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通用十篇)》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10篇)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1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畜牧业发展情况,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们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据我县河多、滩多、坡多、草多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及我县被确定为国家小尾寒羊种羊繁育基地、鲁西黄牛基地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重点县的有利条件,以发展奶牛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不断壮大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规模,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半壁江山,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19年12月底,全县大牲畜饲养量1.47万头(其中肉牛饲养量0.34万头,奶牛0.16万头),生猪饲养量13.74万头,山绵羊饲养量28.2万只,家禽饲养量1026万只。肉类总产15296吨,禽蛋总产34560吨,奶类总产4509吨。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12家(其中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6个。形成各类专业村112个、专业户3600余户。畜牧业产值实现3.4亿元,同比增长7.8%。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畜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规模饲养集中化。目前,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养殖小区16个,其中存栏百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4个,存栏5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小区3个,年出栏20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2个,年出栏百头以上的种猪场4个、肉牛养殖场2个。
(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是集中经营。如后方乡东王坊奶牛养殖小区,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农户集中发展,目前已入住奶牛养殖户12户,存栏奶牛187头。二是股份经营。如华普奶业有限公司,由我县两个农户合资兴办,现已完成投资290万元,建成青贮池3个、挤奶大厅1个,存栏奶牛120头。三是独资经营。如辛鑫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个人投资兴办,目前已完成投资210万元,建青贮池1700立方米,可存栏108头。四是技术合作经营。如绿源畜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奶牛中心合作,建立了濮阳市第一家奶牛胚胎移植中心,现已成功移植奶牛670余头,产下纯种荷斯坦奶牛380头。
(三)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建成了以雪牛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乳产品加工企业,以绿源、华普、辛鑫、金凤凰等为龙头的一批畜牧养殖企业,以吴坝清真屠宰场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县拥有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12家。其中,雪牛乳业有限公司,是集乳制品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与6个奶牛养殖小区签订了长期供奶订单合同,日加工鲜奶20吨。目前该公司又与三鹿集团进行合作,配套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建成后,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50吨以上。
(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县畜牧部门为中心,县、乡、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治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鸡、养羊、养牛等专业协会。并以乡镇驻地为重点,规范建设了孙口、马楼等一批中小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三是加强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乡、村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技术推广网络,对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承包,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技术方面的难题。
二、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抓组织领导,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作的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扶贫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县政府在每年年初与各乡镇政府签定《农牧业目标责任书》,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硬性指标,年终进行统一考核,兑现奖惩。三是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台前县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规划》等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四是通过对比算帐、典型引路、参观学习、政策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对畜牧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畜牧业发展氛围。
(二)抓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一是在深入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发展壮大养殖小区为切入点,稳定猪、鸡生产,重点抓好牛、养生产,突出抓好奶业生产”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定位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二是合理调整畜禽结构,使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禽发展迅速,生猪和禽蛋生产稳步发展,奶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又新发展了狐狸、貉特种养殖,目前全县狐狸、貉存栏达到3万余只。三是不断优化畜禽品种,引进和推广了高产奶牛、优质肉牛、优质家禽等优良品种,抓好了奶牛和小尾寒羊的选育和综合开发,提高了良种存栏及产品产量比例,形成了奶牛、家禽、猪、羊和特种养殖全面发展的格局。
(三)抓龙头企业建设,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培植了雪牛乳业有限公司、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吴坝清真冷冻厂等一批畜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拥有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12家。二是制定并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资金、用地、实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雪牛乳业有限公司投资680万元、征地41亩进行了扩建,还与三鹿乳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按该集团要求投资近300万元,增加了设备,完善了实验实施,增建了高标准库房。吴坝清真冷冻厂投资300万元对生产车间、冷库、设备进行了改造,新建标准屠宰车间286平方米,20吨速冻库一处,300吨冷藏库一处,日宰肉牛或小尾寒羊分别达到100头或300头。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雪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羽绒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羽绒2019吨,形成了豫北地区最大的羽毛购销集散地,带动了1000余户、近2万人从事羽绒收购业务,年创社会效益2亿元;后方乡金凤凰禽业有限公司、夹河乡顾庄种鸡场,存栏种鸡分别达到2万余套、年孵化鸡苗300万只,带动周边1000余户从事养鸡业。
(四)抓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一是用科学规划指导小区建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由乡、村统一规划用地,畜牧专家按小区标准统一设计。二是用优惠政策扶持小区建设,从资金扶持、环境优化入手,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加快小区建设步伐。三是用龙头企业带动小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小区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促进小区健康发展。四是用优质服务推动小区建设,搞好良种服务,确保小区使用优质畜禽良种;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搞好防疫服务,确保小区安全生产。五是多种模式加强小区建设,采取村助户养、个人投资、合资合作、技术合作等形式,发展各类养殖小区16个。
(五)抓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整顿、规范了奶牛、小尾寒羊等改良、配种体系,健全了配种档案。今年,全县引进良种奶牛冻精600支,开展人工受精450头,有效地提高了奶牛的质量。二是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投资50万元,建成了一座设备先进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室,推行动物“健康证”管理,开展动物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免疫,保证了全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依托玉米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草间作、秸杆青贮,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目前,全县累计建设青贮池3万立方米,青贮玉米秸杆10万吨。四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牛、养羊、养猪等各类养殖协会,组织规模养殖户定期召开座谈会,互通信息,协调解决产、加、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定期发布信息,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我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资金严重缺乏。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和小尾寒羊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每年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期仅为6个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用地短缺、用地手续过于繁琐,导致畜牧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四、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劳动力培训基地、县广播电视等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我县除奶牛配种已实现冻精生产外,生猪、绵羊等良种繁育水平还不高,需政府牵头,建立基层冻配站(点),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狐狸、貉等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绿源、雪牛、雪鸟等龙头企业进行技改和扩建,加速龙头企业发展。要利用我县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县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2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局领导班子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明确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市山区丘陵面积广大,饲草丰富,发展畜牧养殖业优势得天独厚。同时,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畜牧养殖的传统,近几年产业化水平又得到了快速提高,更进一步巩固了畜牧业在我市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为此,我市确立了“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积极把畜牧业从农业中凸显出来”的发展目标,把畜牧业纳入“两线两翼”发展战略,按照“突出发展家禽业,稳定发展生猪业,加快发展牛羊业,鼓励发展特种养殖业,把生猪、奶牛、商品鸡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品统一规划、重点扶持、集中发展”的工作思路。目前,我市畜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臵,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化标1准化健康养殖”;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新模式”;我市被列入全国生猪和奶牛优势区域优势县,国家将在政策、科技、产业化和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扶持。
