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2年全国助残日主题(优秀7篇)正文

《2022年全国助残日主题(优秀7篇)》

时间: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 篇1

20xx年5月15日是第xx次法定“全国助残日”,XX市残联将组织开展以“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为主题的助残日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环境,为确保此次助残日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拟定实施方案:

主题: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一、主办单位

XX市残疾人联合会板桥镇人民政府

二、协办单位

xx镇残联

三、活动时间、地点

5月17日-19日地点:板桥镇

四、活动内容:

1、慰问xx镇贫困残疾人家庭

2、慰问xx镇托养中心残疾人

3、开展残疾人体检活动(板桥镇托养中心残疾人)

4、帮助残疾人开展清洁家园活动

5、开展帮扶贫困残疾人送温暖活动

五、参加人员:

XX市残联全体干部职工(分三个组)

六、车辆安排

各慰问组带一辆车

七、要求:

1、全会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此次“助残日”慰问活动,必须全员参加,不准请假。

2、带队领导要认真负责,确保车辆、人员安全。

3、所有人员必须听指挥,每组负责宣传的同志要及时发布宣传报道并认真搞好影像资料、照片等收集整理工作,活动结束后交办公室存档。

全国助残日简报 篇2

今年5月21日是第27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主题是“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为积极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帮助广大残疾人共奔小康,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关爱残疾人事业,17日,吉林省第27次全国助残日“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主题宣传活动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举行。副省长、省残工委主任隋忠诚出席活动。省政府残工委相关部门、社会爱心企业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楼大厅,大家参观了由省残联、省卫计委联合开展的吉林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果展览。讲解员向大家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全省在推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各市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省聋儿康复中心的残疾人特殊康复工作。在三楼脑瘫儿童康复区,隋忠诚亲切看望了在这里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鼓励孩子们努力锻炼,早日康复,并为他们送来了小礼物,提前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在四楼成人康复区,省政府残工委相关成员单位的领导与在这里进行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朋友进行交流。隋忠诚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全省193万残疾人朋友以及残疾人朋友的亲属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各个方面表示感谢,对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慰问。

在主题活动现场,省残联、省卫计委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近年来我省在推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据了解,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出生人口增加,出生缺陷发生率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这对相关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今年助残日期间,省残联、省卫计委等部门将围绕推进残疾预防工作组织开展多项公益活动,在医院内设置公益门诊,组织义诊队伍开展诊疗服务,同时组织专家开展咨询、主题讲座等。昨日现场还举行了爱心企业捐赠活动,在训儿童康复成果展示。孩子们天真的笑容、点滴的成长,深深地感动了现场的人们。

隋忠诚对我省推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发展残疾人事业,还是要突出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力度,要充分发挥各级残工委的作用,各个职能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切实纳入到各个领域工作当中。残联、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要做好推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权益维护、文化体育等方面对残疾人特殊关照,确保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残疾人朋友与全省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2022年最新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 篇3

一、主题

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

二、活动时间:

5月10号至5月20号

三、主要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我校根据本次助残日主题,召开了专题会议,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助残日活动方案,部署助残日活动。

2、5月10日,我校接待县人寿保险公司领导员工来我校参观,确立了绿丝带献爱心活动内容。

3、5月15日,接受保险公司捐助10台空调并安装。

4、做好助残日期间的宣传工作,做了四块宣传栏。各个班级出了助残日为主题的板报。对学校的画廊及相关版面做了更新。整理环境。布置教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第__个助残日,并通过横副标语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特殊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

5、开展连云港好少年评比活动。

6、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和城区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进行“手拉手庆祝助残日活动”。

