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调研报告模板专题介绍【优秀5篇】正文

《调研报告模板专题介绍【优秀5篇】》

时间:

调研报告格式 篇1

中通物流集团是国家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国家道路货物运输三级资质企业,浙江省发展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浙江交通厅确定的重点货运物流企业,xx市发展现代物流试点企业,xx市物流协会副会长单位,xx市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4年被评为xx市十强物流企业,2014年被评为xx市物流龙头企业,2014年被评为xx市创新型先进物流企业。

中通物流创建于1996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拥有全资公司7家,参股公司3家,现已通过了iso9001—2014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物流场站投资、物流基地运营、物流网络经营、第三方物流、城市配送、国际集装箱运输、海空运代理、仓储、综合保管等综合服务能力,成为集物流方案设计、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增值服务、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企业。在公路快运业务领域,中通物流在浙江省内建有xx、杭州、台州、金华等四大区域物流基地,现有斯凯尼亚等世界一流的重型集装箱卡车等大小货运车辆184辆,总吨位3963吨,可调用挂靠车辆近300辆,总吨位达12650吨,现已开通国内200多条专线,定点货运班车46条,直达国内400多个国内站点,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6家分公司,有超过200家的特许经营网点。公路快运直达网络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及重要的二级城市,区域配送深度覆盖浙江省各地级市、县城及重要乡镇。形成以品牌为纽带,基地平台为依托,网络为支撑,信息化为引领的物流网络独特业态。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领域,中通物流在公路快运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现已拥有四个独立平面仓库,仓储面积合计28000平方米,利用仓储配送edrp系统进行管理,并拥有先进的立体货架,公司通过专业的运输管理系统wms系统为客户提供实时信息,先进的项目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服务。现已具备整合仓储、运输、配送、物料管理、信息服务、增值服务等一系列物流服务的能力,并具有为客户提供全程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追求与客户构筑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其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xx中通物流集团拥有独立平面仓库,利用仓储配送edrp系统进行管理,并拥有先进的立体货架,公司通过专业的运输管理系统wms系统为客户提供实时信息,先进的项目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服务。

拥有大面积独立平面仓库的中通物流集团在仓库面积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同一时间可以存入大量的货物,并对此进行物流的仓储操作。而公司在仓储管理的货位分配上也有一些原则:

(1)先进先出原则,即是先人库的货品先出库的原则,该原则一般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

(2)面对通道原则,即指将货品的标志、名称面对通道摆放,以便让作业员容易简单地辩识,这样可以使货品的存、取能够容易且有效率地进行,这也是使仓库内能流畅作业的基本原则。

(3)重量特性原则,即指按照货品重量的不同来决定货品在保管场所的高低位置。

一般而言,重物应该保管于地面上或货架的下层位置,轻的货品则保管于货架的上层位置。如果是以人工进行搬运作业的时候,人的腰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物或小型货品。这个原则,对于采用货架的安全性及人工搬运的作业有很大的意义。

xx中通物流集团拥有先进的立体货架,适用于库房较高、货物较轻、人工存取、储货量大的情况,可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这更是是现代化仓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平库相比可以节约将近70%的占地面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仓库的管理水平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由货架、堆垛机、出入库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等构成,能按照指令自动完成货物的存取作业,并对仓库的货物进行自动化管理,使物料搬运仓储更加合理。由于采用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容易地实现先入先出、发陈储新的出入库原则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等现象的出现。降低对人工需求的依赖,特别是降低特殊仓储环境中的人力资源成本由于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后,自动化仓储能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xx中通物流集团拥有edrp系统以及专业的运输管理系统wms系统,配合该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度,实施仓储物资管理系统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条码物资管理系统可分为前后两期来分别完成,一期项目定义为总公司仓库进行试点,重点完成出入库管理、临时出入库管理、盘点管理、智能货位管理等,能够实现基础的数据采集和出入库管理,实现库房特殊业务的管理;针对该公司各分公司仓库的物资管理系统进行条码化改造,最终实现全公司物资条码化追踪管理。为实现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奠定好基础。