2、畜牧主导产业日渐突出。20__年,全市牛、猪、禽存栏分别为4.97、56.16、664.13万头(只);肉、蛋、奶分别达到13.55、3.75、8.51万吨;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7%,顶起农业半边天。20__年第一季度,全市牛、羊、猪、禽存栏分别达到4.98万、26.97万、54.37万、603.51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82万吨、0.93万吨和2.51万吨,奶牛存栏达到3.39万头。
3、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成效显著。20__年,我市先后争取生猪发展项目资金1615.7万元,完成了14个规模猪场和6个万头猪场的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建生态养猪场107个。目前我市生猪出栏已跃居全省第四位,生态养猪场建设位于全省前列。二是商品禽基地建设不断升级。全市共建成存栏2万只的标准化养鸡场62个,其中在羊流镇新建了存栏20万只的`标准化大型商品鸡场,在天宝镇新建了存栏20万只的大型种鸡场。与山东六和集团建成了畜牧养殖担保公司和商品鸡孵化厂两大项目。三是奶牛规模化饲养比重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在翟镇投资200万新建一处存栏500头的奶牛场,在东都镇投资100万元扩建了南鲍奶牛养殖小区,使12个小型散养户迁户进区,目前全市奶牛规模饲养率达到90%以上。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现安全无疫。一是防疫专项资金足额投入。20__年,我市共投入644.35万元用于动物防疫,其中对上争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补助484.35万元,市里投入防疫专项资金160万元,各乡镇街道也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动物防疫。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动物防疫体制机制。建立了以防疫责任、强制免疫告知、疫情普查、物资储备、检疫监管、消毒灭源、督查整改、疫情预警、防疫保证金、一票否决等十项制度为内容的防疫制度体系,全面完成了泰安市下达的畜禽强制免疫任务,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三是加强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监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涉奥饲养场、进京入户屠宰加工厂的监管,实现了“奥运期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对于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但我市仍存在一些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焦点、难点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我省不论是畜牧业产值、出口总量,还是各类畜禽存栏出栏、饲料兽药工业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在大农业内部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但是,目前的机构设臵与畜牧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以至于在政府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机构改革上行下效,市畜牧机构不仅不是行政编制,而且不进政府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不3便,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龙头企业短腿问题依然未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市畜牧龙头企业融资难、畜牧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发展畜牧龙头企业优惠政策投入少等因素限制了我市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得一些市场反映好的畜牧产品,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无法抢占应有的市场份额。
3、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棚架现象。如要求重大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动物防检疫机构和人员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项目配套资金等问题,许多地方至今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兑现,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4、养殖小区建设管理有待加强。当前作为实现人畜分离、规模发展主要途径,养殖小区在广大农区发展较快,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但作为新生事物,各乡镇街道在养殖小区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生产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不配套,疫病防治措施不严格。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环保投入少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出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科技水平有待快速提高。长期以来由于畜牧生产小农经济模式有限以及政策性科技投入少等因素,致使难以开展具有商品生产价值的科技工作,畜禽良种繁育、健康养殖和科学防疫等方面存在与良种、良法不配套等现象。目前,我市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为60%,尚有很大提高空间。
三、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重点突出、规模做大、档次提高、产业延伸的总体思路,借助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提升生猪养殖业;借助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肉禽养殖业;借助奶业富民工程,提升奶牛养殖业。不断争先进位,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生猪、肉禽、奶牛存养量分别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对照全省前三强找差距活动。目前我市生猪存栏量排在全省第四位,对照全省生猪存栏量前三名的诸城、高密、莒县找差距、找问题;奶牛存栏量排在全省第九位,对照全省奶牛存栏量前三名的莱西市、泰山区、临朐县找差距、找问题。
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畜牧强市这一目标,经过深入调查和探讨,认为目前我市的畜牧业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把我市的畜牧工作臵于畜牧生产工作的大环境下来看,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主要是抓好六个方面的建设。
1、抓好组织结构建设。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各部门的充分重视,各级领导应该对畜牧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心,积极争取把畜牧部门列入政府序列;要抓住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解决好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机构完善、人员配臵、福利待遇等问题;同时还5要积极争取泰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尽快出台扶持欠发达乡镇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全市畜牧业平衡协调发展。
2、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按照“三个一批”(引进建设一批、提升壮大一批、盘活改造一批)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加快畜牧产业项目建设步伐,重点突出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建设,力争全市每年新发展1-2处规模加工企业,扩张规模企业群体,增强辐射拉动力。围绕正邦、六和、大宝等畜牧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整合区域资源,建设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集团优势。
3、抓好标准化场区。大力发展规模饲养,加快建设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和生态化的畜禽生产基地。用活用好市政府扶持种养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引导养殖场户和社会资本依托龙头建设基地、围绕市场建设基地、集中产区建设基地。新建场区一律按照标准化生产设计,同时加快老场区的标准化改造,引导中小饲养场户向标准化场区集中。引导龙头企业与场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标准化畜禽生产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4、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加快发展协会、学会、研究会、合作社等各类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为养殖场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撑和销售服务,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经济6在畜产品市场营销和开拓中的中介作用,积极做好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销地市场签定购销合同的工作,组织联络开展畜产品的远距离运销,稳定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空间。今年着力扶持六和生态养猪合作社,扩大规模,提高档次。
5、抓好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完善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加强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实验室建设,强化动物疫情监测,严格重大动物疫情上报制度,全面加强兽医监管和动物检疫工作,切实抓好动物防检队伍建设,落实财政预算经费,健全机构,充实队伍。提高素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着力建设纵到底、横到边、周密覆盖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6、抓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抓好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和市场准入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依法加强对畜禽、兽药、生物制品和饲料市场的监管力度,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整顿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整顿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从源头上保证畜禽及其产品检验检测设施投入,加强对畜禽生产及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逐步建成公共检测与企业自检相互补充、配套完善的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7、科技培训方式要不断创新。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好科学技术的优势,定期开展畜牧科技富民强国的培训班,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与基本技能。通过课堂讲授,交流研讨,现场指导三结合的方式,重点培训“种、防、管、加、销及市场信息获取”方面的知识,培养新型农民的典型,使我国畜牧业呈现“生产专业化、养殖规范化、产业标准化”模式。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畜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我国更多畜牧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建立绿色通道。
8、完善畜牧业市场和信息体系。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健全完善市场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开公平的市场流通体系。坚持以信息化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建立健全区、乡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与龙头企业、批发交易市场和生产基地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
