向、形式的模仿造成了教学方法高度的“一致化”。

3、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态度、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等问题成为大家热烈议论的焦点。我们认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解与认识不足是学校开课不好的主要原因,而评价跟不上,管理跟不上是是学校开课不好的重要原因。”

4、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一、揭开通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的面纱,用尽可能少的描述,最好用一句话,把其最基本的目标凸现出来,让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能够先瞄准,后开枪;使课程能够在老师有明确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实施,使学生与教师的教学经历、体验与积累能够建立在一个明确的基本认识之上,为他们进一步理解、认识课程与课程标准提供实际的、感性的经验。

技术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的教学,也就是现实中一个技术产品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方案到成品到使用保养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涉及的技术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二、坚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倡导教学多样化;坚持用实际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的成败,反对根据教学形式判断教学的优劣。条条道路通罗马意指到达一个目的地的路径有很多很多,达到一个目的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模式的“一致化”有可能扼杀教师的创新意识。

现在的通用技术课堂还是有很多传统课堂的影子,尤其部分省出现严格的纸笔考试评价后,这种趁势更严重,也是评价不符合课程特点导致的负面作用的一个佐证。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呈现形式也多了,但符合通用技术课程特色的课堂例子还是凤毛麟角。但无论怎样,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还是要借鉴传统课堂一些好的做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利用。作为刚进入新课程改革的云南和对课程还没有确定考核标准时,应该在方向正确,内容保证的情况下鼓励教学在教学模式上百花齐放,及时总结、反思、提高和继续实践再进行推广。

三、明确评价学生通用技术课程成绩的目标。评价要能够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的全面开设,要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与认识,要能够促进通用技术课程联系客观实际的实施,要能够促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

评价方面,我觉得第一届通用技术学生全国赛有一个非常好的导向作用。

首先是通过网络,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利用40分钟,完成一些教材需要记忆、理解和应用的知识和思想方法。

其次是用三个小时在网络上完成对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分析、阐述,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用技术语言把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展示出来,形成方案。(作为一个省的考核,可以在高考的考场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完成,但对设计方案的评价比较困难,因为没有固定的答案,评价标准难以量化。)

最后是现场对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对作品的制作进行考核。这个实施起来因为要面向所有学生,比较困难,作为竞赛形式就容易解决。

四、研究符合通用技术课程特点的评价方法,使它能够实现评价学生通用技术课程成绩的目标,客观反映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成绩与问题,能够为教育管理提供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真实情况,使管理成为有根据的理性行为。

学生作品的评价应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特点

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步工作:

(1)让小组成员和作品合照,把作品拍照,并把优秀的作品结合学生制作过程的的图片进行展览,增强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他们对创新活动的兴趣。

(2)让学生介绍、演示作品,优秀还可以进行答辩,并把过程录象。

(3)对优秀作品进行重新指导优化改进,让学生作品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评奖。

(4)教师对作品的总结性评价。评价既重视结果,更加要重视学生在整个设计制作的过程,挖掘学生作品的亮点和反映出小组在制作过程中合作精神。

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除了一个作品外,它还有足够的资料(文字,图片,录象和教师评价结论等)在反映作品的设计、制作、测试和评价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是一件完整的通用技术作品。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 篇2

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及模型训练技术三个方面。

在语音识别的特征提取过程中,主要有语音信息量大,语音的模糊性,重音、音调、音量和音速的变化,环境噪声和干扰等难点。导致语音识别在互联网和传媒行业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几年来,借助机器学习领域深度学习研究的发展,以及大数据语料的积累,硬件的性能的提升和算法的改进,语音识别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音频指纹技术和音频二维码技术等。下面本文具体讨论这两种技术。

音频二维码 音频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了。二维码取代传统的键盘树盘输入技术的部分功能,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第二大入口方式。但是普通的二维码技术只是将文本信息进行加码和解码。这导致二维码只能传输普通的文本信息。如果将音频技术和二维码的概念相结合,利用声音实现终端之间的近距离信息传输,那么毫无疑问音频信息将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第三大入口方式。