7、做好宣传版块,参与残联组织的庆祝全国第__个助残日宣传工作。并配合残联做好庆祝助残日的文艺演出活动。

8、加强主题宣传,用心灵感受社会关爱。

全国助残日信息简报 篇4

五月的秦州,骄阳似火,牡丹镇白家湾村8岁智残少年董金元的父亲却一脸的喜悦,手里紧紧地攥着区里领导送来的300元慰问金,湿润的眼睛充满了感激和希望。5月17日,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府残工委主任蒋小丽在区残联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顶着炎炎烈日深入牡丹镇白家湾、任家堡等贫困村和大城街道向阳、进步等社区看望慰问特困残疾人,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鼓励。当天慰问组一行共慰问残困户10户,发放慰问金3000元,拉开了全区开展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暨保障残疾人权益月活动的帷幕。

今年5月20日是第xx次“全国助残日”。秦州区结合“转变作风抓落实年”活动深入开展以“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全国助残日”暨保障残疾人权益月活动,区政府残工委办对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做出安排,一是组织“全国助残日”走访慰问活动,慰问特困残疾人21户,发放慰问金6100元;二是集中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和信访接待工作,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三是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的社会帮扶工作,对当前调查摸底的农村1040名绝对贫困残疾人纳入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帮扶计划,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广泛开展《残疾人就业条例》学习宣传活动,依法维护残疾人就业权益。

全国助残日简报 篇5

20xx年5月18日是我国法定“全国助残日”。组织好本次“助残日”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体现,使我地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自立平等参社会生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根据残工委《关于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安排方案》精神,结合我地区实际,现就开展“助残日”活动做如下安排:

一、利用志愿者助残及服务网点,广泛开展社区服务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

二、认真贯彻落实区委、政府有关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将辖区残疾人的“防非典”工作纳入社区“防非典”工作中去,做到把宣传工作做到残疾人当中,把消毒药品送到残病人家中。对特困残疾人家要主动上门进行消毒工作,确保驻区残病人的身体健康。

三、“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街道残联组织走访慰问特困残疾人,并动员辖区单位走访慰问残疾人;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志愿者助残,为残疾人排忧解难、送温暖。

四、街道在“助残日”期间组织10—20名残疾人、两个义务服务点(如:理发、诊断、医疗咨询)、3—4名医疗护理人员到会服务、志愿者及残疾人亲友参加我街道“助残日”主会场活动。在人员密集的地段,挂横幅一条,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和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

五、街道负责组织好主会场文艺演出、法律咨询防“非典”宣传活动,负责“助残日”活动具体组织落实工作和主会场清理及维护秩序。

六、及时对助残日活动进行工作总结,并上报工作信息。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 篇6

第xx个全国助残日,以主题活动为契机,宣传省、市人民政府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成绩,交流、展示各残疾人教育机构的工作成果。以“残疾孩子”、“特殊教育”为线索,联系新闻媒体进行系列深度报道,推动社会形成关爱残疾儿童、重视特殊教育的舆论氛围。以“扶残助学”为重点,密切联系各职能部门,研究解决阻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在校残疾学生资助标准。

一、参与单位

(一)主办单位:省残联、市残联

(二)协办单位:省教育厅、市教育局

(三)邀请单位:省政府、市政府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妇联、共青团等部门

二、活动计划

(一)成立助残日活动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省、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

2、助残日活动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秘书组:

活动组:

宣传组:

会务组:

(二)“全国助残日”前夕

1、残疾人教育深度报道〔省、市残联宣文部(处)〕

2、“扶残助学”办法修订〔省、市残联教就部(处)〕

3、残疾人教育信息收集汇总〔省、市残联教就部(处)〕

4、特殊教育工作协调会(省、市教育部门)

5、联系热心扶助残疾儿童的单位(市残联基金会)