9、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摆上重要日程,认真贯彻落实现有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投入畜牧业发展机制,及时兑现和落实有关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典型,加强示范引导,创新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机制。实行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明确责任,对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3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2按照县委平发〔20xx〕8号和平组学发〔20xx〕1号文件的总体要求,根据县政协平协党组〔20xx〕2号文件安排,近日,由县政协主席胡国栋同志率副主席李天华、秘书长张建等政协机关办委负责同志深入xx乡对生态种草养羊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有效推进种草养羊项目顺利实施,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的目标。
一、基本现状
(一)20xx年项目实施情况。20xx年8月,我县启动实施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150万元特色产业项目,安排在xx乡摆克、乐康二个贫困村实施,到20xx年5月底,共引进基础种羊3150只(其中,种公羊150只),建植人工草地3800余亩,圈舍建成150个7500平方米,建青贮池6000立方米,培训项目农户2100余人次,项目于20xx年6月下旬已通过州级验收。
(二)20xx年项目实施情况。共引进种羊10500只(种公羊500只,基础母羊10000只),占计划引进数10500只的100%。完成牧草种植11701亩,占任务数的117%。建成圈舍537个15810平方米,建成药浴池7个,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5.4%和7%。培训项目农户达3000余人次,占任务数2500人次的83.3%,培训聘用农民技术人员10人。种羊因病死亡611只,占进购总数10500只的5.8%;目前项目区已产羊羔386只。
(三)扩繁场建设情况。种羊扩繁场建设流转土地140亩,已修建圈舍240平方米,引进能繁种羊115只(种公羊95只,母羊20只),管理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
(四)加工流通突破瓶颈。去年12日10日,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后,我县畜产品加工流通瓶颈开始突破。该公司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只商品肉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县畜产品就近销售和就地增值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科技推广进展缓慢。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生态养殖模式普及率很低,丰富的农副产品及饲料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山羊品种改良仍然滞后于生产发展,种羊个体偏小,整体质量不高,多数母羊单只体重达不到20公斤。同时,良种山羊数量较少,品种改良尚未起步。
(二)畜牧技术力量难以满足现有建设规模的服务需要。20xx、20xx两年项目均在xx乡实施,共涉及9个村(老村)40多个组,养殖户居住较分散,且交通不便,而目前畜牧技术干部不到20人,且没有养羊方面的专业人才,畜牧技术干部处在不断的摸索学习阶段,新招考的专业人员又缺乏实践经验,新培养的农民技术人员还难以达到饲养管理的要求。
(三)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我县畜牧业目前还属于小农经济,家庭副业式的经营模式还占很大比重。多数地区养羊业仍以四季放牧、靠天养畜、分散经营的粗放式饲养管理模式为主。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粗放,难以形成产业化。过去那种每户饲养几头几只、分散养殖自食为主、传统养法不计成本、饲养长命憨畜为荣、病死听天由命的生产方式还普遍存在。
(四)内部结构还不合理。目前在畜禽结构中,猪禽所占的比重高达80%,而牛羊比重只占20%;在畜产品结构中,猪禽肉占97%,牛羊肉仅占3%。这种耗粮型的猪禽养殖结构对粮食生产的依赖性大,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差,既与全县草山草坡的资源优势不相称,也与畜产品消费市场的迅速变化不相适应。
(五)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项目只补助种羊购置、草地和圈舍建设的部分经费,青贮池、药浴池、小水池、割草机等配套设施则需要整合其他资金投入才能完成。二是缺少必要的技术设施与装备,县、乡畜牧部门化验室一个也没有,项目实施至今,还未开展过山羊疫病化验诊断工作。
(六)方案不够合理。因受市场价格影响,进羊价格明显高于原方案批复的价格,进羊缺口资金增加,县级财政配套压力过大。种羊个体大小是影响成活率的一大因素,个体越大种羊价格越高。20xx年10月,我县引进基础母羊单只体重20公斤以上的,每只价格在600—630元之间,种公羊价格则为2100元/只,依此,每户需投入购羊资金1.44万元,而国家补助资金仅为7500元(每户20只基础母羊补助350元/只,种公羊2户共用一只补助500元/户),加上农户熟土种草第一年粮食补助(我县按土300斤大米/亩、田500斤大米/亩给予补助)和应急反应期间药品支出等方面的开支,经测算,要完成一户20只基础母羊、1只种公羊、20亩多年生草地、30平方米以上羊舍建设,每户投入资金在2.1万元以上,而国家补助资金仅0.97万元/户,县级自筹超过1:1的比例,这对于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来说,压力太大。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生产方式是市场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必须花大力气教育、引导和帮助养羊户尽快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大力培植一批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山羊养殖典型户,努力帮助部分养殖户从粮农转化为牧民,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和带动广大养殖户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步伐。
(二)尽快建立健全机构。抓紧建立健全县草地中心机构,充实技术人员。在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培训的同时,加快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启用和管理,确保技术支撑。在借鉴睛隆模式的同时,逐步摸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养殖模式,使其养殖模式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三)强化技术培训。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加强对项目农户的培训和引导,使其尽快接受山羊的饲养管理方法,增强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规范化、科技化养殖。
(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养羊业产业化进程。高度重视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虽落户,但还没有开工建设,应强力支持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帮助该企业按期达到预定的屠宰加工规模。养羊集中区要尽快成立养羊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联接龙头和基地的桥梁,组织养羊户开展自我服务、自我协调,扩大规模,实现标准化生产。
(五)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草场是食草动物发展的基础,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是发展食草畜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重点养殖区实施改良和保护,主要以天然草场改良与保护为主、人工草场建设为辅,通过对天然草场砍灌去杂、补播优质牧草和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大幅度改善草场质量、增加牧草产量和提高载畜量,使草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
(六)积极作好风险防范,促进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建立山羊疫病风险保障基金。专门用于补偿因山羊免疫反应和扑灭山羊疫病等原因给农户造成的山羊死亡损失。二是鼓励和支持保险业开发山羊保险市场,探索适合山区山羊产业特点的保险制度,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山羊产业保险,增强山羊产业抵御市场、疫病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目标考核机制。要把发展山羊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兴县”重点任务,纳入经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运作,严格目标考核,务求抓出实效。成立山羊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山羊产业的组织领导、综合管理、协调监督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山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山羊产业作为目标责任制管理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具体、部门分工协作、多方齐抓共管,在全县上下形成做大做强山羊产业的良好氛围。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4
按照县委要求,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全乡x个村、xx个自然屯,就全乡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共走访农户240户(其中养殖户180户、非养殖户60户),与740多位群众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全面掌握了畜牧业发展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状及作用
几年来,xx乡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在:饲养总量稳步增长。目前,全乡畜禽饲养总量达万头(只),同比增长11%。其中:黄牛1100头、奶牛335头、生猪4300头和家禽11.7万只(含大鹅80100只),同比分别增长12%、9%、11%和10%。规模养殖发展较快。已建成大鹅养殖专业村1个、专业屯5个,形成1000只以上大户5户。建成黄牛养殖场1个,年饲养量110头。建成奶牛养殖基地1处,年饲养量124头。建成百头猪场2处、千只鸡场5处。品种改良步伐不断加快。大力推广牛、羊冻精冷配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劣质品种更新改良,全乡生猪良种率达94%,牛良种率达95%,羊良种率达92%。
与此同时,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是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预计20xx年,全乡畜牧业产值将达到3100万元,同比增长11%,占全乡总收入的比重将达到31%,种植业比重将下降5个百分点。畜牧业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种植业“单口咬”的状况,而且促进了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我乡粮经饲种植比例已由去年的7:2:1调整为6:3:1。二是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从事畜禽养殖的农户,其牧业收入都占总收入的30%以上,特别是规模养殖的大户,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有的达到几万元、十几万元。xx村二组的家有5口人,25亩地,同时饲养3头奶牛,年收入可达3.5万元,其中3头奶兔年出奶2.8万斤,每斤鲜奶0.65元,可获利1.5万元,占总收入的42%。在带动下,其亲朋10多户搞起了奶牛养殖。全乡象一样一面从事种植业生产,一面从事养殖业的农户大约有1800户,占全乡农户的40%。规模养殖效益更是可观。&x村四组的因孩子小不能外出打工,投资1万元养了800只蛋鸡,到今年8月全部淘汰,纯获利1.4万元。xx村二组奶牛养殖场、xx村x组百头猪场、x村黄牛养殖场,年获利都在3万元以上。尤其是原x村二组的,因两个儿子娶媳妇欠了4万多元的债。20xx年秋,他借钱买了一头母猪,每天从县里捡食物搞起了生猪养殖。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不仅还清了欠款,还有1万多元的存款。三是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全乡从事养殖业的有30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5%。同时,一些养殖场区的创建也吸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在安壮黄牛养殖场、十四井养猪场等场区打工的农民就达30多人。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乡近几年畜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畜牧业的主导地位仍没有完全确立。在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中,畜牧业仍处于从属地位,“家财万贯、长毛的不算”这一传统认识仍束缚着广大农民。目前,一些群众认为养殖业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风险大,不敢从事也不愿从事;有些干部在引导、带领群众发展畜牧业的工作中,思想上有顾虑,信心不足,总怕发展不好会给群众造成损失,落群众埋怨,因此工作上总是推着干、拖着干,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发展畜牧业出力献策。
二是畜牧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低,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落后,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得不到推广,象青贮饲料、圈养舍饲等科学饲养方式虽然县乡大力推广,但目前只在安壮黄牛养殖场、刘平友奶牛养殖基地有所应用。