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中心。库存成本是主要的供应链成本之一。因此,管理库存、减少库存、控制库存成本就成为仓储在供应链框架下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主要任务。其次,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中的调度中心。仓储直接与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相关。人们希望现代仓储处理物品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并能够对特殊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当日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仓库所采用的一种业务方式。再次,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增值服务中心。现代仓储不仅提供传统的储存服务,还提供与制造业的延迟策略相关的后期组装、包装、打码、贴唛、客户服务等增值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供应链上的服务水平。可以说,物流与供应链中的绝大部分增值服务都体现在仓储。最后,仓储还是现代物流设备与技术的主要应用中心。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是通过现代管理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应用而实现的,这种应用更多地体现在仓储。流程管理、质量管理、逆向物流管理等管理手段提高了仓储效率,促进了供应链上的一体化运作,而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分拣、rfid、声控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的应用,则为提高仓储效率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中通物流立足国内行业发展前沿,借鉴国际先进物流理念,凭借覆盖全国的高效网络服务优势和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能力,将中通物流打造成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综合物流服务商。

产品调研报告 篇2

一、活动内容

进入20xx年,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成为公众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广大居民当中,普遍关心的是物价上涨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更担心物价上涨会导致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滑。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更是精神上带来的负担。 “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那么,物价到底上涨到了什么程度?还会继续上涨吗?对居民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物价上涨有何利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决定以“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主题展开活动研究。最后,我们会根据20xx年所取得的相关调查资料以及我们小组的活动成果,就有关农副产品物价上涨情况以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得出初步分析结论。

二、调查资料

(一)调查方向

1、人们对农副产品物价上涨的反响

2、这类物价上涨的原因猜析

3、人们对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感想

4、改善农副产品价格的有效举措

(二)调查方法

1、访问法:深入南大街乐购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人们对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感想等。

2、文献法:上网查询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查询近几年的农副产品物价情况的资料,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了解物价上涨情况。

3、问卷调查法:将想要了解的问题提炼出来,形成市场调查问卷,在访问之余,分发给相关人群,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三)调查问卷

关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1、您的家庭住址是常州( )区

2、你的平均月收入大约是( )元

A、—1500B、1500-3000C、3000-5000D5000-

3、你觉得现在物价上涨情况的情况如何?

A、可以接受

B、勉强接受

C、完全不能接受

D、没感觉

4、在所有的物价中你认为哪种价格上涨的最快?

A、粮油肉等农副产品

B、家用电器类

C、鞋帽服饰类

D、烟酒等日用品

5、在物价上涨大于工资上涨的情况下,你你不会选择一下哪样来减少支出?

A、减少旅游消费

B、减少服饰等消费

C 、减少农副产品消费

D、减少家用电器消费

6、你对最近农副产品价格的变化了解多么?

A、多,经常观看这方面新闻

B、一般,仅仅通过日常生活有所接触

C、不多,对这方面没大注意

D、基本不了解

7、你认为哪一类农副产品的价格变化最快?

A、粮油等农产品

B、肉蛋奶类产品

C、瓜果蔬菜类

D、面包等加工类副产品

8、你认为影响常州市农副产品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气候天气因素

C、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D、人为炒所

9、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你生活的质量有什么影响?

A、生活质量提高

B、无影响

C、生活质量有所降低

D、生活质量下降较大

10、目前情况下,你认为政府有必要对农副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吗?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没必要

11、你觉得要改善农副产品价格,关键在于?

A、国家宏观调控

B、市场本身

C、经济水平

D、消费者

E其他

12、你对政府对于农副产品价格变化的重视度和调控措施满意吗?