音频二维码技术采用仿生学技术,利用声音实现文件的快速传输。采用跨平台的技术,实现手机、电脑、智能机顶盒等智能设备间的图片、文字、链接的传输。音频二维码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图像二维码、近磁场传输和蓝牙等技术。

20xx年底蛐蛐儿创始人朱连兴开发了一套音频二维码的引擎,名字叫蛐蛐儿SDK。在朱连兴推出了蛐蛐儿SDK之后,音频二维码的开发也变的比以前更加快速和简单。蛐蛐儿通过声音传输的不是文件,而是在发送端生成一个四位的二进制数。这四位二进制数是待发送文件的ID。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其实只是上述生成的ID。发送端在向客户端发送ID的同时向云端发送ID和数据。在接收端接收到ID后,通过该ID向云端获取对应的数据。

音频二维码应用

音频二维码的应用非常广泛。音频二维码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广播和电视也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如果结合音频二维码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将使二者相得益彰。音频二维码可以使广播电视用户不再是单一的受众,也是参与者。通过音频二维码可以让用户的手机等终端设备接入电视屏幕或者广播。用户在欣赏电视节目或者收听广播节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参与节目互动环节。这会在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拉动广播电视行业的收视率和收听率。

例如在非诚勿扰的节目播放结束时,孟非不需要说那么长的一串话让观众知道如何来报名参加非诚勿扰,只需要说“欢迎在听到嘀声后报名参加非诚勿扰”就可以了。观众的终端在听到嘀声后解析相应的内容,获取到报名所需要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观众可以任选一种进行报名。这样观众再也不需要拿笔和纸去记录这些信息了。

观众在观看好享购频道的时候,在一个节目结束的时候插入一个声音。观众的手机在听到这个声音后自动解析购买此商品的号码,用户按拨号键就可以直接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使用了音频二维码技术,用户便从对着电视屏幕记录购买号码中解脱出来了。

不像电视技术同时通过声音和画面来传递信息,广播技术只能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所以在广播行业中,尤其需要其它的手段让听众接收信息。在这个需求下,音频二维码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音频二维码技术,广播和电视可以向用户推送广告,例如团购消息、好享购商品信息以及商场打折券等等;可以向用户推送增值服务,例如天气预报、银行还款等等;可以向用户发起投票活动;还可以允许用户分享这些内容到各大社交论坛,吸引物联网用户的眼球。

缺点

蛐蛐儿SDK采用的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四千到一万伏的频段。这导致非常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噪声干扰。经过测试,该SDK在咖啡店和火锅店等公共场所中,在两米以内的传输率能达到百分之百,距离越远,传输率越低。 蛐蛐儿SDK采用的是人耳听觉范围内的音频,这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是个缺点。因为在原本纯内容的声音信息中加入了其它的对人耳来说无用的声音,可能会让观众无法接受。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采用超声波或者次声波来代替可听波来解决。但是如果采用超声波,会显著增加功耗,并且不能绕过障碍物。在电视前站一个人将把所有信息拒之门外。并且某些频率的`次声波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非常大。所以确定音频的频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

音频指纹 音频指纹技术

音频指纹技术是一种通用音频处理技术。它能根据音频对象的特征准确识别该对象的信息。音频指纹是音频对象简短的摘要。音频指纹技术在音频对象和指纹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通过这种机制,不需要通过比较较大的音频对象本身,而是通过比较相关的指纹,就可以确定音频之间知觉平等的关系。

音频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现在已发展的非常成熟。音频指纹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基于水印嵌入的指纹方法。周鸿飞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和系数均指统计特性的音频指纹方案。首先使用用户信息生成混沌映射初值,然后应用混沌方法把混沌映射初值生成用户指纹,再根据小波系数统计恒定特性将指纹嵌入到每帧中。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但是需要嵌入多余的数据。另一种是基于内容的指纹方法。Haitsma J.提出了一种鲁棒的音频哈希指纹方法,对相邻2帧提取频域能量的差异作为哈希指纹。