三是饲草紧缺。饲草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壮大的畜禽群体的需求,饲草紧缺的矛盾日渐突出。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①资金短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农民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金融机构在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上虽然有所加大,但投放数额不多,且多为短期贷款,不能满足农民发展畜牧业的实际需要。调查表明,全乡有32户农民因资金不足而放弃牧业生产。
②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全乡有兽医站3所,行医人员6名,防疫人员13名。每人每年防疫量平均为1.1万头(只)。防疫量过大且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加之农民防疫意识淡薄,因此防疫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防或防疫达不到标准的问题,引起疫病发生,给养殖户造成损失。
③信息服务有待完善。由于农村信息传输渠道闭塞,饲养业户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市场价格、供求信息、国家政策、产业动态、疾病发生与预防等信息,使畜产品产生销售差价或发生农户利益受损等情况。这些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及措施
依据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xx乡的畜牧业要以草食畜禽为重点,以圈养舍饲为主要模式,以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把畜牧产业建成xx乡第一产业,使牧业收入成为xx乡农民第一收入。
1、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快畜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现阶段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组织畜牧业现场会、经济效益分析会、外出参观考察、聘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搞好宣传引导、效益分析、算帐对比。尤其要培养宣传好各类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全乡畜牧业快速发展。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根据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及养殖需要,广泛开展农民“素质工程”建设,通过不同层次、多种方式的培训,加大“五项综合配套技术”和“六大畜禽饲养管理模式”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科学养殖和经营的水平。同时,通过培训畜牧专职干部及聘请畜牧科技人才等方式,强化防疫人员队伍建设,加大畜牧品种改良、疫病防治、模式化养殖等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3、坚持立草为业,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建立并实施草原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草地的非牧业使用,坚决禁垦草原,同时结合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扩大青贮玉米、苜蓿、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最大限度地保证饲草供给。
4、完善服务体系,保障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畜牧业投入。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投资主体的观念,依靠自己的滚动发展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畜牧专项贷款,加大投资比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引内联,吸纳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加快畜牧业发展。
二是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一方面,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不断提高依法灭病意识,坚持常年防疫与突击防疫相结合,确保畜禽防疫密度达标;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利用电脑网络、信息机等工具,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渠道,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5
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使全区畜牧业得到了协调、稳定、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规模不断壮大,养殖户收益不断提高,畜牧经济总量再上新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截止到目前,全区生猪饲养量62万头;牛
1.8 万头;羊饲养量 4.4万只;禽饲养量163 万只。畜牧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初步确立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有新提高。今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将占农业总产值40%,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畜牧业在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将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另外,大用集团、华英集团
均已落户我市,投资成立综合性龙头企业和大型家禽养殖小区,这更将推动我区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饲养规模上水平,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20__年新建养殖小区19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6个,肉牛养殖小区5个,蛋鸡养殖小区3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这些小区的建成不仅使我区畜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同时又带动周边养殖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监测体系
一是建立了区动物疫病建设中心化验室,并通过了省市项目组的验收,近期将投入使用。化验室的建成将迅速提高了我区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为全县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实施4个乡镇防检站建设项目,提高乡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聘任村级防疫员 名,通过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与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技术服务之忧。四是认真落实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保证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全区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内外畜产品市
场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同时,严格了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每年开展了两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拉网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重点打击了无证经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行为,杜绝了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众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稳步推进发展
20__年我区共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3个,资金 万元。母猪补贴 万元。基层乡镇项目 个,资金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推进了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六)、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户的素质,创立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区委、区政府及畜牧等部门积极引导,成立了由养殖大户为主的产业合作社6个,他们在防疫、引种、饲料、销售、价格等形成合力,并定期开展培训和座谈。目前,参加产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500多户,这些会员既是科学养殖的示范户,又是自治组织的带动人,通过他们宣传,示范带动了我区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畜牧部门的努力下,我区畜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产业化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都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又都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市场难以搞活,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发展资金较为短缺
畜牧业同种植业一样,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较弱,所以很难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农民对奶牛、生猪、蛋鸡等畜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资金不足,只能到农村信用联社贷款。而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时需要担保,散户一般经济实力较差,很难找到人来担保,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另外,信用社对养殖户的贷款利息高、周期短(利息超过一分,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对见效周期较长,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见成效的产业不适用(例如:养牛户往往没等到有收益时就需偿还信用社的贷款),这也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亟待解决
目前,畜牧业正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业上由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城区发展迅速,原来的饲养区很多变成了市区,不再适合养殖。
三、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 提高认识,大力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是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区的畜牧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业,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它已撑起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宣传,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6
按照县委平发〔20xx〕8号和平组学发〔20xx〕1号文件的总体要求,根据县政协平协党组〔20xx〕2号文件安排,近日,由县政协主席胡国栋同志率副主席李天华、秘书长张建等政协机关办委负责同志深入**乡对生态种草养羊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有效推进种草养羊项目顺利实施,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的目标。
一、基本现状
(一)20xx年项目实施情况。20xx年8月,我县启动实施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150万元特色产业项目,安排在**乡摆克、乐康二个贫困村实施,到20xx年5月底,共引进基础种羊3150只(其中,种公羊150只),建植人工草地3800余亩,圈舍建成150个7500平方米,建青贮池6000立方米,培训项目农户2100余人次,项目于20xx年6月下旬已通过州级验收。
(二)20xx年项目实施情况。共引进种羊10500只(种公羊500只,基础母羊10000只),占计划引进数10500只的100%。完成牧草种植11701亩,占任务数的117%。建成圈舍537个15810平方米,建成药浴池7个,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5.4%和7%。培训项目农户达3000余人次,占任务数2500人次的83.3%,培训聘用农民技术人员10人。种羊因病死亡611只,占进购总数10500只的5.8%;目前项目区已产羊羔386只。
(三)扩繁场建设情况。种羊扩繁场建设流转土地140亩,已修建圈舍240平方米,引进能繁种羊115只(种公羊95只,母羊20只),管理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
