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3篇】正文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3篇】》

时间: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篇1

一、主要思路

1.进一步夯实基础。通过各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背诵情况,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

2.以专题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整合,突出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增加能力型习题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侧重于提优。关注优生中历史学科薄弱的学生,分析这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及早解决问题,力争使优生成绩达到学校要求。

二。专题突破、强化训练

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2.中国古代经济文化

3.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4.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程

5.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进程

三、主要措施

1.研究考点。理清思路、总结规律、明确考点、突出重点,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复习。

2.扎实做好专题复习。目前我已经选定5(长条)+6个专题,基本涵盖了教材内容与热点问题,把零散的知识归类、纵横串联、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

3.仍要关注基础。专题复习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提炼与深化,它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况且历史知识记忆性很强,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所以不能为专题而专题,在专题复习阶段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背诵和检查。这样,才能将专题复习落到实处。

4.加强对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读材料的方法。首先,弄清材料的大意和观点;其次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再次是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解题时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尽量用教材上的说法,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二是审目,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特别是题目中出现“依据材料”字样时,答题节奏一定要慢下来,要看清楚依据材料中的什么内容,将答案斟酌几遍后再下笔。三是要注开放性题目,这些题目虽然比较灵活,但难度一般不大,只要看清分值,按点解答,符合题意,语言简明,一般不会丢分。

5.关注优生中历史薄弱的学生。第二轮复习阶段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过细地检查,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历史成绩。

历史初中知识点 篇2

一、填空题: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米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4、公元前21世纪禹 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又称殷商。

5、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司母戊大方鼎是当时最大的青铜器。

6、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我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孙子兵法》。

7、战国七雄(略)。

8、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儒—孟子、法—韩非子的思想)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10、屈原的《离骚》是一篇抒情长诗,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11、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秦长城东起临洮,西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还开凿了灵渠

1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接着,开始了刘邦、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

13、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西汉炼铁开始使用的新燃料煤。

14、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5、汉朝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西汉派张骞、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16、司马迁的《记史》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名言。

17、举世闻明的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8、200年,曹操击败袁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合火攻曹军,大获全胜,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

19、三国鼎立:魏国-曹操;221年,刘备建立蜀;222年孙权建立吴。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20、南北朝所凿的敦煌、云冈和龙门 石窟是我国的雕刻艺术的宝库,为世界所瞩目。

21、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2、两汉时期的生产工具——犁、耧车、水排。

23、北魏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24、在西汉早期人们已经使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5、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2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由于文字写在甲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27、春秋战国的名医扁鹊创建“四诊断法”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东汉后期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华佗创制的麻药“麻沸散”。

28、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洛阳建造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二、问答题:

1、秦国的商鞅变法:

答:内容: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耕战;建立郡县制。

意义: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1)、政治上,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4)、军事上,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3、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力,其进步又在哪儿?

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4、汉武帝的巩固统一措施(对汉武帝的评价):

答:(1)、民族政策: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经济政策: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在关中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3)、文化政策:“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兴办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

答:(1)、南方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2)、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一方面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经过统治者和老百姓的长期开发。

6、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交流

对经济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答: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的畅通;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再举例)

7、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倡这种浩然正气?

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变的,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举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文天祥正气歌,岳飞抗金。

当今社会,仍有很多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利诱,成为腐朽分子。社会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素材,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个人应加强做人准则、品行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之气蔚然成风。

8、百家争鸣:

思想家

代表

代表作

主张

儒家

孔子

《诗》、《书》、《春秋》

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他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对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孟子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重视人的作用。提倡做人要有骨气。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主张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

9、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对照他和屈原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答: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成就《史记》;屈原愤而投江,为了表达对楚国的忠贞。一生一死,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是为了理想和抱负,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崇高人格。因此,他们都受到人民的尊敬、热爱和推崇。

初中历史必考点大全 篇3

1、封建帝制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制度。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结束(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制度)。

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从战国时代开始,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没实现;1952年底土改完成,彻底解决,从经济方面彻底推翻封建制度。

2、儒家思想: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汉武帝时期开始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空前冲击,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3、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指边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新疆:西汉时设西域都户;西藏:元朝设宣政院;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

4、惠农(民)政策是指减轻人民负担,开明的统治的政策。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唐太宗轻徭薄赋;孙中山民生主义;新中国的土改;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民族英雄是指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

6、民族工业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于洋务运动时期,包括洋务派办的一些民用工业和私人创办的企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张謇。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司合营和赎买的政策。

7、东西方交流一般是指中国与欧洲的交往;丝绸之路;郑和;马可波罗。

中外交流:中日、中印等。

8、***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保护通商,其实就是保护***贸易(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工业化的英国借此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战争是进一步扩大市场。

9、中国近代史开始于***战争。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现代史开端是新中国成立。现代化探索起步于一五计划。

10、事件的性质与历史地位: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位: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化的开端。

五四运动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地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时代潮流、主旋律、时代要求、时代主题:

近代:发展资本主义,为推动它发展而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自由化。洋务运动不符合此潮流。

12、认识、启示、感悟是指事情本身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

如工业革命启示:科技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学习科学技术。

13、历史转折:

党史上的转折: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