音频指纹应用

音频指纹起步较早,应用也非常广泛。目前应用最广的领域是音乐播放软件中。根据音乐的旋律能够准确识别歌名歌手等信息。飞利浦公司研制了一款手机软件。只要把手机贴近正在播放歌曲的收音机,不出三秒钟的时间就能记下这首歌曲的音频指纹。然后手机可以通过该音频指纹去音频指纹数据库寻找匹配的歌曲。酷我音乐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实现了类似的功能。

音频指纹也可以应用到电视媒体中。例如可以使用音频指纹对电视广告进行检测。商业公司可以检测电视台的广告是否按合同规定播出。媒体研究机构和广告策略公司可以统计广告的信息,对其进行整理和数据挖掘。

音频指纹还可以用于版权控制。版权持有者可以对广播和电视进行音频指纹采集,然后根据音频指纹对比音视频数据库,找到该音视频,进而挖掘传播者是否具有该音视频的版权。

音频指纹也可以用于向电视和广播用户的终端推送服务,增加与用户的互动。例如用户的手机接收到特定的音频指纹后就打开web浏览器,转到一个URL。该URL可以是与用户互动的投票系统,也可以是广告,或者是一些增值服务。

音频指纹同样也可以用于物联网行业。当用户上传或者下载音频的时候,首先传递该音频的指纹。如果发现已存在该音频,将直接完成此次下载任务。达到秒级的用户体验。

总结

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语音识别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和先进。其应用背景非常广泛,其商机也无限大。可以预测在近五到十年内,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各种各样的语音识别系统产品将出现在市场上。人们也将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识别系统。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 篇3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形成了从修法、制定细则到部署行动的“三部曲”,技术市场有序发展,技术服务机构加快壮大,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仍存在一些痛点。比如,以往的工作更多注重局部推动和点上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的问题,相关工作之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紧密的衔接和有效的贯通,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体系支撑能力尚显不足。为此科技部制定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首次提出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概念,到20xx年,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技术转移渠道更加畅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国际技术转移广泛开展,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到20xx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建成,技术市场充分发育,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

为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精神,山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xx〕13号),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从山东实际出发,以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技术转移体系为目标,到20xx年,我省基本建成实体和网上技术市场健全,专业技术市场补充的技术市场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横向纵向联通,衔接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创新,覆盖全省各市、县(市、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转移人才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增长,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国家、省对技术转移工作要求,泰安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市科技局对全市技术转移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泰安市技术转移基本情况

(一)技术转移工作开展初见成效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目前拥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52家,协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76人;协助政府、企业组建创新创业平台51家;促成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成果转化共计253项,合同技术交易额共计1.3亿元;协助企业申报专利479项。我市高校、科研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高创中心等大型技术中介机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机构服务内容基本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个环节,涵盖了项目申报指导、技术咨询、专利代理、检索查新、技术需求征集、高校成果展示和推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各个环节,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

(二)各县市区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各区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泰山区(13家)、肥城市(12家)、高新区(10家)、新泰市(8家)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宁阳县(4家)、东平县(3家)、岱岳区(2家)发展相对滞后。

(三)各县市技术合同登记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20xx年我市各区域的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新泰市、肥城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到8亿元以上,宁阳县、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亿元以上,东平县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亿元。

宁阳县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比20xx年增长241%,东平县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比20xx年增长22%。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转移机构没有形成发展规模

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弱、小、散的特点,主要从事一些项目包装、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专利代理等工作,缺乏有效引导,不能有效地开展或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比如,肥城市、新泰市、东平县高创服务中心虽然为省政府批准的集科技研发、项目孵化、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人才交流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未开展有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主要从事的还是基础性的物业服务、项目申报包装服务等工作。