A、很满意,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大量措施

B、基本满意,政府有所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C、不满意,政府没有足够重视及采取措施

D、没有注意这些

13、谈谈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你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

(一)居民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反响

根据调查显示,一方面,居民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有八成以上居民认为物价上涨幅度大;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来说,只能算得上被迫勉强接受。而在经常观看有关这方面的新闻的人群中,有近六成居民表示物价上涨的范围在蔓延。这种情况说明:居民普遍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但另一方面,调查结果也表明:面对物价上涨,居民有所担心,但未慌乱。绝大多数居民对物价预期不表示慌乱。这首先是因为,这种物价上升的影响并未直接的便现在居民最担心实际收入的下降上,只是透过买卖关系的矛盾上升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所以有恐慌心理的人数不多。当然这也依靠着广大百姓对这幅决策的信任和支持,不少人认为政府有必要对农副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更有进三成的人们觉得改善农副产品价格的关键就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从中不难看出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变化的重视度和调控措施让居民满意。

(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关于该类物价上涨原因,众说纷纭,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都有自己的道理。总结一下,有如下原因:

1、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民工荒”凸显了农民工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随着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社保、公基金等福利待遇出现相应的上调。可以预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很有可能在全国形成一个大的趋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也就转移到相关产品价格中。

2、产品成本上升。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可能推升国内粮食和部分食品的价格,增加短期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尽管南方地区才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区,但部分如白糖、茶叶、烟叶等农产品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种部分地区的气候灾害可能推升食品成本,增加短期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影响有限。

3、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4、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5、经济过热是导致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原因,就如众多生产商看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蜂拥而至,疯狂地生产这种商品,导致这种商品过剩,相关行业过热,产生一定的经济泡沫,而其他一些无人问津的商品生产,就会因产量下降,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使得物价飞涨。

(三)此类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1、此类物价上涨对不同家庭带来的影响

农副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生活必需品。无论家庭环境如何,都必须承担此类物价上涨的影响。但对于不同经济环境中的家庭,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是不同的。对于一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他们只需要把平时用来购买高档耐用品的费用略微减少就不会感受到这种压力,但对于还未实现真正小康的家庭来说,这种影响就比较明显。更别说以前就有生活危机的家庭了。所以,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是他们自身的生活品质有所降低。

2、物价上涨对居民社会带来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果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全面上涨,不仅影响到人民的生活,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社会就不会稳定,就会给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不稳定因素,这时国外一些敌对势力就会乘虚而入,给国家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党和政府必然会对通货膨胀问题高度重视。

四、理性思考(建议)

(一)由于市场自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所以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调控。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及时调整市场供应;从技术资金上为农民提供支持,鼓励其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市场供给;做好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工作,确保为鲜活农产品提供绿色通道;另外,政府也要求物价、工商、农业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严肃查处扰乱市场、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稳定物价。

(二)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特别是要在当前这一阶段要求各地政府加大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力度。

(三)根本措施是已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好、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样是改善农副产品价格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好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才会真正觉得过上市场幸福的日子了。也才会振奋精神,对政府满意,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五、调查总结

这次的调查活动比较圆满的成功了,但在调查中,不难发现,不少家庭的确

在这种物价上涨的环境中生活的十分辛苦。和所谓的全民小康似乎仍有不小的距离,但是有距离是正常的,那才是所有人努力的目标。总之,在物价上涨中,大家应该相信政府,政府也应该纵观全局,及时观察市场行情,出台为民的好措施,稳定此类物价上涨,创造出让人们满意的生活环境。

调研报告格式 篇3

xx是xx市的南大门,xx年建县,县域总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xx万人口,现有基层党组织1673个,党员31587名。截止20XX年2月底,正式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213家,其中社会服务机构115家、社会团体98家;从业人员3690人,党员336名。213个社会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的67个,其中单独组建党委4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29个;联合组建党总支3个,党支部26个。根据调研要求,现将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景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社会组织党建成为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各地经过不一样方式进行了进取探索,如派遣党建指导员、建立党建工作站等等,都取得了必须成效。我们xx县在这几年的探索中,针对社会组织数量多、  分布散、规模小、基础弱等特点,从工商、教育、卫生系统切入,向其他系统拓展,借助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部门抓党建”功能,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理顺体制抓管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如果沿用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往往抓不住、管不好;而行业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具有管理服务职能,开展工作有“抓手”,指导推进党建工作就会推得动,行得通。我们先后在工商、教育、卫生系统等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影响力强的社会组织成立了私个协会党委、民办教育协会党委、民办医院联合会党委,并向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拓展,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和属地党委抓党建工作职责,建立以职能部门党委(党组)统一管理指导,协会党委自我管理为主、乡镇党委属地管理为辅的“一统双管”管理体制。对一些专业性不强、规模较小,不适合归口管理的社会组织,由所在乡镇党委实施“兜底”管理。