(三)“全国助残日”当天

1、时间:5月17日(星期天),9:30-11:30

2、地点(待定):英雄广场或天河体育中心会场(晴天),少年宫蓓蕾剧院(雨天)。

3、会场联系及布置,演出活动由省、市残联宣文部(处)负责。

4、大会议程、主持词由市残联教就部(处)起草;省市领导讲话稿由省、市残联教就部(处)起草,经省、市残联办公室审核后,送讲话领导审定。

5、邀请省、市及有关部门领导由省、市残联办公室负责。

6、联系参加活动的残疾儿童、家长、特殊教育工作者、普通学生、青年志愿者由省、市残联教就部(处)、组联部(处)负责。

7、艺术游戏节目由省、市残联宣文部负责。

8、现场展板、咨询台由省、市残联教就部(处)协调安排。

9、进行捐助书刊、助学金等仪式及印发扶残助学政策文件由省市残联办公室、教就部(处)负责。

10、联系新闻单位采访由省、市残联宣文部负责。

11、会场组织由省市残联办公室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落实。

参加人员预计750人,其中:残疾学生及其家长200+200=400,残疾人教育机构代表100,省、市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20,省、市、区残联领导和工作人员80,新闻媒体50,青年志愿者50,司机50。

三、费用(省、市残联各出一半)

(一)会场租金和场地布置材料费

(二)演出单位补贴

(三)残疾学生纪念品、记者补贴、杂项开支

(四)残疾人教育机构展板、咨询台材料费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主题

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

二、活动背景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十二五期间,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工作,支持省、地市级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建设,开展贫困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工作,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家庭康复试点。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0.11%,约为11.1万人,其中多数由儿童孤独症导致。由于孤独症的特殊性和严重性,需要长期系统的康复教育和训练,而康复教育训练和服务资源相对不足,而且孤独症儿童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给予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

三、活动措施

(一)召开专题会议。

各地残工委和残联要召开专题会议,专项研究部署助残日活动,并围绕本次助残日主题,认真分析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点,研讨对策与措施。

(二)明确各部门职责。

1、各级政府和残工委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精神,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基本状况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

2、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发挥部门及系统的优势,建立健全0-6岁孤独症儿童筛查、诊断和治疗康复的衔接机制,在儿童心理卫生服务体系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监测范围,继续加强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促进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3、各地民政部门要积极研究改善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在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落实,扶持民办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发展,开展社区家庭康复,为社会组织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发挥作用提供政策支持。

4、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鼓励地方依托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接收孤独症儿童,保障适龄孤独症儿童入学,并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单独的课程设置,增加内容,培养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帮助孤独症儿童接受教育。

5、各级妇联组织要在开设面向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在线咨询、家教讲座和心理疏导,宣传科学的孤独症儿童养护方法的同时,开展面向公众的孤独症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6、各地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驻军和武警部队要采用送温暖、志愿者助残、巾帼建功以及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助残活动。

7、各级残联要积极探索发展成年孤独症患者托养服务,提高孤独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帮助孤独症患者实现辅助性就业。

8、各地要邀请党、政、军负责同志在全国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机构、特教学校、托养机构、扶贫基地、福利企业,勉励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自强、自立,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宣传要求

(一)各地党委宣传部门要将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的宣传报道工作纳入年度宣传工作的总体计划中,统一部署,统一安排。

(二)中央及地方各新闻单位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报道好全国助残日期间举行的各种活动的同时,要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 m.huzhidao.com 工作实际,走进残疾人家庭,了解和报道残疾人的真实情况和需求,关注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诉求。重点展示好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残工委成员单位积极推进孤独症群体利益保障和康复服务所取得的成果,报道好社会孤独症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加强管理、提供服务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讲述好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感人故事

(三)各地要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广泛组织开展百家媒体走基层活动。紧密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工作进展情况,以组织记者赴基层采访为主要模式,宣传视角下沉,积极挖掘残疾人基层工作亮点,推出一批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经验。

(四)各地要在助残日期间开展阶段性的集中社会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站、新媒体、手机短信、公共大屏幕、宣传橱窗等的作用,采用制作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画、设立和刊播公益广告等方式,广泛普及孤独症及康复工作的有关知识,增进社会对孤独症的重视和了解,动员社会爱心人士积极投入孤独症和残疾人服务领域,营造人道、人权、人文的社会环境。

(五)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健康有利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