(二)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水平较低

大部分服务机构自身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方面水平较低,人员的服务能力不够,工作重点以对上争取政策补贴为主,重服务数量,轻服务质量,对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和技术难题了解不透,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掌握,导致服务机构不能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服务体系,有些合作了的项目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跟踪服务,不能形成服务品牌。

(三)缺乏从事技术转移的专业人才

技术转移人才应具有广泛猎取和筛选科技信息的能力,能够对技术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估和论证,对现有和潜在的市场进行准确的调研和预测,具有管理、组织、营销、公关和社交能力。目前,全市注册的具有执业技术经纪人证书的人员很少,大部分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人员是半路出家,在技术转移服务业务方面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熟悉技术转移服务业务的跨学科、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四)技术合同登记统计亟待加强

1.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宣传不够,很多企事业单位不了解,对从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农技推广、软件设计、专利代理、科技查新、检测检验、科技评价、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单位技术合同没有进行登记。

2.各县市区参与技术合同统计的人员少,主要由负责技术市场工作人员协调填报技术合同录入,大多数企业单位不配合,征集技术合同困难。

3.市域内常规生产型企业对技术合同了解少,录入的`合同大多为产品销售合同,存在部分录入信息不正确,同一项目反复录入,合同真实性差。

三、相关的建议

(一)出台新政策引导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规范发展。

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完善泰安市技术转移的政策法规体系,出台《加快泰安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设和完善我市技术转移体系,加快发展技术市场,高质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要求,集成技术转移全要素,打通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技术转移全过程,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形成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资金为纽带、政策为保障的现代技术市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与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通发展。到20xx年,基本建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规范化的技术评价活动,一站式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技术转移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技术转移机构达20家,从业人员超过500人,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60亿元。到20xx年,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运行的技术转移体系,技术市场充分发育,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

(二)构建全市统一的技术转移管理体系。

依托泰安市创新谷创新平台,建设泰安市技术市场“一厅一网一金”的发展模式。“一厅”即技术交易服务大厅,实现科技成果服务、技术转移转化等服务功能;“一网”即“科技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网站,开展网上交流、信息发布、数据分析等工作;“一金”即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开展金融对接、建立科技发展基金等科技金融服务。市场内设立法务咨询、工商注册、财税服务、技术评估、金融服务、技术交易、科技咨询等区域。力争为泰安市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无断点、无盲点、横纵交错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三)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

鼓励市内高校、科研院所创办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吸引市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品牌技术转移机构在泰安建立分支机构,鼓励各类中介机构为技术转移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评价等专业服务,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通过开展市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的备案工作,认定一批专业性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机构,根据其业务量评定等级,对备案的服务机构择优给予资金奖励。

(四)加强技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

成立泰安市技术经理人协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2次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对技术转移经理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探索出台鼓励驻泰高校技术经纪人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工作的意见,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要允许高校在绩效工资额度以外奖励技术经纪人员和技术发明人。

(五)切实加强技术合同统计工作

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培训,让更多企事业单位充分了解四技合同认定登记范围,了解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合同登记。要积极主动到市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宣传技术市场工作政策,宣传技术合同登记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事业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主动性,促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开展。在全市各县区指定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引导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将促成技术合同登记的绩效作为申请奖励补助的重要依据。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 篇4

第一部分:说明

1.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的作用是为评审,决策提供的框架文件。是新专业开发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2.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对新专业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其中的风险提出经过调查,分析,而后得出的初步意见。特点是:必要性,可行性和风险控制。其中可行性是重点,风险控制是难点。要求是:可行性要有调查,有依据,有数据,有充分的论证。风险控制要有分析,有预判,有防范措施。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必要性写得充分,而可行性写得简单,只有论点没有分析,依据,数据,论证不足。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分析和预测。这样的结果是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没有质量控制,没有风险控制,起不到文件的作用。

3.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的依据(输入文件)是关于新专业开发的社会和企业调查的调研报告。

4.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经专家,学校领导评审后,需要进行的是做新专业开发计划。