(四)加工流通突破瓶颈。去年12日10日,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后,我县畜产品加工流通瓶颈开始突破。该公司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只商品肉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县畜产品就近销售和就地增值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科技推广进展缓慢。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生态养殖模式普及率很低,丰富的农副产品及饲料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山羊品种改良仍然滞后于生产发展,种羊个体偏小,整体质量不高,多数母羊单只体重达不到20公斤。同时,良种山羊数量较少,品种改良尚未起步。
(二)畜牧技术力量难以满足现有建设规模的服务需要。20xx、20xx两年项目均在**乡实施,共涉及9个村(老村)40多个组,养殖户居住较分散,且交通不便,而目前畜牧技术干部不到20人,且没有养羊方面的专业人才,畜牧技术干部处在不断的摸索学习阶段,新招考的专业人员又缺乏实践经验,新培养的农民技术人员还难以达到饲养管理的要求。
(三)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我县畜牧业目前还属于小农经济,家庭副业式的经营模式还占很大比重。多数地区养羊业仍以四季放牧、靠天养畜、分散经营的粗放式饲养管理模式为主。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粗放,难以形成产业化。过去那种每户饲养几头几只、分散养殖自食为主、传统养法不计成本、饲养长命憨畜为荣、病死听天由命的生产方式还普遍存在。
(四)内部结构还不合理。目前在畜禽结构中,猪禽所占的比重高达80%,而牛羊比重只占20%;在畜产品结构中,猪禽肉占97%,牛羊肉仅占3%。这种耗粮型的猪禽养殖结构对粮食生产的依赖性大,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差,既与全县草山草坡的资源优势不相称,也与畜产品消费市场的迅速变化不相适应。
(五)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项目只补助种羊购置、草地和圈舍建设的部分经费,青贮池、药浴池、小水池、割草机等配套设施则需要整合其他资金投入才能完成。二是缺少必要的技术设施与装备,县、乡畜牧部门化验室一个也没有,项目实施至今,还未开展过山羊疫病化验诊断工作。
(六)方案不够合理。因受市场价格影响,进羊价格明显高于原方案批复的价格,进羊缺口资金增加,县级财政配套压力过大。种羊个体大小是影响成活率的一大因素,个体越大种羊价格越高。20xx年10月,我县引进基础母羊单只体重20公斤以上的,每只价格在600—630元之间,种公羊价格则为2100元/只,依此,每户需投入购羊资金1.44万元,而国家补助资金仅为7500元(每户20只基础母羊补助350元/只,种公羊2户共用一只补助500元/户),加上农户熟土种草第一年粮食补助(我县按土300斤大米/亩、田500斤大米/亩给予补助)和应急反应期间药品支出等方面的开支,经测算,要完成一户20只基础母羊、1只种公羊、20亩多年生草地、30平方米以上羊舍建设,每户投入资金在2.1万元以上,而国家补助资金仅0.97万元/户,县级自筹超过1:1的比例,这对于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来说,压力太大。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生产方式是市场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必须花大力气教育、引导和帮助养羊户尽快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大力培植一批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山羊养殖典型户,努力帮助部分养殖户从粮农转化为牧民,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和带动广大养殖户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步伐。
(二)尽快建立健全机构。抓紧建立健全县草地中心机构,充实技术人员。在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培训的同时,加快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启用和管理,确保技术支撑。在借鉴睛隆模式的同时,逐步摸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养殖模式,使其养殖模式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三)强化技术培训。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加强对项目农户的培训和引导,使其尽快接受山羊的饲养管理方法,增强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规范化、科技化养殖。
(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养羊业产业化进程。高度重视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虽落户,但还没有开工建设,应强力支持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帮助该企业按期达到预定的屠宰加工规模。养羊集中区要尽快成立养羊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联接龙头和基地的桥梁,组织养羊户开展自我服务、自我协调,扩大规模,实现标准化生产。
(五)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草场是食草动物发展的基础,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是发展食草畜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重点养殖区实施改良和保护,主要以天然草场改良与保护为主、人工草场建设为辅,通过对天然草场砍灌去杂、补播优质牧草和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大幅度改善草场质量、增加牧草产量和提高载畜量,使草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
(六)积极作好风险防范,促进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建立山羊疫病风险保障基金。专门用于补偿因山羊免疫反应和扑灭山羊疫病等原因给农户造成的山羊死亡损失。二是鼓励和支持保险业开发山羊保险市场,探索适合山区山羊产业特点的保险制度,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山羊产业保险,增强山羊产业抵御市场、疫病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目标考核机制。要把发展山羊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兴县”重点任务,纳入经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运作,严格目标考核,务求抓出实效。成立山羊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山羊产业的组织领导、综合管理、协调监督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山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山羊产业作为目标责任制管理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具体、部门分工协作、多方齐抓共管,在全县上下形成做大做强山羊产业的良好氛围。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7
根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组织,深入到各独贵龙,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征求广大牧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后,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位于木北部,毗邻达来诺日湖,303国道从境边通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共辖7个独贵龙,共有235户,人口1080人,劳动力460人。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1名,其中流动党员3名。共有草牧场41万亩,已围封的28万亩,20xx年6月末家畜存栏2万头(只)。几年来,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达里湖旅游景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草原植被,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实现了牧民增收,20xx年人均收入1.1万元。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数量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头数畜牧业,加之多年的干旱,过渡的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牲畜数量逐年递增,对草牧场实行掠夺式经营,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但仍然补不足日益严重的草场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趋突出,继续走头数畜牧业的路子难以为继。
2、经营管理粗放。表现为饲草品种单一,饲草料消耗高,报酬低,牛、羊育肥数量少,品质低,牲畜出栏集中,且多年喂养后才出栏,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栏的极少,和每天需要鲜肉的市场很不协调。
3、牧户居住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乱,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难度大,居住环境与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很突出,养老问题主要以子女赡养为主,导致个体化差异严重,缺乏稳定、长效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4、人畜饮水不能满足牧民和畜牧业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设备已经老化,人畜饮水供应不足,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不能适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求。
5、畜群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牧民养畜多而杂,不专一,基础母畜、育成畜、后备母畜及良种畜的比例不尽合理。
三、解决矛盾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1、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园区之一的达里湖景区位于该,达里湖景区假日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旅游日益兴起,受旅游业拉动使当地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圣地,依托丰富的旅游和牛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奶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把草原旅游资源与草原文化相结合,给当地牧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永续利用。通过建设饲草料基地、季节性休牧、湿地保护、草场改良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与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促进牧民增收。
3、进一步发挥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畜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种畜繁育和草业基地建设规模,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
4、发展合作组织,提高产业化程度。通过政府扶持、能人带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设肉牛、肉羊协会,通过产前订单、产中协调指导、产后统一销售加工,提高牧民生产、经营、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8
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
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和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当畜牧业发展了,并且达到了一定发展水平,便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近在咫尺,未免结论过早。严格地讲,它只能算是用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中间阶段,而非最后的落脚点。因为畜牧业与种植业同属第一产业,畜牧业替代种植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仍然存在;以畜产品取代农产品作为主打产品,也只是以一种初级产品代替了另一种初级产品,价值增值和市场空间同样有限。现代农业不仅仅意味着畜牧业生产及产出水平的提高,它更体现在畜牧业产后加工增值能力的增强。因此,从长远看,发展畜牧业的最终出路还在于改造传统畜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从而使从业农民增收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用产业化理念发展畜牧业,是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
2、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1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畜牧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所壮大和发展,并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2.4产业化管理条块分割,政策引导失当