二是扩大覆盖抓组建。行业主管部门工作机构最健全,联系社会组织最密切,推进党的组织覆盖最有力。我们在创立“协会+党委”的组织模式的同时,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景,在定期梳理“隐性党员”基础上,对有正式党员三名以上、有适宜的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采用“内建”方式,单独建立党的组织;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采取“外建”方式,由业务主管单位或行政挂靠单位党组织管理或依托较稳定的行业自律组织组建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经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建”,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对贴合建立工会组织的,先建立工会组织,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建立了党群组织建设“登记申报、年审年检”制度,夯实基础工作。全县构成了业务主管单位或行政挂靠单位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

三是创新载体抓活动。主管部门抓党建,能够更加贴近行业系统实际和党员需求,使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构成特色。我们针对不一样领域开展了各具特色化的党建活动,比如在私个协会党委经过开办“诚信经营课堂”,争创“党员示范店”、“青年礼貌号”和“巾帼示范岗”为主题的“一课三创”活动,凸显了诚信党建特色;在民办医院联合会党委以“三好一满意”为载体,开展“医德好、技术好、服务好、群众满意”党员标兵评比,提升群众满意度;在民办教育协会党委实施“三化关爱工程”,号召各民办学校党组织围绕“亲情化教育教学、信息化家校互动、社会化监护管理”,打造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县xx学校成为苏北最大的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并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百强校”。

四是统筹资源抓保障。社会组织党建基础往往比较薄弱,而主管部门拥有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和厚实的党建工作资源,主管部门抓党建,能够整合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优势资源,支持和保障系统内党组织建设。我们经过建立主管部门党委(党组)领导分片挂联党组织、定点指导薄弱党组织制度,并从各系统选派了260多名经验足、威望高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力争做到“一人双岗、双向兼职”,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经过党费划拨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系统内筹集一点的办法,建立100万元专项基金,保证党组织活动有经费。按照“一站五中心”模式,建设区域性、开放式党群工作站,开展“业主支持、职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各类活动,引领党员创先争优。私个协会党委党群工作站模式被评为全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十佳创新项目。

五是完善制度抓规范。我们从建立健全制度着手,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有效开展供给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先后下发《关于加强行业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了《关于在社会组织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指导方案》,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也纷纷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社会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党员党内监督、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党费收缴等一系列制度,促使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取得了必须成绩,但从整体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探讨并加以解决。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单位,党建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可套,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党建工作机制尚未真正构成,从总体上讲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部分部门党委(党组)对抓社会组织党建认识不深,有的不明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什么、怎样抓,工作中存在盲目性;有的认为社会组织性质特殊,是体制外的组织,建不建党组织“没关系”;还有的认为社会组织规模小、人员少,抓不抓党建“无所谓”。

二是党员管理不严密。社会组织大多机构设置松散,人员流动频繁,组织对个人的约束性差,不少党员处于游离状态,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密切;一些社会组织异常是从事经营活动中的年轻人缺乏对党的认识,只注重业务本事和经济效益,参与党组织活动进取性不高;有的党员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不愿转,有的存在“雇佣”心里不想转,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系统,正常开展活动难。

三是保障机制不牢固。一是活动阵地难保障。大多数社会组织无自有办公场地,靠租赁或业务主管部门支持解决;二是党务队伍难保障。大部分社会组织没有配备专职人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形式上脱节;三是经费投入难保障。少数建有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平常开展活动少,经费投入少,与其经营服务活动不成比例。

三、对策提议

社会组织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领域,需要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职责感和紧迫感,进取探索适应社会组织特点和规律的新路子。

(一)着力分类指导,不断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一是依托主管部门和监管登记部门建组织。全面落实“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打好组建信息基础、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景调查摸底工作,实行信息动态管理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库,做到“六个清”,即:隶属关系清、运营状况清、从业人员清、组织设置清、党员人数清、业主身份清。二是完善党组织设置形式。进取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对暂无党员或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各级“两新”组织党工委应经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忙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所有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三是对已建立的党组织认真整顿。对已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因各种原因被注销、不再开展活动的,应按程序及时撤销党组织,并将所属党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入其居住地或新就业单位党组织进行管理。