5.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一.必要性分析:

①新专业开发的目标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

②新专业开发背景

·新技术,新职业及学校发展的要求

·社会企业对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 ·生源的分析

·社会其它学校同专业的发展概况:规模和人才供给情况

二.可行性分析:

①对于新专业发展,学校的基础环境

②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比较优势:教师,设施,模式,理念,质量,经验等

③经过企业调查和专家评审,能提供出专业发展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课程框架计划和对资源的需求

④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预判和控制

⑤学校能够提供新专业发展必需的资源:资金,设备,教师,场地

三.结论

6.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需经过专家评审和学校领导的批准

7. 新专业开发可行性报告经学校批准后,,学校下发新专业开发任务书,各系,专业依据任务书进一步完成新专业开发的详细计划

一. 目标与背景

1.新专业开发的目标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

2.新技术,新职业及学校发展的要求

3.社会企业对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

4.生源的预测分析

5.本地区其它学校同专业的发展概况:规模和人才供给情况

6.国家社会与劳动保障部关于该职业岗位(群)的资格标准(简述)

二. 基础与比较优势

1.对于新专业发展,学校的基础

2.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比较优势:教师,设施,模式,理念,质量,经验等

三.专业建设初步方案

⒉该专业的课程框架计划

四. 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判和控制措施

五. 新专业对资源的需求分析(现有的和需要新增的资源)

3.该专业对学习环境的需求 学校内部实践场地的需求

六. 结论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 篇5

一、 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目标、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人数,技术等级,年龄,学历,工资等)近三年人才招聘情况;未来人才需求的要求(学历、资格证书、技术水平等)

3.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4.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国内标准、国外标准、国内外著名企业标准)

5.浙江省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三、 高职专业现状调查

1.专业在国内的分布情况

2.国内各地区专业的教学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类)

3.国内各地区专业的特色、教改动向和发展趋势

4.其他

四、专业教学资源分析(含师资资源、实训资源、培训教学资源、校企合作资源等的分析)

五、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关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

2.关于课程设置

3.关于教学改革

4.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关于师资队伍建议

6.关于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7.其他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 篇6

现在,在质量技术监督队伍中,存在有少数干部不思进取、责任淡化、作风懒散、学习松懈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精神文化的支撑。要推进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质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大力加强质监思想建设,构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质监政治思想工作,在广大质监干部中确立一种奋发向上、干事敬业的进取氛围。然而,目前少数质监人员在质监思想建设的认识和运作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质监思想建设片面理解为文体、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务虚的形式,没有从组织领导、服务企业等方面和促进、提升监督与服务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二是在运作上不切实际,重形式,轻实效,把精力花在部署环境、营造场面上,生搬硬套,缺乏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把思想建设看作灵丹妙药,希望一劳永逸,结果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质监干部职工是质监思想建设的主体。开展质监思想建设工作,必须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充分利用精神、制度、物质诸方面的文化积淀,在质监管理的全过程,更多地融入情感和思想建设的因素,营造一种良好的质监思想建设环境,用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凝聚人心,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建设理念渗透干部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人、提高人,增强团队的战斗力,树立良好的质监形象。要从五方面抓起:

一、建立组织,培养精神。

创建学习型组织,关键在于加强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建立机制,营造自觉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各级质监部门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通过推行网上学习、考试竞赛、现场练兵、能级管理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大力倡导自觉学习、在岗学习、自学成才,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理念,把学习引入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形成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互促进,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和谐结合。同时要引入学习激励机制,建立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和专业人才档案,实行能级管理,奖励和重用优秀业务人才,在全系统形成一个尊知重才、以学为荣的良好导向,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事业造就人才,人才引领事业”的崭新局面。同时,构建质监思想建设还必须积极塑造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忠职守和富有特色的团队精神,并围绕这种团队精神,积极培育质干的团队意识,使广大质监干部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团结观念、道德观念和创新观念,从而改变质干原来只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势,潜意识地对质监部门这个组织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整体工作的良性快速发展。