经过机构改革,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部门分割、产销脱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畜牧部门只管生产,加工和流通则由其他部门管理,各行政部门为了维持原有的利益格局,往往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引导方面,则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个别地方政府出于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往往不顾经济规律,简单采用行政命令,人为制造产业化企业和组织,有些地方则一方面强调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却对畜牧业产业化企业在投资和融资方面设置了许多障碍,现在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反映得不到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
3、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继续增加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
3.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农户之间是否能建立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事关产业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各地要根据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对策。在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等,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其次,也要积极探索畜牧业产业化利益分配的新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鼓励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此外,还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户和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9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3发展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种植业再生产的畜牧业,既能促进种植业,又能带动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农业内部产业和三次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为推进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我们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XX县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是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XX县地处鄂西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畜牧业在新一轮县域经济大发展中体现出了诸多与其他产业相比不可多得的优势。
(一)、资源基础优势
一是饲料资源广阔。我县土地辽阔,耕地面积31.83万亩,种植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全年粮食产量1.47亿公斤,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变化,过去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现在60以上都作为饲养畜禽的饲料,即每年有0.9亿公斤粮食用作了饲料,另外每年还有0.3亿公斤饼粕、糠麸等可用于饲料的农副产品,这些可利用的精料可配制畜禽全价饲料1.4亿公斤,加上大量的青绿多汁饲料,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方法和出栏重量计算,这些饲料可饲养出栏生猪50万头,而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只有23.5万头,发展空间很大。
二是饲草资源丰富。全县草山坡面积236万亩,可利用草山坡面积159万亩,草山坡植被覆盖率高,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程度较轻,土质肥沃,牧草丰富,草质优良,利用率高,加上每年1.87亿公斤的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理论计算为15万个标准牛单位,折合养羊75万只。但目前全县饲养牛羊折合仅为2.3万牛单位,可再发展草食动物12.7万牛单位。
三是品种资源优良。XX县位于秦巴山区,形成了郧巴黄牛、板角山羊、本地黑猪、土种鸡等具有优良特征特性和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的畜禽及经济动物地方品种,这些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相比,虽然生产性能相对低一些,但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优点,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培育优良品种的“基因库”,同时,也是开展杂交改良的优良亲本。
(二)、区位生态优势
XX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位于南北气候的分界带上,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16℃,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降雨量900-1000mm,山地、川坝、丘陵相间,水土资源丰富,人畜饮水方便,适合广大农户饲养畜禽。同时林地广阔,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境内无污染工矿企业,沙尘少,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人力保障优势
我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28万余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13.6万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农业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步被解放出来,据2020__年报统计,有5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除很少一部分有技术专长可外出务工外,大多数人文化素质都不高,没有其他的专业技术特长,要实现再就业有一定的困难,但他们有传统的养殖经验,如果对他们进行养殖新技术的培训,将是从事畜牧业养殖的行家能手,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当前不可多得的劳动力资源。
(四)、市场潜力优势
人均肉食品占有量是反应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将逐步提高,人均占有肉食品量也将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县按照人均年占有肉类100公斤计算,内需市场年可消费肉类食品3.6万吨。近几年来,我县畜牧业虽然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但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畜禽存栏出栏(笼)基数依然较低,20__年底生猪出栏23.5万头;牛出栏0.35万头;羊出栏1.2万只;禽出笼10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3万吨,要达到内部市场的供需平衡,尚有1.3万吨的内部消费市场潜力可以挖掘,加上依托品牌优势大量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畜牧业发展数量再翻一番才能饱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这也和饲料、饲草资源的利用潜力相吻合。
二、壮大畜牧业的思路及措施
根据XX县资源条件、现实基础、开发能力和发展前景,XX县发展畜牧业应抓住当前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依托资源立牧,优化结构兴牧,强化服务稳牧,围绕市场活牧”的发展思路,制定惠牧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走产业化之路,整体推进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畜牧业由增产到增效。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畜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生产资料与畜种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要依托传统产业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在巩固生猪养殖基础上,依托饲草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家畜;通过引进良种开展杂交改良和提高草场载畜潜力。同时以庭院畜牧业的效益优势,稳步发展家禽,鼓励发展特种养殖,实行结构的多元化,充分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以推广三元杂交猪、郧巴黄牛、板角山羊、土杂鸡等优势畜禽产品为着力点,实行大宗畜禽产品的优质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应把城郊区列为发展生猪的优势产区,把牧草丰富的高山区列为发展草食家畜的优势产区,建立优势产业带。同时应把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大力倡导绿色畜产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势产区的合理布局,推动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在畜牧经济发展中具有技术含量高、管理规范、效益好、活力足、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竞争力强的优势,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因此,在发展壮大畜牧产业时,首先应从抓龙头企业的培植入手,以产业化带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要加大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的力度,优化生产发展环境,通过积极开展畜牧业招商引资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民营企业,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同时要发挥十堰市兴科牧业有限公司,辉煌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典型作用,利用他们在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和规模效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之路,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使畜牧新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三)健全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稳定基层服务队伍,利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激发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热情,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服务人员的职能作用,大力推广畜禽养、防、管、治新科技,推广普及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配合饲料、生料干喂、分段饲养、种草养畜、秸杆氨化以及畜禽疾病的综合防治等畜禽饲养综合配套技术,使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畜禽疫病防疫,健全防控体系
重大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影响。首先要切实贯彻《动物防疫法》,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政府行为,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把动物疫病防疫作为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防疫质量,落实专项资金。同时建立健全县、乡配套的冷链体系,确保防疫密度。实现动物防疫疫苗从运输、保管到使用的规范化,另外要落实动物免疫反应死亡的补偿资金,争取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其次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构建重大疫病早期预警机制,落实疫病的普查报告制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化建设,适时掌握疫病的动态,利用新的监测手段,准确监测疫病,依法果断处理。通过规范畜禽防疫,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有效的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使畜禽的死亡率控制在行业标准以内,增强畜牧业抵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五)积极开发畜禽产品市场,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畜牧业发展最终要依靠市场才能实现由增产到增效。在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流通为纽带,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要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市场,创新订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不断开发新产品,争创自己的特色品牌,鼓励能人参入市场营销,发展外向市场。通过巩固现有市场、开辟潜在市场,为畜牧业的大发展拓展外部空间。
(六)加强组织领导,争取上级扶持