(二)着力创新举措,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一是创新组织生活资料。要从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职业特点和内在需求出发,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和单位的工作业务,按照“小型、业余、灵活、多样”的原则,利用各级党建网信息平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QQ、微博、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把组织生活与业务研讨、党员技能培训及单位团体活动等结合起来,把党的活动融入社会组织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二是创新组织生活载体。采取设立党员兴趣小组、党员互动交流、网上论坛、党员志愿服务队及党员轮流主持组织生活会等方式,使组织生活既体现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又对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帮忙,确保党的活动和党的工作始终为社会组织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员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

(三)着力建强队伍,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强化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建设。经过开展培训、开展“服务社会当先锋,自律诚信比奉献”活动,进取探索建立基层社会组织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党内监督、办事公开等制度,以增强社会组织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二是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管理和技术岗位,从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信得过的党员中选拔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三是继续实施“双培”工程。一方面,要创新党员发展机制,采取群团“推优”、党员结对、跟踪培养等措施,把社会组织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另一方面要创新党员培养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四是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经过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健全党员基础档案等方式,加强社会组织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中。

(四)着力强化保障,夯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强化活动经费保障,提议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按党员人数划拨工作经费,为新组建的党组织安排必须数额启动资金,同时将党组织考核评分作为党建经费保障的依据;二是强化工作人员保障。加强各级“两新”组织党工委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工作水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解聘、辞职、调动,要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凡涉及推荐社会组织人员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推优评先等,应征求各级“两新”组织党工委的意见。三是强化活动场所保障。可采取单独设立、与行政办公场所合建合用、与社区党员之家共建共享等方式,确保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场所。

调研报告模板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每当看到马路上人们用着不同手机时,我心中便产生了很大的疑惑:为什么大家用的手机都不相同呢?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查阅有关生活的书籍,查看报纸,上网浏览。

2、找出具体研究对象。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以下是我整理的研究情况:

主要通讯设备:老人机、智能手机、台式机

通讯设备的相关信息:老人机:只能接电话,智能手机:干任何事,十分方便,台式机:适合家里用。

三、研究结果。

时代变化,手机也变样了,大家喜欢的手机不同,各有各的喜好。

调研报告格式 篇5

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关于机构改革工作的有关部署,按照《机构改革方案》精神,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印发《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县级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进一步加大执法机构优化整合力度,提高执法效能。按照中央省市对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要求,我县稳妥有序地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开展情景

(一)优化配置执法资源,凝聚执法合力。坚持相对集中、优化整合的原则,将县相关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责整合,组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县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全县综合行政执法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等相关工作。按照成熟一批,划转一批的原则,目前已划转到位自然资源管理(含规划执法)、城市管理、文化市场(除旅游执法)等执法职能,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省、州有关要求,将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市场监管等五领域的执法队伍逐步划转到综合行政执法局,逐步实现“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管执法;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实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和推诿扯皮问题。

(二)完善执法体制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坚持无缝衔接、协同高效,拟出台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试行)》,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行政执法与业务主管部门、刑事司法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构成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局队合一”体制,统一以主管部门名义执法,压实对主管部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和加强队伍建设的职责;对执法规范、执法协作、执法监督、执法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理顺职责权限和运行机制,提高了行政执法效能。

(三)加强力量配备,优化人员编制。一是改变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并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有序整合执法队伍,将人员编制向执法岗位倾斜。二是严把人员进口关,全面清理规范临时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三是对执法队伍编制底数进行锁定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本应用于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编制,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履行综合执法职责。四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干部职工作出妥善安排,不搞断崖式的精简分流人员。