二、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工作活力。

创新是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源头活水。没有创新的举措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取得优良的业绩。一种好的质监思想建设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和新鲜的活力,能够激发广大质监干部的士气,充分发掘蕴藏在广大质监干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质监部门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此,建立和发展先进的质监思想建设,一定要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创新作为工作、学习的灵魂,进行观念创新,开拓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体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质监环境;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注重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丰富创新内容,为质监工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

现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对人的管理关键在于以制度管人管事。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想建设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任何一个群体或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质监部门在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切实重视质监思想建设,把制度创新与开展质监思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重视质监干部的思想实际和情感需求,避免出现制度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的对立情绪和抵触情绪。同时可借鉴和引入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拓宽管理领域,对现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工作规程和岗责体系等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块,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的内在要求进行整合和规范,将质监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全员参与、过程监控、持续改进”的监控管理体系,实行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制度管理,向国际化标准迈进。

四、规范行为准则倡导道德风尚。

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价值标准。从事业、人生、社会等方面总结提炼价值观,作为干部的.人生追求目标,用新的使命、新的目标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大力弘扬质监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个人行为准则。对干部在工作、社会活动等场合下应有的礼仪和修养进行明确规定,使全体干部明白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以此约束和规范干部的道德行为,体现质监思想建设的价值取向。同时要联系实际,创新机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干部职工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开展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及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倡导高尚的道德风尚,提升质监部门的社会形象。

五、建立激励机制形成正确导向。

要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培养干部职工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干部职工在工作、学习中取得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对干部职工工作的肯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给他们以成就感。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换和末位淘汰等制度,实行能级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把哪些真正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做到人尽其才,优胜劣汰,在干部职工中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技术调研报告汇编 篇7

一、基本情况

油菜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的主要农作物,随着优质“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菜的种植面积也正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__年我省油菜种植面积为1447.1万亩,20__年已达到了1504.1万亩,增长了4%,亩均单产已由20__年的108.4KG提高到20__年的119.67KG,增长了10.4%;总产180.0万吨,比20__年增长了14.80%。我省属全国油菜优势农产品区域,已经形成了沿江和江淮两大集中优势产区,是全国油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油菜产量居全国第二位,20__年油菜总产量156.8万吨,占全国的13.8。

由于油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水稻主产区,前茬作物为水稻,种植模式为稻--油。油菜的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直播(包括撒播、穴播)等,育苗移栽技术作为农业部门的主推技术是我省目前的主要栽植方式。

多少年来我省油菜生产一直采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除耕整地、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可以与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机具共享外,其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几乎为零。以育苗移栽为例:在前茬收获后,用拖拉机或耕牛对田块进行耕翻,从起垄打穴、育苗、起苗、移栽洇水、施肥除草、收获直至干燥全靠人工作业。整个生产过程直接投入用工量12-13个工日,仅育苗移栽、收获、干燥等关键环节就需8-9个工日,已超过水稻全过程的用工量。使油菜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据__省价格成本调查队20__年调查统计每亩油菜纯收益仅为22.67元。每年油菜收获集中在5月中下旬,正遇江淮多雨季节,收割后的油菜籽常常因得不到及时的凉晒干燥造成大量油菜籽发热、霉变,全省每年造成的霉变损失在10左右。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收获季节的霉变损失,直接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制约了油菜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产出效益的提高。广大农民在水稻生产机械化基本解决的感召下迫切要求解决油菜生产机械化的问题,重点解决油菜栽植、收获、烘干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跳出传统的种植模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因此,探索适宜的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减少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优质油菜的单产和效益,不仅是我省农机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对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改善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认真开展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

我站在省局的支持下,从“九五”末开始在油菜种植、收获和烘干等几个关键生产环节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主要示范内容如下:

1、油菜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

为进行油菜机收试验,指导全省的.试验示范工作,我站制定了《__省油菜机械化收获试验大纲》,并率先于20__-20__年在巢湖市居巢区两次进行油菜机械化收获试验,宣城、马鞍山、黄山、滁州、合肥、巢湖等市的有关县市按照该《试验大纲》也相继进行了油菜机械化收获试验。试验内容是对油菜机收的联合收获、分段收获两种工艺模式进行探索。油菜联合收获机械化工艺模式:该工艺采用改进的适宜油菜机收特点的稻、麦、油兼用型或专用型联合收割机,在油菜适收期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输送、脱粒、清选等工序;油菜分段收获机械化工艺模式:该工艺采用人工或割晒机等将油菜收割铺放,利用作物后熟作用、晾晒2-3天后再由人工或机械拣拾将油菜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脱粒、清选。

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论:

(1)、机械收获省工省时节本增效,促进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是一项使用工时多,劳动强度大的强体力活,收割1亩油菜需要1.5-2工日。采用机械联合收获每小时可作业3亩以上,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同时由于节约用工量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油菜联合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对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避免了农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

(2)机械分段收获工艺模式难以实施,联合收获为当前主要工艺模式。

机械分段收获工艺虽然有利于提高油菜成熟度,降低损失率。但相对联合收获多一道环节,且无相应机具:保有量较大的稻麦割晒机不适宜收割油菜,装有捡拾装置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在我省还是空白,因此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油菜机械分段收获的条件。

目前的油菜联合收割机属于兼用机型,即在原有稻麦联合收割机基础上加装和更换部分装置和部件,实现稻、麦、油三用,有利于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性,因而具有较强适应性。

(3)准确把握适收期是降低损失率的关键。

油菜机收损失率不仅是机收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影响损失率大小的因素除收割机性能、农艺配套措施外,重要的是操作技术。由于同一株油菜上下层角果的成熟期不一致,当上层角果已黄熟时,下部角果还处于青熟期,因此联合收割机对油菜的适收期要求较严格,若机收过早,则由于作物潮湿,含水率高,不仅机器作业负荷增大,而且籽粒与茎杆粘连,难以清选、分离,造成脱粒损失和含杂率上升;若推迟收获期,则由于油菜过于成熟容易炸荚,造成割台部分损失增加。从试验得知油菜最佳适收期为黄熟末期至完熟前期,俗称九成熟左右。另外,在同一天中避开中午高温期作业也有利于降低损失率。目前理想的机收损失率在8左右,该值低于人工收获方式的损失率,农民对此基本满意。

(4)通过试验示范,选择了比较适宜我省示范推广的机型:湖州—200Y、上海向明200、浙江三联180、南通五山20__型稻、麦、油兼用型全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2、栽植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

进行油菜栽植机械化技术试验的目的主要有:

(1)、探索油菜栽植新技术,与油菜育苗移栽相比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减少用工量,降低生产成本;

(2)、为有利于油菜机收探索适宜的栽植技术和选择新品种。

根据我省油菜育苗移栽面积较大,该项技术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实际情况,我站也曾打算进行油菜机械移栽试验,但由于国内农机科研部门研制的移栽机械工作可靠性不理想、性能还不能满足移栽技术要求,进口移栽机械价格昂贵而放弃了这个打算。因此确定直播机械化技术作为油菜栽植的发展方向。

20__年我站制定了《油菜机直播技术实施方案》,该方案在总结各地已经取得机械直播油菜经验的基础上,详细拟定了油菜整地机直播、免耕机直播、机开沟免耕覆盖直播等三种直播技术的对比试验方法,并由省局立项在宣城、滁州、马鞍山、合肥、巢湖、六安、安庆设点试验。经过试验以宣城为代表的油菜机开沟免耕覆盖直播技术和以滁州为代表的油菜浅旋耕机直播技术取得明显成效,并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