畜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泛配合。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畜牧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根据当地资源、区位、人力等条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落实目标责任,加大督办力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市场秩序,为畜牧产业的发展开启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用足用活上级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争取各级对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实现畜牧业的腾飞。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10
从总体上看____市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草原畜牧业向农区畜牧业转变步伐不断加快,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畜牧产业化发展体系。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多胎肉羊繁育基地、奶业养殖和牛羊育肥基地为主导、以科技创新、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畜牧产业园建设为基础,全面落实畜牧业生产各项措施,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牧民生产经营理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日益坚定。乡(场)镇干部工作勤奋,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发展思路明确。各乡(场)镇的畜牧业产业结构、经营管理结构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正在凸显。
(一)畜牧业发展初具规模
1、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各乡(场)镇都能根据各自的实际,坚决实施了“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化布局战略,积极探索总结长期以来走种养结合道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确立了大力推进以现代畜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发展战略。同时按照产业化标准要求,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方式为重点的优质肉羊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2、构建现代畜牧业发展产业体系。____市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大农业格局向以种养结合的农区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不断加快,建立了以科技、养殖、加工、流通、金融信贷“五大平台”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畜牧产业化发展体系。以发展多胎肉羊繁育基地、奶业养殖和牛羊育肥基地为主导、以科技创新、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畜牧产业园建设为基础,逐步形成了畜牧业发展的立体平台。
3、建设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一是政策扶持。将科技三项费、抗震安居、农村道路、农村沼气、水利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积极向畜牧业倾斜。各乡(场)镇对进驻养殖小区的养殖大户,在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帮助协调解决畜牧贷款事宜。水利、电力、交通部门在畜牧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优先解决,确保及时通水、通电、通路。二是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扶持佳禾、澳羊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其在发展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扩大供种规模,拓展杂交改良覆盖面,强化了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
(二)畜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各乡(场)镇畜牧业生产方式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的趋势明显。“肉羊一线”片区大都能与本地资源相结合,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如甘家湖牧场把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抓手,饲草料基地建设为基础,现代化农村社区服务为前提,以养殖小区示范为带动,以科学利用资源为手段,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措施,开展季节性禁牧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实现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转变的可持续发展。甘家湖铁架子牧民定居点、马吉克牧民新村定居点已率先实现“三通、四有、五配套”,入住率达90%以上,牧民生产生活进一步改善。牧民冬季舍饲圈养、冬羔生产、牛羊育肥等新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有所转变,牧民收入及畜牧业防灾能力均有所提高。巴音沟牧场坚持以优质肉羊、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以天山碧玉、牧民农家乐等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多措并举增加农牧民收入。马吉克牧场则依据独特的地理环境,调整畜种结构,加快品种改良,以“三大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发展。古尔图牧场把牲畜品种改良和牧民定居作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走“小规模、大范围”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努力打破延续千百年“靠草山吃饭”的粗放型畜牧业生产方式。从这些做法可以看出,尽管各乡镇(场)进程不同、经验不同,但都结合实际,把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作为了自觉行动。
2、畜牧业组织方式发生了转变。为提高牧民群众组织化程度,把农牧民组织到农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各地按照自愿组合、适度集中、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但这些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农区,如古尔图的新星牛羊育肥合作社,尽管运行机制尚不够完善,但已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并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阿克奇利群多胎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建成较为规范的以“小尾寒羊”为主要畜种的多胎肉羊养殖小区,经济效益显现,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农牧民群众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3、畜牧业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依据经营责任主体、产权关系、经营规模等因素分析,目前____畜牧业经营模式主要有示范户带动型、联户经营型、公司+基地+农户型等类型。示范户带动型,其特点是以大户规模经营、集中饲养为基础,注重草场流转、分流牧业人口、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相结合,这种方式主要以皇宫镇、古尔图镇为代表。联户经营型,以八十四户乡、夹河子乡、甘家湖牧场为代表,主要特征是联户经营、分群协作,以协会、合作社为平台,对草场和牲畜实行规模经营、集中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联户经营的实质是一种股份合作制。这种方式在单纯农业生产中较为多见。公司+基地+农户型,即通过龙头企业衔接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带动千家万户的牧户走进大市场,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形成最佳生产规模。如佳禾畜牧有限公司集品种扩繁、饲草料加工、优质牧草种植、营销于一体,采取贴畜、销售、回收加工等方式与广大养殖户结合,形成
养殖规模化。从长远看,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形成一定规模、实现自我循环、适应市场经济,都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应予积极引导和扶持。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影响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转变进程
近年来,____市通过多种措施,优先保障了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设,牧民定居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市除甘家湖铁架子牧民定居点、马吉克牧民新村定居点实现了“三通、四有、五配套”,入住率达90%之外,其它的牧民定居点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跟不上,入住率不高。受水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定居所需的饲草料基地建设困难重重,如赛力克提牧场牧民定居点,人畜饮水困难,造成牧民人、畜都定不下来。另外,大多数牧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草畜矛盾问题,天然草场产草量较80年代初减少60%,而载畜量则上升了6倍,严重超载放牧使草场呈现出加速退化趋势,造成畜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但要实行草场休牧、轮牧、禁牧,必须加强草原围栏、牲畜暖棚圈、牲畜防疫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基础建设,但这些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不足,草畜矛盾依然突出。
(二)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组织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
目前,全市从事畜牧生产经营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有27家,80%处于成立初期,机构不健全、运行不规范。有些专业合作组织没有运作起来,只是挂名不作为,没有形成与会员、市场、公司、企业利益共担的联动机制。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大都集中在农区,服务于农区的牛羊育肥业、奶业片区的销售等。“肉羊一线”片区专业合作组织更少,各个牧场的牲畜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前来收购的所谓“二道贩子”,或者自已单打独斗地去活畜市场交易,市场信息不通畅,使得牧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养殖户的链条上缺乏有效对接,不少合作组织经费匮乏,经营性业务、技术培训等工作无法开展,经营性业务更少,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发挥畜牧业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上差距较大,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____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养殖户抗市场波动、疫病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三)畜牧业发展资金短缺且融资难,影响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化进程
据走访的所有乡(场)镇的农牧民、养殖户、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普遍反映:目前除个别牧场的牧民思想观念滞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品种改良、舍饲半舍饲圈养、定居不感兴趣外,大多数乡(场)镇的.农牧民对发展畜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信心坚定,积极性很高。影响他们继续发展或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不是缺乏养殖技术而是缺乏资金。各个牧场牧民畜牧业贷款难、数额小、周期短,金融机构规定的放款、还款时间与畜牧业生产周期不完全符合,造成牧区牧民想定居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困难较多。农区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使养殖户不能灵活地购进或售出牲畜,养殖户的利益受到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由于资金的短缺,农区较为完善的养殖小区仅有哈图布呼镇大桥奶牛养殖小区,皇宫镇及八十四户的多胎肉羊养殖小区,其余的养殖小区仅完成了前期建设,如百泉镇、古尔图镇、甘河子镇、车排子等乡镇、四棵树镇,夹河子乡在建设。影响养殖小区建设的除是因土地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标准化养殖小区成本高,农户有钱建圈、没钱养殖,缺少起动资金,总体上会影响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畜牧业投入主体单一,渠道狭窄,金融信贷门槛较高,资金“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四)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使得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____市畜牧业龙头企业总的来说是数量少、规模偏小,产品精深加工层次较低,产业链不长,市场附加值低,产业化经营程度偏低。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还没有正常运转,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优势产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海川乳业和民用肉联厂两个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还没有建立“企业+组织+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佳禾畜牧虽是集多胎肉羊扩繁、饲草料基地建设及加工、畜产品分割加工于一体的企业,但目前仍然处于建设中,带动能力没有显现。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带动农户能力差,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