(四)规范运行机制,提高执法效能。一是全面清理规范精简执法事项,实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并依法及时动态调整。二是全面落实执法职责制,严格限制自由裁量权,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监管执法职责体系和职责追究机制,大力提升执法效能。三是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沟通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移送制度、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执法协同,降低执法成本,构成执法合力。四是加快建设执法队伍,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本事和综合素质。五是加强综合执法经费保障,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一是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局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工作关系尚未理顺。我县把分属于不一样部门的执法职责和执法队伍整合到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局后,原部门不再行使被划转的执法权,而州级又未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所以,各部门为了对应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和执法要求,在工作中仍与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局存在较多职责交叉和衔接合作问题。二是管与罚界限不明晰,执法效果难以维持。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行业审批、日常监管等管理职责在行政审批和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权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有的部门还混淆了管理和执法的性质,将监管职能转移到执法层,以罚代管,将压力过度集中于末端执法环节,导致管理权限和处罚权限简单割裂,前期管理跟不上,执法效果难以维持,管理和执法效率双低下,容易出现管理真空,造成新的推诿扯皮。

(二)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综合执法机构具备法律法规授权是实行综合执法的大前提。目前,我国有关综合执法的依据散见于《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中部分授权性条款规定以及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一系列通知和决定中,各地综合执法机构的管理模式、执法范围不尽相同。

(三)综合执法横向联动配合不够。一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够。目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综合执法机构与职能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执法效率。尤其是在住建、规划、国土等领域,职能部门掌握着许可、验收、办证等关键信息,对违建案件的查处多来自群众举报或日常巡查,导致综合执法较为被动。二是执法机构与司法部门联动不够。综合执法部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常需要申请公安、法院协助强制执行。可是,公安警力和法院执行力量有限,申请程序复杂、环节多,造成部分阻碍执行公务的案件处理不及时,或部分申请执行的综合行政执法案件不能及时执行到位,这就削弱了综合执法的效力。

(四)综合执法队伍管理有待优化。一是综合执法人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执法基本需求。县级普遍存在行政编制少的问题,虽然县级执法机构数量多,可是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大部门执法机构均为参公事业编制,有部门执法机构还是事业编制。随着城市框架拉大,城镇化工作不断推进,执法任务越来越重,所需执法人员也越来越多。此外,部分领域的执法专业性技术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职能部门存在只将执法职能下放,往往未将与这些执法职能相关的专业人员、设备、经费及时下放的现象,这就造成综合执法职责与现有执法力量不匹配。二是综合执法人员身份多样,不利于统一管理。在县级综合执法队伍中,不仅仅有行政编制人员、参公人员,事业编制人员,还有很多的工勤身份人员。这是因为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中,是按“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进行划转,同时为了维护改革的稳定,对部门的执法机构连人带编制整体进行划转。这样就造成了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的不一样。另一方面,执法人员身份多样,且来自不一样执法领域,缺乏综合执法学习和培训。综合执法要将多项行政执法职能同时聚合在一个部门,而不一样部门执法事项的执法依据、流程、处罚措施,甚至执法文书等都要求各异,这对于执法人员的本事素质是一项很大考验。

三、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提议

(一)理顺现行管理体制。一是省、州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系统内部工作指导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指导。如平日要加强对县级综合执法机构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工作培训学习,指导并组织协调系统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与综合执法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二是改革应结合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职责清单“两单融合”工作共同推进。省、州相关部门应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对各县(市、区)划转综合执法机构执法权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异常是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市场监管等五领域监管工作职责的部门应依法明确县级部门划转职权的标准和范围,统一授权或委托执法职权的样本,便于各县(市、区)执行操作。

(二)健全完善综合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上位法,让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有法可依。可经过从国家层面制定一部全国性的综合执法领域法律法规,打破部门立法惯例,从更高层次明确综合执法的职责定位以及执法主体、权限范围、执法程序等,厘清综合执法机构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坚决杜绝法外设权,从而促进综合执法工作依法推进、协调发展。

(三)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细化并严格执行执法协作相关规定。

(四)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综合执法机构和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推行“智慧执法”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手段加强对综合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并配备与执法任务相匹配的装备和设施,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设置合理的执法人员的年龄结构,扩大执法人员新录用渠道,随着执法人员的新旧交替,引入高素质的专业执法人员,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此外,利用综合治理平台、执法记录仪等手段,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行处罚与收缴分离的法定原则,树立规范执法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