油菜机开沟覆盖免耕直播技术,是宣城市、广德县两级农机部门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示范,而总结形成的一项油菜机械化栽植新技术。该技术最大优点是省工、省时、节约成本。据测算:按传统的人工移栽方式种植油菜,仅育苗移栽环节每亩约需4.5个工日以上,用机开沟免耕直播技术播种,每亩只需0.5个工日,两相比较亩均节约4个工日,减少了油菜栽植的用工投入,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该技术与传统的人工移栽方式相比还具有:通过发挥机械优势在最佳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种植计划,充分利用10-11月份的有效光温条件促进油菜生长,获得健壮的冬前苗;油菜适时机械播种,能够获得理想的亩基本苗数(10000株以上/亩),群体优势明显,个体也能充分生长,个体与群体协调而合理;抗倒伏能力强、病害轻。同时根据油菜的生长规律,采取一系列的农艺辅助措施,以适应油菜生长对水肥等营养的需要,所以产量明显提高。应用该技术后经多点测产,主要油菜品种的产量达到175KG以上,略高于育苗移栽产量。

宣城市示范该项技术后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冬闲田面积逐年减少。该市每年应用这项技术的面积近80万亩,占全市油菜面积120万亩的70以上。20__年6月该项技术通过__省科技成果鉴定。目前该技术不仅在我省油菜主产区试验示范,还辐射推广到外省油菜主产区,20__年9月份河南省固始县农机部门来我省考察后,引进开沟机100多台,当年实施面积就达1万多亩。

滁州、马鞍山等地试验的油菜浅旋耕机直播技术,其主要机具为2BG-6B型油菜直播机,能在稻茬田一次性完成浅旋耕、播种、施肥、镇压等工序,并具有一播全苗、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等作用。与育苗移栽相比亩均节省用工3个工日。经试验点测产主要油菜品种产量为174KG/亩,比育苗移栽同品种的产量增产24KG,增幅达16。

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直播油菜由于亩基本苗数高于育苗移栽的亩基本苗数(育苗移栽不足7000株/亩),油菜的株型相对较小,枝杆分叉和结荚部位较高,枝杆交错程度明显低于育苗移栽,因而有利于油菜机收。

3、烘干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

我省曾多次组织烘干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但由于未能把握烘干机械生产能力与当前农户经营规模的关系、解决用户对烘干机械的认识问题(认为烘干机械只有在阴雨天气才能发挥作用,在晴好天气使用烘干机械是多此一举,未能认识其在提高粮油品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未能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问题而使烘干机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示范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负面影响。20__年我省承担了农业部“粮食产地烘干试点”项目,在该项目实施中除选用先进适用烘干机械外,重点在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下功夫,选择粮油收购加工企业作为示范对象,帮助引导其开展粮油收购加工、代烘等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示范表明:

1.粮油机械化烘干的优点

第一、油菜籽收获后可以得到及时烘干,摆脱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减少油菜籽产后的霉变损失,保证增产增收;

第二、可以减少晒场占地,降低凉晒成本,避免晒场凉晒造成的污染和浪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率;

第三、采用低温干燥处理,可以确保油料品质,增强油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以粮油收购加工企业为依托,开展机械化烘干作业,实现企业、农民真正双赢。

由于收获后的油菜籽含水率高,而收获期大都是多雨季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晾晒,将发生发热、霉变等现象,直接后果是出油率和成品油品质下降,油菜籽如不能及时地出售,就面临着霉变的风险,意味着农户将要增大损失,减少收入,全国每年因霉变造成7-8的损失,我省高于全国水平。而拥有烘干机械的粮油收购加工企业因具有相应的烘干能力而可以大量收购储存原料。由于粮油收购加工企业的敞开收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的风险,也就是使农户增加了收益。农民以节约下来的凉晒成本让利给企业,使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烘干机械化技术不仅成为农民与企业、农民与市场连接的纽带,而且使粮油收购加工企业更加确保了产品的品质,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含量和油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这已逐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技术手段。

三、我省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

经过全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几年的试验示范,现已基本探索出适宜我省的以油菜机直播、联合收获、小型低温烘干为中心内容的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