为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____的一个大产业,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推动____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应突出____的地缘优势,使草原畜牧业与牧民定居工程相结合、农区畜牧业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大农业格局向以种养结合的农区畜牧业转变,最终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畜牧业大突破。
(一)优化畜牧产业布局
畜牧生产基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龙头企业的依托,是整个畜牧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一是注重产业规划,确定畜牧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牧产业基地。如以哈图布呼、百泉镇为中心的奶业片区形成规模,实现标准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逐步取消农户散养方式,进行集中圈养,统一管理,提高牛奶安全质量,使乳业公司健康安全发展,并带动四棵树镇、吉尔格勒特乡、甘河子镇、八十四户乡的高产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培育奶业生产基地;围绕八十四户乡、夹河子牛羊育肥片区地缘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育肥业,加快牛羊育肥小区建设,带动牧区牲畜在农区育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培育牛羊肉产业基地;围绕西大沟、皇宫、西湖、甘河子等乡镇主要种植玉米、番茄等农作物的优势,加快多胎肉羊养殖基地发展;加快“优质肉羊一线”基地建设步伐,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扩大母畜比例,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同时合理确定草原载畜量,变四季游牧为两季生产,减轻草场压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优质饲草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为畜牧产业化生产提供保障。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基地,并通过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加快品牌建设,打出品牌拓展市场,带动养殖场、养殖户扩大规模,加快养殖基地建设。
(二)壮大专业合作组织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合作组织建设,给予资金、硬件建设投资,降低合作组织成本,提高合作组织经济利润,吸引广大散养户积极加入合作组织,做到“五统一”(统一良种繁育、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市场销售),壮大合作组织力量。一是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组织认定、规范、监管、服务体系,高标准的推动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从政策扶持与引导方面多下功夫。对运作规范、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组织,政府应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扶优扶强,使其成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支柱。三是要引导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畜牧龙头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养殖户利益的代言人。同时要协调好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形成稳定共同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重任,为畜牧产业走向规模化奠定基础。四是通过参观考察、培训交流、党员创业工程等多种渠道大视野、高规格培养专业合作组织经济人队伍,把思路活、干劲足、会管理、善经营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持。
(三)解决畜牧融资难题
____要发展畜牧业,必须要有足够的投资强度和高效的投融资机制来保障。要创新金融担保机制,加大信贷资金的扶持,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来资本投资畜牧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改变畜牧业分配方
式。在推动畜牧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探索出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分配模式。改变单纯按劳分配的旧格局为劳动、草场、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格局。这种分配模式的优点不仅在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且还能调动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一切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活力和源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融资环境。二是构建高效灵活的畜牧产业融资机制。一方面,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允许在农民自愿、集体认可、基层政府备案登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规范流转,为城镇非农民组织和个人投资畜牧业提供产权保障,同时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房屋所有权证,允许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融资,为社会各界投资畜牧业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农民可自主成立服务于畜牧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大中型农牧企业可设立为畜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为养殖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三是要打破地方保护,利用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不同地域的畜牧企业合作,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
(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畜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如民企农牧实业有限公司肉联厂、佳禾畜牧、海川乳业等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要引导其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成为畜牧龙头企业。三是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支持合作社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____自然资源,引进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____畜牧产业市场化发展。
(五)健全畜牧发展服务体系
发展畜牧业,健全服务体系是前提。一是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形成银行、农户、保险公司联动模式,使风险化解机制科学化。二是围绕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大力推广应用以草地生态、畜疫防治、良种繁育、生化制药、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资源节约、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重点的实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多种形式加大农牧民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养殖小区、养殖场、示范户的带动作用,通过参观、讲座、交流等形式加强农牧民对新技术、新观念的理解和认知,使农牧民更加直观、便捷地看到科学技术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好处,引导畜牧业科技成果的梯度转移。四是政府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采取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的发展。五是政府引导、扶持草业公司的发展,从饲草种植、饲草加工、机械购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农牧民从事饲草料生产加工的积极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全市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现代畜牧业要求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因此必须服从于全市的发展战略,按照“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提出的“4+2”模式的要求,与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相结合,做大畜产品精深加工。按照“四区一线”战略方针的要求,分片区、有重点地对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较显著的乡(场)镇、龙头企业,从政策引导、产业布局、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重点扶持,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竞争力。
2、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畜牧产业项目建设相结合。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现有的政策扶持基础上,加快畜牧产业项目及资金的争取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有选择地以项目建设促进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运作规范、发展前景好、符合产业发展思路的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大力扶持,扶优扶强,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
3、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农牧民劳动力技能培训相结合。发展现代畜牧业可以使大批牧民从草场上解放出来,又会使大批的农牧民加入畜牧养殖、繁育、经营等产业中去,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方法培训已刻不容缓。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农牧民受教育程度和乡镇非农产业发展特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实用技能培训。有规划分批次组织畜牧养殖户、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畜牧业发达县市及地区学习考察、参观交流,培养更多的本土畜牧产业带头人。
4、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优化畜牧产业发展环境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的惠农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等有关的优惠作用。扶持发展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协调解决龙头在企业生产、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畜牧养殖生产环节的监管,强化畜牧产品卫生安全知识,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完善畜产品初级交易市场,在有一定规模、地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中心,不断优化畜产品生产要素市场。围绕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对农牧民反映强烈的草场边界纠纷较典型的乡(场)镇,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解决,保障农牧民的草场使用权益,为草场使用权的自愿、合法、有效流转奠定基础,以提高畜牧产业规模化程度,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